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问题正逐年突出,对大学生心理状况进行研究分析时,一般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工具,采用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2011级全体新生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结果进行分析,确定了13个主成分,进而找出了影响学生心理状况的主要因子,并提出应采取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
河北农业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表”(UPI)对河北农业大学2006级的7202名新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河北农业大学新生中,一类学生筛选率为6%,二类学生筛选率为17.8%。男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女生,来自城镇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来自农村的学生,独生子女个体心理健康状况好于非独生子女个体。农大新生选择频次最高的题目是“缺乏自信”,困扰他们的问题主要集中于情绪方面。  相似文献   

3.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对新生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非常重要,它通过心理测评量表对新生进行心理测评,可以有效地对学生心理疾病和校园心理危机事件进行预防与干预,既可了解大学生在校期间心理发展状况,又可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素材。  相似文献   

4.
我院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我院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及人格特质研究采取针对性、实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策。办法:应用SCL-90和16PF测量工具对我校2004级东莞校区2114名新生进行测试,并对SCL-90测查阳性学生回访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SCL-90任一因子分≥3为阳性者共有164人,阳性检出率为7.9%,总分≥160或阳性项目数≥43为可疑阳性,有556人,可疑阳性检出率26.9%;16PF的心理健康因素均分为24分;全院新生与阳性检出者的16种人格因素进行比较,其中12个因素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对SCL-90总分与16种人格因素之间关系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其中稳定性、自律性、兴奋性、有恒性、忧虑性、紧张性、怀疑性的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结论:我院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并非心理健康“高危人群”;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运用调查法对H 校2020 级、2021 级农村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展开调查,发现农村籍大学新生群体中无 心理问题学生逐年下降,有心理问题学生逐年增加。本文从学校管理角度出发,对高职院校农村籍新生群体的心理问 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当前状况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帮助农村籍大学新生克服心理困扰,更好的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6.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被试样本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部分研究的报道结果;通过与全国常模和大学生常模的比较,由于常模时效性的原因,与被试样本均存在较显著差异,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心理问题的表现上也略有不同;此外,针对调研结果的分析,提出针对农业院校的工科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采用UPI大学生人格调查问卷,统计分析2012-2015年北京农业职业学院连续四年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显示,四年期间心理异常和一类学生无显著性差异,但2014年心理异常和一类学生比例偏高。由此建议高职院校应加强对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深化心理健康教育新理念,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  相似文献   

8.
心理健康问题已经严重影响着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本在对2001级563名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特殊职能,通过有计划、有意识地设计体育运动的情景,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避免或减少各种心理问题,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9.
高等农业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部分农业院校2001级新生的调查表明,农科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本研究发现,农科大学新生情绪起伏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程度较为严重。农业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引起重视并采取适当措施解决。  相似文献   

10.
农村大学新生的状态焦虑得分显著高于城市大学新生,但是特质焦虑得分农村与城市大学新生无显著性差异.应针对农村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农林类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伟  陈遇春  王革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10178-10179
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杨陵职业技术学院307名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查。结果表明,农林类高职生这一群体中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占12.05%;SCL-90各因子分值均高于全国正常成人常模而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男女生样本Z检验的结果差异并不显著;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状况不如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2.
新形势下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的引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志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808-5809
针对当前农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提出了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的引导途径。  相似文献   

13.
黄菊 《安徽农业科学》2016,(23):244-245
笔者根据教学实践观察,从家庭教育的误区、应试教育的限制和大学教育的现状等方面分析造成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几点设想。其中从思想上促进学生心智成熟、自我成长,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中之重,此外,还可以从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上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4.
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从边疆9省中抽取900名生源地在边疆的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运用卡特尔16PF进行心理测验,并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处理。发现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一般水平,男生与女生之间的健康水平也存在显著差异。在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4个因素中,忧虑性对男女生的心理健康都有显著影响,而紧张性因素只对女生的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大学生压力主要来自于就业、学业和经济三个方面,其压力的形成既与社会发展、家庭情况和学校教育息息相关,又与大学生自身的认知和调节化解压力能力相关。大学生对自身的全面发展、对生活的美好追求以及家庭和社会对大学生未来发展的期盼,都促使大学生积极的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拓宽教育和就业渠道,丰富校园生活,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和培育大学生,是将大学生压力转化为动力的积极举措。这对保持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社会快速发展和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心理健康教育,在有效解决新时期大学生面临各种压力而出现的心理问题方面已取得显著成就.开展大学生积极心理教育已经成为现代大学教育面临的一个新契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难点及误区进行研究和分析,同时对应对机制进行探索和建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全体大一新生入学后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UPI调查显示,有72.83%的同学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一类学生筛选率为15.69%,二类学生筛选率为11.48%;SCL-90调查显示,心理问题非常严重者占施测人群的比例为0.68%,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占2.37%,大一新生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学校应有效利用入学后的心理适应期,以积极理念为指导,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活动,创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9.
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对1274名大学生(年龄14~25岁)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与分析。在被调查的1274名大学生中有焦虑症状的占21.59%,其总分标准分均高于全国常模(P<0.01),其危害程度与性别、年级、所学专业、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结构、专业兴趣、身体状况及父母的文化程度有关(P<0.05)。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较为普遍,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搞好心理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20.
对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要性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生力军,肩负着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结合辅导员年轻化的特点,通过对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提出要提高对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