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鄂西地区主要牧草营养品质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评价鄂西山区牧草的营养价值,通过化学分析法研究了8种新鲜牧草和干贮牧草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含量和磷/钙.结果表明,新鲜牧草和青贮饲料营养品质优于干贮牧草(或饲料)的营养品质.在新鲜牧草中,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红三叶(Trifolium pretense L.)和白三叶(Trifolium repen L.)营养合理,品质最佳;在干贮牧草(或饲料)中,干萝卜(Raphanus sativus L.)叶营养品质较高.鄂西地区畜牧生产应以新鲜牧草和青贮饲料为主,干贮牧草(或饲料)作为适当补充.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将蚓粪应用于牧草栽培,研究牧草对蚓粪中Cu、Zn的吸收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牧草品种在Cu、Zn污染蚓粪基质中的生长及重金属吸收情况。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植株中的Cu、Zn含量,用Statistic6.0统计软件包处理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线性回归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墨西哥玉米的生物量和Cu、Zn总积累量最大。欧洲菊苣地上部分的Cu、Zn含量相对较高。紫花苜蓿南方型地上部分的Cu吸收率和欧洲菊苣地上部分的Zn吸收率最大。[结论]在试验条件下,串叶松香草、高丹草、冬牧70黑麦、墨西哥玉米能够较好生长并收获相对较高的生物量。各牧草品种对Cu、Zn污染蚓粪具有一定的耐性和对Cu、Zn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3.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普洱茶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翠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771-9772
[目的]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普洱茶中金属元素的含量。[方法]普洱茶样品经粉碎干燥后,用硝酸-高氯酸混合液进行消解处理,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K、Ca、Mg、Mn、Fe、Na、Cu、Zn、Cr、Ni的含量。[结果]普洱茶中金属元素的含量为K〉Ca〉Mg〉Mn〉Fe〉Na〉Cu〉Zn〉Cr〉Ni,各元素的加标回收率为98.56%~103.02%,RSD为1.07%~2.97%,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要求。[结论]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普洱茶中金属元素的含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李清霞  李双妹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442-11444
[目的]为开发桑蚕蛹新资源,测定桑蚕蛹中10种元素的含量。[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蚕蛹中元素K、Na、Ca、Mg、Fe、Cu、Zn、Mn的含量,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蚕蛹中元素Se、Cr的含量。[结果]桑蚕蛹中元素K、Na、Cu、Zn、Fe、Ca、Mg、Se、Cr、Mn的含量分别为14.340 0 mg/g、49.380 0 mg/g、22.580 0μg/g、142.400 0μg/g、450.600 0μg/g、8.567 0 mg/g、4.783 0 mg/g、0.458 1μg/g、1.815 0μg/g、18.580 0μg/g。[结论]研究建立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桑蚕蛹是营养价值较高的新资源食品,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无融合生殖核桃果实的矿质营养水平。[方法]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测定不同时期果实中7种矿质元素含量。[结果]在所测矿质元素中,除Cu、Zn元素外,无融合生殖果实中K、Ca、Mg、Fe、Mn诸元素含量均低于对照 除Fe元素外,其他各元素在无融合生殖果实中的含量在年周期中都呈下降趋势,且无融合生殖果实比对照下降的要多。[结论]无融合生殖果实比自然授粉受精果实矿质营养水平低,致使其不能正常生长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总体均值向量检验法应用于不同季节英德红茶鉴别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春、秋两季茶叶中Ca、Mg、Fe、Mn、Zn、Cu这6种矿质元素含量,并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茶样中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及可溶性糖的含量。应用t检验法及两正态总体均值向量检验法,判断春秋季节茶叶矿质元素及生化成分结果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春、秋两季英德红茶中Ca、Mg含量最高,其次是Mn、Fe、Zn、Cu。单因素方差分析中,春秋两季茶叶的矿质元素中Zn元素存在显著差异,其他元素均无显著差异。生化成分分析中,春秋两季茶样中的茶多酚、氨基酸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但以矿质元素或生化成分含量作为总体进行分析,春秋两季英德红茶的矿质元素、生化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该方法可为区分各季节间英德红茶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石笕茶中的金属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茶叶的成分测定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湿法消化石笕茶样品,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Cu、Mn、Zn、Ca的含量。[结果]石笕茶中含有较丰富的人体所需的金属元素,4种金属元素含量排序为Ca>Mn>Zn>Cu。试验各元素的加标回收率为94.2%~105.3%,相对标准偏差为0.5%~4.0%,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要求。[结论]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石笕茶中的金属元素含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国内不同地区部分野生香菇中矿质元素的含量测定及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国内5个地区野生香菇对常见矿质元素的富集情况。[方法]采用湿法消解-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5个产地野生香菇样品中Cu、Mn、Fe、Ca、Zn 5种元素含量。[结果]不同地质特点影响野生香菇对不同矿质元素的富集,元素含量为Ca>Zn>Fe>Cu>Mn,其中云南和福建地区产的野生香菇中Fe元素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矿质元素。云南香菇中的4种矿质元素含量居于其他4个地区之首,分别是Mn 20.799 mg/kg、Fe 445.679 mg/kg、Ca 160.685 mg/kg、Zn 91.700 mg/kg。[结论]该方法线性范围较宽,操作简单,适用于香菇中矿质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野生蕨类植物体内元素含量状况。[方法]通过采用凯氏定氮法、钼锑抗比色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井栏边草、贯众、蜈蚣草体内N、P、Ca、Mg、Cu、Mn、Zn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运用SPSS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叶片中N、P、Mg、Zn 4种营养元素含量较高,而根中Ca、Cu、Mn 3种矿质元素含量较高,各营养元素的含量在3种蕨类中的大小顺序基本呈现出NPCaMgZnMnCu,且Mn与其他元素呈显著正相关。[结论]N、P、Mg、Zn主要存在于蕨类植物的叶中;Ca、Cu、Mn主要存在于蕨类植物的根中;Mn元素对于这3种野生蕨类而言比较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青荚叶中多糖和矿物元素的含量,为开发青荚叶食品新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河南省卢氏县产青荚叶中多糖的含量,在380~550nm波长范围内扫描确定最大吸收波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K、Ca、Na、Mg、Fe、Cu、Zn、Mn和Cr9种常量、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最大吸收波长为490nm;青荚叶中多糖含量为46.6671mg/g;青荚叶中含有丰富的矿物元素,其中含量较高的元素是Ca、Mg、Fe、Mn和Zn。[结论]青荚叶中含有丰富的矿物元素和多糖,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解决武陵地区牛羊养殖的冬季饲料问题。[方法]通过实验室分析检测,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武陵地区10种主要冬季牧草的营养品质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在10种主要的冬季牧草中,营养品质的优劣顺序为紫花苜蓿>红三叶>白三叶>黑麦草>画眉草>萝卜干叶>风干玉米秆>芒>氨化稻草>风干稻草。[结论]紫花苜蓿、红三叶、白三叶、黑麦草是适合当地生长的营养品质较高的牧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提高葡萄果品产量,改善品质。[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葡萄叶和果实Cu、Mn、Fe、Zn 矿质元素在生长发育期间含量的变化,探讨葡萄从坐果到成熟期各个时期对4种矿质元素需求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葡萄叶和果实在成熟期均有1个矿质元素需求的高峰期,且果实同步或滞后于叶。[结论]该研究为控制喷洒叶面肥的时间、采取科学的栽培技术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适合冀西北地区的优质高产青饲料作物品种。[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6个青饲料品种(农大108(CK)、巡青518、乐食高丹草、墨杂1号青饲玉米、墨西哥玉米和百绿001青贮玉米)进行比较试验,筛选适合冀西北高寒半干旱区的青饲料作物新品种。[结果]墨杂1号青饲玉米和百绿001青贮玉米的鲜草产量最高,分别为49 830和46 620 kg/hm2,比对照增加42.1%和32.9%。百绿001和墨杂1号的青饲性状明显优于其他品种,其生育期也较长。除墨西哥玉米外,其他品种在生育期内均有较强的抗病性和抗干旱性。墨杂1号青饲玉米干物质产量最高,达12 510 kg/hm2。[结论]墨杂1号青饲玉米和百绿001青贮玉米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冀西北高寒半干旱区种植,而墨西哥玉米不适合在该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铜陵市凤凰山尾矿区重金属污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勇  张凤美  王友保  郭凯  张洁  谈成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268-14269
[目的]铜尾矿库的修复及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结果]尾矿土壤中的Cu、Zn、Cd含量均较高,其中Cu、Cd的含量分别是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的1.04~1.30倍和6.58~9.34倍。[结论]重金属污染会降低土壤质量,进而影响该地区作物的质量。凤凰山尾矿区近年来种植的作物,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效果不明显。这为后期的土壤改良和种植作物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奶牛体内矿物元素含量与蹄病的关系。[方法]从某大型集约化奶牛场随机抽取8头患蹄病的奶牛和8头健康奶牛,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患蹄病奶牛与健康奶牛血清中一些矿物元素(K、Fe、Cu、Mg、Mn、Na、Zn、Ca)的含量,分析了矿物元素的代谢与奶牛蹄病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牛血清中Zn和Mn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Ca和Mg含量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K、Fe、Cu和N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患蹄病奶牛内矿物元素代谢异常,特别是与骨骼生长发育有关的元素代谢紊乱,容易导致蹄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杨菲  赵相勇  陈培燕 《农技服务》2012,29(6):696+700
为了进一步比较野生地八角的,以紫花苜蓿和白三叶为对照,对3个豆科牧草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威宁地八角鲜草、干草和再生性力明显优于白三叶,与紫花苜蓿相比,鲜草产量没有差异性,干草小于紫花苜蓿。同时,威宁地八角种子小,产量高,达400.5kg/hm2,千粒重为1.20 g。威宁地八角综合现状表现优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湖北恩施地区黄连中的Mn、Cu和Pb含量。[方法]采用硝酸-高氯酸体系消解黄连样品,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样品中的Cu、Mn和Pb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恩施本地黄连中Mn、Cu的含量丰富,分别为1 084.5和20.05μg/g,但重金属元素Pb未检出;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105.5%和99.1%。[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简便,可用于黄连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8.
Feedstuff intake plays key role in impacting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milk. In this study, we discussed the contents of trace metal elements in cow milk impacted by different feedstuffs. We detected the contents of Pb, Cd, As, Cu, Mg, Ca, Fe and Zn in different feedstuffs and milk by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 The determinations of Pb, Cd and As contents were by graphite furnace AAS and Cu, Mg, Ca, Fe and Zn was by fl 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b, Cd, As and Cu presented in feedstuffs, but Pb, Cd and As were lowly detected in milk samples, and Cu was not detected in milk samples. The content of Mg in concentrates was lower than that in forages. However, the content of Mg in milk from concentrate feed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forage feed. This suggested that the utilization of Mg in concentrate feed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forage feed. The contents of Ca and Zn were opposite to Mg, and the utilization of Ca and Zn in forage feed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ncentrate feed. There was no obviously change law of Fe in different feedstuffs and milk sampl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tents of trace metal elements in milk to feedstuffs woul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dairy farming. It would be useful for improving the milk yield and milk quality of dairy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