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湿地松幼林施肥五年生长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江西省永丰县恩江林场贫瘠的第四纪低丘红土立地进行湿地松林施肥试验,用以检验要对N、P、肥效的反应,和不同施肥期对幼林生长的影响,施肥后五年的生长统计分析表明:N、P配合施用效果最佳;施用量为N100kg/hm^2、P2O5100kg/hm^2时,立木蓄积达到42.01m^3/hm^2,比不施肥增加90%;单施肥湿地松幼林的生长反应也达到极显著水平。造林施P2O550-200kg/hm^2时,立木  相似文献   

2.
试验采用苗床施肥,6个处理,3次重复,田间随机区组排列。试验结果表明,氮肥用量适宜,促进营养元素吸收利用,7~8月份苗木叶片含N量3.5%~4.0%,含P量0.2%~0.3%,含K量1.0%或稍高时,苗木生长良好。在该试验条件下,施P2O5120kg·hm2时,施纯N180kg·hm-2左右,幼苗产量、质量及施肥效益均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3.
对光箨篌竹进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能量显提高光箨篌竹的笋产量,出笋量及年增长量,N,P,K3种肥料对笋产量,出笋量及年增长量的影响顺序为:尿素〉硫酸钾〉过磷酸钙,最佳施肥处理组合为每0.07hm^2,施尿素13.33kg,硫酸钾6.67kg,过磷酸钙6.67kg,3要素比例为N:P:K:=1:0.14:0.6,其最佳处理组合每0.07hm^2能增加收入123.23%。  相似文献   

4.
使用不同剂型,不同用量的苏力精防治1,2代马尾松毛虫幼虫试验结果表明,1200ml/hm^2悬浮剂防治效果90.1%-90.4%;750g/hm^2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95.0%-96.4%,1875g/hm^2粉剂喷粉防治效果79.2%-86.5%,而且残存害虫化蛹后继续死亡,成虫产卵量显著减少,对松毛虫天敌无显著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哀牢山木果石栎林降雨过程中的养分循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的主要森林类型-木果石栎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大气降雨对该生态系统地养分循环。结果表明,以大气降雨,穿透雨和树木干流为养分输入,以地表迳流和土壤渗漏为养分输出的养分循环过程中N、P、K,Ca等分别增加了15.941kg/hm^2.a,0.353kg/hm^2.a,3.83kg/hm^2.a和1.201kg/hm^2.a而Mg减少了0.654kg/hm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磴口河套地区4a灌溉试验表明:(1)采用目前生产上的15000-22500m^3/(hm^2.a)灌溉量,使土壤表层的含盐量由灌溉前的0.5g/kg上升到1.0g/kg以上。(2)按合理灌水定额公式计算,年灌溉量以7500m^3/hm^2为宜;最佳含水率下限19.99%;在灌水期地下水位为1.97-3.02m,变幅1m左右(3)年灌水次数应控制在8-12次。  相似文献   

7.
热带山地雨林生态系统水文化学循环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5a定位观测,对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更新林生态系统的水文化学循环规律数据分析表明,年均降雨量为2668.3mm,其中总径流量占46.7%,蒸散量53.3%,冠层留量14.0%。N、P、K、Ca、Mg的年均降雨输入量为78.4kg(hm^2.a),总径流输出56.7kg/(hm^2.a),净积累21.6kg/(hgm^2.a),Si,有机C、Al、Mn的年均降雨输入量为25.0kg(hm^2.a)  相似文献   

8.
花岗岩黄红壤杉木幼林施肥连年生长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1 ̄1995年试验结果表明,在江西分宜花岗岩残积物发育的黄红壤上,杉木幼林施N、P、K及配合处理,使树高、胸径、蓄积总生长量指标分别达到5.67 ̄6.59m、8.35 ̄9.28cm、67.922 ̄96.41m^3/hm^2,较对照增长5.6% ̄20.2%、7.4% ̄17.5%、21.6% ̄56.2%。在各种施肥处理中,以50kg/hm^2P2O5的效果最佳,其连年生长量效应显著持续到第5年;  相似文献   

9.
林木相关值法营养诊断及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尾叶桉、湿地松林分进行相关值法营养诊断,结果表明:1.尾叶桉:不施肥的幼林需P肥,1,6龄林需N肥,2龄林要慎施N肥,应施有机肥;1~4龄林不必施K肥,至5,6龄林时要补充K肥;2,6龄林需Ca肥,3龄林较需Mg肥。需肥顺序是P、N、K。施肥处理的以施N100kg/hm2的适宜;施P量100kg/hm2为足够,施50kg/hm2的偏低;4龄林后需补充K肥。尾叶桉施P肥效果最为显著。2.湿地松:不施肥林地较需P、K肥,林地高P时需施N肥,Mg、Ca养分足够。需肥顺序是P、K、N。施肥处理的以施P200kg/hm2的更有利于促进湿地松6龄林后的生长成材。施P肥后,均能促进幼林对N的需求,并随着施钙镁磷肥量的增大,需N量和Ca,Mg—K的拮抗交互作用也增大。湿地松施肥肥效不显著。3.林地土壤养分库存量下降的趋势及顺序与相关值诊断结果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10.
杉木幼林生态系统N,P,K循环及模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祥庆  何智英 《林业科学》1996,32(3):199-205
在尤溪杉木人工林生态站7年定位观测基础上,进行杉木幼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研究,建立了养分循环的分室模型。结果表明:7年生杉木幼林生态系统N、P、K贮量分别为;7308.46、2022.96、130290.14kg/nm2,其中99.73%存在于土壤分室中。杉木幼林N、P、K年吸收量52.20kg/hm2,年存留量22.62kg/hm2,年归还量29.58kg/hm2,系统每年通过水文学途径获得N、P、K为15.92kg/hm2,径流输出9.23kg/hm2,系统中年净积累6.69kg/hm2。同时通过计算模拟,定量地描述了0—10年内系统N、P、K在各分室的运转状态及施肥效果,并计算了N、P、K达到稳定状态时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1.
闽南山地巨尾桉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闽南山地巨尾桉施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巨尾桉胸径、树高、单株材积、蓄积量的生长造成极显著的差异,其中,P肥对巨尾桉生长极端重要,N肥次之,最佳施肥配方是N200P150K0(kg·hm-2),即每1hm2林地施N肥200kg、P肥150kg,不施K肥。  相似文献   

12.
Introduction Leaf litter is a very important organic source of soil fertility. The decomposition of leaf litter influences the amount of N available for plant uptake. Leaf litter supplies carbon, nitrogen, phosphorus, potassium and other nutrients in the …  相似文献   

13.
在测定土壤平衡解吸磷和土壤钾位缓冲容量的基础上,根据林木施肥的立地养分效应模型法,结合林分的目标生物量等,提出了中等立地条件下杉木中幼龄林的施肥量,并进行了校验试验.结果表明:中等立地条件下的杉木中幼龄林,单施氮肥对胸径和蓄积量生长有显著影响,但增大氮肥用量对生长无促进作用.单施磷肥虽有利于杉木胸径生长,但对杉木蓄积量生长无显著影响,增大磷肥的施用量对蓄积量的生长无促进作用.施用钾肥对杉木生长无显著促进作用.试验区杉木中幼龄林合适的施肥量是:氮120kg/hm2,磷30kg/hm2,钾150kg/hm2.  相似文献   

14.
毛竹笋材两用林配方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毛竹笋材两用林的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区的笋材产量与不施肥区相比有明显增加。施用4种肥料3a累计平均净增产鲜竹材6603.3kg/hm^2、鲜竹笋544kg/hm^2。每公斤肥料(按有效成分N,P,K计算)年均净增产竹材7.7kg、鲜笋0.64kg。最佳施肥配方为A2B1C2D3,即每公顷施菜子饼1125kg,N肥150kg,P肥56.3kg,K肥75kg。其影响次序为A>C>D>B。使用这个配方竹林生产力量高,其中年均产竹材21.96t/hm^2、竹笋1.65t/hm^2,收入1.074万元/hm^2。  相似文献   

15.
在闽北开展雷竹施肥试验,设置4种施肥处理:不施肥对照(处理1),施用氮磷钾复合肥(375kg/667m2,处理2),施用有机肥(腐熟的鸡粪5t/667m2,处理3),施用有机肥与氮磷钾复合肥(腐熟的鸡粪3t/667m2和氮磷钾复合肥150kg/667m2,处理4),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雷竹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光合特性、竹林生长、笋产量和品质等的影响,筛选出适合闽北雷竹经营的优化施肥方案。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雷竹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但对竹林的光合特性、生长量、笋产量和笋营养物质含量均产生显著性差异影响;光合特性指标表现最优的是处理3和处理4,竹林生长效果最好的为处理2和处理4,竹笋产量和笋品质表现最优的是处理4和处理3。综合分析认为,最优施肥方案为处理4,即施用有机肥(腐熟的鸡粪)3t/667m2+氮磷钾复合肥150kg/667m2,该施肥处理可有效提升雷竹光合作用效率、促进竹林生长、增加竹笋产量及提高竹笋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6.
陇川县1997年引种种植白魔芋33.3hm2,病害严重发生,收获量仅2.56t/hm2。1999年进行了白魔芋种植的肥料试验,结果表明,以足量腐熟农家肥为底肥的施肥措施能显著降低田间发病率和提高球茎产量,其中施腐熟农家肥1 000kg、普钙33.4kg、尿素5kg、磷酸二氢钾0.5kg/667m2作底肥的H处理,与不施肥对照相比可降低发病率50%以上,提高产量420%以上,推算产量可达12t/hm2。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在柑桔园套种黄豆的播种期、株行距、穴保留株数及施肥技术。试验结果表明种黄豆可明显地改善果园小气候,改良土壤肥力和水热状况,有利于幼树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施肥对北五味子果林母树果实增产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进入结实盛期的北五味子果林母树为试验材料,以氮肥、磷肥和钾肥为处理因素,每种处理因素设置3个试验水平,连续3个年度进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果实增产效果显著,3种肥料之间的交互作用效果亦显著,其中以施用氮肥150 kg·hm-2、磷肥150 kg·hm-2、钾肥90 kg·hm-2的施肥量配比增产效果最佳,果实比...  相似文献   

19.
马尾松幼林施肥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三年来的马尾松幼林施肥试验结果表明,马尾松幼林理想的施肥处理是磷肥处理,单施磷肥马尾松幼林树高增益20.5%~22.2%,地径生长增益19.8%~20.8%;理想的施肥总量是P2O50kg/hm2,即造林当年施基肥P2O525kg/hm2,造林后第3年再追施P2O525kg/hm2;立地低下的地方可适当配合施些氮肥;马尾松幼林不必施钾肥。  相似文献   

20.
在郁闭杨树林地间作麦冬,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麦冬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对2年生麦冬的地上部分鲜重及分蘖株数的影响不大,但对麦冬块根生长有极显著促进作用。3种施肥处理对比不施肥的对照,块根鲜重分别增加了179%、196%、342%,块根干重分别增加了170%、177%、294%。在复合肥用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鸡粪用量到15 000 kg/hm~2,麦冬块根鲜、干重分别为2 861 kg/hm~2、1 408 kg/hm~2,相比鸡粪用量3 750 kg/hm~2处理,块根鲜、干重分别增加了58.8%、46.1%;相比鸡粪用量7 500 kg/hm~2处理,块根鲜、干重分别增加了49.2%、42.5%。施肥还有助于提高麦冬块根的外观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