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为探究青檀种子的萌发特性和最适发芽条件,以山东泰安地区的青檀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温度、不同土壤相对含水量、不同光照时间以及不同贮藏方法处理种子,观察其种子的萌发情况。结果表明,低温沙藏处理是最适合青檀种子的贮藏方法,且贮藏90 d发芽率最优;恒温条件下,其在环境温度低于15℃下种子不易萌发,最适发芽环境温度为25~30℃;光照对青檀种子有抑制作用,其为嫌光种子;青檀种子发芽的最适土壤相对含水量在60%左右,且土壤相对含水量不得低于20%。  相似文献   

2.
该文通过发芽实验研究了温度、光照、pH、贮藏时间等因素对掌叶大黄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掌叶大黄种子没有后熟休眠特性;其最适萌发温度为20℃;掌叶大黄在光照条件和黑暗条件发芽率没有差异;其对pH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在pH为2~10范围内均可萌发,但在pH6~10范围内可获得较高的发芽率;最适贮藏时间为12个月。  相似文献   

3.
白芷斑枯病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次较系统地研究白芷斑枯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5~7;病菌在PDA培养基上能够很好的生长和产孢;对碳源的利用以双糖最佳,对氮源的利用以无机氨态氮最好;光照对病菌的生长和产孢无显著影响。分生孢子在无菌水中的萌发率极低,加入糖分或寄主汁液可显著提高孢子的萌发率;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温度为25~28℃;相对湿度93%以上孢子才能萌发,以RH100% 水中孢子萌发率最高;pH5~7最有利于孢子萌发。在最适条件下,病菌孢子8 h开始萌发,24 h萌发率达到90%以上。光照对分生孢子的萌发无显著影响。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0℃(10 m in)。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水稻胡麻叶斑病病原菌的生长发育特点,从光照、pH、温度、碳源、氮源等方面对其菌丝生长及产孢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水稻胡麻叶斑病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PDA培养基,最适光照为12 h/12 h光暗交替,最适pH为9,最适温度为25℃,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甘氨酸,同时在不同培养基﹑光照时间﹑碳源及氮源上的菌落形态均有差异。孢子萌发的最适光照为24 h全光照,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9,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为硝酸钾。  相似文献   

5.
通过室内生物量测定,研究不同温度、酸碱度及光照对榆白涩病病菌菌丝、病原孢子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榆白涩病病菌菌丝在5~30℃温度范围内均可以生长;最适病菌菌丝生长的温度为25℃;pH值3~11范围内病原菌丝均可生长;菌丝生长最适的pH值为9。榆白涩病病菌孢子萌发率与温度呈正相关,5~35℃温度范围内病原孢子均可萌发;最适于榆白涩病病菌孢子萌发的温度为30℃;最适孢子的生长pH值为8。全光照有利于菌丝的生长,不同光照试验表明光对孢子萌发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总状炭角菌是近几年危害鸡腿菇的一种重要杂菌。研究了温度、空气相对湿度、pH值、光照、营养、通气状况等对总状炭角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温度为10~37℃,最适温度25~30℃;分生孢子萌发温度为12~40℃,最适温度25~35℃;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90%以上。菌丝生长的pH为2~11,最适pH为5~7;分生孢子萌发pH为3~11,最适为5~8。最有利于菌丝生长的碳源为麦芽糖和葡萄糖,氮源为酵母膏、蛋白胨、牛肉膏。仅含有20 g/L葡萄糖、20 g/L蔗糖或者纯水的基质不利于分生孢子萌发。固态基质和良好的通气条件有利于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光照不利于菌丝生长,但对分生孢子萌发影响不大。菌丝致死温度47~50℃,分生孢子致死温度43~45℃。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广金钱草对环境的适应性,比较了每天光照8h、10h、12h、14h、16h,温度5℃、10℃、20℃、25℃、30℃、35℃,土壤含水量10%、20%、30%、40%、50%、60%、70%、80%,pH 5~9等条件下广金钱草种子的萌发率和根长差异。结果表明:广金钱草种子的最佳萌发条件为每天光照12h左右、培养温度25℃、pH 6~8、土壤含水量80%,培养35d时萌发率可达33%~35.5%,根长为1.94~3.85cm。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菌株T05的生物学特性,包括不同培养条件对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T05在PDA、MEA、查彼和基本培养基上都能生长,以在PDA上菌丝生长最快。在PDA上,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5~35℃,最适温度为25℃;pH值为4~10,最适pH=6。在基本培养基上,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是葡萄糖、最佳氮源是蛋白胨、最佳维生素是VB_1。分生孢子萌发需要一定的营养,当其分别在PDB、2%蔗糖水和自来水中时,以在PDB中的孢子萌发率最高。在PDB中,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是15~35℃,最适温度为25℃;接种后8 h就有15%的萌发率,在16~24 h内萌发率为25.33%~46.12%。  相似文献   

9.
粉红聚端孢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的温度、光照、酸碱度和营养等条件下对甜瓜主要采后致病菌———粉红聚端孢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原菌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生长温度为25℃.病原菌菌丝在pH3~8的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pH值为6.光照条件对菌丝的生长无显著影响.离体培养的营养试验中碳源以添加甜瓜汁液的培养基菌丝生长最好,其次为添加葡萄糖的培养基(PDA);氮源则以添加VB的培养基菌丝生长效果最好.孢子在无菌蒸馏水中的萌发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温度为25℃,此时孢子萌发率最高,为50%.孢子萌发的pH为3.0~8.0,但在pH值为4.0~7.0时萌发率较高.结果还表明,分生孢子在黑暗条件下萌发速度快且萌发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pH值、温度、光照条件、基质含水量等环境因素对新疆博斯腾湖野生大肥蘑菇组织分离菌株200561-1菌丝的影响,为其人工驯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培养方法,分别研究不同培养基pH值(pH 4.5,5.0,5.5,…,8.5)、培养温度(4,8,12,…,32℃)、光照条件(连续黑暗、12h/12h光暗交替、持续光照)、基质含水量(45%,52%,59%,…,80%)对大肥蘑菇菌株200561-1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大肥蘑菇菌株200561-1菌丝适宜在中性偏酸环境下生长,pH为6.0~7.0时菌丝表现出良好的生长速度和长势,6.81为其最佳pH值;大肥蘑菇菌丝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4~32℃,最佳温度为28.42℃,根据菌丝和培养温度的关系,可将大肥蘑菇菌株200561-1划分为中温偏高型;连续黑暗的培养条件有利于菌丝的生长,这与该菌在自然条件下的生活史相吻合;大肥蘑菇菌丝在基质含水量为66%,73%和80%时均能良好生长,以74.65%为其最佳值,当基质含水量52%时菌丝不生长,最后萎缩。【结论】新疆博斯腾湖野生大肥蘑菇组织分离菌株200561-1菌丝培养阶段所需的最适pH值为6.81,最适温度为28.42℃,连续黑暗的培养条件有利于菌丝的生长,最适基质含水量为74.65%。  相似文献   

11.
桃枝枯病是近年来在江、浙、沪一带出现的一种新病害,为有效防控桃枝枯病,对其病原桃拟茎点霉(Phomopsis amygdali)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桃枝枯病菌菌丝在PDA培养基、温度25℃、pH 6.0~7.0及光照12 h·d~(-1)条件下生长最好;菌丝生长最适碳源是蔗糖和葡萄糖,最适氮源是蛋白胨和牛肉浸膏。病菌在PDA上易产生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在温度25℃、pH 6.0~7.0、光照12 h·d~(-1)及高湿(95%以上)条件下萌发率最高。综合而言,不同的营养(培养基、碳源、氮源)、温度、光照、pH、湿度等环境条件对桃枝枯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番茄晚疫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番茄晚疫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病菌菌丝在大多数培养基上均能良好生长,其中RSA培养基最适宜菌丝生长及产孢;光照条件不利于菌丝生长及产孢,而黑暗条件起到促进作用;菌丝对碳源的利用,以蔗糖最好,甘露糖最差;在氮源利用方面,大多数氮源均促进菌丝生长,产孢量以氨基丙酸最多,胱氨酸最少;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温度范围为10~30℃,最适温度20℃,适宜pH为5~9。孢子囊萌发的最适温度为15℃,高于35℃不能萌发;光照抑制孢子囊的萌发,pH为7时孢子囊萌发率最高;孢子囊在各种营养物质中均能萌发;孢子囊的致死温度为57℃,10 min。  相似文献   

13.
番茄煤霉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番茄煤霉病病原菌———番茄煤污尾孢霉(Cercospora fuligenaeRoldan)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及杀菌剂抑菌效果测定研究。结果表明:病菌在不同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存在明显差异,以燕麦片培养基、PSA培养基为最适,其次为PDA和果煎汁培养基;病菌菌丝生长温度范围5~35℃,最适为25℃;病菌菌丝体致死温度为55℃、10m in。病菌pH值在3~12范围均可生长,以pH值3~4为最适;光照对病菌菌丝生长影响较小。病菌在黑暗条件下较易产孢。病菌分生孢子萌发温度为10~40℃,最适为25℃,高温对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分生孢子在1%的木糖、果糖、葡萄糖中萌发较好,但在水滴中萌发率较低;pH值2~12范围均可萌发,pH值6为最适;病菌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4℃、10m in。  相似文献   

14.
枸杞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笔者研究了环境条件对枸杞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营养生长、分生孢子产生与萌发的影响, 同时, 对其致死温度进行了测定。结果为: 该菌营养生长和孢子产生的温度范围均为10~35 ℃, 最适生长和产孢温度为30 ℃; 在pH 3~10的范围内该菌均能生长和产孢, 营养生长最适pH为5~6, 分生孢子产生最适pH为3~4; 光照处理对该菌营养生长无显著影响, 但对孢子产生略有促进作用; 该菌在含有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的培养基上能良好生长, 且产孢量大。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 ℃; 最适pH为7 0; 光照条件对孢子萌发无影响; 分生孢子在1%麦芽糖液滴中萌发率最高; 饱和湿度下和水滴中分生孢子萌发最好。致死温度为60 ℃30 min或65 ℃5 min。  相似文献   

15.
栀子叶枯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了不同温度、光照、pH、营养等条件对贵州栀子叶枯病病原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或产孢)的影响,以期系统掌握该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为栀子叶枯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栀子叶枯病菌菌丝在10~35℃温度范围内均能生长,孢子均能萌发,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连续光照或光暗交替有利于菌丝生长和产孢;在pH 5~6之间,是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最适pH;该病原菌适宜于PDA、PSA 等培养基袁单糖、双糖、多糖等碳源以及有机氮和无机氮均能利用。  相似文献   

16.
对短梗五加根腐病病原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病菌菌丝在大多数培养基中均能良好生长,而在孟加拉红培养基上生长较为缓慢;菌丝在5~25℃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温度为20℃;菌丝生长的pH值范围为2.5~8,最适pH值为5;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不大;菌丝致死温度为49℃、10min.菌核在各种营养物质中均能萌发;萌发温度范围为5~25℃,最适温度为20℃;pH值3~8间菌核均能萌发,最适pH值为5;菌核致死温度为54℃、10min.  相似文献   

17.
雷公藤角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雷公藤角斑病病原进行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病病原菌为福木假尾孢。雷公藤角斑病病原菌菌丝在PDA上生长最好;菌丝生长最适pH值为5-6;最适温度为25℃;碳源中单糖、氮源中蛋白胨最有利于菌丝生长,菌丝对氮源的利用比对碳源的利用强。分生孢子在30℃下萌发速度较快,2 h后开始萌发,4 h后的萌发率达到98.6%;分生孢子可以从两端细胞、两端细胞及中间细胞萌发多个芽管,萌发pH值为6,且在相对湿度达到95%以上时,才有较高的萌发率,但对光照的反应不灵敏;其致死条件为温度50℃,时间10 min。  相似文献   

18.
通过发芽试验研究了温度、光照、pH值、贮藏时间等因素对乳突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乳突果种子无后熟休眠特性;其最适萌发温度为25℃;光照条件和黑暗条件发芽率没有差异;其对pH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在pH值为2~10范围内均可萌发,但在pH值为6~8范围内可获得较高的发芽率.最适贮藏时间为12个月.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对鸢尾轮纹病(Alternaria iridicola(Ell.et Ev.)Elliott)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致病性测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病是由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链格孢属真菌引起。其病原菌菌丝在5~35℃均可生长,适温为15~30℃,25℃最适,低于15℃或高于35℃时生长速度下降,菌落异常。适于生长的pH值为5.0~7.0,最适pH值为6.0。病原菌孢子在5~35℃均能萌发,最适萌发温度为25℃,24h萌发率可达100%,10℃萌发率增长较慢,5℃孢子萌发受到抑制;光照条件有利于孢子萌发;pH值3.0~11.0范围内孢子均可正常萌发,最适pH值为6.0,而在过酸条件下分生孢子不能萌发。  相似文献   

20.
王英姿  张伟  赵明  刘学卿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4828-4829,4831
[目的]探究葡萄白腐病菌菌丝生长与产孢的条件。[方法]研究了不同营养、温度、pH及光照对葡萄白腐病菌菌丝生长及产孢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氮源中,氯化铵最利于菌丝生长,硫酸铵最利于病菌产孢;碳源中,葡萄糖和蔗糖最利于菌丝生长,蔗糖最利于病菌产孢;分生孢子在碳、氮营养液中均不能萌发,而果梗煮液最利于孢子萌发。适宜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0~30℃,最适温度为25~30℃;适宜产孢温度范围为20~35℃,最适温度为30℃;适宜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25~35℃,最适温度为28~32℃。适宜菌丝生长和产孢的pH范围是3~5,最适pH为3;适宜孢子萌发的pH范围为2~9,最适pH为3~5。光照对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无影响,但全光照能抑制病菌产孢。[结论]为葡萄白腐病的预警和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