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以鲜活饵料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和人工配合饵料投喂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并测定各种饵料对其生长和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沙蚕和蚯蚓单独投喂或与人工配合饵料配合投喂都可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速率,但用沙蚕单独投喂的对虾成活率较低。蚯蚓与人工配合饵料配合投喂可显著提高对虾血清中抗菌活力、溶菌活力、酚氧化酶活力和血细胞数量;蚯蚓单独投喂可显著提高血清中抗菌活力、酚氧化酶活力和血细胞数量,对血清中溶菌活力作用不明显。沙蚕与人工配合饵料配合投喂可显著提高对虾血清中抗菌和溶菌活力.但对血清中酚氧化酶活力和血细胞数量变化作用不明显;单独投喂沙蚕对所测各项免疫指标影响均不显著。研究结果证实:利用蚯蚓和沙蚕可显著提高对虾的生长速率,但蚯蚓的饵料效果优于沙蚕。[中国水产科学,2006,13(4):561—565]  相似文献   

2.
水蚯蚓及其人工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蚯蚓又名丝蚯蚓、红线虫等,其营养全面,干品含粗蛋白达62%,多种必需氨基酸含量达35%,是饲养鳖、虾、蟹、蛙、龟、黄鳝、泥鳅、鳗鲡、江团、鲟鱼、金鱼、胭脂鱼、娃娃鱼、大口鲶、叉尾等水产品的理想饵料。四川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是国内最早从事水蚯蚓开发研究的单位之一,大面积人工养殖水蚯蚓已有10多年的历史,实践证明,利用水蚯蚓作水产品的饵料,水产品生长快、疾病少、成活率高;能节水省工、缩短养殖周期,降低养殖成本,显著提高经济效益。近年来,随着名优特水产品养殖业的迅猛发展,水蚯蚓饵料越来越受到广大养殖者…  相似文献   

3.
水蚯蚓又名丝蚯蚓、红线虫等。其营养全面,干品含粗蛋白达62%,多种必需氨基酸含量达35%,是饲养多种水生动物的理想饵料。四川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是国内最早从事水蚯蚓开发研究的单位之一,大面积人工养殖水姐蚓已有10多年的历史。实践证明,利用水蚯蚓作水产品的饵料,水产品生长快、疾病少、成活率高,能节水省工,缩短养殖周期,降低养殖成本,显著提高经济效益。近年来,随着名优特水产品养殖业的迅猛发展,水蚯蚓饵料越来越受到广大养殖者的青睐。因此,积极开发养殖水饭蚓很有前途。水蚯蚓地养、田养均可,以他养产量最高,每亩年…  相似文献   

4.
邹叶茂  张崇秀 《水利渔业》2006,26(4):45-45,50
利用水蚯蚓培育胭脂鱼、黄颡鱼、大鲵等特种水产苗种,成活率达80%,生长速度比用其它饵料快1倍以上。水泥池培育水蚯蚓年产量可达40 kg/m2;自然条件下,人工采集水蚯蚓方法简捷高效。  相似文献   

5.
黄刚 《科学养鱼》2004,(9):61-62
水蚯蚓又名丝蚯蚓、红线虫等。其营养全面,干品含粗蛋白达62%,多种必需氨基酸含量达35%,是饲养多种水生动物的理想饵料。因此,发展水蚯蚓养殖大有前途。在有些地方,利用水田或旱改水田养殖水蚯蚓已取得成功,亩产达到2000千克/年以上,而且投资小,易上规模,养殖技术简单,周期短,收益高。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不同饵料饲养中华鲟幼鲟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水蚯蚓、配合饵料和混合饵料饲养中华鲟幼鲟(初重44g)30d,结果显示,配合饵料组增重率最高,饵料系数最低,配合饵料的养殖效益优于天然饵料。幼鲟较容易从摄食水蚯蚓向摄食颗粒饲料转化。  相似文献   

7.
一龄胭脂鱼摄食与日粮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一龄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的食物选择性、日粮、饵料系数及生长速度等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用水蚯蚓和去壳后的湖螺喂养时,胭脂鱼主要摄食水蚯蚓。用水蚯蚓单独喂养时,饵料系数为4.3,体重14.0—26.4g的胭脂鱼日粮为24.45%,26.4—50.5g的胭脂鱼日粮为15.12%;用去壳湖螺喂养时饵料系数为11.6,14.0—23.0g的胭脂鱼日粮为19.31%。喂养水蚯蚓的胭脂鱼生长速度要比喂养湖螺的快得多。  相似文献   

8.
李桂杏 《内陆水产》1997,22(7):16-16
泥鳅是一种分布广,而又常见的鱼类,它多栖息于底泥较深、静水或水流缓慢的池塘、沟渠、稻田等小型水域中,喜欢中性和弱酸性土壤,平时活动于水的底层,有时也潜人泥中,属于温水性鱼类。这种鱼在幼鱼期主要吃动物性饵料,以后逐渐转向杂食,成鱼以植物性饵料为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当水温高(超过35℃)、气压低、水中溶氧不足及天旱水干时,都会潜入泥中,深10~30cm处,进行“休u’’度过不良环境,因而容易养殖。泥鳅肉质细嫩,在捕捞后用清水养几天可以完全会掉泥腥味,味道和营养成份在一般淡水鱼之上,在国际市场上销路很好…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稚、幼鳝阶段对不同饵料的适应性,用稚、幼鳝两种规格人工繁殖苗种,用鳗鱼开口料、水蚯蚓、水蚤、血虫、鲢鱼糜和诱食剂+配合饲料6种不同的饵料投喂,比较其在饱食状态下的生长性能。实验结果:稚鳝(平均体重0.11g),投喂水蚯蚓组生长性能指标均极显著高于其他组;饲喂诱食剂2+配合饲料的生长性能指标相对水蚯蚓组略低,但显著高于血虫组、鲢鱼糜组、鳗鱼开口料+配合饲料组和水蚤组,水蚤组生长性能最差。幼鳝(平均体重0.36g),投喂水蚯蚓组生长性能指标均极显著高于其他组;饲喂诱食剂+配合饲料组和血虫的生长性能指标显著高于鲢鱼糜、鳗鱼开口料、水蚤组,水蚤组生长性能最差。综合两组实验结果:投喂水蚯蚓组稚、幼鳝特殊生长率指标显著高于其他组;水蚤组的生长性能很差,鲢鱼糜组两种规格的生长性能指标均位于六组的中间,血虫组生长性能指标幼鳝好于稚鳝。稚、幼鳝对各种饵料的适应情况不尽相同。水蚯蚓是稚、幼鳝阶段的最适饵料;血虫是幼鳝阶段的适宜生物饵料;值得注意的是常规鱼苗适口饵料水蚤作为培养黄鳝苗的饵料未能取到好的效果;选择适宜的诱食剂,稚、幼鳝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且能得到较好的增重率。  相似文献   

10.
王素霞 《齐鲁渔业》2006,23(2):37-38
水蚯蚓又名丝蚯蚓、红线虫等,其营养全面,干品含粗蛋白达62%,多种必需氨基酸含量达35%,是饲养多种水生动物的理想饵料。因此,发展水蚯蚓养殖大有前途。在有些地方,利用水田或旱改水田养殖水蚯蚓已取得成功,每667m~2达到2000kg/年以上,而且投资小,易上规模,养殖技术简单,周期短,收益高。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美洲鳗白仔对三种饵料的选择性及消化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美洲鳗( Anguilla rostrata )白仔对水蚯蚓( Tubifex sp )、卤虫( Artem ia sp )和鱼卵三种饵料的选择性、消化率及摄食后的生长情况。试验结果表明,美洲鳗白仔对上述3 种饵料的选择性明显不同:水蚯蚓> 卤虫> 鱼卵。从其对3 种饵料的消化率及生长情况来看,水蚯蚓和卤虫对美洲鳗白仔的饲养效果较好,而鱼卵的饲养效果则较差。  相似文献   

12.
水蚯蚓隶属环节动物门寡毛纲,是淡水底栖生物的主要类群之一。其干物质中蛋白质高达70%以上,各种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丰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鲤鲫鱼、泥鳅、黄鳝、稚鳖、塘虱鱼、淡水白鲳以及观赏鱼类等名特优水产品的最佳活食。现介绍水蚯蚓的培育技术如下: 水蚯蚓的最佳生态条件:水温22℃—29℃,溶氧为饱和度的30%—60%,含有丰富有机质,有底泥供固着生活。一、培养池及培养基。选择水源良好处建池,最好是水泥砖结构,池底敷三合土。池长3—5m,宽1m,深0.2m,池两  相似文献   

13.
不同饲料养殖一龄胭脂鱼种生长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采用水蚯蚓、人工配制的颗粒饲料和鳗用饲料分别养殖一龄胭脂鱼种,进行生长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投喂水蚯蚓饵料,其生长速度最快,体长日生长率分别达1.16和1.06,鳗饲料次之,体长日生长率为0.51,颗粒饲料生长最慢,体长日生长率仅为0.10。从投喂饲料营养成分分析中看出,一龄胭脂鱼种对饲料的营养需求除蛋白质含量要求在50%左右,其脂肪含量也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14.
鱼类养殖水质综合调控(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肥水培育生物饵料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过程叫肥水。肥水对于整个养殖过程至关重要,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放苗前肥好水,能提高放苗成活率;②能给苗种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③能为养殖过程培植充足的溶氧;④能净化水质,减轻底质污染的压力;⑤能提高养殖动物的生长速度,降低饵料系数,缩短养殖周期。  相似文献   

15.
宁旺云  翟兆斌 《渔业现代化》1999,26(1):19-20,17
1 鱼塘中不同深度溶氧的浓度渔民历年来有“养好一池鱼,先要养好一池水”的经验。所谓“养好一池水”确切地说是指保证有适合鱼类生长的水环境。在水产养殖中.水环境因素包括水中的溶氧、水温、酸碱、氨氮、CO2、饲料生物等。其中水中的溶氧量对鱼类的放养密度和生长速度起看重要的作用。若水中溶氧量在4mg/L以上,则鱼摄食增加、生长增快.鱼病减少,饵料系数降低;反之,鱼类生长滞缓甚至死亡。因此提高水中的溶氧量,保证水质良好性,以保证高密度精养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养殖产量是水产养殖业的一个重要课题。水中溶氧主要…  相似文献   

16.
不同动物饵料对YY超雄黄颡鱼性腺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近10年YY超雄黄颡鱼的生产和养殖记录,发现仅近几年投喂过水蚯蚓的YY超雄黄颡鱼性腺出现问题。实验设定4组不同饵料(丰年虫、浮游动物、红虫和水蚯蚓)连续投喂YY黄颡鱼鱼苗20 d(11~30日龄),选择60日龄统计各组YY超雄黄颡鱼的存活率、体长和体质量。水蚯蚓组YY超雄黄颡鱼的体长和体质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丰年虫组YY超雄黄颡鱼存活率显著低于其他3组。解剖观察60日龄和1年龄YY黄颡鱼的性腺结构并统计1年龄YY超雄鱼的受精率,结果显示,水蚯蚓组YY超雄黄颡鱼的性腺有75%为兼性性腺(精巢和卵巢均存在),25%为无精小叶的精巢,且1年龄的YY黄颡鱼受精率仅为36.70%±4.05%,并显著低于其他3组,而其他3组性腺发育和受精率均正常。为研究水蚯蚓引起YY黄颡鱼雌性化具体原因,实验测量4种不同动物饵料的雌二醇含量,发现雌二醇含量均较低,推测YY超雄黄颡鱼雌性化的原因可能是水蚯蚓富集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导致。研究表明,在YY超雄黄颡鱼大规格苗种培育过程中,早期应投喂浮游动物或红虫,不宜投喂水蚯蚓。  相似文献   

17.
研发一种大水体太阳能自动增氧装置,为大水体的缺氧、水体污染提供一种解决方法。太阳能自动增氧装置由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检测与智能增氧系统、自动化驱动系统组成。光伏发电系统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解决了电能消耗问题;检测与智能增氧系统实现了增氧过程中氧溶解浓度检测和智能感应运行;自动化驱动系统通过智能感应信号和电子差速控制系统实现增氧机原地转向、转弯和直行3种运动模式的移动,增加了增氧面积。使用太阳能自动增氧装置增氧试验表明,80 min内1 m水深处溶氧量增加0.79 mg/L,2 m水深处溶氧量增加0.78 mg/L,3m水深处溶氧量增加0.77 mg/L,4 m水深处溶氧量增加0.78 mg/L;改善水质试验表明能有有效提高水体溶氧,降低氮磷含量;养殖试验表明,增加鲤产量35.3%、鲢鳙产量31.2%。  相似文献   

18.
不同开口饵料对四川裂腹鱼仔鱼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丰年虫、冰冻轮虫、水蚯蚓、人工配合饲料4种开口饵料投喂四川裂腹鱼( Schizothorax kozlovi Nikol-sky)仔鱼30 d,研究其对四川裂腹鱼仔鱼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投喂水蚯蚓和丰年虫能保证四川裂腹鱼仔鱼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和较高的成活率。而人工配合饲料组生长速度明显低于其他组,且成活率最低。结果表明,4种开口饵料中,丰年虫是四川裂腹鱼仔鱼最适宜的开口饵料。  相似文献   

19.
<正>1加强溶氧管理由于致病菌都是厌氧菌,缺氧就为致病菌的爆炸性繁殖提供了条件,几天就可增殖到使对虾发病的数量,另外缺氧使对虾产生应激反应,造成免疫力低下,间接地加快了病原体繁殖速度,缺氧是对虾发病的重要因素,保持充足溶氧是对虾养殖成功的关键。水中溶氧的高低有很多因素决定,但反过来又影响着其他各项指标,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生长方面同样一种饵料由于溶氧的不同,可以产生不同的饵料系数的结果。在病害防治方  相似文献   

20.
不同开口饵料对半刺厚唇鱼仔鱼摄食、生长与成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温23~25℃下,将刚开口摄食的5日龄半刺厚唇鱼Acrossocheilius hemispinus仔鱼饲养在60cm×50cm×50cm玻璃缸中,密度为300尾/缸,投喂淡水轮虫(10ind./mL)、水蚯蚓浆(过150μm筛网)、蛋黄(250μm纱布揉洗)、鱼苗开口料和虾奶粉,以筛选半刺厚唇鱼仔鱼的适宜开口饵料。22d的饲养结果表明:摄食不同饵料的半刺厚唇鱼仔鱼的初次摄食率、生长速率和成活率差异显著(P0.05),其中淡水轮虫组初次摄食率最高(98.89%),生长速率最快(日增全长0.43mm),存活率97.33%;水蚯蚓浆组初次摄食率亦达到95.56%,平均日增全长为0.36mm,存活率为85.44%;蛋黄组虽然初次摄食率(90.00%)较高,但其生长速率(日增全长0.13mm)和成活率(57.00%)均较低,显著低于淡水轮虫组和水蚯蚓浆组(P0.05);而开口饲料组和虾奶粉组的初次摄食率和成活率均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总之,淡水轮虫是半刺厚唇鱼仔鱼的最适开口饵料;水蚯蚓浆为适宜开口饵料,缺乏淡水轮虫时可用其替代作为半刺厚唇鱼仔鱼的开口饵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