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华山松球蚜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昆明市东川区二二二林场华山松球蚜危害情况进行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华山松球蚜危害级代表值与华山松材积损失率间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可用一元回归方程表示为Y=-5.833343+17.86094X.在此基础上,并考虑不同的立木生长量、木材价格、防治费用和防治效果,进一步推算出华山松球蚜防治指标的动态模型为XET={[C/(D×J×E)]×100+5.833343}/17.86094.  相似文献   

2.
对东川市二百二林场的华山松疱锈病和华山松球蚜对华山松的复合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华山松疱锈病危害级代表值和华山松球蚜危害级代表值与华山松材积损失率间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它们间的这种关系可用多元回归方程表示为 :Y =1 0 574 8 1 1 32 4X1 7 0 1 964X2(X1:华山松疱锈病危害级代表值 ,X2 :华山松球蚜危害级代表值 )。在此基础上 ,并考虑不同的立木生长量、木材价格、防治费用、防治效果 ,进一步建立了华山松疱锈病、华山松球蚜复合防治指标的动态模型为 :8 1 1 32 4X1 7 0 1 964X2 =[C/(d×j×e) ]×l…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为试验基地,对落叶松球蚜进行深入研究和观察,分析了其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技术,以期为林场落叶松球蚜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原丘原林区蜀云杉松球蚜发生规律观察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丘原林区蜀云杉松球蚜发生规律观察结果表明,蜀云杉松球蚜危害与海拔、坡向、树龄、林种有密切关系。随海拔升高其危害率递增,当海拔达到3 900 m以后则随海拔升高而危害率递减;阴坡、半阴坡危害率最大,阳坡、半阳坡危害率略低;树龄在11~20年危害加重,20年以上危害逐渐下降;蜀云杉松球蚜主要危害川西云杉、紫果云杉的嫩梢。蜀云杉松球蚜种群消长规律变化与温度、湿度的变化呈一定相关关系。在有效积温范围内,温度较高时,松球蚜的发育快,性成熟早,寿命短,产卵期也短;温度较低时,发育慢,性成熟晚,寿命和产卵期较长,湿度要求在60%~90%,对其发育非常有利。在一般环境条件下,越冬虫口基数越大,翌年发生量也越大,危害程度相应更为严重,反之则轻。蜀云杉松球蚜种群数量年周期变动有一定规律性,每隔3~4年大发生1次,有虫株率、虫梢率(虫口密度)都明显上升,造成当年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5.
落叶松球蚜药物毒杀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落叶松球蚜是转主寄生云杉和落叶松的主要害虫,虫型多,生活史复杂。经过有性、无性多代繁殖,虫口密度极大,危害严重,防治困难。经观察试验,使用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的2000倍液,毒杀第一代侨蚜若虫,杀虫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6.
华山松球蚜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华山松球蚜是华山松的重要害虫,在昆明地区1年发生8代,春夏季平均42d1代,秋冬季51d1代,世代重叠,无明显的休眠现象,在海拔2600m以上的寒冷地区多以无翅蚜和老熟若虫在合拢的1年生针叶及松梢芽苞片内越冬,少数以卵在1年生或2年生针叶背面越冬,雌虫平均卵量(2~4月)50粒,产卵历期5~12d,卵孵化率90%以上,若虫4龄,1龄若虫经2~4d后在当年生针叶上固定直至发育为成虫,行孤雌生殖,有翅蚜于3月下旬开始分化,4月中旬至5月上旬是有翅蚜的峰期,有翅蚜的分化是球蚜种群迁移扩散和扩大增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通过室外调查及室内饲养的方法,对塞罕坝林场落叶松球蚜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观察研究,并对该害虫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落叶松球蚜在塞罕坝地区1a发生3~4代,具有转主寄生的特点;造林时避免云杉落叶松混交、人工剪除虫瘿、利用天敌、高效溴氰菊酯喷雾或喷烟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正获得落叶松球蚜种群密度对于落叶松林业保护有重要意义。为了减轻人工获得落叶松球蚜种群密度的劳动强度,提高数据的准确率,本文采用基于颜色直方图筛选后,将筛选结果通过几何图形双重确认的方法来辨别区域中虫卵的范围,降低在识别落叶松球蚜种群数量过程中的难度,提高的准确度,更好地服务生产实际问题。落叶松球蚜属于多态型昆虫,包括多种不同形态的虫型,主要可分为干母、瘿蚜、伪干母及有性蚜等。现有的落叶  相似文献   

9.
为毒杀落叶松球蚜集团一些平产的卵,用40%乐果乳油和10%氯氰菊酯主其混配剂,效果不理想。原因是由于卵的表面有一粉状蜡层,且这两种药剂渗透力不强。故化学防治叶松球蚜不宜在伪干母产卵期进行。  相似文献   

10.
应用40%氧化乐果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吡虫啉可溶性粉剂和24.7%阿立卡微囊悬浮-悬浮剂,在吉林省敦化市对落叶松球蚜开展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0%吡虫啉可溶性粉剂和24.7%阿立卡微囊悬浮-悬浮剂对落叶松球蚜防治效果在90%以上,且对害虫天敌—异色瓢虫杀伤较小。  相似文献   

11.
采用石蜡切片法系统观察了苹果绵蚜侵染苹果枝条形成肿瘤的显微结构,发现枝条肿瘤部位的木质部增生和膨大,产生非功能性木质部,导管受到破坏,枝条的水分和营养传输受阻。通过对红富士、金帅、昭锦108三个品种接种苹果绵蚜的定殖率和种群增长动态情况与肿瘤的导管完整率进行比较,发现此3个苹果品种的肿瘤导管完整率存在差异(F=11.03,P0.05)。富士和金帅品种上的苹果绵蚜种群发展迅速,抗性低,品种昭锦108上苹果绵蚜种群发展缓慢,具有较高的抗性。这与品种肿瘤导管完整率有一定的相关性,抗性低的富士和金帅肿瘤导管完整率较低,而抗性高的昭锦108枝条肿瘤导管完整率较高。因此,推断肿瘤的导管完整率能反映品种的抗性程度,可以为抗性品种的筛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简述了苹果绵蚜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危害特性、迁移和传播途径以及在陕西渭北高原的防治关键时期,提出防治苹果绵蚜应首先抓好植物检疫,做好农业防治,保护和引进、释放天敌,及时开展化学防治,并提出防治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苹果绵蚜的抗性寄主选育及无公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绵蚜是一种重要的检疫性害虫,原产于美国东北部,随着各国经济交流以及苹果苗木的进出口,现已分布到世界各地。苹果绵蚜一年可发生多代,严重影响苗木的生长以及苹果的质量,对苹果产业造成一定的损失。由于其体表覆盖一层蜡质绵絮,给防治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各苹果产区都视苹果绵蚜为重点防治对象。本文重点介绍苹果绵蚜的无公害防治方法,并针对寄主抗性部分进行了系统阐述,以便为苹果绵蚜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和抗性品种选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昭通市苹果绵蚜的越冬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绵蚜在云南昭通市10月下旬部分虫就进入越冬期,翌年1月中下旬开始迁移活动。冬季,苹果绵蚜主要集中在主干上的结疤、剪锯伤口等部位,各龄虫均能越冬,其中,以2龄虫为主,1龄虫、2龄虫、3龄虫、4龄虫和成虫占总虫量的比例分别为8.4%、34.9%、23.2%、19.9%和13.7%。在田间尚未采集到性蚜和卵。与发生高峰期比较,冬季田间蚜群量和每蚜群虫量分别下降31.2%和67.3%。  相似文献   

15.
2004年苹果绵蚜Eriosoma lanigerum Hausm入侵新疆,主要分布于伊犁地区的新源、霍城、巩留、伊宁等四个县和兵团的61和62团.初步摸清了生物学.苹果绵蚜在新疆伊犁河谷1年发生12~15代,自然条件下能安全越冬.以若虫在树干、主枝、侧枝的剪锯口、节疤、老树皮下、树缝、新梢的叶腋、短果枝的端部和树基的萌蘖枝处、枯枝落叶下,根茎外围0~7 cm土层中均能越冬.树下和树皮裂缝越冬存活率较树上为高.不同苹果品种被害率不同,秦冠被害轻.提出了以严格加强检疫,采用园内园外、树上树下、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田间试验表明,棉蚜暴发初期施用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270 g/hm2,防治棉蚜效果可达98.36;,对瓢虫和食蚜蝇影响相应最小.棉蚜暴发盛期,采用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270 g/hm2,药后5 d防效可达79.58;,其速效性较差,造成棉花在药后5~10 d生长势衰败严重;采用35;赛丹乳油900 g/hm2,第5 d防效大于97;,对瓢虫和食蚜蝇有一定影响,但能快速压制蚜虫种群密度,使其量限制于瓢虫和食蚜蝇等天敌可控制的范围.  相似文献   

17.
选择5种药剂、设置18个处理,进行田间苹果绵蚜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处理对苹果绵蚜的防效差异较大。其中5%吡虫啉乳油1 000倍1、500倍、2 000倍、3 000倍,10%氯噻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3、000倍,480 g/L毒死蜱乳油1 000倍、2 000倍,5%抗蚜威水分散粒剂200倍、300倍、400倍、500倍等12个处理在药后第7天的防效均达到90%以上;5%吡虫啉乳油1 000倍、1 500倍,10%氯噻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480 g/L毒死蜱乳油1 000倍2、000倍,5%抗蚜威水分散粒剂200倍、300倍、400倍、500倍等9个处理的药效在药后第14天仍达90%以上。由此可见,这些药剂在生产中完全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以代替当前生产中所用的有机磷高毒药剂。  相似文献   

18.
杨晓贺 《农学学报》2014,4(7):26-28
为了明确大豆套作大蒜、毛葱对大豆蚜是否具有防控效果,通过棋盘式取样法在大豆单作田、大豆套作大蒜田和大豆套作毛葱田对大豆蚜及天敌种群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调查时间为大豆蚜发生始盛期至大蒜和毛葱收获后两周,每7天调查一次。结果表明,大豆套作大蒜和大豆套作毛葱2种耕作方式中,大豆蚜数量明显低于大豆单作田。说明通过利用作物的不同耕作方式防控大豆蚜是值得探索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9.
李娜  刘冰  陆宴辉 《新疆农业科学》2021,58(11):2062-2068
【目的】评价氟啶虫胺腈对新疆棉区棉蚜的防治效果及天敌的安全性,为绿色防治棉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试验方法,测定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SC)对棉蚜的毒力与防治效果,评价其对棉蚜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的影响。【结果】在室内,氟啶虫胺腈0.375 g/L浓度处理48 h后棉蚜校正死亡率为100.0%,0.250 g/L浓度处理为93.3%,而0.2 g/L吡虫啉处理为84.4%。氟啶虫胺腈对多异瓢虫致死作用小,0.375和0.250 g/L处理48 h后校正死亡率均不足10%,显著低于吡虫啉0.2 g/L处理(45.7%)。2018年和2020年田间施药5 d后,氟啶虫胺腈15 mL/667m2处理(0.375 g/L)对棉蚜的校正防效在90%以上,10 mL/667m2处理(0.250 g/L)处理的防效也超过了85%,显著高于吡虫啉8 g/667m2(0.2 g/L)处理。氟啶虫胺腈15、10 mL/667m2浓度处理下棉蚜僵蚜率、捕食性天敌与棉蚜益害比,均显著高于吡虫啉。【结论】氟啶虫胺腈对新疆棉田棉蚜防效较好,对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安全性较高,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苹果抗病虫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苹果是研究果树抗病基因的模式植物,综述了苹果抗病虫基因的结构特点和基因定位,总结了抗黑星病、白粉病、火疫病、苹果棉蚜等苹果主要病虫害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分子标记技术在苹果抗病基因研究的应用情况,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