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湖南饲料》2022,(1):3-5
随着发酵工业的快速发展, 发酵饲料越来越受到我国饲料界的重视.近几年来,许多饲料企业对发酵饲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应用, 但真正能生产出优质的发酵饲料, 并利用好发酵饲料的企业不多.为此,我们采访了株洲湘江源饲料有限公司马武林, 根据他多年生产和使用发酵饲料的经验,谈一谈发酵饲料的生产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正液态发酵饲料不同于液体饲喂和固液混合饲喂,可以降低饲料中的肠杆菌、减少饲料成本和饲料在处置和饲喂过程中的粉尘损失等,但在使用液态发酵饲料的同时,还应考虑其可能引起的胃肠道出血综合征、必要营养损失和部分营养素过量,制定合理的饲喂策略。  相似文献   

3.
液态发酵饲料在养猪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意义上的液态发酵饲料是食品工业副产品及农副产品或饲料与水按1.0∶1.5至1∶4混合后,经充分发酵后形成稳定状态的饲料,具有抑制病原菌增殖、提高畜禽生长性能、改善胃肠道健康、扩大饲料来源、降低生产成本等优势。自欧盟宣布全面禁止使用抗生素类饲料添加剂以来,人们在安全、有效的无抗饲料的生产与应用技术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液态发酵饲料作为一种无抗饲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就液态发酵饲料的生产工艺、品质影响因素及其在养猪生产上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液态发酵饲料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畜禽粪污对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国家对环保要求持续提高,农业部出台新的《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来限制饲料中重金属、抗生素、微量元素等对环境的污染,发酵饲料作为一种绿色环保饲料,改善动物生产性能的同时,能够减少抗菌素使用,减轻环境污染,成为畜牧研究的新热点。1发酵饲料的概况及其作用发酵饲料是指在可控制的条件下,以植物性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植  相似文献   

5.
我国生物发酵饲料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明确了生物饲料的定义和分类,对我国生物饲料的现状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不同种类生物饲料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并重点对生物发酵饲料菌种、发酵饲料原料与工艺、酶解饲料、菌酶协同发酵饲料、地源饲料发酵应用技术与模式研究进展以及发酵饲料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此外,从特色功能菌株的筛选、菌株组合效果、生物发酵饲料价值评价指标以及生物饲料质量安全预警监测等方面指出了生物饲料研究发展趋势,为生物饲料产业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饲料工业》2004,25(7):10-10
不使用抗生素也能防治家禽常见病的饲料生产新技术——禽类微生物二次发酵饲料新技术,日前在上海研制成功。使用这一技术生产饲料所用的原料来源于自然界的有益菌种和豆类、玉米、鱼粉等。生产流程大致为,以农业部规定的6种菌和美国饲料协会公布的63种菌为依据,从中选取酵母菌、枯草杆菌、放线菌、芽孢杆菌等多菌种混合,然后应用生物技术进行修饰和驯化,将培养好的菌种应用生物工程发酵技术,在严格的有氧或乏氧状态下制成发酵饲料的菌液,尔后再对饲料进行发酵,就能获得具有抗病、促进生长、改善家禽肉质的微生物二次发酵饲料。这种饲料因应…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发酵饲料对生长育肥猪的生产性能及粪便排泄量的影响。试验选择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猪18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1组合试验2组,分别饲养基础日粮、基础日粮+10%发酵饲料和基础日粮+20%发酵饲料,饲养其95d。试验结果:使用10%和20%发酵饲料组肉猪较对照组肉猪日增重分别提高了7%~8%,饲料转化效率5%~6%,减少粪便排泄量10%~15%。结果表明,使用生物发酵饲料不仅能够有效改善肉猪生产性能和饲料利用效率,还能有效降低猪粪便等粪污物排放量。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人畜争粮的问题日趋严峻,饲料成本上涨,消费者对绿色生态肉蛋奶的需求量大增,全球畜禽养殖抗生素的减用、禁用已成趋势。发酵饲料具有绿色环保、代替抗生素、降低饲料成本等优点,对我国饲料资源开发利用、生态养殖、绿色畜禽产品生产等极具应用前景。因此,使用发酵饲料保障优质肉蛋奶供应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文章从牛羊发酵饲料的优势、原料与菌种选择、发酵工艺和在牛羊生产上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助推牛羊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抗生素在畜牧生产中大量使用会带来种种弊端,如导致动物胃肠正常菌群失调,产生耐药性,抗生素在畜产品中大量残留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养殖业的经济效益.而发酵饲料则是以微生物、复合酶为生物饲料发酵剂菌种,将饲料原料转化为微生物菌体蛋白、生物活性小肽类氨基酸.发酵饲料具有提高饲料营养水平、促进动物生长、维持动物肠道菌群平衡、提高动物免疫力等优点.育肥牛发酵饲料S8属生物发酵、无抗饲料,是高新"BES+生物技术"(酶菌协同作用技术)产品,其富含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等.  相似文献   

10.
《饲料工业》2004,25(6):32-32
不使用抗生素也能防治家禽常见病的饲料生产新技术———禽类微生物二次发酵饲料新技术,日前在上海研制成功。使用这一技术生产饲料所用的原料来源于自然界的有益菌种和豆类、玉米、鱼粉等。生产流程大致为,以农业部规定的6种菌和美国饲料协会公布的63种菌为依据,从中选取酵母菌、枯草杆菌、放线菌、芽孢杆菌等多菌种混合,然后应用生物技术进行修饰和驯化,将培养好的菌种应用生物工程发酵技术,在严格的有氧或乏氧状态下制成发酵饲料的菌液,尔后再对饲料进行发酵,就能获得具有抗病、促进生长、改善家禽肉质的微生物二次发酵饲料。这种饲料因…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发酵饲料是一种利用有益微生物将农业与食品加工副产物进行发酵后制备的新型饲料原料,其适口性好、价格低廉、营养价值相对较高。微生物发酵饲料已被证明能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并普遍应用于单胃动物生产中,但其在反刍动物生产中应用还比较少,且对微生物发酵饲料中菌种的具体作用机制和方式的研究还不成熟。本文综述了微生物发酵饲料的作用机理、微生物发酵对饲粮营养成分的影响、影响微生物发酵饲料品质的因素及其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旨在研究发酵饲料对海兰褐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以玉米和豆粕为发酵底物,利用乳酸菌和酿酒酵母菌进行发酵。选取336日龄的海兰褐蛋鸡6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50只,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试验Ⅰ、Ⅱ、Ⅲ组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3%、5%、8%的发酵饲料,对照组基础日粮中不添加发酵饲料。饲喂试验周期为4周,期间测定各组蛋鸡的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发酵饲料,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蛋鸡的生产性能和蛋品质,其中:饲喂发酵饲料第2周,试验Ⅱ组的产蛋数与对照组相比显著(P<0.05)增加;饲喂发酵饲料第3周,试验Ⅱ组的产蛋数和总蛋重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P<0.05)提高;饲喂发酵饲料4周后,试验Ⅱ组的产蛋数、总蛋重、产蛋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P<0.05)提高,并且料蛋比显著(P<0.05)下降;试验Ⅱ组的蛋壳强度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试验Ⅱ组和Ⅲ组的哈氏单位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综上提示,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发酵饲料,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海兰褐蛋鸡的生产性能及蛋品质,其中,5%添加水平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生物发酵饲料作为"第四代活的饲料",近年来备受畜牧行业的关注,也是国家实行饲料全面禁抗后的替抗研究手段之一。生物发酵饲料立足于去除原料抗营养因子、改善饲料营养价值、提高饲料养分消化利用率、产生有益微生物代谢产物,达到维护动物肠道健康、提升动物机体免疫力、促进动物生产性能、减少动物粪污排放和环保健康养殖的目的。生物饲料在养猪生产上应用最早、也最为广泛,从早年欧洲家庭农场的液体发酵饲喂,到近年来发酵原料、益生活菌及其代谢产物在猪饲料上的使用,都取得了成功实践。文章就生物发酵饲料的概述、其替抗的作用机理及其在生猪养殖上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生物发酵饲料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发酵粕类蛋白质饲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作者综述了粕类蛋白质饲料,包括豆、菜、棉粕作为动物饲料原料的营养特点及经过微生物发酵后可有效改善其营养价值,提高动物消化利用率,促进动物生产,从而节约饲料成本,且有利于缓解中国蛋白质饲料资源紧缺的关键性问题,并提出了微生物发酵粕类蛋白质饲料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发酵饲料作为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的功能性饲料,具有提高饲料营养价值、降低抗营养因子含量、改善饲料适口性、有益动物肠道健康、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改善动物产品质量和减排环保等特点。文章对发酵饲料的定义和益处进行了简要的概述,重点讨论了其对猪肉品质的影响、机理和其在猪肉生产上的应用,以期为发酵饲料的合理开发与高效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微生物发酵饲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环保型饲料,具有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畜禽健康水平、改善畜产品品质、改善养殖环境等功能。主要对微生物发酵饲料在猪、牛、水产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作一介绍,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Wit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biotechnology, increasing attention has been placed on utilization of solid-state fermented feed (SFF). Solid-state fermented feed has been a candidate strategy to alleviat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feed resources, ensure food hygiene safety, promoting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In production of SFF, a variety of organic acids, enzymes, vitamins, peptides, and other unknown growth factors are produced, which could affect performance of animals. Solid-state fermented feed produced by different fermentation techniques has great instability on different physiological stages of different animals, which hinders the application and standardized production of SFF. Herein, we summarize the current advances in the rol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FF prepared by different manufacturing technique and its research progress in animal experiments on growth performance, gastrointestinal ecology, and immune system,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further acquiring a relatively perfect set of SFF production and evaluation systems.  相似文献   

18.
The purpose of this experiment was to study the usage and proportion of fermented feed in broiler feed.By adding 0,10% and 20% fermented complete formula feed to the broiler feed,and granulating normally,the influence of the usage mode of the fermented feed on the production performance,slaughter performance,intestinal tract and other related indexes of the broiler feed were studied,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fermented feed in the broiler feed.180 1-day-old healthy AA male broiler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 with 6 replicates in each group and 10 chickens in each replicate.The three treatment groups were fed with 0,10% and 20% of the total fermented feed for 42 days.The results showed that:From the whole period (1-42 days old),the 10% fermentation feed substitution group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feed consumption and weight gain ratio (P<0.05),and the average daily weight gain increased (P=0.05).At 42 days old,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f fermented feed on slaughter performance (P>0.05).The ileal crypt depth of broilers in the 20% fermentation feed replace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10% replacement group (P<0.05).The length of duodenal villi and V/C in 20% and 10% fermentative feed substitu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0.05).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placement of 10% fermented feed in broiler feed could reduce the ratio of feed to weight gain,increase the average daily gain,and have a certain impact on intestinal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饲料在肉鸡饲料中的使用方法和添加比例。在肉鸡饲料中添加0、10%、20%发酵全价饲料,正常制粒,研究其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肠道等相关指标的影响,为发酵饲料在肉鸡饲料中的应用提供参考。选择1日龄爱拔益加(AA)健康肉仔公鸡180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3个处理组分别饲喂含发酵全价饲料0(F0组)、10%(F10组)、20%的日粮(F20组),饲养时间42 d。结果表明,从全期来看(1~42日龄),10%发酵饲料替代组显著降低了料重比(P<0.05),平均日增重有增加的趋势(P=0.05)。42日龄时,发酵饲料对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20%发酵饲料替代组肉鸡的回肠隐窝深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0%替代组(P<0.05);20%和10%发酵饲料替代组肉鸡十二指肠绒毛长度、十二指肠和空肠的绒毛长度/隐窝深度(V/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提示,肉鸡饲料中以10%的发酵全价饲料替代可以降低料重比,提高平均日增重,并对肠道发育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通过菌酶协同发酵技术提升菜籽粕类饲料质量和营养价值,改善适口性,降低饲料中植酸和硫苷含量,增加菜籽粕类饲料替换常规蛋白原料豆粕的比例,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养殖业中大豆粕等蛋白饲料原料成本不断提高的问题。分析发酵菜籽粕处理常用方法——微生物发酵法和酶解法的优缺点,介绍制备菌酶协同发酵菜籽粕类饲料所需的菌种和酶制剂种类,综述菌酶协同发酵菜籽粕的功效,阐述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菌酶协同发酵菜籽粕在畜禽生产中的科学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