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鸭疫里默氏杆菌分离鉴定及蜂胶灭活疫苗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危害雏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为预防鸭传染性浆膜炎,从疑似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鸭分离鉴定了鸭疫里默氏杆菌,并制备了蜂胶灭活疫苗,结果表明该灭活疫苗用于鸭场免疫,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从信阳市临床疑似鸭传染性浆膜炎发病樱桃谷鸭中分离菌进行形态、培养特征、生化试验和动物试验,鉴定为鸭疫里默氏杆菌。  相似文献   

3.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新鸭病、鸭败血症、鸭疫综合症、鸭疫巴氏杆菌病等;该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雏鸭群感染可导致大批发病和死亡。建阳市于上世纪90年代发现本病,随后成为长期危害肉鸭养殖业的一种最常见细菌病。过去治疗鸭疫里默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4.
吴立芬 《现代农业科技》2009,(14):303-303,305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雏鸭一种传染病,主要侵害1-8周龄的小鸭。介绍了鸭传染性浆膜炎发生流行特点,总结了其诊断与防治方法,以期为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鸭败血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鸭疫综症,曾被误称为鸭疫巴氏杆菌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害.在农村养殖户中因鸭舍建造不规范、卫生条件欠缺、防疫水平差等原因造成流行.该病感染率高,常因不能正确诊断治疗死亡率较高,给养殖户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任志 《福建农业》2013,(12):94-94
鸭传染性浆膜炎系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是危害养鸭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在我国各地均可发生。据初步调查,有的大型鸭场,特别是在育雏环境卫生条件差的鸭场经常发生传染性浆膜炎,死亡率可达20%-40%,死亡高峰期在25-35日龄之间,由此降低鸭育雏期的成活率,并使生长速度下降,体重减轻,残鸭量增加。  相似文献   

7.
临床中最常见的是鸭疫里氏杆菌是引起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菌。由于鸭疫里氏杆菌极易产生耐药性,常使首次使用的抗生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要反复不断更换药物,既增加了药物成本又常导致病死率增加,给广大养殖户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对鸭疫里氏杆菌的耐药性情况调查,找出问题,提出解决对策,能最大程度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为研制鸭传染性浆膜炎二价灭活疫苗,以鸭疫里默氏菌血清1型 RAf63株和2型 RAf34株为菌种,培养,灭活,浓缩,混合后制成二价灭活疫苗。2倍量接种6 d 樱桃谷鸭测定疫苗的安全性;接种6 d 樱桃谷鸭,免疫后5、10、14、21、35、49、63、70 d,进行攻菌试验,测定疫苗的免疫原性。结果表明,该疫苗安全,免疫后14 d 产生保护,保护率为90%,免疫持续期可达60 d。研制成功可用于预防由血清1型和2型鸭疫里默氏菌引起的鸭传染性浆膜炎。  相似文献   

9.
1992年10月底,泉州市郊两个养鸭户的两批丽佳雏鸭相继于15日龄左右发生一种以萎顿、软脚、眼界有分泌物、下痢和摇头、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为特征的疫病.根据临诊和病理学检查和病原学检验,分离出一株血清Ⅰ型鸭疫巴氏杆菌,确诊为鸭传染性浆膜炎.为国内另一鸭品种发生本病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0.
鸭疫里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 estifer,RA)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家鸭、火鸡、鹅和多种家禽。该病是以纤维素性心包炎、  相似文献   

11.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神经症状和呼吸困难为其主要临床特征。经镜检,细菌培养,荧光抗体检验确诊;以作好鸭舍清洁卫生,保温,接种鸭疫巴氏杆菌为主要预防措施;治疗以抗菌素,沙星类药物为主,配合中药,保护率达40-60%。  相似文献   

12.
郑州市郊某鸭场发生一起临床症状、剖检病变疑似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疫里氏杆菌病例,从中分离到1株细菌。对分离的病菌进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和动物试验,鉴定为鸭疫里默氏杆菌。药敏实验表明鸭疫里氏杆菌对头孢噻肟、卡那霉素、环丙沙星等敏感性较高。通过治疗,病情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13.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1~8周龄的小鸭。其特征是纤维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性输卵管炎和脑膜炎、关节炎及麻痹。一旦发病,传染快,死亡率高。现将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治介绍如下。(一)临床症状病鸭精神  相似文献   

14.
丁忠新 《福建农业》2012,(12):26-27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氏杆菌病,俗称新鸭病或鸭败血症,原名鸭巴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鸭、火鸡和其他禽类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该病的临诊表现特点是,病禽困倦、缩颈,眼与鼻孔有分泌物,排绿色稀粪,到后期出现神经症状如转圈、抽搐。其病理变化主要特点为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以及干酪性输卵管炎和脑膜炎。目前,鸭传染性浆膜炎在我国各省养鸭区域均有发  相似文献   

15.
谌洪光 《农技服务》2005,(12):41-41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1~8周龄的小鸭。本病以纤维素性心包炎、纤维素性气囊炎为特征,是严重危害小鸭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16.
何世成 《湖南农业》2009,(11):19-19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巴氏杆菌病,其特征是发生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及关节炎。本病发病率、死亡率高,易发难治,是当前国内外造成养鸭业重大经济损失的最主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7.
采文华  刘伯虎 《吉林农业》2011,(10):183-183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氏杆菌病,原名鸭疫巴氏杆菌病,主要会对2—7周龄雏鸭造成危害的一种传染病。近日,作者接诊一例17日龄蛋雏鸭爆发传染性浆膜炎的病例,经过5天的治疗,前后共死亡苗鸭200余只,现将诊治情况总结成文,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默氏病,在五夫镇也叫包心病,是由鸭感染鸭疫里氏杆菌引起的一类传染性疾病,一旦发病会引起鸭的死亡、体重减轻等症状。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是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五夫镇当地每年养鸭数量一般在20万羽左右,以小型专业户为主,鸭传染性浆膜炎每年时有发生,特别对一些新的养殖户由于认识不足,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感染耐过的鸭多变为残鸭或僵鸭,生长受阻,饲料报酬低,养殖户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陈发扬 《福建农业》2007,(12):24-25
鸭性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以危害雏鸭为主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与致病性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后,常造成雏鸭短期内生长发育严重受阻,甚至大批发病和死亡,给养鸭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2007年3月,闽侯县荆溪镇鸭场饲养的鸭相继发病,其症状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缩颈嗜睡,脚软扭头,打喷嚏,眼鼻流浆膜性或黏液性分泌物,尤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最明显。初步诊断为鸭传染性浆膜炎,后经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病原分离和鉴定,确诊为鸭传染性浆膜炎混合大肠杆菌感染,并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20.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为鸭传染性浆膜炎,是小鸭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可引起小鸭的大批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是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