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正树葡萄又叫嘉宝果,属桃金娘科,终年常绿,生长缓慢,树形优美,又不易寄生介壳虫、蚜虫,其生物学性状适合盆景及庭园种植;果实球状,状似巨峰葡萄,因而名叫树葡萄。树葡萄在花谢后7~10d形成果实,果实历经淡绿色、紫色、深暗紫色而成熟,果实硕大圆润,果皮结实光滑。果实生长在树干及主枝上,在我省春、秋两季一年约可结果3~4次(原产地巴西可高达五次之多)。果实既可供人观赏,亦可食用,应用在阳台盆植、庭园景观或盆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夜间补光对巨峰葡萄春果叶片营养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完善广西巨峰葡萄春果栽培管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5年生巨峰葡萄春季新梢展叶期开始,每天夜间进行12 h红、白、蓝3种光质补光处理,测定分析盛花期、膨大期、转色期和成熟期各处理葡萄叶片的SPAD值及可溶性糖、淀粉、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在果实收获时测定分析葡萄果实的基本理化指标.[结果]与对照(CK,不补光)相比,在巨峰葡萄春果各生长期夜间补充红光12 h和白光12 h均能提高其叶片SPAD值、淀粉含量及全氮含量;在果实品质方面,夜间补充红光12 h和白光12 h可显著增加巨峰葡萄果实的果粒重、纵径和横径,其中红光12 h处理果实的果粒重、纵径和横径最高,分别为6.01 g、22.98 mm和19.82 mm;夜间补充红光12 h、白光12 h和蓝光12 h均可提高巨峰葡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其中红光12 h和蓝光12 h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分别为18.20%和18.13%,显著高于CK(P<0.05,下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巨峰葡萄果实的果粒重、纵径、横径与叶片SPAD值、全氮、全磷含量呈极显著(P<0.01,下同)或显著正相关,与全钾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果实可滴定酸含量与全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夜间补充红光12 h和白光12 h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巨峰葡萄春果栽培过程中光照的不足,因此,在巨峰葡萄春果生产中可通过人工补充红光和白光调节树体的生长发育状况,提高果实品质,生产优质鲜食春葡萄.  相似文献   

3.
嘉宝果又名树葡萄,一年四季都可开花、结果,其花果簇生于主干和主枝上,果实既可食用,又可以观赏,在南方非常适合作为盆景和庭院景观栽培。本文介绍了嘉宝果植物学特征、生长特性和南方盆栽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4.
《福建农业》2012,(9):36-37
树葡萄的学名叫嘉宝果。树葡萄不是葡萄树,也不是树形葡萄,而是一年四季长青的大乔木果树,因其果实酷似葡萄,所以名之为树葡萄,它是一种曾隐藏在原始森林的特殊物种,一年可以开四次花,结四次果,为国家重点保护品种。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葡萄园行间覆盖防草布对"红地球"葡萄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用7年生的"红地球"葡萄树为试验材料,测量"红地球"葡萄果粒纵径、横径、果粒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果实着色参数等.结果表明,行间覆盖防草布对"红地球"葡萄果粒纵横径、果粒重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没有影响,但在膨大期推迟了果粒重增长,在成熟期降低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其可滴定酸含量增加;果面颜色指数CIRG增加.葡萄园行间覆盖防草布对"红地球"葡萄果实生长发育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南宁地区阳光玫瑰葡萄夏果和不同修剪时期冬果的品质差异。[方法]以阳光玫瑰葡萄2月5日修剪的夏果、8月20日和8月29日修剪的冬果为试材(其中8月29日修剪的树体转色期后进行保温处理),分别测定果实的穗重、粒重、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可滴定酸、固酸比以及Vc等果实品质指标。分析夏果和不同修剪时期冬果的果实品质差异。[结果]在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下的阳光玫瑰葡萄夏果品质优于冬果,夏果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及Vc含量均高于冬果;8月29日修剪保温的阳光玫瑰冬果Vc及固酸比均高于8月20日修剪不保温的冬果,且其可滴定酸含量更低。[结论]该研究为葡萄一年两收生产中果实品质的提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3种光质补光对巨峰葡萄春果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为完善广西巨峰葡萄春果栽培管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年生设施栽培巨峰葡萄为试验材料,在新梢展叶期至果实成熟期,应用白、红、蓝3种光质进行夜间非连续光照6 h(03:00—06:00和18:00—21:00)处理,以自然光照为对照(CK),研究不同补光处理对巨峰葡萄春果新梢生长、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生理及果实生理生化等指标的影响。【结果】在3种不同光质补光条件下,巨峰葡萄春果新梢基部粗度、1~10节总长度、叶长、叶宽、叶柄长和叶厚均高于CK;其中蓝光6 h处理的新梢基部粗度和1~10节总长度增量最大,分别较CK显著增加12.80%和27.00%(P<0.05,下同);白光6 h处理的叶长、叶柄长、叶厚和叶片长宽比等指标表现最优,分别较CK提高11.78%、55.90%、12.90%和1.85%;红光6 h处理的叶宽表现最大,较CK显著提高15.06%;相较于CK,在巨峰葡萄春果各生长期夜间补充白光6 h和红光6 h均能提高其叶片叶绿素含量;不同光质补光处理的巨峰葡萄春果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及果实单粒重、横径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呈现不同程度升高,而叶片胞间CO2浓度和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呈现不同程度降低。【结论】在巨峰葡萄春果栽培过程中,夜间补充白光6 h和红光6 h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光照的不足。因此,可通过人工补光调节葡萄的生长发育状况,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8.
果实套袋是指将幼果套于特制的果实袋内,在生长期内进行保护的技术措施。其作用一是防治果实病虫害。生产实践证明,套袋可使苹果轮纹病、炭疽病,葡萄白腐病、霜霉病等导致的烂果率降低在2%以内。二是促进果实着色。对红色品种果实通过套袋可使得果实颜色鲜艳,如红富士着色率可达100%,巨峰葡萄果面鲜红色。三是避免果面荡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赤霉素(GA3)对巨峰葡萄冬果花序拉长效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广西地区巨峰葡萄一年两收高效、优质栽培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巨峰葡萄冬果修剪催芽后约15 d、新梢展开5~6叶时,分别用不同浓度GA3喷施新梢,以喷清水为对照(CK),定时测量各处理花序伸长情况;果实成熟后每处理采取5~10穗正常果穗,分别测量果穗长度、果粒数、果粒纵横径和果肉硬度,并分析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和总酸含量.[结果]2.0、4.0、6.0、8.0和10.0 mg/L GA3处理均能明显拉长巨峰葡萄冬果的花序,喷施后15 d,分别比CK增长31.58%、28.96%、55.26%、50.00%和56.14%.果实成熟时,2.0、4.0、6.0、8.0和10.0 mg/L GA3处理的果穗长度分别为19.7、19.9、19.6、21.0和20.8 cm,明显长于CK的16.2 cm;不同浓度GA3处理对巨峰冬果果实的外观品质无明显影响,但能显著降低其总酸含量(P<0.05)、明显提高固酸比等内在品质;4.0和6.0 mg/L GA3处理的花序卷曲率较低,分别为4.60%和1.92%.[结论]喷施GA3可有效拉长巨峰葡萄冬果花序和果穗,明显提高果实的部分内在品质,以在冬果新梢展开5~6叶时喷施1次4.0~6.0 mg/L GA3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选择已进入丰产期的大田红地球葡萄,就地建棚霜前扣棚,果实留树延迟采收,是设施农业技术在葡萄延时采收应用的一项葡萄留树保鲜技术。鲜食葡萄延迟采收,留树保鲜的葡萄附加值超过冷库保鲜葡萄5~7倍。  相似文献   

11.
<正> 2003年上半年,在一些专业期刊及互联网上传播了这样一些类似信息“天下奇果布福娜”、“奇特水果布福娜”、“神奇水果布福娜”。据介绍布福娜抗性强、早果丰产、扦插苗第二年即可挂果,几乎无病虫害。果实风味独特,果实似葡萄、浆多、味甜芳香……果实可留树至春节前后出售,也可贮存至翌年三四月上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单穗不同留果量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香气物质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葡萄品种‘阳光玫瑰’为材料,花后1周进行疏果处理,单穗留果量分别为40粒(L40)、60粒(L60)、80粒(L80)。应用GC-MS定量定性分析不同发育阶段葡萄果实中香气成分及含量的变化,并应用qRT-PCR技术研究不同发育阶段果实香气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不同留果量处理对葡萄果实外观品质影响明显,L40处理穗形美观、果粒饱满、色泽均匀; L60处理果粒较小、穗形不紧凑; L80处理果实成熟不一致且杂含大小果。3个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异不显著,L40处理的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余处理。在成熟期,C6化合物含量在L60处理果实中较高;而萜烯类物质总含量则在L40处理果实中最高,且单个萜烯物质如芳樟醇、香叶醇等其含量同样明显高于L60和L80处理。另外L40处理较其他处理其果实中各种萜烯物质含量下降更慢,某些萜烯类物质如顺式氧化芳樟醇、香茅醇保留时间更长。果实香气合成相关基因转录分析表明,葡萄醇脱氢酶基因(VvADH)转录表达与果实中醇类物质含量极显著相关。脱氧木酮糖-5-磷酸合成酶基因(VvDXS)转录表达受留果量处理影响明显,且与萜烯物质总量极显著相关。L40处理果实Vv DXS表达整体趋势高于其他处理。[结论]单穗留果量为40粒处理有利于葡萄果实发育后期香气物质积累及保存,可明显改善果实外观品质。  相似文献   

13.
探讨赤霉·氯吡脲复配药剂对葡萄果实的调节作用及适宜用量,为农业生产上应用其提质增产提供数据支撑。以清水、赤霉酸、氯吡脲为对照,采用不同浓度赤霉·氯吡脲浸果,研究葡萄坐果率、果形参数、产量和品质的变化,探讨赤霉·氯吡脲复配药剂在葡萄生长调节上的适宜用量。结果(1)赤霉酸、氯吡脲单独浸果可显著提高葡萄坐果率,增加果穗长度,促进果实膨大,增加果实产量,增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糖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2)氯吡脲浸果对葡萄坐果率、产量和品质的促进作用小于赤霉酸处理。(3)赤霉·氯吡脲浸果处理,葡萄坐果率提高24.4%~29.7%,果实横径、纵径增大,小区产量提高10.1%~22.2%。(4)不同浓度赤霉·氯吡脲处理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7.2%~10.9%,含糖量增加8.6%~15.3%,可滴定酸含量降低11.3%~16.9%,可明显改善葡萄品质。(5)赤霉酸和氯吡脲复配对葡萄果实的增产、提质作用优于二者单独处理,中等浓度复配效果较优。表明赤霉酸与氯吡脲复配有利于促进葡萄坐果,增加果实产量,提高果实品质。农业生产中,推荐使用1.2%赤霉·氯吡脲复配制剂,葡萄谢花后生理落果初期浸果浓度为40m...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下巨峰葡萄叶柄和果实钙素营养含量及其动态变化规律,为广西葡萄钙素营养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在巨峰葡萄夏果和冬果的不同生育阶段,对叶柄、果实进行采样,测定其钙含量,并结合果实发育动态,分析其钙素营养动态变化规律.[结果]一年两收巨峰葡萄夏果从盛花期到采收期,叶柄钙含量为2.06%~4.55%,整体上呈增长趋势,前期上升较缓慢,后期上升较迅速;果实发育期间,钙含量为1.14%~0.08%,整体上呈下降趋势,前期急速下降,后期下降较缓慢,下降幅度最大的时期为4月22~28日,与幼果迅速膨大期吻合.冬果的叶柄和果实钙含量动态变化趋势与夏果相似,但钙含量低于同期夏果.[结论]巨峰葡萄在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下,夏果盛花期至采收期叶片生长需大量吸收、积累钙素营养,果实发育期容易缺钙,在夏果采收后及冬果幼果迅速膨大期需增施钙肥.  相似文献   

15.
在新疆伊犁州园艺研究所葡萄试验园以无核白鸡心葡萄为试材,研究了红提大宝TM对果粒大小、果粒纵横径及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于无核白鸡心葡萄果粒纵径(长度)10~12 mm时应用红提大宝TM 500~1500倍水溶液喷施果穗,可显著增大果粒,增加果粒纵径和横径,但同时也降低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及增加了果蒂粗度。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不同果袋对宁夏风沙地‘红地球’葡萄品质及果皮色素形成的影响,并对苯丙氨酸裂解酶(PAL)活性与花色苷合成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套袋可降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SSC)和可溶性总糖质量分数,提高维生素C质量浓度,对果实含酸量无显著影响,对单穗质量影响显著;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类黄酮这3个指标在果实解袋后快速降解,但其综合质量分数整体上高于对照。不同处理均可降低果实花色苷的质量分数,PAL与花色苷呈正相关性。综合分析得出,不同果袋处理对‘红地球’葡萄品质和果皮色素形成有显著影响,PP果袋(无纺布果袋)有利于改善葡萄果实品质及着色,白色无纺布果袋(D处理)综合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香格里拉地区不同留果量对赤霞珠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在葡萄结果枝16枝/株的情况下,测定不同留果量对葡萄果实中总糖、可滴定酸、p H值、总酚、单宁、花色苷含量,以及一年生葡萄枝条中总糖与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当留果量为12、16或20穗/株时,果实的总糖含量、糖酸比均显著高于对照,而可滴定酸含量却明显减少;当留果量为16穗/株时,果实的总酚、丹宁含量均达到最大值;而果实的p H与总花色苷含量却随着留果数量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的趋势;且不同处理的果树一年生枝条的总糖及淀粉含量较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结论】在香格里拉地区,赤霞珠葡萄栽培生产过程中最佳留果量为16穗/株,即梢果比为1∶1时,亩产约为900 kg,且果实糖分高、酸度低,酚类物质丰富,可以有效改善葡萄果实风味。  相似文献   

18.
以葡萄品种户太8号为材料,研究铺设反光膜对设施大棚栽培葡萄果实外观品质、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及果实大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果园铺设反光膜既可调节果树冠层微环境(光照强度),又能改善果实品质。铺设特卫强反光膜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果实百粒重显著高于对照;覆膜处理的光照反射率显著高于对照。研究表明,铺设反光膜处理对葡萄着色和前期成熟果数量作用显著,成熟期前2周可采摘的葡萄产量是对照的2.1倍,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9.
谢长荣 《新农业》2011,(11):20-20
延迟栽培是葡萄设施栽培的一个新形式,它以后期盖膜防寒延长果实的留树时间为目的,尽量推迟葡萄的成熟和采收,从而延长新鲜葡萄上市时间,形成外面冰天雪地,温室内叶绿果红的特有景色。红地球葡萄是晚熟品种,果刷耐拉力强,特别适合延迟栽培,若是管理良好,东北地区设施内可延迟到元旦前后进行采收。若将红地球葡萄延迟栽培和观光旅游相结合,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葡萄套袋后葡萄果实表面真菌种群结构变化及套袋对烂果的影响,以玫瑰香品种为试材,对套袋葡萄果面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对套袋造成的葡萄烂果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不同套袋处理果实真菌种群的变化和对烂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葡萄套袋环境下,套袋果实表面所带真菌主要有曲霉菌、链格孢菌、根霉菌、毛霉菌、炭疽菌;不同套袋处理果实表面真菌种群结构不同,套塑料袋处理中真菌的分离频率最高,套纸袋的分离频率最低;不同套袋处理造成的葡萄烂果情况不同,套纸袋的果实烂果率仅为4.8%,而套塑料袋的烂果率则高达4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