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益生元对肠道菌群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苏糖、低聚麦芽糖和低聚半乳糖均能显著的促进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的生长,说明这3种糖都可以被有益菌分解利用,均可作为有益菌的生长促进剂,且低聚半乳糖对病原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蛭弧菌、光合细菌、乳酸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水产生物肠道有益菌作为1种微生物制剂,以泼洒的方式应用于罗非鱼养殖水体中,探究其对水产养殖环境、养殖生物肠道菌群结构、罗非鱼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革兰氏阴性、阳性菌群以及本土革兰氏阴性、阳性菌群数量均明显减少;与对照相比,试验组保加利亚乳杆菌、乳酸链球菌、光合细菌、有益菌数量均增加,本土微生物留下的生态灶由有益菌填补,维持了菌群平衡。该微生物制剂具有改善水体和生物肠道菌群结构以及促进养殖动物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低聚异麦芽糖在三角鲂养殖中的科学应用及开发绿色环保添加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三角鲂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低聚异麦芽糖,对三角鲂的生长以及肠道内有益菌的数量和组成进行研究,探讨低聚异麦芽糖对三角鲂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饲料中添加0.3%和0.6%低聚异麦芽糖可以显著提高三角鲂的存活率,添加0.6%和0.9%低聚异麦芽糖对三角鲂生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添加0.6%和0.9%低聚异麦芽糖可以显著提高三角鲂肠道内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的数量,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肠道菌群组成的多态性。[结论]三角鲂存活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与改善肠道菌群组成、增强有益菌的生长有关。  相似文献   

4.
研究选用枯草芽孢杆菌作为益生菌,将其添加在基础日粮中,来评估其对10日龄SPF鸡肠道菌群的影响。将SPF鸡24只随机分为两组:枯草芽孢杆菌处理组(A组)和正常对照组(B组),连续饲喂7 d,收集各组盲肠内容物,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各组SPF鸡盲肠内容物菌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组盲肠内容菌群物种多样性高于B组,A组盲肠内容物菌群中有益菌所占的比例(8%)高于B组(2%),试验表明,枯草芽孢杆菌能够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增加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促进有益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仔猪饲养管理是养猪生产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动物日粮中,特别是在幼畜日粮中适量添加益生元可选择性地刺激宿主肠道内有益菌生长,维持宿主肠道微生态菌群的动态平衡,有效发挥其促生长作用,抑制动物肠道疾病发生。文章就益生元的概念、分类及其在仔猪营养中的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一、低聚木糖低聚木糖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它在兔的消化道内不会被消化、吸收和利用,而作为益生菌繁殖的底物,被有益菌分解吸收,促进有益菌的增殖,促进肠道有益菌形成强  相似文献   

7.
1.猪的肠道菌群健康猪的肠道菌群保持着动态平衡,有益菌和致病菌在肠道内保持一定比例,并与机体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仔猪在出生24小时内大空肠、回肠、盲肠和直肠就定植了分歧杆菌、大肠杆菌、乳酸杆菌、消化球菌、类杆菌、肠球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冰鲜杂鱼和配合饲料对钝吻黄盖鲽(Pseudopleuronectes yokohamae)生长及肠道健康的影响,以同一批培育的钝吻黄盖鲽幼鱼(体长为10.16 cm±0.06 cm)为研究对象,经42 d的投喂试验,采用体尺性状测量、肠道组织石蜡切片制作和高通量测序等方法,研究了冰鲜杂鱼(FF组)、配合饲料(CF组)及二者混合投喂(MF组)对钝吻黄盖鲽生长性能、肠道结构和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配合饲料组相比,冰鲜杂鱼组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P<0.05),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幼鱼肠道及其菌群结构分析显示,投喂冰鲜杂鱼能显著提高幼鱼肠道绒毛长度和基层厚度(P<0.05),提高幼鱼肠道菌群多样性,并促进红杆菌科等有益菌在肠道中的分布;混合投喂组各项指标介于冰鲜杂鱼组与配合饲料组之间。研究表明,在钝吻黄盖鲽的养殖过程中,可在配合饲料中适量添加红杆菌科的有益菌以促进钝吻黄盖鲽的生长和营养吸收,而钝吻黄盖鲽人工配合饲料的配方还应进一步优化,以提高其市场优势。  相似文献   

9.
寡糖及其在鸡日粮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寡糖(Oligosaccharide)是非淀粉多糖(NSP),由于不能被动物体内的酶消化,结果导致日粮能量的可利用性降低。近年来研究发现,寡糖主要被肠道有益菌群利用,抑制有害菌群,能调节动物肠道菌群的平衡。与抗生素相比,不具药物残留和抗药性问题,与生菌剂相比,也不具进入肠道后活菌失活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寡糖被认为是一种有前景的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1寡糖的种类、化学本质及合成途径寡糖是由2到10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结组成的小聚合体。根据单糖分子结合位置和结合类型不同,寡糖的种类可达1000种以处。寡糖来源…  相似文献   

10.
猪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影响着猪的身体健康和发育,猪肠道有益菌和病原菌菌群的平衡促使微生物菌群之间相互作用,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有利于促进猪的生长发育。相反,微生物多样性发生变化,微生物菌群平衡失调,影响猪的健康发育,易引发疾病的发生。本文分析总结猪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及影响,旨在为猪科学、健康养殖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1.
石云刚 《新农业》2009,(6):31-31
EM益生菌是有效微生物菌群通过提纯复壮,分离优势菌株,经科学加工制成的复合微生物菌剂。EM原液掺入饲料或饮水后,与畜禽肠道内有益菌一起形成强有力的优势种群,抑制和消灭致病菌群,同时分泌与合成大量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各种生化酶、抗生素等营养与激素类物质,调整和提高畜禽机体各器官功能,提高饲料转化率,对畜禽产生免疫、营养、生长刺激等多种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褐藻胶寡糖(Alginate oligosaccharides,AOS)在肠道环境中对沙门氏菌的影响,使用酶解法获得AOS,评价AOS的体外模拟消化特征,利用体外模拟发酵模型对鸡肠道菌群发酵AOS过程中的细菌总数和沙门氏菌总数定量,并利用转录组学分析沙门氏菌在肠道环境中对AOS的响应。结果表明,在模拟胃肠液中,AOS还原糖含量和分子质量都没有明显变化,AOS不易被消化。当AOS被肠道细菌发酵时,菌群中沙门氏菌的相对丰度从4.6%降到1.1%。转录组学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沙门氏菌鞭毛组装、双组分系统、侵染、毒力关键基因的表达量下调。可见,AOS的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可以抑制沙门氏菌的生长和毒性。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肠道菌群结构变化对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生长速度的影响,采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生长条件相同、生长速度不同的两组大黄鱼肠道菌群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长缓慢组鱼肠道内菌群OTUs和菌群多样性指数Chao1显著高于生长正常组(P0.05),但两组间Shannon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为大黄鱼肠道内的优势菌群,其中变形菌门在两组鱼肠道内的相对丰度超过50%;两组大黄鱼肠道菌群结构变化主要集中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科水平上的细菌相对丰度比较结果显示,变形菌门内的鞘脂单胞菌科Sphingomonadaceae、柄杆菌科Caulobacteraceae、丛毛单胞菌科Comamonadaceae、假单胞菌科Pseudomonadaceae和莫拉氏菌科Moraxellaceae在两组鱼肠道内的相对丰度差异显著(P0.05),其中莫拉氏菌科在生长缓慢组鱼肠道内的含量显著高于生长正常组(P0.05)。研究表明,不同生长速度的大黄鱼肠道菌群结构存在差异,生长缓慢组鱼肠道内菌群种类多于生长正常组;变形菌门内菌群变化与大黄鱼生长密切相关,莫拉氏菌科在鱼肠道内含量的变化可能是引起大黄鱼生长变慢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农村科技开发》2004,(4):43-43
EM是有益微生物菌群的简称。它包括光合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草兰氏阳性放线菌群、发酵系的丝状菌群,核心为光合菌群。在动物或植物体内,这些有益菌多了,生长旺盛,那么就会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动、植物的病就会减轻,甚至消失了。EM就是利用这种原理来增强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苦参碱灌胃和腹腔注射不同给药途径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生理盐水腹腔注射组(NCip)、生理盐水灌胃组(NCig)、苦参碱腹腔注射组(MTip)及苦参碱灌胃组(MTig),连续给药5d后,收集各组粪便,进行小鼠肠道微生物α多样性指数分析和β多样性分析,利用LEfSe和Metastats分析不同组间肠道菌群的差异。结果表明:灌胃和腹腔注射苦参碱的不同给药方式对小鼠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指数及β多样性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LEfSe分析发现,与灌胃苦参碱相比,腹腔注射苦参碱组的小鼠肠道有益菌拟杆菌目(Bacteroidales)、调节机体代谢的另枝菌属(Alistipes)丰度显著增加(P0.05);Metastats分析发现,与灌胃苦参碱相比,苦参碱腹腔注射组的小鼠肠道与结肠炎相关的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Eubacterium]_fissicatena_group丰度显著降低(P0.05)。综上,不同给药途径会引起肠道菌群的差异,相比于灌胃给予苦参碱,通过腹腔注射给予苦参碱更有利于优化肠道菌群的结构及功能。  相似文献   

16.
《农村科技开发》2005,(3):48-48
EM是有益微生物菌群的简称。它包括光合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草兰氏阳性放线菌群、发酵系的丝状菌群,核心为光合菌群。在动物或植物体内,这些有益菌多了,生长旺盛,那么就会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动、植物的病就会减轻,甚至消失了。EM就是利用这种原理来增强动、植物的抗病力,改善品质,提高产量的。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促使黄芪多糖广泛应用于养猪生产中,提升猪群的生产性能。将黄芪多糖的功效和在生产中的应用进行详细阐述。黄芪多糖不仅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效,在保证仔猪更好地生长发育的同时,能够刺激肠道有益菌群生长,抑制产气荚膜梭菌、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等有害菌群的繁殖,降低仔猪肠道疾病的发生率。还具有改善动物机体的血液生化指标和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功效,对猪只体内组织器官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能够提高种公猪的受精率或猪群自身免疫力。最主要的是黄芪多糖具有清热解毒和抗菌消炎的功效,在养猪生产中可以用来预防和治疗疾病,有利于保证肉产品安全和猪群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8.
甘露寡糖对肉仔鸡肠道微生物区系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PCR-DGGE技术对肠道细菌16S rDNA的V6-V8可变区进行分析,研究肉仔鸡生长过程中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发育规律,并重点探讨日粮中添加甘露寡糖对肉仔鸡肠道茵群稳定性及多样性的影响.选择1日龄健康AA肉仔鸡192羽,随机分为2组,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为甘露寡糖(MOS)组(1~21 d:饲喂基础日粮+0.2%MOS;22~42 d:饲喂基础日粮+0.1%MOS),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4羽.结果表明:肉鸡肠道茵群以乳酸杆菌为主要优势茵群,并且随着日龄变化各消化道的优势菌群发生相应改变;盲肠内菌群的多样性在各日龄段的表现最为丰富,且越接近消化道远端,各日龄间菌群的相似性就越低;日粮中添加MOS增加了肠道中乳酸杆菌等有益菌的数量,并可抑制梭菌属等有害菌的生长,维持肠道健康;同时还发现空白组各日龄肌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中菌群相似性最高分别可达77%、68%、72%、49%和63%,MOS组相应的分别为76%、84%、72%、49%和63%,这说明日粮中添加MOS会对肉鸡肠道茵群产生影响,但日龄的变化仍是影响肠道微生物区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EM是有益微生物菌群的简称。它包括光合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草兰氏阳性放线菌群、发酵系的丝状菌群,核心为光合菌群。在动物或植物体内,这些有益菌多了,生长旺盛,那么就会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动、植物的病就会减轻,甚至消失了。EM就是利用这种原理来增强动、植物的抗病力,改善品质,提高产量的。现将其主要使用的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农村科技开发》2004,(6):43-43
EM是有益微生物菌群的简称。它包括光合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草兰氏阳性放线菌群、发酵系的丝状菌群,核心为光合菌群。在动物或植物体内,这些有益菌多了,生长旺盛,那么就会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动、植物的病就会减轻,甚至消失了。EM就是利用这种原理来增强动、植物的抗病力,改善品质,提高产量的。现将其主要使用的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