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高海拔冷凉区莴笋——娃娃菜高效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高海拔冷凉区莴笋—娃娃菜高效栽培,采用穴盘基质育苗和垄植沟灌覆膜、一膜两用栽培技术,每667 m~2产值可达13 400元以上。古浪县地处河西走廊东端,海拔1 750~2 430m,年均气温低、无霜期短、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生产优质高原夏菜的理想区域。近年来,古浪县大力发展以娃娃菜、蒜苗、莴笋为主的高原夏菜,每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 000 hm~2(1.5万亩)以上,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为了提高土  相似文献   

2.
正芹菜是兰州高原夏菜外销的主要品种之一,在甘肃定西和兰州地区种植面积达0.67万hm~2(10万亩),并形成了规范化栽培技术,每667 m~2芹菜产量达7~9 t,收入1.2万~2.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甘肃省黄土高原夏季生产的蔬菜俗称"兰州高原夏菜",主要供应东南沿海城市。芹菜具有平肝清热、祛风利湿、解毒宣肺、清肠利便、润肺止咳、降低血压等功效,是兰州高原夏菜外销的主要品种之一。甘肃定西、兰州地区芹菜以大田直播为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提升草石蚕营养品质和商品价值,树立西北高原夏菜特色品牌,发展高原夏菜产区草石蚕特色种植产业,通过项目调研和试验种植,集成地块整理、茬口选择、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促根控秧等关键技术,总结形成了高原夏菜草石蚕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可实现每667 m2产量1 800 kg左右,产值稳定在5 000元以上,较传统玉米种植每667 m2增加收入2 000元,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4.
古浪县农技人员经过试验示范,采用营养钵育苗和垄植沟灌覆膜栽培技术,重施农家肥,增施生物菌肥,总结出适宜冷凉区种植的松花菜一年两茬高效栽培模式。第1茬每667m~2保苗2200株,产量2500kg,平均2.5元/kg,每667m~2产值达到6250元;第2茬每667m~2保苗2200株,产量3000kg,平均2.0元/kg,每667m~2产值达到6000元,一年两茬种植每667m~2产值可达12250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5.
高海拔冷凉地区夏秋蔬菜延期供应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拔1 200 m以上的高海拔冷凉地区利用夏秋季节气候冷凉的优势进行蔬菜生产,为解决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夏秋淡季蔬菜供应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甘肃兰州“高原夏菜”、张北“错季蔬菜”和云(南)贵(州)“反季节蔬菜”三大基地。但是由于种植模式单一,产品上市过于集中、供应期短,销售风险大,效益提升缓慢等原因,不但影响了市场均衡供应,而且影响了高海拔冷凉地区蔬菜产业的发展壮大。笔者依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高原夏菜安全高效生产及保鲜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在2008~2010年对此展开了研究,总结出3 种高海拔冷凉地区夏秋蔬菜延期供应技术。  相似文献   

6.
<正>合理安排茬口,实行菜粮轮作,可培肥地力、熟化土壤,改变连作土壤中有害生物的生存环境,降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实现降耗减污、节本增效、优质高产的目的。我们通过多年研究探索,示范推广了结球甘蓝-水稻轮作栽培模式,结球甘蓝每667m~2产量3500~4000kg、效益5300元,机插水稻每667m~2产量600~650kg、效益850元,合计667m~2效益6150元,经济效益显著,现将该模式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立足西北半干旱山区光热自然资源优势,在甘肃省武山县半干旱山地(1500~1800m)进行全膜双垄沟覆膜,通过前期架豆垄沟点播种植,后期甘薯垄面定植栽培技术实践,总结了架豆套种甘薯高效栽培模式.结果 表明:该模式每667m2实现架豆平均产量达2500 kg,每667m2甘薯平均产量达1800 kg,商品薯率在84%以上,丰富了高原夏菜供应类型,该模式实现了高产、稳产和增收.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天祝县位于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属寒冷高原性气候,无霜期短,气候凉爽,太阳辐射紫外线透过量大,各种土传病原菌少,虫口密度小,病虫害发生轻微.与兰州市近郊的榆中、皋兰、红古县区相比,天祝的高原夏菜具有以下明显优势:无污染,气候冷凉,年平均气温接近0℃,病源菌不宜繁殖,病虫害危害很少,大气、水源、土壤洁净,是种植无污染洁净蔬菜的理想地区;品质优,由于气候冷凉,蔬菜生育期相对延长,营养丰富,色泽翠绿,口感好;上市期补缺优势明显,兰州夏菜的上市时间为5~10月份,而每年7、8月,因气候炎热,西兰花、豌豆苗等存在一定程度的断档,而天祝夏菜的上市期为7~9月上旬,正好补充了兰州高原夏菜部分菜种的空档.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原夏菜产业的发展,兰州市高寒二阴地区蔬菜生产发展迅速,已成为冷凉绿色蔬菜主产区。现从当地气候条件、生产现状、栽培品种、加工销售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科学规划、新品种推广、科技培训、政策引导、精深加工等具体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甘肃、青海、宁夏等西北省份高寒地区面积大,海拔高,气候寒冷,年均气温0~3℃,无霜期短,农业生产基础条件相对落后,传统种植以小麦、马铃薯、豌豆、青稞、油菜等大宗农作物为主,种植业结构简单,没有形成优势明显的特色农业产业.进入21世纪,以兰州为代表的甘肃高原夏菜的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增产增收幅度大.在其辐射带动下,邻近的高寒地区(海拔2 500m以上),如甘肃榆中、天祝以及青海互助等以禾谷类作物为主的高寒地区尝试引进试种冷凉夏菜.试种结果表明,高寒地区虽然气候寒冷,但6~9月份10~25℃的气温却非常适宜喜凉蔬菜的生长,而且病虫害少,上市期正值暑期,与低海拔地区相比,高寒冷凉蔬菜具有突出的品质和市场优势.现以充分发挥高寒地区的环境优势和发展有机、绿色蔬菜为目标,以天祝县为主要试验示范点,研究总结了海拔2 500m以上高寒地区露地娃娃菜的绿色栽培和保鲜贮运技术,旨在进一步扩大名优蔬菜品种的覆盖面,延伸高原夏菜的种植区域,为我国高寒蔬菜和高山蔬菜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正导读:高原夏菜是永登县优势特色产业,截至2017年,永登县高原夏菜种植面积达8 000 hm2,其中娃娃菜达4 000 hm2。传统娃娃菜标准化种植以人工点播或穴盘育苗移栽为主,费时、费力、费资金,因此在永登县柳树镇牌路村开展了滚筒式人力点播机在娃娃菜生产上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仅机播环节每667 m2可降低生产成本310元,在现实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双季鲜食糯玉米插种蔬菜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涛  陆慧 《上海蔬菜》2006,(6):47-49
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探索单位面积生产能力的高产高效新途径,海门市农科所于2004~2005年进行了双季鲜食糯玉米插种蔬菜高效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取得了较理想的经济效益。据承包典型户调查,两季糯玉米每667m~2实收鲜果穗1480kg,产值4560元,鸡毛菜650kg,产值2080元,全年667m~2  相似文献   

13.
<正>甘肃省天祝县位于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属寒冷高原性气候,无霜期短,气候凉爽,太阳辐射紫外线透过量大,各种土传病原菌少,虫口密度小,病虫害发生轻微,是生产夏季冷凉型高原夏菜的理想地区。  相似文献   

14.
河西平川灌区粮菜间套高效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顺福 《中国蔬菜》2005,1(2):48-49
近年河西地区粮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这两年已达 13 333 3hm2,其中几种间套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笔者根据多年的试验,总结出几种适合河西平川高水肥地区粮菜高效间套种模式。1 小麦、大白菜、萝卜、结球甘蓝间作套种1 1 品种选择及效益 小麦选用酒春 3号、甘春 20号等中、早熟品种,每 667m2 产 300kg左右。大白菜选用丰抗 78、鲁白 4号等丰产性好、品质优的品种,每 667m2 产 5 000kg左右。萝卜选用花缨萝卜或翘头青,每667m2 产 3 000kg左右。结球甘蓝选用早熟品种中甘 11,每 667 m2 产3 000kg左右。一年四种四收,每 667m2 总收…  相似文献   

15.
于丽红 《蔬菜》2019,(2):45-47
为了满足广大农户种植辣椒、获取更大经济效益的热切愿望,同时确保传统粮食产区小麦的正常种植面积和产量,通过在2行小麦间种植2行辣椒这一粮菜套种模式,既能增加小麦的通风和透光,抗病、稳产,又能充分发挥辣椒的增产潜力,小麦每667 m~2产量在400 kg左右,辣椒667 m~2产量一般可在380 kg。按小麦价格2.4元/kg、辣椒价格12元/kg计,全年每667 m~2收益在5 500元左右。比单一种植小麦,每667 m~2可增收4 3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6.
正张家口坝上地区利用夏季冷凉的自然条件,采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生产甘蓝,叶球个头小,以外销为主,商品性和品质较好,每667 m~2产量达到5 000 kg左右。河北张家口坝上地区气候冷凉,7、8月最高温度25℃左右,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光质好,病虫害发生少,十分有利于喜冷凉蔬菜生长和后期养分积累。张家口的张北、康保、尚义、沽源、崇礼5个县甘蓝常年种植面积1.53万hm~2(23万  相似文献   

17.
芹菜是兰州高原夏菜外销的主要品种 之一,在甘肃定西和兰州地区种植面积达 0.67 万hm2(10 万亩),并形成了规范化栽 培技术,每667 m2 芹菜产量达7~9 t,收入 1.2 万~2.0 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正>利用设施栽培蔬菜,通过合理安排茬口实行1年多茬栽培,可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经济效益,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我们探索了多种高效种植栽培模式,其中辣椒-叶菜-莴苣1年3熟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辣椒每667m~2产量3808kg,售价3.02元/kg,每667m~2产值11500元,除去成本7500元,每667m~2净利4000元;叶菜每667m~2产量1500kg,售价2.8元/kg,每667m~2产值4200元,除去成本2000元,每667m~2净利2200元;莴苣每667m~2产量2500kg,售价2.2元/kg,每667m~2  相似文献   

19.
正在榆中县推广全膜双垄三沟旱作栽培技术,改变了高寒阴湿区不能种植蔬菜的历史,并通过实施尾菜肥料化利用技术,一膜两用进行两茬栽培,降低了生产成本,每667 m~2收入达5 000~8 000元。榆中县是甘肃兰州高原夏菜的优势产区。2015年蔬菜种植面积达2.4 万hm~2(36.02万亩),年产蔬菜87万t,外销80万t,销售收入19.0亿元。全县20个乡镇,处于高寒阴湿山区的有8个乡镇  相似文献   

20.
<正>西安市是陕西省鲜食枣主产区,鲜食枣品种以梨枣、秦宝冬枣和阎良脆枣为主,目前栽植面积为1 200 hm~2。为提高西安市鲜食枣的生产效率,从2004年开始,我们在高陵县、阎良区开展了鲜食枣省力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取得了明显效果。据调查,实行省力高效栽培技术措施的枣园,梨枣和秦宝冬枣每667 m~2产量稳定在1 500~2 000 kg;而常规生产园每667 m~2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