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瓯江彩鲤是瓯江流域的地方性品种,在浙江南部的青田、景宁等山区有悠久的稻田养殖历史,俗称为"田鱼",味道鲜美、肉质细嫩、鳞片柔软可食,是食用鱼中的上品,倍受消费者亲睐。瓯江彩鲤形似鲤鱼,色若金鱼,体色有红、黑、白和花等艳丽多  相似文献   

2.
胡春锦 《齐鲁渔业》2010,(12):12-14
<正>瓯江彩鲤是瓯江流域的地方性品种。在浙江南部的青田、景宁等山区有悠久的稻田养殖历史,俗称为"田鱼",味道鲜美、肉质细嫩、鳞片柔软可食,是食用鱼中的上品,倍受消费者亲睐。其成品鱼干形、色、味俱全,获浙江省农业博览会金奖,是逢年过节、请客送礼之珍品。其形似鲤、色若金鱼,体色有红、  相似文献   

3.
田鱼繁殖与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鱼,学名瓯江彩鲤(C.carpio var.color),是一种分布于浙江南部瓯江流域永嘉、青田等县,尚待开发和利用的地方名优品种。田鱼体色绚丽多样,鳞片柔软可食,肉质细嫩,营养丰富,自繁能力强,饲养方法简单,深受广大民众喜爱。近年来田鱼种质出现明显杂化与退化,为改变田鱼种质现状,我们自2001年始坚持开展田鱼提纯选育研究,并取得了成功,现将田鱼繁殖与选育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瓯江彩鲤网箱饲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瓯江彩鲤是分布于浙江省瓯江流域的龙泉、丽水和青田等市县的传统地方性养殖对象,通常在稻田中养殖,在当地俗称田鱼。由于其体色绚丽、鲜艳而丰富,1999年上海水产大学李思发教授将其命名为瓯江彩鲤(Cyprinusacripiovar.color)。为了解瓯江彩鲤的生长和养殖特性,我们于2000~2001进行了瓯江彩鲤的网箱养殖试验,本文只将2001年的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地点选择浙江省龙泉市紧水滩水库安仁狮子岩库湾,水质清新,网箱布置区域背风向阳,平均水深4~5米,透明度1.0~2.0米,pH值6.8~7.5,溶氧5毫克/升以上。1.2网箱设置网箱规格为2米×2米…  相似文献   

5.
田鱼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鱼学名瓯江彩鲤,因农民在稻田中养殖而俗称“田鱼”,原产于浙江瓯江流域。该鱼生长迅速、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尤其是鳞片柔软可食。现将田鱼人工繁殖技术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亲鱼产前培育 选择两口平均水深1.8米、面积为3.2亩、灌排水方便的池塘,作为亲鱼产前强化培育池。亲鱼引进放养前,每亩用生石灰180千克对培育池进行了彻底清塘、消毒,3日  相似文献   

6.
正瓯江彩鲤(Cyprinus carpio var.color),俗称"红田鱼",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原产于浙江省西南部的瓯江等水系,该品种生长快、食性杂、性情温和、肉质洁白细嫩、味道鲜美、无泥腥味,且色彩丰富,是一个既能食用又能观赏的优良品种。目前,瓯江彩鲤在成都地区的稻田养鱼模式  相似文献   

7.
胡春锦 《水产养殖》2010,31(7):13-15
<正>瓯江彩鲤是瓯江流域的地方性品种。在浙江南部的青田、景宁等山区有悠久的稻田养殖历史,俗称为"田鱼",味道鲜美、肉质细嫩、鳞片柔软可食,是食用鱼中的上品,倍受消费者青睐。其形似鲤鱼、色若金鱼,体色有红、黑、白和花等艳丽多彩,是观赏、垂钓休闲渔业的优选对象。该鱼属杂食、广温性鱼类,具有耐粗食、生长快,抗病力强、耐低溶解氧、性情温顺、喜集群等特点,适合于池塘、水田和网箱高密度养殖。寿宁县地处福建省东北部山区,气候  相似文献   

8.
董建坤  顾宏兵 《内陆水产》2004,29(11):21-22
田鱼,学名瓯江彩鲤,又名田鲤。该品种抗逆性强,生长快,产量高,适合稻田(浅水)养殖。2000~2003年我站实施省科技厅下达的《田鱼引进繁、养殖加工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项目,总结出了田鱼稻田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9.
瓯江鲤,当地俗称“田鱼”,原产于浙江省丽水地区,以青田县为最。该鱼由面江鲤长期演变而成,因习惯生活于水田环境而被当地群众称之为“田鱼”。该鱼体色鲜艳,以红、黑、花、白最多,观赏价值可与日本锦鲤媲美。它营养丰富,肉质细嫩而不腻,味道鲜美度胜于鲫鱼,生于田中而无泥腥味。尤为特别的是,它的鳞片亦柔软可食。该鱼在当地市场上价格很高,鲜鱼24-30元/公斤,鱼干150元/公斤,且供不应求。然其养殖区域至今还局限于青田及周边少部分山区,外地消费者闻所未闻。为了促进匝江鲤的开发推广工作,笔者现对其养殖现状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瓯江彩鲤的生物学特性与资源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瓯江彩鲤俗称田鱼(1999年上海水产大学首席教授李思发教授命名为瓯江彩鲤),是浙南区域的优良养殖品种。其生长快、食性杂、肉质洁白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无泥腥味,且鳞片柔软可食,可谓淡水鱼中一绝。田鱼色彩丰富,有红、黑、花、白、青、粉等颜色,可与日本锦鲤相媲美,是一个既能养殖又能观赏的优良品种。一、生物学特性1.形态特性瓯江彩鲤,体长而侧扁,中部稍高,腹部圆,吻圆钝,口前位,口裂呈马蹄形,眼中等大,上侧位,眼间宽。有二对短须,鳃孔中等大,鳃盖膜在颊部相连;体披大而柔软的圆鳞,胸部鳞片较小。侧线完全,中前部弯曲度较大,背鳍…  相似文献   

11.
瓯江彩鲤,俗称“田鱼”、“田鲤”,是瓯江流域颇具地方特色的淡水鱼类。该鱼陛情温和、生长快速、营养丰富、体色优美,兼有食用和观赏双重价值。据史料考证,瓯江彩鲤在浙西山区已有1200多年的养殖历史。有关该鱼的生物学、遗传学、营养学及其池塘饲养技术等项内容已有程度不等的研究,自发性的散户放养也在当地由来已久嘲,但迄今少见有关山区稻田精养瓯江彩鲤放养模式的专项研究。  相似文献   

12.
瓯江彩鲤(Cypinus sarpio.Var.color),是由鲤科鱼类演化而来,因长期在稻田中养殖,俗称田鱼。瓯江彩鲤体态优美,色泽艳丽,有红、花、粉、白、青、黑等颜色,可与日本锦鲤相媲美;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鳞片柔软可食,是浙南一带稻田养鱼的主要品种;烘制的瓯江彩鲤干,风味独特,早在三国唐朝时期就是朝廷贡品,现是侨眷馈赠国外亲友的佳品。  相似文献   

13.
<正>瓯江彩鲤(Cypinussarpio.Var.color),俗称"田鱼",是瓯江流域富有地方特色的优良鱼类品种,在当地已有1200多年的养殖历史。有关该鱼的基础研究已有不少报道,但迄今对其山区稻田规模化精养高产技术的系统研究尚不多见。笔者自2004年起在浙西景宁山区设点就瓯江彩鲤稻田精养高产技术展开了连续多年的系列研究,至2009年,精养推广面积已超过512公顷,取得  相似文献   

14.
田鱼 泥鳅稻田高效生态混养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养鱼是浙江省瓯江流域传统的水产养殖业,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青田县位于瓯江的中下游,稻田养鱼历史悠久,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丰富的水资源环境造就该地区天然的稻鱼共生生态系统。但传统的稻田养鱼是以种稻为主、养殖单一品种——瓯江彩鲤(俗称田鱼)为辅,不仅存在经济效益差、种稻过程中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给田鱼的品质和食品安全带来了隐患等问题,而且秋冬季节由于水稻收割后稻田内水质恶化极易造成田鱼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15.
田鱼 ,学名瓯江彩鲤Oujiangcolorcommoncarp(Cyprinuscarpio.varcolor ) ,原产于浙江省南部山区的青田、龙泉、永嘉等县市 ,为当地一种著名又十分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其营养丰富 ,肉质细嫩 ,味道鲜美 ,特别是该鱼出稻田而无泥腥味 ,鳞片柔软可食 ,可谓淡水鱼中一绝。近年来 ,浙江省已在龙泉市建立了该品种的原种场 ,开展种质研究、保护和开发利用研究。研究和实践均表明 ,田鱼生长迅速 ,性情温和 ,耐粗食 ,适应性强 ,既适于池塘和网箱高密度养殖 ,也非常适合在稻田养殖 ,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 ,…  相似文献   

16.
瓯江彩鲤原产于浙西南山区的稻田、坑塘中,俗称田鱼,体色丰富多彩,有红、花、白、粉、青等多种。瓯江彩鲤在当地有悠久的养殖历史,它食性广,生长速度快,同时,它又是一种广温性鱼类,最适生长温度在23℃~28℃之间,全国各地均能养殖;此外,该鱼具有抗病力强、耐低溶解氧、性情温顺、喜集群等特点,非常适合于小体积网箱高密度养殖。瓯江彩鲤与普通鲤鱼的网箱养殖投入相当,其市售价格却是普通鲤鱼的两倍,且市场畅销,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极具推广价值。现将有关瓯江彩鲤的网箱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网箱的制作及设置网箱用3×3聚乙烯网线编织的网片,…  相似文献   

17.
两种稻田养殖模式下青田田鱼与本地鲤鱼生长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在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天城乡和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镇,比较了稻田传统养鱼模式和沟坑养鱼模式青田田鱼和贵州本地鲤鱼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经过三个月的养殖,在传统的养殖模式下,青田田鱼鱼苗平均末重为175.3 g/尾;本地鲤鱼平均末重为150.7 g/尾;在沟坑养殖模式下,青田田鱼的平均末重为230.3 g/尾,本地...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瓯江彩鲤基因敲除体在自交繁育过程中的体色遗传和变异情况,对野生型和敲除了Scarb1基因的敲除型自繁F1全红、粉玉体色瓯江彩鲤个体的鳞片色素细胞进行了观察比较,并测定了其体内的类胡萝卜素含量。结果显示:野生型全红瓯江彩鲤的鳞片含有黄色素细胞、红色素细胞和虹彩细胞,而敲除型全红瓯江彩鲤的鳞片上只有黄色素细胞和虹彩细胞,没有红色素细胞;野生型和敲除型粉玉瓯江彩鲤的鳞片色素细胞均为虹彩细胞,没有黄色素和红色素细胞;野生型全红瓯江彩鲤的肠道、血浆、肌肉和皮肤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显著高于敲除型全红个体(P<0.05);野生型粉玉瓯江彩鲤的肠道、肌肉和鳍条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也显著高于敲除型粉玉个体(P<0.05)。研究结果表明,敲除Scarb1基因影响了瓯江彩鲤体表红色素细胞的生成,该基因在瓯江彩鲤红、白体色调控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不同养殖条件下瓯江彩鲤肌肉营养组成的差异,分别对吉林省稻田养殖(PF组)和池塘养殖(PC组)瓯江彩鲤肌肉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以及部分矿物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了两种养殖条件下瓯江彩鲤营养组成的差异。就常规营养组成而言,PF组瓯江彩鲤肌肉中水分含量显著高于PC组(P<0.05)。PF组瓯江彩鲤肌肉中甘氨酸(Gly)、酪氨酸(Tyr)及胱氨酸(Cys)等氨基酸的含量均显著高于PC组(P<0.05),且PF组鲜味氨基酸总量明显高于PC组;就脂肪酸组成而言,PF组瓯江彩鲤肌肉中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甲酯(DHA)含量均显著高于PC组(P<0.05);除镁(Mg)和钠(Na)外,PF组瓯江彩鲤肌肉中其余矿物元素含量均显著高于PC组(P<0.05)。综合肌肉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及矿物质含量等结果,稻田养殖瓯江彩鲤的营养品质优于池塘养殖个体。  相似文献   

20.
中国红鲤四群体线粒体DNA遗传多样性、起源及分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成辉 《水产学报》2004,28(6):640-644
用13种限制性内切酶对兴国红鲤、玻璃红鲤、荷包红鲤及瓯江彩鲤4种红鲤的线粒体DNA(mtDNA)进行RFLP分析。共产生17种限制性态型,其中5种酶为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s),归结为5种单倍型;兴国红鲤、玻璃红鲤、荷包红鲤和瓯江彩鲤的核苷酸多样性(Ⅱ)分别为0.0087、0.0059、0.0094、0.0286,瓯江彩鲤的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瓯江彩鲤起源于单倍型Ⅱ为主的母系祖先,推算分化时间分别约在11.5万年、9.5万年前;玻璃红鲤和荷包红鲤起源于单倍型I为主的母系祖先,推算分化时间分别约为5~5.6万年、2万年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