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3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减轻双季糯高粱连作障碍,优化双季糯高粱、大豆田间配置结构,提高两季作物产量效益,以常规双季糯高粱‘国窖红1号’、‘南豆12’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田间配置方式对糯高粱、大豆复合种植、净作模式下产量、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复种模式下作物总产量、总产值均高于双季糯高粱、大豆净作模式,头季糯高粱产量、千粒重、穗粒重和穗长随厢宽的增加而降低,再生季糯高粱、大豆表现为先增后减的趋势;双季糯高粱总产量最高的为1.7 m开厢处理,达835.29 kg/hm2,大豆产量最高为1.8 m开厢处理,达1888.95 kg/hm2,两作物总产值、净收益以1.7 m开厢处理最高,分别为47293.92、2997.642 kg/hm2,其次为1.8 m开厢处理,以上两处理为最优田间配置方式。产投比以净作双季糯高粱最大,净作大豆最低。  相似文献   
2.
不同海拔高度间甘蓝型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双11号、中油821和油研10号3个不同含油量甘蓝型油菜品种为材料,比较分析同一地区不同海拔条件对油菜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因素、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株高、分枝高度、一级分枝、二级分枝、主序无效果数、籽粒蛋白质含量减小;主序无效果率、千粒重、籽粒含油量逐渐增加;有效角果数、果粒数、产量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加。品质指标的变异分析表明,芥酸和硫甙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由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所耕制室在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实施的"旱地粮菜周年持续高产高效复种模式"的豇豆高产示范片,通过了相关领导和专家进行的田间观摩及测产验收。专家组由重庆市农委蔬菜处处长王少成、四川农业大学袁继超教授和马均教授、重庆种子管理站副站长张颖韬、垫江县农委副主任蒋先平、县科委副主任邹轩林等领导和市科委、垫江县农技推广站、蔬菜站的  相似文献   
4.
以特豆1号、浙春3号和特豆5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氮肥处理对春大豆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特豆5号在施纯氮90 kg.hm-2时,大豆籽粒氮含量、氮利用率和产量均高于其它处理组合,产量达2 240 kg.hm-2。3个供试品种中,特豆5号是氮高效利用型品种,浙春3号对氮最敏感。施氮水平和品种间具有极显著的互作效应,以A2B3组合(特豆5号施纯氮90 kg.hm-2)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2016—2017年,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利用永川区桥堡山种养殖股份合作社的荔枝幼果林(3~5年期),开展了多种林下栽培模式试验,优选出林下白菜-大豆周年两熟种植模式,于2017—2018年进行了示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667 m2白菜产量6 380.5 kg,大豆产量128.6kg,周年(两季)总产值6 617.0元。从茬口衔接、秧苗培育、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林下"白菜-大豆"周年两熟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酿酒高粱是重庆地区重要的特色作物之一,近年来,夏播高粱面积逐年增加,夏播高粱开花期(8月份)易受高温天气的影响,导致高粱结实率下降和减产。2016年,对引进、自育的十一个高粱品种(系)开展田间品比试验,初步筛选出适宜重庆地区种植的"5A/6003""1358A/279R""晋渝糯3号""泸糯8号"四个耐高温、优质、高产酿酒高粱品种(系)。  相似文献   
7.
2017年,开展了蓄留不同节位对再生高粱生育进程、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初步表明:随着蓄留节位的增加,再生高粱总发苗数先增加后降低,倒1节发苗数降低,生育进程缩短,生育期最长相差20 d左右。再生高粱产量、穗粒数、有效穗数随蓄留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千粒重随蓄留节位的增加而增加。蓄留倒1节、倒2节有利于再生高粱高产,提高再生高粱植株抗倒伏能力,因此建议重庆海拔500 m以下地区,头季高粱在7月20日之前砍秆,均可采用低节位蓄留;如果头季收获较晚,为保障再生高粱安全成熟,可选择高节位蓄留。  相似文献   
8.
近日,由重庆市农科院特色作物研究所在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实施的"旱地粮菜周年持续高产高效复种模式"的豇豆高产示范片,通过了相关领导和专家进行的田间观摩及测产验收.  相似文献   
9.
蔬菜—高粱—再生高粱三熟制机械垄作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重庆地区旱地生产长期存在传统人工作业导致生产成本高和效益低的问题,重庆农科院特色作物研究所近年通过轻简栽培试验研究集成“蔬菜—高粱—再生高粱”三熟制机械垄作与免耕移栽高粱的轻简栽培技术。通过机械耕作(起垄)种植蔬菜后,再在蔬菜垄埂上免耕种植高粱(再生高粱),实现旱地生产轻简种植并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2016-2017年在重庆市代表区域示范,取得增产增效和农户增收的效果。本文作者阐述了本种植模式产量效益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重庆地区辣椒疫霉对氟吡菌胺的抗性风险,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采自重庆未使用过氟吡菌胺地区的110株辣椒疫霉菌株对氟吡菌胺的敏感性,并对辣椒疫霉抗氟吡菌胺突变体的诱导方法及抗性突变体的主要生物学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10株辣椒疫霉对氟吡菌胺的EC50平均值为(0.32 ± 0.11) μg/mL,不同菌株的敏感性频率呈连续单峰曲线分布,未出现敏感性明显下降的亚群体,因此可将该EC50平均值作为重庆地区辣椒疫霉对氟吡菌胺田间抗性监测的敏感基线。通过紫外诱导菌丝体的方法,共获得3株可稳定遗传的抗氟吡菌胺突变体,抗性倍数介于69.5~98.5之间,突变频率为0.86%;抗性突变体BS11-5-1与亲本菌株BS11-5在菌丝生长速率、温度适应性、产孢子囊能力及致病力方面均无显著差异,而抗性突变体JLP11-4-2和JLP11-4-3在菌丝生长速率、温度适应性、产孢子囊能力及致病力方面均显著低于亲本菌株JLP11-4;不同抗性突变体对渗透压的敏感性与亲本菌株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差异;3个抗性突变体对Biolog PM1中95种碳源的利用情况与亲本菌株基本相似。交互抗性测定表明,辣椒疫霉抗氟吡菌胺突变体对甲霜灵、霜脲氰、烯酰吗啉、丁吡吗啉及嘧菌酯之间均不存在交互抗性,建议可将氟吡菌胺与上述几种杀菌剂交替或混合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