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993~1995年“烟草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综防区相对常规防治区烟草病害防治效果达77.21%,相对不防治区防效达89.23%,相对虫口减退率分别达54.14%,78.37%,增产率分别达18.65%,97.92%,增值率分别为46.12%,220.20%。  相似文献   

2.
烟草大田期病害配方施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云南烟区大田期烟草病害混合发生日趋严重,单一农药品种防效较差的状况,作者选用云南烟区几个常用农药品种,根据田间病害组成相和农药理化性质,提出了烟草配方施药方案,并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和同田对比试验。小区试验结果表明:909—B1混配剂对烟草赤星病平均防效为71.1%,对烟草蛙眼病、炭疽病、角斑病等叶斑类病害的平均防效为81.3%,对烟草野火病平均防效为80.9%。同田对比试验与小区试验结果基本相同,表明配方施药对真菌、细菌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尤其是909—B1明显优于其他供试农药品种。  相似文献   

3.
几种药剂防治烟草病毒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丽  安德荣 《植物保护》2004,30(3):78-80
7种药剂对烟草病毒病的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9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对烟草病毒病的防效最好,室内接种前和接种后对烟草花叶病毒的防效分别为77.93%和72.56%,田间防效达71.53%。20%病毒A 500倍液、5%菌毒清500倍液和1.5%植病灵600倍液的田间防效均在60%以上,对烟草病毒病有相对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土壤改良剂对烟草成熟期根茎病害发生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常规施肥条件下,分别以牡蛎粉、蚯蚓粪、碳基肥、缓控肥为土壤改良剂,以不施用土壤改良剂为对照,在重庆黔江区开展小区试验,研究土壤改良剂对烤烟品种云烟87成熟期烟草青枯病、黑胫病、空茎病和花叶病4种病害的防控作用及其烟草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施用碳基肥对青枯病的相对防效最高,为54.92%,施用牡蛎粉对黑胫病和花叶病的相对防效最高,分别为62.01%和51.28%,施用缓控肥对空茎病的相对防效最高,为74.68%.土壤改良剂处理后大多数的农艺性状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烟草专用益微在烟草上施用的试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烟草在苗期、团棵期、旺长期喷施烟草专用益微3次,烟株增强抗病性,对花叶病(TMV)防效71.72%,对赤星病防效达6078%;烟苗长势旺盛,施益微比对照提早7~8d成熟;烟叶增产19.01%~27.03%.增值25.54%~39.01%,升高了等级,增加产值。  相似文献   

6.
防治烟草赤星病的生防菌剂田间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6月~8月,在湖北省房县土城镇进行了防治烟草赤星病的生防菌剂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5种参试生防菌剂对烟草赤星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效果最好的为四霉素,相对防效达到63.99%,研制的拮抗菌中,以X10效果最好,达到58.18%,其次是X12,相对防效为51.05%;相对于化学药剂,5种生防菌剂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均好于药剂对照,其中X10、四霉素防效显著高于药剂对照。  相似文献   

7.
由寄生疫霉烟草致病变种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 nicotianae引起的烟草黑胫病是连作烟田的重要土传病害之一,重发年份常给烟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通过稀释分离法从贵州省遵义市烟草黑胫病重病区的健康烟草根际土壤中共分离获得179株放线菌。通过平板对峙培养法筛选得到15株对烟草黑胫病菌菌丝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的菌株。测定了这15个菌株代谢液对烟草疫霉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其中H-3菌株代谢液对烟草疫霉菌丝生长抑制率最高,达到85.68%。研究了H-3代谢液对烟草疫霉游动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培养6、12和24h对游动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72.75%、65.20%和63.45%。结合形态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H-3菌株属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sp.。盆栽防效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施用H-3对烟草黑胫病具有一定的防效,当添加H-3固体发酵物22.5 kg/hm2时田间防效最好,防效可达70.42%。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烟草根际土壤中烟草疫霉的量,结果发现,随着H-3用量的增加,根际土壤中烟草疫霉的拷贝数呈下...  相似文献   

8.
荧光假单胞菌拮抗菌株对烟草疫霉的抑菌机制及控病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烟草根际生防细菌对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nicotianae的抑菌机制,从重庆地区连作烟田健康烟株根际土壤分离获得5株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拮抗菌株。通过平板对峙及代谢产物抑菌试验筛选对烟草疫霉具有高效拮抗作用的菌株,其中,P-72-10菌株抑菌效果最强,抑菌带半径达13.0 mm,相对抑制率为68.57%,且该菌株代谢产物对烟草疫霉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相对抑制率达25.39%~46.03%;显微观察发现该菌株可引起烟草疫霉菌丝的分支增多,菌丝顶端膨大呈畸形,多数菌丝中间或顶端细胞的细胞壁加厚、原生质浓缩和产生类似厚壁孢子的细胞。在温室盆栽条件下P-72-10菌株对烟草黑胫病也表现出良好的控病效果,对抗病和感病品种的相对防效分别为53.57%和66.37%。  相似文献   

9.
氨基寡糖素在烟草上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氨基寡糖素(OS-施特灵)对烟草病毒病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氨基寡糖素能有效促进烟株生长发育,对烟草病毒病有明显的防治作用。特别对黄瓜花叶病毒防效更佳,室内接种试验防效达到34.92%;生化指标测定表明,喷施氨基寡糖素并接种病毒,能有效促进烟株体内脯氨酸的积累,降低烟株体内丙二醛的含量,调节烟株自身对外部胁迫的抗逆性,示范结果表明,氨基寡糖素对烟草病毒病有较理想的防治效果。其最终防效达64.9%,比植病灵提高了17.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张玲  陈志永 《植物医生》2007,20(3):29-30
室内进行4种病毒抑制剂防治烟草黄瓜花叶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以2000倍康凯防效最好,且稳定,各次调查对烟草黄瓜花叶病的防效均在62.50%以上,10次调查该药剂对烟草黄瓜花叶病的防效平均为71.54%。其次是500倍稼泰和500倍好普,其10次调查防效平均分别是69.06%和65.29%,800倍菌克毒克防效较差,其对烟草黄瓜花叶病的平均防效为28.76%。  相似文献   

11.
为获得对烟草黑胫病和根黑腐病具有双重防病效果且能够促进烟草生长的假单胞杆菌,采用稀释涂布法从40份土壤样品中分离出201株细菌,通过平板对峙和含毒介质法,筛选出对烟草黑胫病和烟草根黑腐病病原菌均具有良好拮抗作用的菌株PA2101和PG3402。盆栽促生试验表明,菌株PA2101和PG3402能协调地改善烟草地上部分的生长和烟草根系发育,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烟草的株高、叶面积、株鲜重、根鲜重、叶片数和根长,提高了烟草的根冠比和根活力。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PA2101对烟草黑胫病和根黑腐病的防效分别为70.11%和62.67%,均高于其对照药剂;菌株PG3402对两种病害的防效分别为60.92%和60.00%,与对照药剂相当。抗性标记菌株的定殖试验结果表明,菌株PA2101和PG3402在接种后第29 d能定殖于烟草根际土壤和根内,在烟草茎和叶内也能长时间存在,表明两菌株能够良好定殖。16Sr DNA序列、菌落形态和生理生化性状分析表明,菌株PA2101为铜绿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菌株PG3402为格拉纳达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granadensis。综上所述,菌株PA2101和PG3402对烟草具有良好的促生作用,并对烟草黑胫病和根黑腐病有较好的防病效果,是具有生防潜力的菌株。  相似文献   

12.
董昆乐 《江西植保》2013,(4):374-378
烟草病虫害是影响宜阳县烟叶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按照河南省病虫害预测预报站的要求,试验选取张深、孔昌2个测报点为基准,采用系统调查和普查2种方法,主要对烟草病毒病、黑胫病、赤星病、根结线虫病、角斑病及野火病等病害进行系统调查和普查,虫害主要对烟蚜、烟青虫及地下害虫进行调查。结果表明:2012年宜阳县有翅蚜发生时间与往年比较来的晚一些,但数量非常多;病毒病的发病时间与往年基本一致,较往年稍微偏早,病毒病初发期症状表现明显,由于旱情蔓延,总体来说,2012年病毒病的发病率轻于2011年;烟青虫出现时间与正常年份基本一致,由于用药及时,2012年全年,烟青虫并未对烟叶造成很大危害。根结线虫病保持稳定,使用生物碳肥对根结线虫病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几种药剂防治烟草青枯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种药剂防治烟草青枯病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种药荆均能推迟青枯病的发病高峰期,减轻发病程度,其中荧光假单胞菌3 000亿个/克粉剂和农用链霉素的防效最好,药效稳定,持续时间长,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74.92%、74.48%.此外,罗建新菌肥和活性菌肥对烟草青枯病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分别为66.27%和69.39%.  相似文献   

14.
2011年昆明市烟草主要病害发生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昆明市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网络中烟草病毒病、黑胫病、赤星病、炭疽病、白粉病、野火病的发生观测研究,浅析了2011年昆明市6种烟草病害的发生趋势和发生特点。结果表明:2011年昆明市烟草赤星病、炭疽病、白粉病、野火病的发生较为轻微。  相似文献   

15.
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调查新疆拜城地区冬小麦田杂草发生情况,结果表明:该地区冬小麦地有杂草16科41种,一年生杂草占60.98%,多年生杂草占39.02%,优势杂草为无芒稗、狗尾草、藜,其密度分别为120.7、32.6、14.1株/m^2;冬小麦—青贮玉米、冬小麦—草木樨能够抑制冬小麦地杂草的发生,其中冬小麦套种草木樨抑制杂草效果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6.
不同间作条件下枣树的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不同间作条件下枣树的光合生理特性,为绿洲枣农复合系统的优化配置提供依据,选择了枣树/玉米和枣树/紫花苜蓿两种有代表性的间作方式,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不同间作条件下枣树叶片气体交换参数的日变化.结果表明,枣树/玉米间作地(简称玉米地)和枣树/紫花苜蓿间作地(简称苜蓿地)的田间主要气象因子有显著不同;两间作地枣树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日变化都呈典型的单峰曲线;苜蓿地枣树的Pn最高值持续时间短暂,全天水分利用效率(WUE)较低,而玉米地枣树WUE较高.以上结果说明,间作枣树的WUE直接受种间关系影响,枣树和深根性的紫花苜蓿间作效果较差,而枣树和玉米间作则具有更高的水分利用效率和光能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7.
间作对甜玉米田主要害虫与天敌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为明确甜玉米间作不同作物对害虫的控制作用,采用目测法系统调查了甜玉米单作、甜玉米与绿豆、菜豆、甘薯或花生间作生境玉米主要害虫和天敌种群发生动态,并比较了不同生境亚洲玉米螟的为害情况。间作生境中捕食性天敌蜘蛛和瓢虫类群的个体数量均明显增加,其中甜玉米间作绿豆或甘薯生境蜘蛛类群增长21%以上,瓢虫类群增长83%以上,显著高于甜玉米单作生境;不同生境间玉米螟赤眼蜂发生量差异不显著,对亚洲玉米螟卵的寄生率均达到86%以上。间作生境玉米生育期内亚洲玉米螟落卵量、斜纹夜蛾及玉米蚜发生量均与甜玉米单作无显著差异,但收获期甜玉米间作生境玉米螟为害率低于单作生境,其中以甜玉米间作绿豆生境最低,总蛀孔数和活虫数分别比单作生境下降55.72%和76.70%。表明间作不同作物对甜玉米田具有一定的控害增益作用。  相似文献   

18.
苜蓿盲蝽在豫东棉区的寄主选择及其转移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扫网、目测、盘拍和室内饲养方法,调查研究了河南东部棉区苜蓿盲蝽的野生寄主和栽培寄主植物种类,已发现161种,其中野生寄主植物137种,分属32个科,栽培寄主20种。研究了苜蓿盲蝽在这些寄主植物间的转移规律,表明该棉区以田菁、草木樨、野苜蓿为主的豆科植物及小白酒草为主的菊科等植物和小麦、棉花一起,构成了有利于苜蓿盲蝽发生的生态环境。抽穗期的小麦为越冬代成虫向棉田过渡的主要桥梁寄主,棉花仅仅是第1至第3代苜蓿盲蝽的侨居寄主,田菁、草木樨、小白酒草等豆科和菊科杂草丛生的地方是其第4代、第5代生存和越冬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19.
玉米大豆间作对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及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明确玉米大豆间作模式对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及其产量的影响,利用2017-2018年2年的田间小区试验及2019年的大田试验,在作物生长期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东方黏虫Mythimna seperata和玉米大斑病等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并于收获期对间作作物产量进行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