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荚用菜豆品种资源炭疸病苗期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菜豆炭疽病是我国荚用菜豆的主要病害之一,在适宜发病条件下,菜豆各生育期均能感染发病。幼苗期感染幼叶、幼茎,严重时造成死苗,成株期主要侵染叶和嫩荚,严重影响嫩荚的产量和品质,一般可减产20%-30%,发病严重地块损失更大,在莱豆生长季节多雨冷凉地区,如我国东北菜豆产区,常因此病造成绝产。 我国是荚用菜豆的次生起源中心,资源十分丰富,“七五”期间全国荚用菜豆品种资源入库已达2 000余份。本试验全面开展对已入库的菜豆品种材料进行炭疽病的苗期抗病性鉴定,为了解全国莱豆品种资源对炭疽病抗性表现、提供抗病良种扩大利用于生产,并为抗…  相似文献   

2.
以'矮化梨'(Pyrus communis L.)与 '茌梨'(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的杂交后代共111个单株为试材,采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ulked Segregate Analysis, BSA),通过对412个随机引物的筛选,获得了一个与控制梨树矮化性状基因pcDw连锁距离为8.3 cM、长度为940 bp的RAPD标记S1172-940, 并将其转换成了SCAR (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 标记,即SCAR-940。这一研究结果,为该矮化性状的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了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3.
菜豆种质资源对炭疽病的抗性鉴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法,对20份菜豆种质资源进行了苗期抗炭疽病抗性的鉴定,结果表明,有7份材料为高抗材料;2份材料为抗病材料;1份材料为中抗材料,其余的材料为感病材料.  相似文献   

4.
野生西瓜种质PI296341-FR抗枯萎病菌生理小种2的遗传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抗枯萎病的野生西瓜种质PI296341-FR和高度感病的高品质西瓜自交系97103为亲本杂交,获得P1,P2,F1,B1,B2,F2等6世代及RILs(F2S8)永久分离群体。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 + 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进行6世代联合分析和RILs(F2S8)联合分析,探讨PI296341-FR对西瓜枯萎病菌生理小种 2 的抗性遗传规律。6世代分析结果表明,对生理小种2的抗性遗传符合1对加性主基因 + 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在B1,B2和F2群体中分别为31.8%,23.4%和48.6%,加性效应为0;多基因遗传率为16.5% ~ 43.9%,加性效应为2.24,显性效应为–0.75。RILs(F2S8)联合分析显示,对生理小种2的抗性遗传符合3对连锁的等加性主基因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66.2%,加性效应–0.51,主基因间重组率0.16。两种遗传模型分析结果显示:PI296341-FR对西瓜枯萎病菌生理小种2的抗性遗传由主基因和微效基因共同控制,微效基因加性效应与显性效应的绝对值均高于主基因。  相似文献   

5.
<正>丰旺菜豆嫩荚绿色,扁圆棍形,口感嫩甜、纤维少,品质好,每667 m2产量1 800~2 200 kg。早熟、丰产的特性使产品在早上市获得高效益方面优势明显。丰旺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中蔬种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从河北引进的唐山菜豆中经单株系统选育而成的菜豆新品种。2009年从国内外引进菜豆品种材料23份,其中引自河北的唐山菜豆嫩荚性状分离大,在荚形、  相似文献   

6.
利用SCAR引物862对288份黄瓜自交系进行黑斑病抗性检测,结果有32份资源抗病.通过对36份资源与人工接种抗性鉴定结果相比较,二者的符合率达94.44%;对76份田间表现感病的材料进行标记检测,4份材料具有抗病带,符合率达94.74%.在育种应用中,可先通过标记初步进行大量材料的抗性检测,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做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黄瓜种质资源抗性筛选的效率.抗黑斑病资源的获得,为进行抗黑斑病黄瓜新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茄子果形遗传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乔军  刘富中  陈钰辉  连勇 《园艺学报》2011,38(11):2121-2130
 以果形差异显著的3个茄子高代自交系106(扁圆)、114(短筒)和111(长筒)为试验材料,用人工和计算机图像测定相结合获得果形指数和三角果形指数,通过P1、P2、F1、B1、B2和F2世代联合分析,研究茄子果形性状遗传规律。结果表明:组合Ⅰ(106 × 114)和组合Ⅱ(114 × 111)果形分离群体的果形指数以及组合Ⅰ分离群体的三角果形指数均呈单峰偏态分布,说明茄子果形属于数量性状,存在主基因效应;茄子果形性状符合D-2遗传模型,即符合一对加性主基因 + 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主基因遗传力以F2代最高,多基因遗传力以B2代最高。茄子果形性状遗传总体表现出多基因遗传特征,果形选择效率在F2代中最高。  相似文献   

8.
利用与番茄颈腐根腐病抗性基因Frl紧密连锁的CAPS标记C2-25,开发设计了新的SCAR标记,用于快速检测Frl抗性材料。使用C2-25引物,在25份已知表型的番茄材料中进行PCR,产物单克隆测序后发现,19份纯合抗病材料存在1条完全相同的抗病序列;4份纯合感病材料存在1条完全相同的感病序列;2份杂合抗病材料均存在前述的抗病序列和感病序列。根据抗病、感病序列SNP差异设计引物,最终筛选得到可扩增出370 bp抗病特异片段和520 bp感病特异片段的番茄颈腐根腐病连锁标记R-6F/2R、S-3F/4R。在500株F_2材料中进行验证,检测到122株纯合抗病单株、257株杂合抗病单株和121株纯合感病单株。F_2材料人工接种鉴定结果显示,473株单株抗性与分子鉴定结果一致,分子标记辅助鉴定的准确率达到94.6%。开发的SCAR标记准确度高、成本低、操作简便,可用于Frl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相似文献   

9.
菜豆荚壁纤维(pod wall fiber,PWF)含量直接影响食荚菜豆的品质。为了研究菜豆种质资源的PWF含量差异,采用α-淀粉酶前处理,利用中性洗涤剂法测定了250份菜豆种质在荚绿熟期的PWF含量。结果表明,250份菜豆种质的PWF含量分布在12.5%~38.1%之间,其中PWF含量最高的种质是CIAT蓝,最低的是翻白眼,不同菜豆种质的PWF含量存在较大变异。采用SPSS聚类分析方法将250份菜豆种质按PWF含量分为3类,高PWF含量(31.1%~38.1%)10份,中PWF含量(22.3%~29.9%)53份,低PWF含量(12.5%~22.2%)187份;高PWF含量和中PWF含量的菜豆种质不适宜作为蔬菜食荚,而低PWF含量的菜豆种质品质更佳,可以作为蔬菜食荚。  相似文献   

10.
菜豆(油豆角)炭疽病菌的分离鉴定及抗病资源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侵染菜豆(油豆角)品种群的炭疽病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对该品种群进行抗炭疽病资源筛选。结果表明,通过形态学和分子鉴定,确定从油豆角炭疽病样本中分离纯化的病原菌为菜豆炭疽菌。利用该菌液分别侵染48份油豆角品种的苗期叶片和成熟期嫩荚,发现苗期抗病品种为44份,感病品种为4份,其中1份为高感品种;成熟期抗病品种为40份,感病品种为8份,其中高感品种为3份。以叶片和荚的病情指数为变量显示苗期和成熟期的抗性呈极显著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Kendall:0.315,Spearman:0.411。  相似文献   

11.
黄瓜抗炭疽病相关基因AFLP标记的SCAR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黄瓜抗炭疽病相关基因的一个共显性AFLP标记成功地转换成了简单实用的SCAR标记。对AFLP标记片段进行序列测定,根据序列特点设计了特异的SCAR引物,引物长18~21 bp。PCR结果表明,引物对(1)可以扩增出131 bp和125 bp两条带,引物对(2)可以扩增出178 bp和172 bp两条带,分别为抗炭疽病的特征带和感炭疽病的特征带。将该两个标记命名为SCEM131/125和SCEM178/172,两对引物在F2单株和抗感病材料验证中符合率高达97.27%,可以用于黄瓜炭疽病的分子鉴定。  相似文献   

12.
黄瓜抗白粉病基因AFLP标记的SCAR转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杜胜利  张桂华  李淑菊  王鸣 《园艺学报》2005,32(6):1095-1097
 将黄瓜抗白粉病相关基因的1个共显性AFLP标记转换为简单实用的SCAR 标记。应用该SCAR标记对36个已知田间白粉病抗性的黄瓜材料进行了盲测, 测定结果与其田间抗病性吻合率高达94.5% , 表明该标记可以用于黄瓜白粉病的分子鉴定。  相似文献   

13.
对菜豆抗炭疽病苗期接种鉴定条件(产孢培养基、菌液浓度、菌种培养时间、接种位置等)进行优化,确定了豆荚培养基是最佳的产孢培养基,产孢速度快,致病力强;最佳菌液浓度为2.0×106个·mL-1,发病快,重复性好;菌种培养20 d 后,致病力最强,接种效果最佳;接种叶片背面感病效果最好,节省时间。同时对收集的23 份菜豆材料进行苗期炭疽病抗性鉴定,其中有4 份为中抗材料,1 份高抗材料,抗性资源多为油豆类型。  相似文献   

14.
利用前人研究获得的2对与番茄根结线虫病基因(Mi)连锁的分子标记,对15份番茄材料进行苗期抗根结线虫病鉴定,以检测其在育种实践中的有效性。结合室内分子标记鉴定和苗期人工接种鉴定,筛选出对番茄根结线虫病免疫的材料1份,高抗根结线虫病的材料3份,感根结线虫病的材料11份。结果表明,引物SCAR1和SCAR2均能检测出抗根结线虫病的特异条带,但SCAR1标记与苗期人工接种的病情指数表现出更大的相关性。说明SCAR1标记更适合应用于番茄抗根结线虫病的辅助选择中。  相似文献   

15.
哈菜豆8号是以96-9为母本、紫花油豆为父本人工杂交后经6代系统选育而成的早熟蔓生菜豆新品种,从播种到采收55d(天)左右;嫩荚绿色,扁条形,荚长13cm、宽2cm,单荚质量18g,肉质面,无背缝线和腹缝线纤维;抗炭疽病能力强于紫花油豆;每667m2产量2000kg左右,适于棚室和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6.
黄瓜ZYMV-CH抗性遗传与连锁分子标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中国株系( ZYMV-CH) 是危害我国黄瓜的主要病毒之一。本试验以抗病的‘秋棚’和感病的‘欧洲8号’杂交获得的115份重组自交系(R IL) 为材料, 进行了黄瓜抗ZYMV-CH遗传规律和连锁分子研究。结果表明: 病情指数在黄瓜R IL群体呈双峰分布, 表明其对ZYMV的抗性是受主基因控制的性状, 但也存在微效基因的修饰作用。采用集团分离分析法(BSA) 和AFLP技术, 获得与ZYMV-CH抗性基因连锁的两条特异性片段 E-ACG/M-CAG-182和E-ACG/M-CAG-180) , 遗传连锁距离分别为5 cM 和11 cM。将E-ACG/M-CAG-180 特异片段转化成共显性的SCAR 标记SCAR3-109, 与ZYMV-CH的抗性基因遗传连锁距离为11 cM。该标记可以作为黄瓜抗ZYMV辅助选择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7.
大连地区菜豆主栽品种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大连地区菜豆栽培品种单一、单位产量低、连作病虫害严重的问题,为了筛选出适合大连地区栽培并符合市民口味的菜豆品种,对大连地区7个主栽菜豆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比较其在生育期、植物学性状、商品荚性状、抗病性、产量及营养物质方面的表现情况。结果表明:连农923始收期最早,始花节位最低,产量较高,但不抗锈病;连农无筋6号和连农无筋2号生长势旺,分枝数多,均中抗锈病;连农97-5属于中熟品种,种子千粒质量大,中抗锈病;连农特嫩5号属于白色荚系列,无筋,较早熟,不抗锈病,产量较低;连农架豆10号较早熟,产量最高,高抗锈病,品质优秀;连农紫霞1号商品荚为紫色,含有较高的花青素,可以满足市民对特菜的需求,但不抗锈病;供试品种均不抗炭疽病。  相似文献   

18.
中国葡萄属野生种抗旱基因的分子标记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葡萄属种间杂交组合燕山葡萄×河岸葡萄的F_1代群体为试材,采用BSA法构建抗旱植株DNA混合样,从300个随机引物中初步筛选出7个可以扩增出多态性DNA的随机引物,用于对供试材料扩增分析,获得了与中国葡萄属野生种抗旱基因连锁的RAPD标记S226-1100、S271-550、S1165-1500、S264- 1300、S195-1000、S1345-1400和S513-1700。并将7个RAPD标记在中国葡萄属野生种、欧洲葡萄、美洲种的冬葡萄和沙地葡萄等18个株系或品种中做了进一步分析。对与目标性状连锁较紧密的RAPD标记S226- 1100进行了克隆测序,转化成专一性的SCAR标记DR-760。经JoinMap 3.0软件分析表明,RAPD标记S226-1100、S271-550、S1165-1500与目标基因位点处于同一个连锁群上,其中以S226-1100与目标基因位点距离较近,为21.8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