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桑椹菌核病是一类真菌病害,病原菌以菌核的形式在土壤里长期存活,因而探讨利用除草剂草甘膦对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防治桑椹菌核病。分别配制95%草甘膦与对照药剂70%甲基硫菌灵的不同浓度稀释液,在发病桑园土表对肥大性、小粒性和缩小性3种桑椹菌核病菌的子实体和子囊盘进行喷洒。施用95%草甘膦500倍稀释药液和70%甲基硫菌灵620倍稀释药液1 d后明显可见桑椹肥大性、小粒性菌核病菌的子实体和子囊盘开始萎蔫干枯,子囊盘向上卷起,对桑椹缩小性菌核病菌子实体和子囊盘的杀灭作用更为明显,施药4 d后,3种类型桑椹菌核病菌子囊盘完全腐烂失活。另将3种桑椹菌核病菌的子囊孢子置于含有草甘膦或甲基硫菌灵的液体培养基内振荡培养48 h后,检测药液对病菌子囊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95%草甘膦375、500、625倍稀释药液对3种类型病原菌子囊孢子的萌发均具有较好抑制效果,其EC50值均小于对照70%甲基硫菌灵的EC50值。试验结果初步表明,95%草甘膦对桑椹菌核病3种类型病原菌的子实体和子囊盘有较好的杀灭作用,能有效抑制病菌子囊孢子的萌发。建议发病桑园于2月中旬至4月上旬以95%草甘膦375、500、625倍稀释药液喷洒土表,能起到对桑椹菌核病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
桑椹菌核病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次年3月上中旬温湿度条件适宜时,从越冬菌核上开始长出子囊盘,并产生子囊孢子。此时正值桑树开花期,子囊孢子通过风力传播,侵入桑树雌花花器,菌丝侵入子房内形成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最后菌丝形成菌核,危害果实——桑椹。  相似文献   

3.
桑椹肥大性菌核病是果桑生产中常见的桑椹菌核病之一。采用多年、多地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桑椹肥大性菌核病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并根据调查点的土壤病原菌留存、气象条件(降雨及湿度)、果桑品种及栽植密度和树型养成等分析与病害发生有关的因素;选择常用的6种农用杀菌剂,通过对桑树喷雾和土壤灭菌2种施药方法,调查供试杀菌剂对病害的防治效果。调查结果显示桑椹肥大性菌核病具有群体发病的特点,当桑园土壤存在的大量越冬病原菌(桑实杯盘菌Ciboria shiraiana)的子囊孢子萌发期与桑树开花期一致时,病原菌的孢子能很快侵染传播;种植易感病果桑品种和桑树开花前后2个月田间适温(逐渐升温)多湿(RH80%),会明显增加病害的发生及传播机率;栽植密度大及低干养成果桑的发病率较高。在始花期连续3次喷施多菌灵、甲基托布津、腐霉利、菌核净等杀菌剂对桑椹肥大性菌核病的大田防治效果为53.26%~64.24%,内吸性杀菌剂与保护性杀菌剂混配使用具有增效作用;在3月上旬采取土壤施药(40%五氯硝基苯或80%多菌灵)杀菌的方法也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湖州市桑椹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湖州市近年来桑椹菌核病的发生情况、类型、发病原因和防治方法,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分析与总结;提出了适合当地防治桑椹菌核病的措施,即桑椹菌核病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宜早不宜迟;用农药防治时要正确掌握用药时期和用药品种,在桑树鹊口期时用1000倍70%的甲基托布津WP和800倍50%多菌灵WP间隔多次交替喷施,每次间隔5~7d,连续防治3~4次。在桑椹采摘前,发现染病桑椹要及时摘除,并将带病桑椹在远离桑园处集中烧毁或深埋。在冬季结合冬耕,彻底清除桑园内枯枝、落叶和杂草,春期结合除草进行翻耕。  相似文献   

5.
对分离到的桑椹缩小性菌核病病原菌进行分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并进行病原对抑菌药剂敏感性的室内试验,为有效防控该病的危害提供科学依据。在对病原菌形态特征观察的基础上,通过与已知近缘菌株核糖体大亚基rRNA序列的比对,明确该病原菌在分类上属于核盘菌科(Sclrotiniaceae)核地杖菌属(Scleromitrula S.Imai)核地杖菌(Scleromitrula shirai-ana)。该病原菌的主要形态与生物学特性为:子实体单个子囊内的8个子囊孢子在未成熟期排列为2列,随着子囊孢子的生长发育,排列方式逐渐由2列变为不规则的线性排列;病原菌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5℃,菌丝及菌核的致死温度为50℃;病原菌生长的适宜pH范围为5~8,最适宜生长的pH为7。80%百菌清对该病原菌菌丝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EC50值为0.012 0 mg/mL,可选择百菌清对桑椹缩小性菌核病进行化学防控试验。  相似文献   

6.
针对浙江省果桑种植区桑椹菌核病发生与为害严重的问题,拟通过观察桑花不同发育阶段各器官的形态变化,划分接种感染时期及接种部位,调查感染率及病原侵染部位,据此确定病害的防治适期,并且通过田间防效试验确定2种常用防治药剂的用量和施药次数。在桑树开花及果实发育的不同时期、不同部位人工接种病原菌(桑实杯盘菌Ciboria shiraiana),发现病原菌侵染桑花的起始时间是初花期,侵染部位是雌花柱头,被感染的桑花柱头完全伸展开,颜色呈乳白色或白色。在桑树开花的不同时期以2种常用防治药物供试,通过不同用药次数和不同用药浓度的组合试验调查其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甲基托布津和多菌灵仍然是防治桑椹菌核病的有效药剂,2种药剂分别以质量浓度1 mg/L、1.5 mg/L的药液轮流施用3次(每次间隔7 d),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其中第1次施药在花穗形成后到初花期,此时大部分桑花柱头呈半圆形卷曲状、部分开始伸展,颜色介于浅绿色至乳白色之间,但尚未完全成熟。调查施药时间、施药次数和施药浓度对成熟桑椹的果实性状(果长、果横径、千克果实数量、单粒果实质量)影响不明显,而桑果产量则与感病率相关。依据试验结果初步认为,果桑生产实践中可以通过观察桑花柱头的形态辅助开花物候期来确定桑椹菌核病的防治适期,实施上述组合防治方案可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我县榔坪镇木瓜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良 ,有木瓜园 867余hm2 ,年产干木瓜 3 0 0~ 4 0 0t,是我国药用木瓜主产地之一 ,《中国药典》中的“资丘木瓜”即为该地特产 ,现已注册。由于管理不善 ,产量极低 ,镇木瓜科研组成立两年以来 ,我们观察研究发现 ,导致木瓜产量不高的主要病害是花腐病和锈病。1 发病规律及危害1 1 花腐病菌在落于地面的病枝、病果上形成小菌核越冬。翌年春萌发形成子囊盘和子囊孢子 ,随风雨传播 ,引起花腐和叶腐 ,花、叶感病率可达 15%~2 0 %。病花、病叶上产生的分生孢子侵入花瓣和柱头 ,造成果腐 ,严重时病果率达 …  相似文献   

8.
液态地膜+药剂防治桑葚瘿蚊和菌核病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早春在桑园地面覆盖塑料薄膜将桑葚浆瘿蚊和葚菌核病灭于地下的防治原理,作了液态地膜+药剂喷洒桑园地面的防治试验。在处理50d时调查表明,喷洒液态地膜区与空白对照区相比,枝叶生长量增加15.02%~19.33%,单粒椹质量提高21.77%,显示较明显的抗旱效果;液态地膜与甲基对硫磷和甲基硫菌灵配合使用,葚瘿蚊危害期短3d,发生率低19.04%,病葚率低16.81%。其中,药剂起主导作用,液膜的作用次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人们对蝎的需要量逐年增加。自然界野生蝎在空气污染、气候变迁等情况下越来越少,人工养蝎成为补充蝎子来源的必由之路。在养殖过程中产蝎尤为重要,现将多年来实践的养殖技术总结如下:1产蝎需要的条件1.1温度与湿度。产蝎在孕期及产期最佳温度在34℃~38℃之间保持恒温最好。相对空气湿度要求80%~85%,窝穴土壤湿度要求12%~15%,在该温湿度条件下,仔蝎第一次脱皮顺利,成活率高。1.2饲养密度。雌蝎在配种期、孕期密度一般每平方米1000只为宜,在繁殖高峰期密度要小,临产前拣出待产蝎每一杯放一只饲养。1.3光照、声响、振动。阳光直射会…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新疆地区野生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种子为研究对象,在同质环境条件下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根芽比、萌发指数、活力指数及平均发芽时间,探讨生境差异(年均温、年降水量、土壤养分)对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供试无芒雀麦种子在14~16 d结束萌发,发芽率50.00%~76.67%。2)种子萌发特性在区域间具有差异性,乌鲁木齐地区种子萌发能力最强,呼图壁地区最弱。3)年降水量较高的生境下种子萌发能力较强,土壤电导率、土壤pH过高可能不利于种子萌发及生长。4) 9个地区的野生无芒雀麦种子可划分为3个类群,第Ⅰ类群为高萌型,萌发能力强,出苗整齐度高,平均发芽种子数为22.78个;第Ⅱ类群为过渡型,萌发能力较强但萌发持续时间较长,平均发芽种子数为21.11个;第Ⅲ类群为低萌型,种子萌发能力较弱,平均发芽种子数为16.22个。综合比较,年降水量是造成不同地区种子萌发能力差异的重要环境因子,产自乌鲁木齐县、温泉县及巴里坤县的种子萌发能力较好。研究结果可为新疆优质无芒雀麦种质资源的选育选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大10果桑进行了2种栽培模式的不同栽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大10果桑用钢架连栋大棚栽培与露地栽培相比,产量可增加25.17%,采果期可提前21 d,由于上市早,价格也提高了86.25%,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大10果桑,露地栽植密度667㎡桑园以300~400株为宜;大棚栽培果桑,要适当偏稀,每667㎡桑园的栽植密度为256~333株,即可获得较高的桑椹产量,又能提高桑椹品质。  相似文献   

12.
扁穗牛鞭草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离体萌发法测定扁穗牛鞭草花粉生活力及不同保存条件下花粉寿命,运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对大棚和大田开花植株柱头可授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扁穗牛鞭草花粉离体萌发率为65.67%;室温(27℃)下,干燥保存的花粉寿命为3h,湿润保存的花粉寿命为4h;外界环境因子对扁穗牛鞭草柱头可授性影响较大,大棚(平均温度27℃,平均相对湿度65%)、大田(平均温度25℃,平均相对湿度75.9%)两条件下柱头可授性随时间变化差异性显著(P<0.01);大棚内扁穗牛鞭草植株柱头可授期为花后1~5d,大田条件下柱头可授期为花后1~3d.  相似文献   

13.
余虹  吴叙英 《蚕业科学》1997,23(1):10-13
室内饲养桑粉虱,感温20℃,卵期平均7.6d;在18.38~19.59℃,幼虫期1龄平均6.2d,2龄3.1d,3龄4.0d,4龄及蛹期8.5d。室内饲养结合田间实验,桑粉虱成虫的单雌产卵量平均为21粒。成虫寿命室内为2~6d,室外有长于8d的。以蛹在落叶、土表和杂草中越冬。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添加量防霉剂对高水分饲料水分活度和保存时长的影响。试验设置3个不同水分的饲料和3个梯度的丙酸丙酸铵复合防霉剂处理,分别储存在高温高湿(温度37.5℃、湿度75%)和常温(温度20~25℃、湿度50%~70%)两种不同条件下,探究饲料随着储存时间延长,水分活度、霉菌总数的变化。结果显示,当水分活度达到0.770左右时,饲料霉菌总数快速增长;在高温高湿储存条件下,各试验组饲料可以保存40 d左右,保存时长无差异;在常温条件下,防霉剂添加量越高的饲料保存时间更长。研究表明,水分为12.8%~13.3%的饲料,添加0.8 kg/t防霉剂可延长饲料气味改变时间;添加1.2 kg/t防霉剂、水分约为12.5%的饲料可保存90 d以上,饲料霉菌总数未发生增长。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探究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牦牛生长性能及瘤胃真菌菌群结构的影响。选取健康、平均体重为(107.54±4.72) kg的2岁母牦牛24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L组、ML组、MH组、H组牦牛饲喂代谢能相近,蛋白水平分别为9.64%、11.25%、12.48%、13.87%的饲粮。预试期15 d,正式试验期135 d。结果显示,MH组和H组牦牛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L组和ML组(P<0.05)。牦牛瘤胃真菌菌群丰富度随饲粮蛋白水平升高而升高。牦牛瘤胃真菌优势菌门为新美鞭菌门、担子菌门和子囊菌门,且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随蛋白水平的升高明显提高,优势菌属为维希尼克氏酵母属和枝梗鞭毛菌属。研究表明,饲粮蛋白水平为12.48%时更有助于提高牦牛生长性能,改善牦牛瘤胃真菌菌群的丰富度,调节瘤胃微生物区系。  相似文献   

16.
以杂交狼尾草母本美洲狼尾草不育系Tift 23A和父本象草N51为材料,采用花粉离体萌发法测定花粉活力,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结合柱头形态特征观测与田间人工杂交授粉试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象草抽穗1d后开始散粉,散粉期持续7d;散粉第1d花粉活力较高,为71.6%,第2~4d花粉量最多,花粉活力显著高于其它各天,平均值达77.2%,之后迅速下降,第7d时散粉量极少,花粉活力降到50.3%。美洲狼尾草柱头可授期为7d,可授性为2~3d柱头1d、4d柱头5~7d柱头;柱头抽出第1~4d人工授粉杂交结实率极显著高于5~7d,其中2~3d的田间人工授粉平均结实率显著高于其它各天,为84.1%;柱头呈白色,开裂角度为60°~90°时具有最强可授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犬脓皮病病原菌的致病机制、筛选有效的临床外用药物,采用砂纸打磨皮肤的方法,选取临床犬脓皮病病例中分离得到的伪中间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pseudintermediu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各1株,进行分点皮内注射感染小鼠,并于室内常规湿度(30%~40%相对湿度)和高湿度(60%~65%相对湿度)环境下饲养96 h,记录临床表现、剖检变化及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常规湿度下感染小鼠均于2~3 d结痂康复,而在高湿度环境下造模小鼠均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病理切片结果显示,在高湿度环境下,2种菌感染小鼠的皮肤各层及皮下组织病理变化与临床上犬脓皮病病例相似,伪中间葡萄球菌感染组小鼠皮肤多出现脓肿灶,可见明显囊膜结构;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组多为弥散性变化。结果表明,60%~65%相对湿度环境有利于犬脓皮病病原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皮肤。  相似文献   

18.
提高假俭草种子发芽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低温冷冻、擦破种皮、硝酸钾、氢氧化钠及硫酸对假俭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因素均对假俭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平均发芽天数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10%氢氧化钠处理5 min,可使种子发芽率提高到96.0%,发芽指数提高到40.86,平均发芽天数缩短至2.53 d;49%硫酸处理同样极大地提高了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缩短了平均发芽天数,但10 min、15 min、20 min 处理之间的发芽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旨在研究凉茶渣、蚯蚓液对湿热条件下肉牛生产性能、行为和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4头体况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22~24月龄育肥期西杂牛,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凉茶渣组(HT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9.5%凉茶渣)和蚯蚓液组(EF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37%蚯蚓液)。试验期45 d,预试期3 d,正试期42 d。每天记录牛舍环境温度和湿度,并计算温湿指数。正试期第1天和最后1 d称量肉牛体重,每7 d记录1次采食量,并计算平均日增重(ADG)、平均干物质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F/G)。预试期第1天测定血清皮质醇(Cor)含量,预试期第1~3天记录肉牛呼吸频率(RR);正试期第39~41天连续3 d记录肉牛站立时间、躺卧时间、反刍时间、采食时间和RR。正试期第42天晨饲前采集血样,测定血清生化指标、激素及抗氧化能力指标。【结果】试验期间肉牛处于湿热环境(环境温度19.1~39.9℃,环境湿度31.7%~89.7%)。与CON组相比,(1)HT和EF组肉牛血清中Cor含量及热休克蛋白70(HSP 70)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且肉...  相似文献   

20.
水分影响牧草的生长和生产,光能驱动牧草水资源利用和生产地上生物量,二者均是限制黄土高原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结合黄土高原光照时间长、水分短缺的特点,深入了解水分和光照强度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生长的影响,可为优化紫花苜蓿的种植模式和栽培管理提供一定依据。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两种供水水平(高水:田间持水量的70%~100%;低水:田间持水量的50%~70%)和两种光照强度[高光:总辐射接受量约为20.7MJ·(m2·d)-1,相当于晴天的太阳辐射;低光总辐射接受量约为14.8 MJ·(m2·d)-1,相当于半阴天的太阳辐射]下紫花苜蓿生长动态、地上生物量和水分利用的变化规律,阐明光照强度和水分对紫花苜蓿的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水低光处理下,紫花苜蓿的叶片数、叶面积最大,单株地上生物量最高。在两种光照强度下,高水处理的紫花苜蓿较低水处理地上生物量平均增加158.1%,耗水量平均增加68.8%,水分利用效率平均增加65.5%。两种水分条件下,低光处理下的紫花苜蓿较高光处理地上生物量平均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