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空气放电在果品贮藏保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一定的装置,使空气电离产生放电生成气,用一定浓度的放电生成气对果品进行短期处理或长期使贮藏环境中保持一定浓度的放电生成气,从而抑制果实呼吸,减少果品腐烂,延长果蔬贮藏期,这种方法叫放电保鲜法.因放电后成气中起保鲜作用的主要是臭氧,所以此方法也叫"臭氧保鲜法".因这种方法具有能耗低、使用简便、安全、无毒副作用、不污染环境等特点,所以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果业信息     
瓜果保鲜年增值两千万用现代保鲜技术贮藏葡萄、哈密瓜、红薯等已成为吐鲁番市农民增收的新途径,据不完全统计,到2006年3月14日该市有几十吨、上千吨不等的保鲜库46座,库容量达1万吨,加上农民用地窑保鲜的红薯、哈密瓜等,每年保鲜瓜果达1.1万吨,仅此每年增收在两千万元以上。该  相似文献   

3.
柑橘涂膜剂现状及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友清  冯先桔  程绍南  叶军 《浙江柑橘》2002,19(3):32-33,27
柑橘贮藏保鲜,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和正在研究的贮藏保鲜技术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简易贮藏法、防腐剂浸果塑膜袋套袋、温度调节法、辐射贮藏法、减压贮藏法、高压放电贮藏、臭氧离子贮藏法及涂膜剂保鲜法等。其中,涂膜剂保鲜法因其简单、方便、造价低等优点,在水果贮藏保鲜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对柑橘等水果进行短期保鲜及改善柑橘果实的商品性效果良好。现  相似文献   

4.
果品气调贮藏的发展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调贮藏是指将果实贮藏在不同于普通空气的混合气体中。是通过自然的或人工的方法,调节比普通空气含有较低的和较高的CO_2的贮藏环境条件之中,有利于抑制果实的呼吸代谢,保存新鲜品质,延长果实的贮藏寿命。气调贮藏是在冷藏的基础上,在果品贮藏保鲜技术上又一个创新,它包含着冷藏和气调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5.
空气放电保鲜机,就是运用高压放电在贮存蔬菜、水果等食品的空间产生一定浓度的溴氧和负离子,起到防腐保鲜的作用,达到贮存的目的。臭氧的氧化能力仅次于氟,约为氯的2倍,杀菌性能很强。而负离子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水果、蔬菜生化过程,降低代谢水平,延长贮存时间。本试验根据这一原理,在自发气  相似文献   

6.
农信 《中国果菜》2006,(6):41-41
空气放电果蔬保鲜技术是由华中理工大学数十位教授、博士在承担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中开发完善的实用新技术。这是一种以高科技发明专利为基础的现代贮藏保鲜技术,区别于传统的各种保鲜方法,不用任何化学药剂和辐射,具有无毒无害,不污染食品和环境的突出优点,是一种真正高效、节能、方便的环保技术。  相似文献   

7.
气孔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通道。水果在贮藏朗间果皮气孔开口变小,有利于减弱呼吸强度,降低水分蒸腾,放慢新陈代谢进程,从而延缓果实衰老。我们分别在1986/87、1988/89两个年度,以用空气放电法保鲜的新会橙为试材,在光学显微镜下测量了果皮气孔开口的变化情况,证实了空气放电诱导气孔开口变小的效应,获得了该效  相似文献   

8.
自本世纪初哥科罗夫发表了《空气带电状态的生物效应》一文以来,人们一直想制造一个人工气侯环境对果蔬进行贮藏保鲜。经多年的努力之后,终于产生了“空气放电贮藏保鲜法”。这种方法就是利用空气放电产生大量的臭氧和二次电离后产生的负离子或正离子,制造一种适宜果蔬贮藏环境的人工电气候。我们对柑桔进行处理,经三个月的贮藏观察,好果率达84~95%,对照好果率为75~80%;失水率为2~3%,对照5~6%;呼吸强度处理和对照分别为3.65,7.60mg/ml。据有关资料报导:土豆以此法进行处  相似文献   

9.
用现代保鲜技术贮藏葡萄、哈密瓜、红薯等已成为吐鲁番市农民增收的新途径.据不完全统计.到2006年3月14日该市有几十吨、上千吨不等的保鲜库46座.库容量达1万吨.加上农民用地窑保鲜的红薯、哈密瓜等.每年保鲜瓜果达1.1万吨.仅此每年增收在两千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0.
新采收的蘑菇在常温下容易变色、变味、变形、失重和品质下降,降低鲜菇的销售价格和食用价值.为了延长鲜菇的保鲜时间,可采取如下几点技术进行保鲜贮藏.一、低温保鲜技术低温贮藏是通过降低环境温度来抑制鲜蘑菇的新陈代谢和抑制致腐微生物活动,使之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蘑菇的鲜度、颜色、风味的技术.低温贮藏是蘑菇常用的保鲜贮藏技术.一般有2种方式.  相似文献   

11.
袁云香 《北方园艺》2015,(4):189-191
我国苹果产量居世界之首,苹果贮藏保鲜尤显重要。该文主要从延缓果实自身呼吸的消耗、抑制乙烯催熟作用和病原菌的滋生等影响果实品质的关键因素入手,综述了化学方法、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和纳米技术等在苹果贮藏保鲜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双孢蘑菇的保鲜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兆山  唐秀丽 《蔬菜》2001,(1):19-19
新采收的蘑菇在常温下容易变色、变味、变形、失重和品质下降,降低鲜菇的销售价格和食用价值。为了延长鲜菇的保鲜时间,可采取如下几点技术进行保鲜贮藏。 一、低温保鲜技术 低温贮藏是通过降低环境温度来抑制鲜蘑菇的新陈代谢和抑制致腐微生物活动,使之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蘑菇的鲜度、颜色、风味的技术。低温贮藏是蘑菇常用的保鲜贮藏技术。一般有2种方式。 1.冰藏在寒冷季节通过收集天然冻结的冰,集中贮冰场贮藏。在温暖季节则用机械制冷获取冰块进行保鲜贮藏。也可用空调降温栽培蘑菇,机冰保鲜。具体做法为:采用硅窗袋包装,每袋…  相似文献   

13.
气体放电时能产生负氧离子、臭氧及氮氧化物,它们有杀茵、防腐、减缓生物体内生化反应的作用,因而用于保鲜瓜果效果很好。86年我们用气体放电法对河套密瓜(华莱士)进行了保鲜实验,室温(24℃左右)下存放三十天(8月2日至9月1日)。好瓜率达80%。而对照组在7—10天则腐烂70%。但是,实验中我  相似文献   

14.
果蔬气调保鲜库及配套设备简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气调贮藏保鲜原理气调保鲜贮藏方法是目前国际上使用最普遍、效果最好、最先进的一种保鲜技术。果蔬采后的有氧呼吸特点是分解贮藏在果蔬组织细胞中的糖、果酸等碳水化合物 ,产生二氧化碳、水蒸气、热量和一些芳香族化合物 ,这一过程中 ,将消耗果实机体 ,呼吸作用越强 ,消耗越快 ,完熟期来得越早 ,贮藏时间越短。影响呼吸强度有以下几个因素 :( 1)气体成分。氧气 :贮藏空间气体中氧含量多 ,呼吸强度大 ,反之则小。二氧化碳 :贮藏空间气体中二氧化碳气体含量高有抑制呼吸、延缓果胶物质分解和叶绿素降解作用 ,并能抑制微生物危害 ,但过高…  相似文献   

15.
冰温贮藏是控制精准贮藏温度的冷藏技术,在猕猴桃贮藏保鲜中效果明显。试验探究了冰温和低温贮藏下猕猴桃主要贮藏病害发病率及对果实贮藏品质及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冰温保鲜技术可以明显抑制果实病害发生。果实发病率小于0.5%,软腐烂率低于5%;冰温相对于低温有效的降低了果实的呼吸强度,抑制了果实的新陈代谢,延长保鲜期。  相似文献   

16.
利用低温冷冻进行蔬菜贮藏保鲜是现代贮藏蔬菜有效方法之一。在低温条件下。细菌、霉菌等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使其停止生长、繁殖和活动,失去了分解蔬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关于食用菌的保鲜,一般都是通过予冷或冷藏运输等手段,以达到抑制品质劣化、延长保存期的目的。近年来对果蔬保鲜已进一步发展了采用气调(CA)法,通过控制氧的浓度,以抑制果蔬的呼吸量,从而达到延长保存期的目的。目前CA贮藏在日本已广泛使用于苹果、园辣椒等果蔬的保鲜,食用菌的CA贮藏尚处于少量试用阶段。由于本法不但需  相似文献   

18.
影响食用菌保鲜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用菌的保鲜贮藏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影响食用菌保鲜的主要因素及对策有以下几种: (一)温度 鲜菇的保鲜性能与其生理代谢活动强度有密切关系,在一般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鲜菇的生理代谢活动越强,保鲜效果越差。如蘑菇在10℃时,由于呼吸作用,释放出的热量为2219千焦耳,而在0℃时,释放出的热量仅为628千焦耳,前者为后者的3.5倍,因而前者较后者失重率高。为提高保鲜率,对采收的鲜菇要及时放入室内或冰箱中低温贮存,以降低生理代谢活动能力,减少物质消耗,尽量降低失重率。 (二)湿度 保鲜效果与空气湿度也有密切关系。不同菇类对空气湿度要求不一样,如蘑菇在保鲜贮藏过程中,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95%~100%,如果低于90%,就易开伞和褐变,降低保鲜效果。香菇在保鲜贮藏中,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如果湿度过低,由于水分过度散失,则会导致菇体收缩而失色、变形,降低保鲜品质。此外,鲜菇的含水量亦影响保  相似文献   

19.
采用完全随机试验研究贮藏气体、冷藏温度和保鲜袋材质对美味牛肝菌贮藏过程中的Vc含量、呼吸强度和失重率的动态变化影响。结果表明:空气、2℃和PVDC膜结合的保鲜方法对美味牛肝菌的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宋述光  王振武 《蔬菜》1991,(1):34-34
应用化学保鲜剂进行番茄贮藏保鲜,是近年发展起来的现代化技术,代表了贮藏保鲜领域的发展方向,保鲜剂配方多样,机理各异,其多以化学物质调控果实代谢过程,延迟后熟衰老以及抑制病原物发生发展,达到贮藏保鲜目的。下表为国内外常用的几种配方简单、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