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为了探讨热应激下中草药对鸡中枢免疫器官的作用机制,进行了鸡法氏囊、胸腺内淋巴细胞数量的动态观察。选择88日龄健康伊莎褐商品代蛋用雏鸡120只,随机分成6个组:3个试验组为中草药高(7.5mg/d)、中(5mg/d)、低(2.5mg/d)剂量组和3个对照组〔高温对照组、正常室温对照组、维生素C(5mg/d)对照组〕。运用组织学常规切片技术和HE染色法,观察了试验组和对照组在88、91、95、97日龄的鸡法氏囊、胸腺中淋巴细胞的数量。结果显示:在400μm×300μm的观察面积内,97日龄时,中草药高剂量组与高温对照组鸡法氏囊淋巴细胞数分别为84.33、69.81个,二者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中剂量组淋巴细胞数为81.61个,与高温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97日龄时,中草药高剂量组、中剂量组胸腺淋巴细胞数分别为95.85、91.40个,与高温对照组的淋巴细胞数(72.65个)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表明在热应激状态下,中草药可增加鸡法氏囊、胸腺内淋巴细胞数量,且剂量越高效果越好,由此说明该中草药对于缓解蛋鸡的热应激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中草药提取物对广西麻鸡免疫器官组织形态学的影响,试验选取了1日龄广西麻鸡1 800只为试验动物进行饲养试验。试验鸡群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在饲养过程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中草药提取物300 mg·kg~(-1)。在49日龄时,每个重复随机抽样30只解剖,摘取法氏囊和脾脏进行称重,并进行法氏囊、脾脏和胸腺中的T、B淋巴细胞检查。试验组脾脏重和法氏囊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免疫器官中T和B淋巴细胞相对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中草药提取物具有显著促进广西麻鸡法氏囊和脾脏发育,明显增加免疫器官中T和B淋巴细胞相对数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旨在研究中草药添加剂对热应激蛋鸡小肠绒毛上皮内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体质良好88日龄伊莎褐蛋公鸡180羽,随机分成9个试验组,分别为常温对照组、高温对照组、添加VC组、方一高、方一中、方一低、方二高、方二中、方二低剂量组。方一、方二分别灌服低、中、高三种剂量浓度的中草药提取物,添加VC组灌服同一浓度的VC水溶液。运用组织学常规切片技术和HE染色法,观察鸡小肠各肠段肠上皮内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的数量。[结果]高温状态下鸡肠道黏膜上皮间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的数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方一、方二能促进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生成,方二效果好于其他各组。[结论]添加中草药对于缓解蛋鸡的热应激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海藻提取物对广西麻鸡免疫器官组织形态学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广西麻鸡1 800只为试验动物进行饲养试验。试验鸡群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在饲养过程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海藻提取物300 mg·kg-1。在49日龄时,每个重复组随机抽样30只解剖,摘取法氏囊和脾脏进行称重,并进行法氏囊、脾脏和胸腺T、B淋巴细胞检查。结果表明,试验组的脾脏重和法氏囊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免疫器官中T和B淋巴细胞相对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海藻提取物具有显著促进广西麻鸡法氏囊和脾脏发育、增加免疫器官中T和B淋巴细胞相对数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中草药免疫增强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鸡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及血液中T淋巴细胞的动态观察。在鸡饮水中按终浓度1%和0.5%加入中草药免疫增强剂“疫佳灵”。结果显示,“疫佳灵”对雏鸡胸腺、脾脏和法氏囊等免疫器官的重量和指数明显增高;酯酶染(色ANAE)法检测了各组鸡的T-淋巴细胞数量,试验组T-淋巴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1.0%组T-淋巴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0.5%组(P<0.05)。结果表明,该免疫增强剂对鸡免疫器官的重量和指数及血液内T-淋巴细胞数量有显著的提高作用,且1.0%浓度优于0.5%浓度。  相似文献   

6.
黄芪超细微粉与黄芪粗粉对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研究黄芪超细微粉与黄芪粗粉对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180只1日龄健康海兰褐蛋雏鸡为动物模型,随机分为3组。其中,第1组为对照组,其余2组为试验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将黄芪超细微粉及黄芪粗粉添加到雏鸡饲料中,通过测定体重、免疫器官(脾脏、胸腺、法氏囊)的重量、免疫器官指数、雏鸡对新城疫疫苗的免疫力,研究其对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在体重变化方面,35日龄时,黄芪粗粉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黄芪超细微粉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鸡新城疫病毒(NDV)抗体水平比较,21、28、35日龄时,黄芪粗粉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黄芪超细微粉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间差异显著(P〈0.05)。免疫器官指数比较,49日龄时,黄芪粗粉组胸腺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黄芪超细微粉组胸腺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黄芪超细微粉与黄芪粗粉相比,在增加体重、血清抗NDV抗体效价平均值、法氏囊和胸腺指数等方面均占优势。  相似文献   

7.
微生态制剂对肉鸡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微生态制剂添加到饲料中饲喂肉鸡,检测肉鸡的免疫器官指数和免疫器官中T细胞百分数,探讨微生态制剂对肉鸡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7日龄时,试验组的胸腺指数、法氏囊指数、脾脏指数分别比空白对照组高6.76%,10.69%,11.09%;49日龄时,试验组的胸腺指数、法氏囊指数、脾脏指数分别比对照组高11.07%,19.01%,14.52%,其中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差异显著,法氏囊指数差异极显著。另外,10日龄、17日龄时试验组鸡的胸腺T细胞百分数分别比对照组高13.01%和6.41%。试验组10日龄、17日龄时鸡的脾脏T细胞百分数分别比对照组高19.40%和9.71%,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8.
许家荣  李臻兴  尚月丽  许俊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690-10691,10713
[目的]研究囊素肽和中草药添加剂——抗感康对肉鸡预防H9N2禽流感病毒感染的保护效果。[方法]选择120羽1日龄AA鸡,随机分为3组,即中草药组、囊素肽组和对照组,40只/组。中草药组从1日龄起饲喂添加有0.1%抗感康的混合饲料;囊素组在13日龄时颈部皮下注射囊素肽0.4ml;对照组在13日龄颈部皮下注射0.85%灭菌生理盐水0.4ml,并观察鸡的临床表现。在1、7、18、27、35和45日龄时,记录采食量和体重,计算试验各阶段和全期平均日增重、采食量和料重比。[结果]囊素肽和抗感康能阻止H9N2禽流感病毒的水平传播,提高肉鸡抵抗力,并显著提高鸡的生产性能(P〈0.05)。[结论]囊素肽和抗感康能明显增强鸡的免疫力并提高鸡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饲喂青刺果多糖对鸡红细胞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对7日龄鸡饲喂400和800 mg/kg的青刺果多糖,同时设对照组。分别在21和28日龄时颈静脉采血,进行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红细胞玫瑰花环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和T淋巴细胞玫瑰花环总花环率的测定。[结果]青刺果多糖400 mg/kg剂量组的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在各日龄均在0.01水平上极显著高于对照组;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在21日龄时,在0.05水平上显著高于对照组;T淋巴细胞花环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但数值有所升高。[结论]青刺果多糖能明显影响鸡的红细胞免疫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可作为免疫增强剂并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中草药免疫增强剂对鸡T-淋巴细胞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探讨中草药免疫增强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鸡T淋巴细胞数量的动态观察。将240只1日龄雏鸡随机分为3组:1组为对照组,其余2组分别饮用10和5mL/L中草药免疫增强剂48d,采用α醋酸萘酯酶染色(ANAE)法检测了12,24,36和48日龄各组鸡血液中T-淋巴细胞数量。结果显示,饮用中草药免疫增强剂后,T-淋巴细胞百分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且10mL/L中草药免疫增强剂组T-淋巴细胞百分率较5mL/L组显著提高。并运用组织学常规切片技术和ANAE法,观察了10mL/L中草药免疫增强剂组和对照组在14和21日龄时鸡小肠黏膜淋巴组织中T淋巴细胞的数量分布。结果显示,10mL/L中草药免疫增强剂组鸡小肠的T淋巴细胞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上述结果表明,该免疫增强剂对鸡T-淋巴细胞数量有显著的提高作用,且10mL/L组的效果优于5mL/L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柴胡(Bupleurum chinensis)和黄连(Coptis chinensis)3种中药对鲫鱼(Carassius auratus)体内吡喹酮代谢及CYP1A1和CYP3A活性的影响,明确中西药联合使用的相互作用机制,为健全水产品安全用药体系打下基础。【方法】试验共分8组(A0空白对照组和A1吡喹酮对照组投喂基础饵料,A2~A4组、B2~B4组分别投喂添加有黄芪、柴胡和黄连的饵料),饲喂30 d后,A1~A4组鲫鱼以10 mg/kg剂量单次经口灌服吡喹酮,并在给药后0.25、0.5、1、3、6、12、24、48和96 h于尾静脉采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不同时间点血液中吡喹酮浓度;同时在给药3 h后测定A0~A4组、B2~B4组鲫鱼肝脏中的CYP1A1和CYP3A活性。【结果】A1~A4各组鲫鱼血液中吡喹酮浓度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A1、A2和A3组鲫鱼血液中吡喹酮达峰时间(Tmax)均为1 h,峰值(Cmax)分别为2.71、2.90和3.01 mg/L;A4组鲫鱼血液中吡喹酮达峰时间(Tmax)为3 h,峰值(Cmax)为2.50 mg/L。 A2~A4组鲫鱼血液吡喹酮消除半衰期(t1/2β)与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均高于A1组,而总体清除率(CL/F)较A1组明显降低;吡喹酮可显著提高鲫鱼肝脏CYP1A1和CYP3A活性(P<0.05,下同),而黄芪、柴胡和黄连对吡喹酮引起的CYP1A1和CYP3A活性升高具有显著抑制效果。【结论】黄芪、柴胡和黄连虽然能够提高吡喹酮在机体内的生物利用率,却延缓其代谢,致使吡喹酮在鲫鱼体内的残留时间延长,对食品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因此,水产生产上中药与吡喹酮配伍使用时应当慎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中草药在蛋鸡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20只25周龄的罗曼粉壳蛋鸡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K)、中草药组(CK)、生姜粉组(A、B、C)。在中草药配方中加入不同剂量的生姜粉,探讨二者联合作用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结果]A组平均日采食量、产蛋率和平均蛋重较CK组分别增加了1.15%、6.20%和1.44%,料蛋比和破蛋率分别比CK组降低了6.25%和47.69%。B、C组破蛋率比CK组分别增加了95.38%和112.31%;A、B、C组蛋形指数、蛋壳厚度、蛋壳强度、哈夫单位、蛋黄比例、蛋壳比例、蛋黄颜色与CK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中草药复方中添加适量的生姜粉,能够降低料蛋比,提高产蛋率,生姜粉的添加量以5 g/kg最佳。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明由熟地等组成的复方中药对感染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规律,将雏鸡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攻毒对照组,西药治疗组,复方中药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治疗组),分别于给药后3、6、9、14、19d采集血样,测定血液中T、B淋巴细胞的刺激指数。结果表明:试验用复方中药不仅可以提高人工感染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雏鸡T淋巴细胞的刺激指数,而且可使该雏鸡B淋巴细胞的刺激指数恢复到正常水平。结果还表明,试验用复方中药可以提高人工感染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雏鸡的细胞免疫功能,并可使该雏鸡体液免疫功能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14.
齐遵利  张秀文  谷子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152-11153,11202
[目的]研究中草药对草鱼T-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影响。[方法]在DG3022型酶联免疫检测仪上测定OD值,以刺激指数(SI)表示淋巴细胞转化率。SI=试验孔OD均值/对照孔OD均值。[结果]草鱼投喂中草药添加剂后第14天,各试验组的T-淋巴细胞转化率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在第28天,各试验组的T-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比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提高,B组、C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D组和E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6.6%和27.9%,且D组和E组相对于B组也有显著提高;试验第56天,各试验组均比对照组有显著性提高,以D组提高最多,达40.1%,与其他各试验组差异显著,其他各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结论]中草药超微粉与粗散剂相比可使添加量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中药方剂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作用,为畜禽病毒病的防治开辟新的途径。[方法]将15日龄蛋公雏160只随机分为4组,即中药方剂组、病毒灵对照组,攻毒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除健康对照组外,其余3组于15日龄攻毒,并于攻毒后48h饮水给药,连续给药5d,于18、24和30日龄测定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和免疫器官指数的变化。[结果]18日龄时,中药方剂组与病毒灵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但24和30日龄时,中药方剂组各项指标显著增高(P〈0.05),并在30日龄时与攻毒对照组呈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中药能提高IBV感染雏鸡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和免疫器官指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中草药添加剂对滩羊泌乳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为滩羊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配制提供参考。【方法】将24只妊娠滩羊母羊随机分为A、B、C、D4组,其中A组为对照组,B、C、D组为试验组,每组6只,每只为1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B、C、D分别饲喂基础日粮中添加Ⅰ、Ⅱ、Ⅲ3种中草药添加剂后混合而成的日粮;饲喂期为产前10d至产后15d,其中产前添加剂饲喂量为每只25g/d,产后为50g/d。试验期每天测量母羊产奶量,从试验期第3天开始,每5d采1次血样,测定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和催乳素(Prolac-tin,PRL)含量。【结果】3种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母羊产后1~15d的日产奶量,且具有后续效应,其中B、C、D试验组1~15d的日产奶量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6.93%,1.72%和5.21%;1~30d的日产奶量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5.76%,2.49%和4.38%,B、D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3种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均可提高血浆GH含量,但不同的中草药添加剂的提高程度略有差异;不同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血浆PRL含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在整个试验期,B、C组母羊血浆的PRL含量始终高于对照组,而D组的PRL含量在用药期低于对照组,但停药后又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通过调节血浆PRL和GH含量改善滩羊的泌乳性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草药复方注射剂对仔猪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制备中草药复方注射剂。用不同剂量(0.25、0.50和1.00 ml/kg)的中草药复方注射剂对人工感染的仔猪腹泻进行治疗试验。[结果]经过3 d治疗后,3个剂量组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治愈率可达60%~95%,极显著高于感染对照组,剂量以0.5 ml/kg为佳。将制备的复方注射剂和临床用的硫酸庆大霉素、诺氟沙星、头孢噻呋混悬、硫酸黄连素和博落回注射剂对人工感染的仔猪腹泻进行疗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复方注射剂的治疗效果最好,治愈率达98.0%,明显优于其他注射剂。[结论]该中草药复方注射剂是临床上治疗仔猪腹泻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中草药结合葡萄糖对断奶仔猪多系统消耗综合征(PMWS)的治疗效果,在确诊感染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3个猪场内,挑选888头(A场288头、B场300头、C场300头)PCV2阳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6组:中草药+30%葡萄糖组、西药+30%葡萄糖组、中草药组、西药组、30%葡萄糖组和空白对照组。各组于处理20 d后开始统计结果。结果表明:中草药+30%葡萄糖对PMWS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高达90.57%;西药+30%葡萄糖组对PMWS的总有效率为79.73%;中草药组、西药组以及30%葡萄糖组对PMWS总有效率分别为87.87%、68.92%及64.87%;而空白对照组的自愈率为52.03%。从而表明中草药结合葡萄糖对治疗PMWS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9.
试验1取10日龄三黄肉鸡175只,随机均分成7组,6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辣椒、1.0%栀子、5.0%青皮、5.0%青蒿、0.5%中药A和0.5%中药B粉,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适应期4 d后连续饲喂4周,比较鸡脚部皮肤的颜色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中药B的增色效果最好,皮肤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最高.试验2取10日龄三黄肉鸡75只,随机均分成3组,中药B组在日粮中添加0.5%中药B;化学色素组添加30 mg/kg加丽素黄和10 mg/kg加丽素红;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适应期4 d后连续饲喂4周,比较脚、胸和颈部的皮肤颜色和脚、胸部皮肤及血清中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中药B组皮肤颜色和组织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化学色素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