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7个玉米自交系为母本,5个自交系为父本,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组配35个杂交组合,田间和室内测定种子活力相关性状并进行杂种中亲优势分析。结果表明,各指标中亲优势明显,利用杂种优势可以改善种子活力及其相关性状;所有性状中亲优势的平均值均为正值。大多指标正向的中亲优势个数比例较高,室内发芽试验,所有指标正向的中亲优势个数均超过70%;田间测定中,除出苗势外,其余各指标正向的中亲优势个数均超过70%,出苗势为49%。对于某一性状,亲本在所有组合中都表现正向杂种优势的,较易出现较强的杂种优势组合。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协调利用产量性状杂种优势,了解杂交种及其亲本产量性状对产量影响的相对重要性,为杂交种及亲本自交系产量性状的改良提供参考。选用4个优良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自交系为试验材料,研究10个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杂交种与亲本自交系产量性状以及产量与其他性状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除母本自交系的秃尖长、杂交种的轴粗差异不显著外,杂交种和亲本自交系各产量性状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不同杂交种及不同性状的中亲优势和超高亲优势均存在差异,小区产量、秃尖长和穗粒质量的杂种优势较大,穗行数、穗长、百粒质量的杂种优势较小。杂交种的穗行数、籽粒长、小区产量与母本自交系呈极显著正相关,杂交种的秃尖长、穗行数与父本自交系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母本自交系的穗粒质量、穗行数与小区产量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父本自交系的籽粒长和行粒数与小区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杂交种的穗粗、秃尖长、行粒数、轴粗与小区产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不结球白菜不育系组合产量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对不结球白菜产量构成因素的选择效率,以不结球白菜雄性不育系‘ZY’作母本,5份稳定遗传自交系作父本,采用顶交法配制杂交组合,分析F_1代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10个产量性状均存在一定的杂种优势,都有较高的正向中亲优势,优势为10.11%~153.17%;除叶数外,其余9个性状均有一定程度的超高亲优势,超亲优势为2.89%~89.30%。不结球白菜产量杂种优势主要取决于单株产量、叶柄长和叶宽。ZY×13xs156组合在单株产量、叶质量和叶长上有最强杂种优势,在杂种优势利用中具有较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进行抗草甘膦棉花杂交组合筛选及优势分析。[方法]以2个抗草甘膦棉材料为母本,纤维品质优异的品系为父本配置的杂交组合进行杂种优势和综合性状研究。[结果]4个抗草甘膦杂交组合籽棉和皮棉产量具有明显的正向杂种优势,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结铃数具有正向中亲优势、正向超亲和正向竞争优势,铃重具有正向中亲优势、正向竞争优势和负向超亲优势,衣分表现负向中亲、负向超亲优势和正向竞争优势。果枝高度、纤维品质多数指标均表现正向超中亲优势和正向竞争优势,株高、果枝节位、籽指、霜前花率均表现负向中亲优势和负向竞争优势。筛选出籽棉竞争优势9.75%、皮棉竞争优势13.05%综合性状优良的抗草甘膦杂交棉组合。[结论]该研究为培育高优势优质抗草甘膦除草剂杂交组合,并将其应用于生产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选用吉林农业大学育成的11份超甜型玉米自交系做杂交亲本,采用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出30个杂交组合进行杂种优势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鲜穗产量性状杂种优势最强,穗长、鲜穗产量性状更容易受父母本和环境的影响,秃尖长的优势只表现在低亲阶段.穗长、穗粗、行粒数、穗行数都表现出了很强的超高亲优势和超低亲优势。含糖量与小区产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分别利用2个籼型和2个爪哇型同源四倍体水稻为母本和8个不同类型的同源四倍体水稻为父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NCⅡ,组配4×8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对16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同源四倍体水稻杂交一代主要农艺性状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除抽穗期具有负向的中亲优势外,其余15个性状均表现正向的中亲优势;除了抽穗期、十粒长和十粒宽3个性状超高亲优势为负值外,其余性状在绝大多数组合中均表现正向的超高亲优势.与二倍体水稻培杂77比较,同源四倍体水稻杂交组合在在粒形、粒重、叶面积和穗长上具有正向竞争优势,显示了同源四倍体水稻的利用潜力.通过杂种优势分析和农艺性状的比较,选出2个结实率和单株粒重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7.
以4xMtCMS为母本,6个四倍体不结球白菜自交系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测定其杂种优势。结果表明:与相应父母本相比,四倍体杂交组合杂种6个F1产量均表现正的中亲和超标优势,以4xMtCMS×07P-10和4xMtCMS×07P-8的产量杂种优势最强,中亲优势、超亲优势及超标优势最大分别达18.90%、15.27%和12.61%,株高、开展度、叶片数、叶面积和单株产量等农艺性状杂种优势普遍存在;品质性状显著高于父母本,平均中亲优势均表现为正向优势,但优势率较小,平均超亲优势、超标优势杂种优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平均优势、超亲优势和优势指数等方面研究了12个陆地常酚棉与低酚棉品种间杂交组合8个经济性状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 F_1代单株结铃、单铃重、衣分、子指和霜前皮棉产量总是大多数组合优势较强,纤维的2.5%跨长和强度多数组合也有优势,麦克隆值多数却趋向低亲.在12个组合中,霜前皮棉产量表现正向优势的有10个组合(占83.33%),其中有9个组合平均优势超过36%,说明F_1代增产潜力大;纤维的2.5%跨长和强度均有8个组合表现正向优势;麦克隆仅有4个组合表现正向优势,且有些优势不明显.鄂棉1号×皖无855等组合的纤维产量及品质都同时得到了提高;有些组合产量性状优势较强,但品质性状却未得到改善,需要筛选提高.  相似文献   

9.
小麦F1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97个小麦杂种主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麦品种间杂种优势是普遍存在的,86.5%的组合表现正向杂种优势,65.9%的组合表现正向超亲优势。不同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程度不一,且以单株产量的优势为最高,平均杂种优势为66.57%,平均超亲优势为45.5%。单株产量优势与各产量因素优势相关达极显著水平。除单株总数外,F_1各性状与双亲平均值的相关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甜高粱杂交种F_1代的杂种优势。[方法]以2个不育系为母本,8个恢复系为父本,配置16个杂交组合,分析杂交种F_1代各性状的杂种优势。[结果]甜高粱杂交种F_1代的株高具有超亲优势和正向的中亲优势,大部分组合茎粗具有超亲和正向中亲优势;生物产量表现出较高的正向超亲优势,其正优势达到93.75%;锤度表现出正向或负向的中亲优势,其中正向的占56.25%,负向的占43.75%。株高与低亲值、高亲值、中亲值均呈显著正相关,茎粗与高亲值和中亲值呈显著正相关,生物产量与低亲值、中亲值和高亲值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锤度与双亲关系不密切,出汁率与高亲值呈显著正相关。A_2×R_1、A_2×R_7、A_2×R_3组合株高、生物产量和锤度的杂种优势分别达到最高。[结论]该研究可为甜高粱的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同源四倍体水稻主要农艺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利用12个不同生态类型的同源四倍体水稻作亲本,采用NC 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4×8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对16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同源四倍体水稻杂种一代主要农艺性状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除抽穗期外,其余15个供试性状均表现正向的中亲优势;除了抽穗期、十粒长和十粒宽3个性状外,其余13个供试性状在绝大多数组合中均表现正向的超亲优势.与二倍体杂交稻培杂77比较,同源四倍体水稻杂种在粒形、粒质量、叶面积和穗长上具有正向竞争优势.选出2个结实率和单株粒质量具有竞争优势的组合.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主要研究了白菜型油菜品种间和自交系间的杂种优势效应。6个白菜型油菜品种间的15个组合产量测定结果。除3个组合具有正向超亲优势外(优势率为1.4%、6.0%和8.4%),其余给合均表现为负向超亲优势。4个自交系间12个杂交组合产量测定结果,9个组合具有正向超亲优势,其中5个组合的超亲优势达25.0%~96.4%,它们中有3个组合具有超标准品种优势(优势率在13.58%~35.80%之间)。表明  相似文献   

13.
花生杂种F_1代杂种优势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进一步了解花生杂种优势特点。[方法]选取以2个高产品种(系)粤油7号和ZK04为母本,新会小粒、六月雪、J11、Q02和洲仔小粒5个品种为父本配置的6个杂交组合F1真杂种为材料,分析了主茎高、侧枝长和茎粗3个株型性状及饱果数、单株荚果重和荚果大小3个荚果性状的超亲优势和中亲优势。[结果]大部分组合的F1代在主茎高、侧枝长和茎粗性状上均有超亲或正向中亲优势;在饱果数、单株荚果重和荚果大小上,大部分组合的F1代都不存在超亲优势,只有少部分组合的F.代存在正向中亲优势。[结论]花生杂种优势随性状和材料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4.
玉米自交系优势群划分及其利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14个玉米自交系及其双列杂交组合(未反交)进行了试验。以杂种产量的中亲优势值和自交系间的遗传距离为指标,对亲本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利用中亲优势值可将参试自交系分为四个优势群,其聚类结果与自交系的亲缘关系和育种实践吻合;各优势群间具有较大的产量杂种优势,而在优势群内的自交群系间,生育日数、株高、产量等性状的配合力存在较大差异;自交系间的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无相关性,在进行种质聚类时应慎重使用。本文还提出了育种上利用优势群的途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15.
以"温甜品2"的亲本自交系及其姊妹系等5份自交系互相配制6个甜玉米测交组合,以"超甜3号"作对照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华自4/自91"、"华自2/自91"、"华自1/自91"产量较高,口感及穗形均较好;"海南矮/华自4"产量最高,其反交组合产量与对照相当,但二者口感较差;"自91/华自4"口感及穗形较好但产量较低.产量构成因子杂种优势分析表明:中亲优势强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穗位高、顶部结实性(即秃尖长度负优势)、株高、行粒数、穗行数和果穗粗;超对照优势数据显示各测交组合果穗长明显小于"超甜3号",但果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和顶部结实性都优于对照,多个产量因子的综合表现形成单穗重和单产的正向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6.
以不同杂优类群的4个玉米自交系为父本,5个舍热带血缘的自交系为母本,按NCⅡ遗传交配设计组配成20个杂交组合,2008-2009连续2 a采用裂区设计田间试验,对穗长、穗粗等8个性状进行杂种优势和配合力效应分析.结果表明:1)组合间除穗行数超亲优势差异不显著外,其它各个性状的中亲优势与超亲优势均存在极显著差异;2)除粒...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确两系亚种间杂交水稻组合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性状以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以广亲和两系不育系9311S的40个中熟中粳稻及由其配置的40个杂交F1为材料,分析播始天数、株高、穗长、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单株产量、糙米率、长宽比、粒长、粒宽、透明度、垩白粒率、垩白度等18个性状的超优亲优势和竞争优势表现.结果表明,生育期存在正向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株高、穗长、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单株产量等8个性状存在正向超优亲优势和竞争优势,而结实率与千粒质量表现出负向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品质性状中长宽比、粒长和垩白粒率存在正向超优亲优势,而糙米率、粒宽、透明度、垩白度表现出负向超优亲优势.长宽比、粒长存在正向竞争优势,糙米率、粒宽、透明度、垩白粒率、垩白度表现出负向竞争优势.与父本相比,两系亚种间杂交组合的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以及穗粒数明显增加,但是结实率和千粒质量明显降低,提高父本千粒质量是恢复系产量性状改良的重点.杂交组合品质优于父本是因为杂种的粒型变长,粒宽变窄,长宽比增加,有利于提升稻米的品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20个紫甜玉米自交系与2个测试种进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为高效创制高产甜玉米自交系提供材料基础和理论依据。【方法】将20个紫甜玉米自交系(TD01~TD20)与2个测试种[黄色甜玉米自交系(TI)和白色甜玉米自交系(T2)]进行杂交组配,采用完全随机组设计对获得的40个杂交组合(TH01~TH40)进行田间试验,以SW1011和Fancy 111为对照品种。测定亲本及其杂交组合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品质性状。利用Line×Tester模型在AGD-R软件中进行中亲优势度(Hm)、杂种优势度(Hb)和一般配合力(GCA)分析。【结果】紫色种皮由父本遗传,在40个杂交组合中占优势,所有测定的性状表现为中亲优势和杂种优势。大多数亲本系鲜穗收获期的Hm、Hb和GCA表现为负值,说明这些亲本系具有组配早熟杂交种的潜力。除收获期和穗粗外,其余调查性状表现出多个显性效应,证明了非加性遗传效应的重要性。具有较高GCA的杂交组合为TH05(T1×TD05)、TH31(T2×TD11)、TH20(T1×TD20)、TH33(T2×TD13)、TH34(T2×TD14)、TH16(T1×TD16)、TH08(T1×TD08)和TH25(T2×TD05)。【结论】紫色甜玉米与黄色甜玉米自交系或白色甜玉米自交系杂交,紫色性状具有显性效应,筛选出的8个品质优良杂交种及其亲本可作为培育越南商品化紫甜玉米品种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9.
棉花核不育系GA18产量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分析抗虫核不育系GA18配制的22个杂交种的产量、纤维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发现,GA18配制杂交种铃重的平均正向中亲优势为5.37%,且有50%的组合具有正向超亲优势,但是衣分的杂种优势不明显。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的中亲优势多数表现为正向优势,有50%的组合具有正向超亲优势,马克隆值的杂种优势多数表现为负向优势,比强度正向中亲优势大于5%的组合占36.4%,超亲优势大于5%的组合占27.3%。结果表明,GA18配制的杂交种纤维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较显著,用GA18配制杂交种有利于提高杂交种的纤维品质。  相似文献   

20.
张洪权 《农学学报》2015,5(10):27-32
为了全面了解黑龙江省早熟玉米自交系间遗传关系,并合理准确地划分杂种优势群和构建杂种优势模式。通过采用黑龙江省5 个主要早熟玉米优良自交系按双列杂交设计,研究配合力的结果表明:5 个自交系以及配制的组合在7 个农艺性状上都存在极显著差异。杂交组合遗传参数分析:在超亲优势率上,以合344 为母本的杂交组合的穗粗性状的超亲优势率均为正值,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在中亲优势率上,以合344 为母本的组合的优势率为正值,通过分析表明合344 同其他类群自交系之间均表现出较高配合力。其中合344×扎461 与合344×南5 组合的单株产量的中亲优势率均超过10%,增产效果明显。黑龙江早熟玉米杂种优势模式,Lancaster类群×塘四平头类群杂优模式:Lancaster类群×Reid类群杂优模式,Lancaster类群×外杂选类群杂优模式。其结果对黑龙江省早熟玉米有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