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湾青枣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年来 ,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福建等省 (区 )相继引种台湾青枣且发展迅速。目前 ,对台湾青枣果实商品化处理技术未见报道。近年我们进行了“台湾青枣保鲜与加工技术研究”。本文介绍台湾青枣商品化处理技术。1 商品化处理流程采收→挑选、分级→清洗→药物处理→包装→预冷→贮藏→运输→销售。2 操作要点2 1 采收 采收前要注意做好田间管理 ,特别要加强病虫害防治。采前半个月对枣果喷洒杀菌剂 ,可减少采后腐烂损失。另外 ,采前半个月左右喷施0 1%硝酸钙可提高枣果采后耐贮性。采收成熟度的确定 :台湾青枣采收成熟度因品种而异 …  相似文献   

2.
‘南果梨’味美、营养价值高,是我国北方重要水果之一,但果实后熟后极易褐变和腐烂变质。该文综述了‘南果梨’采收、分级、保鲜剂处理、预熟、贮藏包装、预冷、贮藏、销售包装、运输与货架保鲜等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以期提高‘南果梨’贮藏品质,延长果实贮藏期和货架期。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眼于我国是果蔬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的现状,阐述了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环节,分析技术现状,对我国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发展趋势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菊花脑的采收及商品化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菊花脑的采收及商品化处理。阐述了菊花脑的采收,包括其采收标准、采收方法及采收时的注意事项;说明了采后会产生的可能损失及其原因分析;阐述菊花脑的采后处理,根据其生物学特性确定采后处理的方法,以及商品化处理中预冷、清洗、分级、包装及运输等过程。  相似文献   

5.
常敏 《蔬菜》1998,(6):4-5
蔬菜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是蔬菜从农产品转化为商品过程中,减少采后损失和提高附加值的重要手段,它包括蔬菜的采收、整修、清洗、分级、药物处理、预冷、包装、脱绿、催熟、运输及销售过程中的保鲜方法与技术。一、国外蔬菜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的发展情况蔬菜作为生鲜食品...  相似文献   

6.
目前,湖北省金水柑(椪柑)栽培面积超过1.3万hm2,椪柑果品的标准化生产技术[1]已大面积推广,而椪柑果实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也随着柑桔果品市场的完善逐步得到应用。柑桔分级是采后商品化处理的重要内容。为了解金水柑不同横径大小级别果实的品质及采后贮藏情况,我们于2006—2007年连续两年进行了本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供试果实2006年12月4日采自本所6年生枳砧金水柑试验园。选择有代表性的树5株,管理水平中上,以单株为一区组,随机区组设计。根据椪柑分级标准[2],将椪柑果实按横径划分为4个等级:特级(70.0~85.0mm)、一级(65.0…  相似文献   

7.
杧果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研究是攀枝花市向社会公开招标项目《精品杧果生产技术研究》的研究内容之。2002年本所项目组开展了清洗杧果胶乳的技术试验和杧果采后防腐剂筛选试验,单项试验效果较好。2003年将综合技术组装进行了常温下的杧果采后商品化处理试验。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贮藏研究课题组自1962年组建以来,在国内外率先研发出柑桔腐烂、失水控制技术,形成了较完善的柑桔采收技术、防腐保鲜处理技术、单果包装技术、通风贮藏技术、制冷贮藏技术、湿冷通风贮藏技术及商品化处理技术等。  相似文献   

9.
[导语] 秭归县作为中国脐橙之乡,2011年全县柑桔种植面积1.46万hm2,产量25万t。为做好柑桔采后贮藏、保鲜和商品化处理,通过详细调研秭归县柑桔采后处理现状,分析秭归县当前柑桔产后环节中仔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为实现秭归县柑桔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我国柑橘商品化处理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品化处理作为柑橘产后增值的重要环节,在发达国家已经有了很大发展,我国柑橘商品化处理技术仍然比较落后。本文分析了我国柑橘商品化处理的现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并就我国柑橘商品化处理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国外果品商品化处理简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国外,水果采收后经过一定的处理才能作为商品上市和进行贮运.果品商品化处理包括:挑选、修伤、干燥、打蜡(部分果品)、包装、预冷等.果品通过商品化处理,有利于减少贮运和销售中的损失,延长商品货架寿命和贮藏期.果品商品化处理是果品采摘后的重要工作,发达国家均把它放在农业生产的重要位置,如美国农业总投入的30%用于产前,70%用于产后;意大利、荷兰农产品商品化处理率为60%,西欧其他国家为50%.果品产后产值与采收时自然产值比,美国为3.7:1,日本为2.2:1.  相似文献   

12.
水果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果采后商品化处理 ,是增强市场竞争力 ,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其主要技术环节包括挑选、清洗、打蜡、分级和包装。1 选果 选果是果品采后处理的第一个环节。目的是剔除有机械伤、病虫危害、着色度差、外观畸形等不符合商品要求的产品。选果由于涉及到病虫、伤、残、色、  相似文献   

13.
园艺产品的采后商品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平  王莉 《中国果菜》2000,(6):22-23
农协或合作社是适应果蔬和花卉商品化生产而 发展起来的组织, 为了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这个组织设有专门的采后处理工作站,从事果蔬和花卉商品化处理工作。从田间运输到包装场的果蔬和花卉,经过作业线上一系列的处理、操作,或包装成为商品上市销售,或送入贮藏库内贮藏,机械化程度可依需要和规模的大小而定。 一、采后商品化处理工作站的发展 果蔬和花卉采后处理工作站的兴起和发展是果蔬和花卉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人口向城市集中,交通等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果蔬和花卉的产销已逐渐从小地区范围自给消费型发展到依靠主产地…  相似文献   

14.
《果农之友》2007,(1):26-26
“有了香蕉采后商品化处理生产线,今后我们坛洛的香蕉也可以进超市了。”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举行的香蕉采后商品化处理设备赠送仪式上,受赠的南宁市坛洛商会邓孔元会长高兴地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我国柑桔商品化处理技术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摸清柑桔商品化处理技术在产区的应用情况,我们对全国柑桔主要产区的生产和科研等单位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以填表的方式进行,向74个有代表性的单位发出了调查函,有32个返回了信息。这些单位分布在重庆、四川、福建、云南、广东、广西、湖北、湖南、浙江、贵州等省(市、区)。调查内容主要包括:采收操作方法、清洗技术、风干技术、打蜡技术、分级技术、单果包装技术、大包装技术和标签标志等。下面对各项技术应用情况的调查结果进行简要的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各地因地制宜,相继建立了许多高标准、高质量的梨生产基地,生产的梨品质优良、产量高,但在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方面还比较落后,尤其是在采用先进的保鲜技术方面更薄弱。  相似文献   

17.
鲜果牌A型果蜡对锦橙商品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优质果品畅销、劣质果品滞销是普遍的市场现象。提高果品商品性已成为水果产业的主要目标。采后打蜡是提高柑桔鲜果商品性的重要手段。鲜果牌A型果蜡(下称A型果蜡)是在我所生产的鲜果牌果蜡基础上研制而成,本试验旨在进一步明确其在柑桔商品化处理中的作用。1材料与方法 鲜果牌A型果蜡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产;仙亮(原名果亮)由美国戴科公司产,埃尔夫·阿托公司提供。锦橙采自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试验场。供试锦橙11月18日采收,次日处理。设A型果蜡、仙亮、清水对照3个处理。各处理的果实先在清水中洗干…  相似文献   

18.
在蜜柚整个产业链中,从生产管理到采收的整个过程需要持续劳作1年的时间,但该过程所积累的产值仅为产业总产值的50%,其余的50%左右的产值在采后商品化处理和营销中仅需短短的1个月便可实现。采后果品品质保持及腐烂率控制与产品采收前自身的生理状况、采收精细程度、防腐保鲜处理措施、商品化处理生产线的选型、生产环境的卫生条件、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等因素均有关。  相似文献   

19.
黄瓜采后进行商品化处理有利于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实现优质优价。采收商品化处理技术包括产品整理、分级包装、储存保鲜等几个方面。文章详细介绍了等级划分、采收标准、分级标准、包装标准以及质量追溯等内容。  相似文献   

20.
柑桔果实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胡安生(浙江省科学院柑桔研究所黄岩317400)柑桔果实采后商品化处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柑桔果实的采后腐烂和变质,强化柑桔的商品性。其实际操作要点如下.1采收1.1采收成熟度销售的柑桔果实一定要达到充分成熟,不要为赶市场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