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6 毫秒
1.
研究盐度对卤虫生长和繁殖的影响,试验设8个不同浓度的人工盐水处理,测定不同浓度条件下卤虫卵化率及生长情况,结果表明,盐度为0.5%的孵化率最高达90.3%;卤虫在低盐度生长较高盐度生长最快.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不同温度、盐度、溶氧量条件下孵化叶尔羌高原鳅受精卵,初步探讨叶尔羌高原鳅人工繁殖的孵化条件。本实验每组只设置一个变化因子,其余因子参照其他鱼类资料和前期所做的预实验结果相互结合设置参考值。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变化对比中,在18~20℃叶尔羌高原鳅卵的孵化率较高,18℃孵化率最高;盐度变化条件下,盐度为3‰~4‰时,叶尔羌高原鳅卵的孵化率较高,盐度4‰孵化率最高;在溶氧设置变化时,溶氧偏高的条件下叶尔羌高原鳅卵的孵化率较高,溶氧12mg/L孵化率最高。初步探究叶尔羌高原鳅在进行人工繁殖时,孵化水体温度为18℃、盐度为3‰~4‰,溶氧为7~12 mg/L,在该条件下,该鱼的孵化率较高。同时为保护和开发养殖叶尔羌高原鳅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研究温度和盐度对古蚶孵化率、畸形率和发育速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温为28℃,盐度为28的条件下,古蚶从受精卵发育至D型幼虫的时间约为22h 45min;古蚶幼虫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5~29℃,在此温度范围内,古蚶胚胎发育速度较快,孵化率较高,畸形率较低。古蚶幼虫发育最适盐度为22~30,在此盐度范围内,古蚶孵化率高,发育速度较快,且孵化出幼虫的活力良好。  相似文献   

4.
以螺旋藻粉、酵母、酵母+β-胡萝卜素为饵料,分别在不同盐度(10、30、50、70和90)和不同温度(20℃、25℃和30℃)下,探究饵料对卤虫(Artemia sp.)生长及体内类胡萝卜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温度盐度条件下,投喂螺旋藻粉组卤虫存活率和体长优于其它饵料组;养殖第10d,在温度25℃下投喂螺旋藻粉组和酵母组卤虫均在盐度30时有最大平均体长(7.5mm,5.9mm),而投喂酵母+β-胡萝卜素卤虫在盐度10时平均体长最大(4.0mm);在盐度50下各饵料组卤虫平均体长在温度30℃组均显著大于其它温度组(P < 0.05)。养殖第15d,在温度25℃下投喂螺旋藻粉组卤虫在盐度30时存活率(93.7%)最高;在盐度50下投喂螺旋藻粉组卤虫存活率在温度20℃(94.0%)和25℃(92.0%)均显著大于30℃组(P < 0.05)。投喂螺旋藻粉各组卤虫抱卵率显著大于其它饵料(P < 0.05),且随盐度或温度升高而逐步增大。对养殖15d卤虫体内类胡萝卜素检测表明,各饵料组卤虫均只检测到海胆酮和角黄素,未检测出β-胡萝卜素、β-隐黄质、玉米黄质和虾青素。投喂螺旋藻粉卤虫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其它组(P < 0.05),且随盐度升高呈下降趋势,盐度10组最高(46.25μg/g);随温度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温度25℃组最高(46.28μg/g)。综上所述,投喂螺旋藻粉的卤虫生长最好,卤虫可以将β-胡萝卜素转化成海胆酮和角黄素,温度升高会降低卤虫存活率,加快卤虫生长、性成熟及类胡萝卜素代谢;盐度过高或过低会降低卤虫存活率和生长速度,但是高盐可以促进卤虫性成熟,且消耗体内类胡萝卜素。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巴里坤湖卤虫卵在不同浓度的盐水中浸泡一定时间后终止孵化对孵化率的影响,以及春季采自湖小的虫卵放置一定时间后孵化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春季卵采出8d后全部死亡;终止孵化对孵化率有一定的影响.各种因素对孵化率降低的作用及作用大小不同。巴里坤湖成品卤虫卵中的死卵主要产生在春季。  相似文献   

6.
虎斑乌贼是一种在国内外都具有较高销量的重要的海洋渔业产品,其受精卵孵化率较低一直是限制其人工繁育的主要因素.本文对虎斑乌贼受精卵孵化的温度、盐度和pH值进行研究,探究其孵化的适宜生态条件,为虎斑乌贼的人工育苗提供基础数据.采用单因子试验,分别设置了不同温度(18、21、24、27、30和33℃)、盐度(15‰、18‰、21‰、24‰、27‰、30‰、33‰和36‰)和pH值(7.0、7.5、8.0和8.5),检测不同条件下虎斑乌贼受精卵孵化率和孵化时间.结果显示,受精卵可孵化温度为21~30℃;在27℃时,孵化率(72.2%)显著升高(P0.05),随着温度的升高,孵化时间呈现缩短的趋势.在30℃时,孵化时间显著缩短(P0.05).受精卵可孵化盐度为27‰~36‰;在最适盐度范围(30‰~33‰)下孵化率为70%~80%. pH值对虎斑乌贼受精卵孵化率影响不显著(P0.05),在pH值7.0~8.5条件下均可孵化,孵化率均大于70%.因此,在温度24~27℃,盐度30‰~33‰和pH 7.0~8.5范围内,虎斑乌贼受精卵孵化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不同因素对蚱蝉卵室内孵化率的影响规律,优化卵孵化的技术参数。[方法]采用L16(45)正交重复试验设计,以卵孵化率为指标,考察温度、pH、光周期和盐度4因素对蚱蝉卵孵化的影响。[结果]光周期对蚱蝉卵孵化的影响达到了极其显著水平;4因素的搭配组合优方案为A3B3C3D2,即温度30℃、盐度25%、光周期L12∶D12和pH=6条件下蚱蝉孵化率表现较好。[结论]研究结果可作为蚱蝉卵室内人工孵化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急性毒理学试验方法,探讨6个盐度0%、0.2%、0.4%、0.6%、0.8%、1.0%对叶尔羌高原鳅受精卵孵化率、仔鱼成活率等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不同盐度梯度下,叶尔羌高原鳅受精卵的孵化时间、孵化率、畸形率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不同盐度下的孵化时间差异不显著,而在0.2%~0.6%之间孵化率较高,3个梯度差异不显著(P0.05)。畸形率在0.4%、0.6%盐度下较低,在0.4%盐度下最低,低至2.67%。叶尔羌高原鳅仔鱼不投喂存活系数(SAI)的测定分析表明,仔鱼在48 h内死亡数量较大,但盐度对其影响极大,适宜盐度为0.2%~0.8%,最适盐度则为0.4%,SAI值较高,且差异不显著(P0.05)。盐度与SAI相关性较高,关系式为Y=-1.146 8X2+11.231X+5.236 4(r2=0.959 8)。在0.2%~0.6%盐度梯度之间,SAI与孵化率存在直线相关,关系式为Y=0.007 5X+0.703 5(r2=0.937 1);SAI与畸形率的关系式为Y=-0.005 3X2+0.302 7X-3.394 7(r2=1)。研究表明,在叶尔羌高原鳅资源早期发育过程中,盐度胁迫至关重要,对其盐度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其生长和发育。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光照和盐度对巴里坤湖卤虫卵孵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对孵化率没有影响.但是影响孵化的同步性。盐度对孵化有较大影响.室内孵化的盐度为0.5~15°Be’.最适盐度为1~6°Be’  相似文献   

10.
倒刺鲃胚胎发育与水温和盐度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一定水温和盐度范围内,进行了温度和盐度对倒刺鲃Spinibarbus denticulatus胚胎发育速度及孵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倒刺鲃胚胎发育速度与水温和盐度关系密切。在设置的14个温度梯度范围内(16、17、18、19、20、22、24、26、28、29、30、31、32、33℃),胚胎孵化所需时间与水温呈负相关,孵化的合适水温为24—29℃,在该温度范围内,孵化率较高(70%~85%),临界水温的上、下限分别是31℃和19℃。在设置的8个盐度范围内(1、3、5、7、9、10、11、12),胚胎孵化的适合盐度为l~5,在此盐度范围内,孵化率较高(80%~85%),最高临界盐度为9。  相似文献   

11.
采用镊烫法切除清洁虾(Lysmata amboinensis)亲虾的单侧眼柄,研究切除眼柄对亲虾生长、怀卵量、孵化率、幼体数量、蜕皮周期、产卵周期的影响;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研究不同温度(20、23、26、29、32℃)、盐度(24、27、30、33、36)以及饵料(小球藻、角毛藻、轮虫、卤虫)对清洁虾幼体存活及生长变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切除眼柄对清洁虾亲虾的生长速度影响显著,在试验期间(126 d),试验一组(1尾切除眼柄)亲虾体长增长了24.2(±2.3) mm、试验二组(两尾切除眼柄)增长24.2(±2.7)mm、对照组(两尾眼柄均未切)增长16.2(±0.8) mm,差异显著;切除眼柄对清洁虾的怀卵量影响显著,试验一组、二组及对照组分别为1 746.0(±1.5)、1 982.0(+44.1)、1 343.0(±25.2)粒/尾;试验组的幼体数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 146.0(±5.5)、1 254.0 (±26.3)、699.3(±7.8)个/尾;切除眼柄后亲虾的蜕皮次数有所增加,分别为12、12、11次;产卵周期缩短,分别为10.8、10.0、11 d.清洁虾幼体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3~29℃,最适温度为26℃;适宜盐度为27~33,最适盐度为33;Z1~Z2期幼体的最佳饵料为角毛藻,Z3~Z6期幼体的最佳饵料为卤虫.前期以角毛藻为主辅以卤虫和轮虫,后期以卤虫为主辅以轮虫和单细胞藻类饲喂清洁虾幼体,可取得较好的饵料效果.  相似文献   

12.
Heterocypris salina是一类小型甲壳动物,其寿命一般为45 d,从孵化长至成体需22(±2)d,在生长过程中外壳无变化,但是附肢有明显变化,同时有蜕壳现象,一般要经过8次蜕壳.产卵数为38(±3)个,孵化率为87%左右.H.salina为广盐广温动物,其温度耐受范围为8~44℃,生活温度范围为16~38℃;盐度耐受范围为0‰~33‰,生活盐度范围为0‰~19‰.  相似文献   

13.
试验对樱桃谷SM3父母代种鸭一年的入孵种蛋数、受精蛋数、出雏数进行了跟踪观测.并对种蛋受精率(x)与受精蛋孵化率(y)之间的相关与回归关系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相应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在孵化技术水平和孵化条件相对稳定时,种蛋受精率与受精蛋孵化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可得到如下回归方程:y=0.433x+57.735;应用该回归方程可以指导生产实践、制定科学饲养管理和孵化新技术,并可望大幅度提高饲养效益.  相似文献   

14.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温度、盐度下近亲真宽水蚤Emytemora affinis的耗氧率和窒息点。结果表明:温度和盐度对近亲真宽水蚤的个体耗氧量和耗氧率影响显著。当水温为5—25℃时,近亲真宽水蚤的个体耗氧量和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呈缓慢上升,当水温为25~33℃时,个体耗氧量和耗氧率则骤然升高,其回归方程分别为y=0.1354e0.0574a(R2=0.9582)和y=0.7746e0.574a(R2=0.9584);当温度为5—33℃时,窒息点为(0.96±0.04)~(3.94±0.17)mg/L。盐度为5~15时,蚤体的个体耗氧量和耗氧率随盐度的升高而升高,当盐度为15~35时,个体耗氧量和耗氧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其回归方程分别为Y=-0.0003x0+O.0061x+0.4549(R。=0.9047)和y=-0.002x2+0.0352x+2.6059(R2=0.9047);盐度为5~40时,窒息点为(0.46±0.05)~(0.98+0.03)mg/L。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温度和盐度对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种群密度增长的影响,采用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为饵料(藻液密度为10.0×104 cells/L),在室温条件下研究了5个温度水平(12、16、20、24、28℃)和7个盐度水平(18、22、26、30、34、38、42)对夜光藻种群密度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28 ℃时夜光藻的日增长率为负值,与其他4个温度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种群密度一直降低,直至种群消失为零,16、20、24℃温度下平均日增长率均为0.18,种群最高密度变化在10.0×103~10.6×103 ind./L,且无显著性差异(P>0.05),温度为12℃时种群密度持续增长,并达到最大值14.8×103 ind./L;夜光藻密度与温度间的回归方程为γ =-18.424x3+1 055x2-19 822x+132 606(R2 =0.999 4);夜光藻在盐度为18~42时均能存活,盐度为18~26时种群密度较高,尤其在盐度为26时密度最高可达25.8×103ind./L,盐度为30、34条件下次之,而在高盐度38、42时生长缓慢,最高密度值仅为3.8×103、3.0x103ind./L,二者间生长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二者均与其他盐度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夜光藻密度与盐度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0.086 3x5+12.641x4-717.19x3+19 600x2-257 671x+105(R2 = 0.875 6).研究表明,夜光藻在低温低盐度条件下生长较好,本研究结果可为预测夜光藻赤潮的发生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用NaClO对巴里坤湖自虫卵进行去壳处理,得到不同孵化率的卤虫去壳卵。对这些卵进行SOD同工酶的PAGE分离及反相显色表明.孵化率与SODPAGE同工酶成正相关.6个样品均表现出两条相同的带.而孵化率较高的4、5、6样品组又各多出现两条带。因此可以用SOD同工酶做为判断卤虫卵孵化率高低的一种指标.尤其适用于高孵化率的卤虫卵。  相似文献   

17.
为检测中国卤虫GCK-3基因在不同盐度下表达量的变化,在不同盐度下饲养中国卤虫,并提取其mRNA反转录成cDNA,在最佳反应条件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验GCK-3基因的表达情况,结合内参β-action基因(管家基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10%盐度下GCK-3的表达量最高,随盐度增高表达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8.
对王六壕湖水水质的4次调查分析表明,2002年8月湖水中有效氮缺乏,成为水体初级生产力的限制因素,其他3次调查湖水营养盐丰富;2001年11月、2002年6月湖水总合盐量适合卤虫生长繁殖,之后盐度呈上升趋势,2002年8月、11月湖水高盐度使卤虫卵无法孵化,限制繁殖世代,制约了卤虫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孵化液的盐类组成及盐度对巴里坤湖卤虫卵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孵化的最适盐度为10~50‰;多种盐类的孵化液比单一盐类(Nacl,Na2SO4Na2CO3)的孵化液更适合于虫卵孵化;含Na2CO3的孵化液可得到较理想的孵化效果。  相似文献   

20.
温湿度对甘薯天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甘薯天蛾的发生动态,就温、湿度对其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从20~30 ℃,甘薯天蛾卵孵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30℃时孵化率最高,达93.8%;温度高于30℃ ,孵化率反而减小。利用计算机程序进行回归方程拟合,结果表明温度(x)与甘薯天 蛾卵历期(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