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日前,四医大口腔医学院首创采用鸵鸟骨与乌贼骨作为组织工程骨的支架材料,目前在动物体内实验已获成功,标志着我国骨组织工程的应用基础研究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毛天球教授带领他的课题组和研究生们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先后采用海南滨珊瑚、珊瑚转化的羟基磷灰石、乌贼骨转化的羟基磷灰石和经高温煅烧的鸵鸟复合陶瓷骨做组织工程骨的支架材料,将动物的骨髓基质干细胞或成骨细胞接种到这些材料中,植入到裸鼠、兔等动物的皮下组织内,可以长出活的骨组织,将这些复合着活细胞的支架材料植入到兔、羊及犬的颅骨或颌骨缺损处,在植入后4周、8周及12周…  相似文献   

2.
以蚕丝纤维为生物模板的仿生矿化,为骨组织工程和生物材料领域关注热点之一。利用空气等离子体处理改变丝素纤维材料表面理化性能,调控羟基磷灰石纳米棒在材料表面的沉积形貌,制备出仿天然骨组织的丝素纤维/纳米羟基磷灰石(SFF/n HAp)复合材料,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对SFF/n HAp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等理化性质进行分析表征。结果显示,虽然未处理丝素纤维及经空气等离子体处理的丝素纤维均能调控羟基磷灰石在其表面沉积,但后者由于表面产生颗粒结构,粗糙度变大,并且引入的含氧官能团使亲疏水性及结晶度发生了变化,导致沉积其上的羟基磷灰石形貌有所差异,尤其是等离子体处理时间对其影响显著:等离子体处理5 min,羟基磷灰石呈现的棒状结构已不再明显;等离子体处理20 min,羟基磷灰石聚集成簇,且其结晶度最高,结晶型与天然骨组织中n HAp的结晶型类似。用经过空气等离子体处理的丝素纤维制备的丝素纤维/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有望用于骨组织修复。  相似文献   

3.
羟基磷灰石(HA)是骨组织中无机物的主要成分。利用丝胶蛋白(SS)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细胞相容性,以及含有的羧基和羟基能与Ca2+紧密结合的特点,将氢氧化钙和磷酸以湿法合成的羟基磷灰石按一定的比例加入到浓缩后的丝胶蛋白溶液中,经冷冻干燥制备成丝胶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材料,期望用于骨替代和骨缺损修复。对丝胶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材料进行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红外吸收光谱(FTIR)、热力学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等检测,并探讨不同原料配比对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丝胶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材料的孔隙分散均匀,孔隙率33.0%~62.5%;支架材料中的HA呈弱结晶态,与人体骨组织中HA的晶体态相似,丝胶蛋白分子呈β折叠结构;随着复合支架材料中HA的比例不断增加,材料的热分解温度提高,热学性能改善,当HA的质量分数达到50%时,弹性模量增大到15.64MPa,呈现较好的结构性能。  相似文献   

4.
不同结构丝素蛋白对羟基磷灰石结晶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不同结构丝素蛋白对羟基磷灰石结晶的影响,可为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复合材料应用于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研究提供依据。用中性盐水解的方法获得以无规卷曲结构为主的丝素蛋白(SF),再经乙醇处理得到具有β-折叠结构的丝素蛋白(ALSF)。以两种不同结构的丝素蛋白作为羟基磷灰石(HA)沉积的有机模板,通过共沉淀的方法获得HA/SF和HA/ALSF复合粉末。利用红外吸收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对复合材料样品进行检测和分析表明,2种丝素蛋白均对HA晶体的形核和生长产生影响,但不同结构丝素蛋白调控生成的复合材料其形貌和结晶尺寸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
纯化质粒是基因工程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步骤之一.虽然目前有许多纯化质粒的方法,如碱变性法、酸酚法、羟基磷灰石柱层析法、两相法及溴化乙锭-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法等.但这些方法,有的操作复杂,费时费力,且收得率并不高;有的提取纯度较低,不能用于酶解和连接;有的则受仪器、试剂、药品等实验条件限制.为了克服上述弊端,我们参考有关文献,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建立了一种新的纯化质粒方法,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多孔钛由于具有低模量、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等特点,可用于硬组织植入等医学应用。介绍了多孔钛的主要制备方法如等粉末冶金法、离子体活化烧结法、浆料发泡法、注射成型法、钛纤维烧结法和3D打印法。并介绍了多孔钛的表面改性,即羟基磷灰石涂层的沉积方法如化学处理法、溶胶-凝胶法和微弧氧化法。  相似文献   

7.
<正>沥青具有防水、防腐、绝缘等特性,是建筑行业的常用防腐、防潮原料,是木电杆、枕木的防腐和铺路作业必用材料。沥青含有环化物和杂环化物如苯并蒽、苯并咪唑、酚羟基、醇羟基、亚胺基等有毒有害  相似文献   

8.
温度敏感型可注射水凝胶是一种对温度敏感的新型材料,可以随着温度的变化发生物理状态的变化。由于这种特性,该水凝胶材料近年来被广泛的应用于疫苗和药物控释以及组织支架工程等领域。温度敏感型可注射水凝胶材料根据其结构的不同大致可分为5个种类,论文对这5种材料的温变机制、生物相容性、毒性、可降解性等性质进行了综述,阐述了每种材料的特点,并对各个材料在药物疫苗传递系统和组织支架工程两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为温度敏感型可注射水凝胶在人类和动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以比活100 IU/mL以上的孕马和孕驴血清为原料,应用HPO2沉淀-超滤浓缩(或用聚 乙二醇浓缩)-乙醇分部沉淀-超滤截留-SE-SephadexC-50柱层析-羟基磷灰石柱层析,进 行PMSG提纯试验,获得了比活9 000 IU/mg左右的高纯度产品,经PAG圆盘电泳只出现一条带.  相似文献   

10.
丝素组织工程支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组织工程学的兴起,丝素组织工程支架也已成为丝素生物材料研究的热点,以丝素为材料的多种形态的组织工程支架已用于各种细胞组织构建的研究。主要介绍丝素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以及丝素组织工程支架用于骨、软骨、韧带和肌腱等细胞组织构建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丝素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研究发展趋势,以期为丝素组织工程支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