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采用自主研制的双室光电化学池。首次选用绿藻——亚心型扁藻作为光电化学池的阳极生物催化剂,进行了微藻太阳能电池初步研究。运用电流-时间(amperometric i-t)曲线测定方法,通过空白对比实验,证实研制的微藻太阳能电池具有光电转换功能,实现了光能一电能转换,同时证实了所研制的微藻太阳能电池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证明了利用微藻细胞光合作用进行光电转换的可行性,从而为新型生物太阳能电池研究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燃料电池汽车主要是指以氢气和甲醇为主要燃料的新能源汽车类型,通过氢气和氧气产生的化学反应产生电流驱动汽车。在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有害物质污染环境,且电池能量转换效率是传统内燃机2倍左右,从能源利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而论,燃料电池汽车是未来最理想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类型,也被公认为是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终极目标。该文系统论述了燃料电池汽车的主要类型、结构及共组原理,对其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基于国内外发展现状指出目前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结果可为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车载铅酸电池长时间以较大电流放电导致蓄电池实际容量快速下降,造成寿命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池状态的车载铅酸电池输出在线控制方法。首先通过实验建立放电过程蓄电池当量电阻和SOC(State of charge,荷电状态)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到蓄电池放电电流和输出功率之间的关系;接着通过实验建立蓄电池SOH(State of health,健康状态)、放电电流以及充放电循环次数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到每个阶段考虑寿命的最大放电电流计算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该控制方法能延长车载铅酸电池寿命。  相似文献   

4.
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对农用电网无功电流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按照不同的补偿要求,提出了两种具体的无功电流检测方法,即同时检测出基波无功电流与谐波无功电流。或者仅检测基波无功电流分量。利用Matlab软件进行计算机仿真研究,仿真结果有效地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杨汉祥 《农村电工》2003,11(2):38-38
说出来也许使人难以相信,用人体的体温也能够发电。最近,德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用人体温差产生电能的新型电池,可以给一些便携式的微型电子仪器提供持续的“动力”,因而免去了充电或更换电池的麻烦。该新型电池主要由一个可感应温差的硅芯片构成,当这种特殊的硅芯片正面“感受”到的温度较之背面温度具有一定温差时,其内部电子就会产生定向流动,从而产生微量的电流。负责研制这种新型电池的科学家温纳·韦伯介绍说,只要在人体皮肤与衣服等之间有5℃的温差,就可以利用这种电池为一块普通的手表提供足够的能量。据介绍,该电池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所用电池容量检测方法是恒流放电法,计算电流与时间的乘积作为电池容量值。检测过程:(1)将电池正确接入,测量电池电压,对不同的电压值给出不同的操作,充放电的转换通过单片机控制继电器实现;(2)在充放电的过程中每隔10s显示所测的电压,最后通过LCD显示结果,即该电池的容量。电路通过Proteus仿真,软件程序利用Keil和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太阳能热泵沼气工程供能系统进行分析,找到能量利用薄弱环节;利用Matlab软件对系统状态参数进行变量非线性最优化问题求解,得出提升系统效率的具体措施与方法,并进行了验证性实验,同时研究了个别状态参数和设备性能参数对系统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后可将系统效率从18.44%提升至28.99%。状态参数(蓄热水箱温度t v)以及性能参数(热泵系统CCOP(year)和集热器效率ηcol)对系统的效率影响很大,其中蓄热水箱水温提高1℃,系统效率将提高0.58%;CCOP(year)值每提高一个单位值,系统效率将提高5.94%;集热器效率ηcol值提高一个百分点,效率将提高0.045%。  相似文献   

8.
准确估算电池充电状态(SOC)对于电动汽车安全有效地利用能源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到电池充放电过程的数据可作为时间序列数据,本文探讨了GRU神经网络在电池SOC估算中的应用。GRU网络输入为电池电压、电流,输出为电池SOC。仿真结果表明,GRU网络能够很好地捕获SOC与可测信号之间的非线性关系,SOC估算均方根误差在3%内,平均绝对误差在2%内,对估算电池SOC具有良好的估算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设计了一种锂电池组均衡保养自动控制系统。对锂电池组进行串联大电流充电,当系统监测到某单体电池电压达到上限时,串联充电主电路自动断开,对单体电池进行并联独立小电流充电均衡。设计结果说明了延长锂电池组使用寿命,减少锂电池组人工保养费用,节能环保。  相似文献   

10.
1998年5月6日上午11时20分,某化工厂车间变电所日本进口碱性密封型蓄电池(110V、40 A·h)突然发生爆炸,致使该车间停产9h,造成40余万元的经济损失。 事故发生后,发现编号为#35正在运行的电池全部碎裂,#33和#34电池也不同程度地受到损伤。其他电池,包括备用电池基本完好。 检修和更换电池后,经对原浮充电流的测量,发现浮充电流在450~500mA,是正常浮充电流的2倍多。分析事故原因为:一是蓄电池浮充电流过大,长期过充电;二是个别电池因温度高(如#35),电解液蒸发迅速,因此导致电…  相似文献   

11.
为充分发挥远程监控平台的监控和故障预警作用,针对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Charge,SOC)精准估算对汽车控制和安全运行的重要性,利用车辆上传监控平台的运行数据进行SOC估算研究.通过减聚类算法计算隐层中心数,用量子粒子群(Quantum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QP...  相似文献   

12.
蓄电池荷电状态SOC(State of Charge)是电池使用过程中的重要参数。为了能够精确地预测蓄电池剩余电量,本文在对3种SOC基本估算方法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采用了一种新的以蓄电池端电压和内阻为参数进行估计的方法,并按此种方法进行了蓄电池放电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这种算法在SOC小于0.45时计算精确,能用来预测混合动力汽车蓄电池剩余电量。  相似文献   

13.
在考虑电动汽车蓄电池在使用过程表现的高度非线性基础上,分析了影响电池荷电状态的主要因素及其处理方法,建立了改进的二阶线性化电路模型,采用KALMAN滤波法与安时计量法的组合算法来精确估算电池荷电状态,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传动系参数设计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根据整车控制策略和自动无级变速器(CVT)特性,以满足整车动力性指标为前提,从最大限度地降低电机、电池组容量和燃油油耗的角度,对装备CVT的并联型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功率、交流感应电动机特性、主减速器速比和转矩合成器速比等参数的设计依据及其匹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其在越野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综述了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结构类型、特点及适应场合,提出了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选取方法。选取分路式并联混合动力驱动系统作为CFA6470HEV混合动力轻型越野车的驱动系统方案,并对该系统的动力参数匹配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合适的驱动电机以及电池组参数。  相似文献   

16.
一平移二转动并联稳定平台拓扑结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方位特征集理论和单开链单元,研究了少自由度并联稳定平台拓扑结构设计方法。并以运动输出为一平移二转动并联稳定平台为例,阐述了少自由度并联稳定平台拓扑结构综合的详细步骤,对包含有一平移二转动输出的单开链支路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选出符合条件的单开链进行排列组合,得到了多种符合条件的拓扑结构类型。设计人员可根据此方法得到支路结构和拓扑参数特征选择最优机型。  相似文献   

17.
针对混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HEV)发动机输出转矩估计存在误差,进而导致HEV能量控制策略无法得以准确实现的问题,以行星齿轮混联式HEV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动力耦合机构的参数,并应用行星齿轮传动动力学模型及效率模型,推导得出了行星齿轮混联式HEV发动机输出转矩的估计算法.理论计算及实车测试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值与实车测试值之间的最大相对误差由5% ~8%减小为3.94%.  相似文献   

18.
对农用电力辅助型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策略进行分析,并利用ADVISOR仿真平台,在UDDS循环工况下,采用电力辅助式和SOC转矩平衡式两种不同控制策略,对车辆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进行比较。研究表明,采用SOC转矩平衡式控制策略可以有效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  相似文献   

19.
以电瓶电压不正常、点火时间不正确、火花塞间隙过大过小、高压阻抗的大小不同等为对象进行试验,在对次级点火波形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各点火波形参数与点火系统使用因素间的相关关系,指出了各点火系统使用因素对应的波形故障特征参数,根据各故障对次级点火波形各参数影响显著性不同进行了故障特征参数划分。  相似文献   

20.
混联型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优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对一种混联型混合动力系统运行工况进行了分析.基于发动机、电机和蓄电池的效率图,建立了混联型混合动力汽车充电工况和放电工况的系统效率模型.放电工况以系统放电效率最大为优化目标,充电工况根据蓄电池荷电状态不同,分别以系统充电效率最大、系统充电效率与充电功率乘积最大为优化目标,对混合动力系统能量管理策略进行了优化研究,获得了汽车在不同运行条件下的发动机、电动机和发电机的最优控制转矩及转速.燃油经济性仿真结果显示,该混合动力系统在NEDC循环工况下的整车燃油消耗降低36.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