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储伟 《现代农业科技》2014,(14):106-107
板栗作为"三大木本粮食"之一,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健脾胃、益气、补肾、壮腰、强筋、止血和消肿强心的功用。该文介绍了板栗的特征特性,阐述金寨县板栗种植现状,分析板栗低产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增产措施,以供板栗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河北邢台板栗幼树早果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台板栗幼树早果丰产栽培过程中,管理是关键,因此要促进板栗种植经济效益,就要采取科学的管理手段,创新栽培技术。要提高板栗产量,必须要全面掌握其栽培技术,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来进行种植,保证板栗幼树的树形和通风条件良好,进行科学管理。该文以邢台市为例,从栽培前的准备工作、整地、选苗、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几方面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3.
板栗雄花对树体营养消耗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常规的化学分析方法,树板栗雄花消耗水分,干物质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定量地进行了研究,为板栗的疏雄增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桑大席  邵颖  魏宗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188-17189,17195
[目的]为板栗的深加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新鲜板栗去壳和内衣后,采用4种方法进行护色处理,制备板栗粉,比较不同处理方法的护色效果及其对板栗粉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4种护色方法中,以处理④(0.25%柠檬酸、0.20%Vc、0.20%壳聚糖、0.35%NaCl)的护色效果最好,得到的板栗粉为淡黄色,且板栗粉中淀粉、总糖、还原糖、灰分和蛋白质的含量(分别为69.3%、22.5%、13.15%、1.63%和5.73%)均高于其他3个处理,而铁、P和脂肪含量仅低于处理③。[结论]0.25%柠檬酸、0.20%Vc、0.20%壳聚糖、0.35%NaCl混合护色液处理是板栗粉的最好护色方法,可有效防止板栗粉加工过程中发生褐变,同时保留板栗的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5.
以罗田板栗主栽品种中果早栗为试材,研究其不同采收期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板栗的成熟,其水分逐渐降低,而淀粉、蛋白质、可溶性糖、脂肪和维生素C都呈上升趋势,成熟Ⅰ期和成熟Ⅱ期的水分、可溶性糖、脂肪和维生素C含量差异不显著,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差异显著;而未成熟中果早栗与成熟Ⅰ期和成熟Ⅱ期的中果早栗各营养成分均具有显著差异.充分成熟的板栗,果实代谢处于最低水平,具有较好的商业贮藏性能.为防止板栗充分成熟后栗苞开裂致使栗果落地造成损失,建议在成熟期Ⅰ时一次性打落进行采收.  相似文献   

6.
基于SSR标记的燕山板栗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筛选出的21对SSR引物对7个燕山板栗群体142份资源和1个太行山板栗群体9份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不同群体的聚类树状图和主坐标分析图,旨在为燕山板栗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明晰和创新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21对引物共检测到71个等位变异位点,变异范围为2~6,平均每对SSR引物可检测到3.38个等位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614 5~0.972 3,平均0.866 8。8个板栗群体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多样性指数H、Shannon’s信息指数I、总遗传多样性指数Ht、群体内遗传多样性指数Hs分别为1.457 8、0.309 9、0.468 0、0.306 2和0.291 2,说明燕山板栗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变异度较高,其中遵化群体的多态性位点百分率最高,为97.18%,青龙和迁西群体次之,分别为95.77%和94.37%,表明遵化、迁西一带是燕山板栗资源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UPGMA聚类分析表明,迁西和宽城群体间的遗传相似性最大,亲缘关系最近;怀柔和邢台(太行山)群体间的遗传相似性最小,遗传差异较大。聚类分析图和主坐标分析图可将燕山板栗主产区青龙、迁西、宽城、兴隆、遵化和怀柔群体资源划为1类,而处于太行山区邢台群体为1类,说明燕山板栗和外来品种存在明显的差异,各群体的遗传关系和地理来源有一定关联性。  相似文献   

7.
罗田3个板栗栽培品种主要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罗田3个不同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栽培品种(六月暴、乌壳栗、中果早栗)为试验材料,测定其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3个不同品种板栗的干物质中,淀粉、糖类和蛋白质占较大比重;水分、蛋白质和淀粉含量差异不显著,而脂肪、可溶性糖、维生素C的含量则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乌壳栗营养成分高于...  相似文献   

8.
板栗保鲜新技术--辐照综合保鲜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大量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板栗贮藏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特性,采用辐照综合保鲜法保鲜板栗,不仅杀虫率高,而且不破坏营养成分,无残留,不污染环境,保鲜时间长,板栗保鲜6个月,商品好果率达92%,杀虫率达100%、发芽率为0%。  相似文献   

9.
河北板栗主要分布在迁西、迁安、邢台等地,具有颗粒饱满、香甜、皮薄、适于糖炒等优点,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板栗在生长、开花、结果期间消耗了大量的养分,采果后一定要加强栗树的后期管理,为翌年丰产和优质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0.
板栗采收后,呼吸作用强,易腐烂;贮藏过程中易失水,后期易发芽、腐烂变质。成为板栗生产和销售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本技术运用气体吸附包装能够较完美地保存食品的品质和营养成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金玉姬 《安徽农业科学》2013,(24):10194-10197
在调查板栗市场需求背景的前提下,对邢台县板栗生产进行了成本收益分析,了解了当地板栗生产的盈利能力、投资回收期等情况,指出邢台县板栗生产具有高的投资利润率,可以大面积推广.但邢台县板栗在生产销售中仍然存在技术水平低、管理粗放、组织化程度低、市场不完善、品牌意识淡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炒食板栗品种营养品质评价及糖组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不同板栗品种的营养品质,筛选出营养丰富、适宜炒食加工的品种,采用常规化学方法及HPLC测定原产区在河北、江苏、湖北、山东、北京及河南的21个板栗品种的营养成分,并分析7个品种的可溶性糖组分。结果表明,多数供试品种粟果单粒重为6~10g,含量约50%,干物质以淀粉为主,含量37.51%~61.96%,总糖含量16.94%~33.06%,可溶性糖含量5.25%~19.37%,还原糖含量2.88%~7.67%,蛋白质含量1.23%~6.76%,灰分为0.81%~1.71%。怀九、怀黄、怀柔短花栗、北峪2号、燕山魁栗及山东红栗最适合炒食加工。板粟粟果的可溶性糖以蔗糖为主,为7.84%~19.33%,其次是果糖、葡萄糖。  相似文献   

13.
“韶栗18”板栗生长发育特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观察调查,明确了“韶栗18”板栗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并绘制出了技梢生长、总苞膨大曲线;明确了结果母枝的长度、粗度与结栗苞数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其r值分别为0.8459、0.8416;结果母枝的顶芽和次顶芽所抽生结果枝的结苞数是构成树体产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栽培中的主要问题在于空苞率高,二、三次花不结实,出籽率低,落苞严重。进一步提高“韶栗18”产量构成指标,关键在于提高实苞率,每栗苞着栗粒数,其主要措施是配置适宜授粉品种和提高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14.
板栗是一种营养价值非常丰富的食物,其不仅富含蛋白质、脂肪、糖以及多种维生素和 矿物质等,还广受群众喜爱。因此,在板栗的种植过程中,要加强栽培管理,以及相关病虫害的 预防与治疗,从而保障板栗的产量与质量。本文详细介绍了板栗的一些基本生物学特性、营养 价值,并针对板栗栽培过程中的管理,主要病虫害以及病虫害防治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板栗花是板栗的雄性花序,香味柔和,含有多种芳香性成分,但由于板栗的雌雄花比例悬殊,大部分雄花被废 弃。为了实现对板栗花的深度开发利用,以河北迁西4 个品种(早丰、燕龙、紫珀和燕魁)的板栗雄花为原料,采用 同时蒸馏萃取-气质联用法(SDE-GC/ MS)提取了鲜花以及用盐水保存6 个月的板栗花中的挥发油,并对其香气成 分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鲜板栗花挥发油中含有35 种挥发性成分,盐水保存的板栗花挥发油中含有20 种挥 发性成分,但是两者中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均为-甲基苯甲醇丙酸酯、壬醛、苯乙酮、芳樟醇,其相对百分含量相差 较小,表明盐水保存对板栗花挥发性香气成分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板栗炒制前后果壳和果仁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由生栗壳,生栗果仁,熟栗壳,熟栗果仁中分别鉴定出20、11、19、11种挥发性成分。生栗果仁中,香气的主要物质基础是2-甲氧基-4-乙烯苯酚 (12.51%)、亚油酸乙酯 (8.15%)、1,2-二甲氧基-4-(1-丙烯基)-苯 (7.42%)、7-十六碳烯醛 (5.18%)、2-十七碳烯醛 (3.42%);熟栗果仁中,香气的主要物质基础是n-十六酸 (18.68%)、十八醛 (7.06%)、甘油棕榈酸酯 (4.27%)、1-二十醇 (3.70%)、油酸 (2.00%)。研究结果表明,炒制加工过程对板栗果仁的口味影响显著,且果仁中的挥发性成分在炒制过程中进入到果壳,但果壳中的挥发性成分对果仁的口味基本上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板栗ISSR反应体系的优化及河北省板栗生态型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早丰和燕明2个板栗品种为试材,应用编号为ISSR52的引物,对ISSR反应体系中的dNTPs、TaqDNA聚合酶、引物、模板和甲酰胺等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优化筛选。结果表明:20μLISSR反应体系各组分的最适浓度分别为1×Buffer(含2.0mmol/L的Mg^2+),dNTPs0.2mmol/L,TaqDNA聚合酶1.0U,引物0.2μmol/L,模板25ng。加入2.0%的甲酰胺有利于减轻背景的干扰。利用该体系对9个河北省板栗品种(系)和1个山东省板栗品种进行了分析,以明确河北省板栗居群的遗传多样性。通过对53个ISSR引物的重复筛选,获得了19个稳定的ISSR引物,在10个品种(系)中共产生93条带,33.3%为多态性务带。通过聚类分析进一步明确河北省板栗可分为燕山和太行山2个生态型,并且太行山地区的板栗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不同林龄板栗叶片矿质营养的季节变化及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河北省迁西县不同林龄(8,12,20,30年生)板栗品种‘燕山早丰’Castanea mollissima ‘Zaofeng’为试材,通过测定不同物候期结果枝叶片主要矿质元素的质量分数并进行差异分析,研究了不同林龄板栗需肥规律及树体营养差异,旨为不同林龄‘燕山早丰’的营养诊断和科学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①不同林龄板栗对养分的需求规律一致,其中开花授粉期对氮、磷、钾、钙和硼与果实膨大期对氮、磷、钾、钙需求量较大;果实发育期间板栗对铁和锰的需求有持续增加的趋势;不同物候期板栗对铜和锰的需求量变化较小。②与8年生和12年生板栗相比,20年生、30年生板栗由于长期养分大量输出导致树体营养镁亏损,对此,生产上应适当增加镁肥(硫酸镁)施用量,及时补充板栗养分,以延长‘燕山早丰’的盛果期。③不同林龄‘燕山早丰’叶片主要矿质元素质量分数在幼果期(7月10日-8月10日)相对稳定,是采用叶分析法进行营养诊断的最佳采样期。  相似文献   

19.
板栗品质的化学成分分析和评价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张袖丽  胡颖蕙 《安徽农业科学》1996,24(4):330-331,334
分析了安徽省板栗主栽品种“大红袍”和“粘底板”的化学成分,并对其营养品质作了评价。结果表明板栗的化学营养成分以淀粉为主,其次含有一定量的可溶性糖、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C,以及较为丰富的P、K、Ca、Mg、Zn、Fe、B等营养元素。板栗的蛋白质由18种氨基酸组成,其中的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亮氨酸和赖氨酸的含量较高,8种必需氨基酸中赖氨酸、异亮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缬氨酸和苯丙氨酸的含量均超过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的推荐标准。大红袍的品质适合作菜栗,而粘底板宜作炒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