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D型输油泵螺旋密封改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振荣 《油气储运》2000,19(9):19-21
介绍了D型输油泵螺旋密封的结构、原理及其应用,改造后的螺旋密封与原输油泵的填料密封相比,螺旋密封的结构合理、安装方便。采用螺旋密封可实现点滴不漏,既节约了能源,又保证了安全生产。螺旋密封固定套可一次安装,不用再拆卸,延长了检测周期,减少了维修工作量。在D型输油泵上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螺旋密封在D型输油泵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世维 《油气储运》1990,9(3):50-51
管道输油使用的D型输油泵,其轴封不外有两种型式:一种为软填料密封(如石棉填料、膨胀石墨等等),另一种为机械密封。前者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轴封形式,据笔者了解都没有很好地解决渗漏问题。机械密封虽有较好的密封性能,但对于D型输油泵也存在着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猛 《油气储运》2000,19(6):44-46
在D型输油泵螺旋密封装置的应用中发现,不同规格的D型泵在输送不同原油及在不同运行工况下,会导致密封效果出现较大差异。通过分析,指出在螺旋密封装置设计时将输送介质粘度、运行温度及压力等参数作为常数,是导致密封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工况,确定了螺旋密封装置的设计参数选值,对原设计进行了修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螺旋密封装置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双螺旋密封装置(CN91.2.26522.1)自开发以来,由于其密封性能好、使用周期长、安全可靠等特点,具有普遍的推广价值。胜利石油管理局油气集输公司与专利权人刘祖益高级工程师合作,首次将其应用于250D 60×8型和250Ys 150×2型外输油泵上。该密封装置运行时间已超过8 640h,至今,密封部位不漏油、不发热,中间无维修和更换配件,没有发现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5.
油田现用离心输油泵的轴封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为此,研究设计了一种异形浮动螺旋动力密封装置.采用独特的锥形分段浮动螺旋、摩擦环式停车密封结构,综合了机械密封和动力密封的优点,使其能够自动调整密封压力、自动补偿螺旋摩损、自适应泵轴窜动.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被密封介质压力介于0.09~0.21 MPa时,泄漏量不大于0.015 L/min,温升小于67 ℃,工作过程中不会引起被密封介质的汽化,能满足输送一般液体介质密封的要求;当工作介质压力发生变化时,密封压力能够随之变化,密封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输油泵机械密封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乌鲁木齐-兰州成品油管道投产过程中苏尔寿输油泵机械密封失效的四种情况为例,分析了密封非正常损坏的原因,并提出了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针对宾汉姆HSB型输油泵在运行中经常出现的滑动轴承过热问题,通过查找原因,发现冷却装置不完善,水循环管路不畅,滑动轴承箱挡油环密封不严,以及滑动轴承质量问题等因素是造成宾汉姆泵滑动轴承过热的主要因素。通过在宾汉姆泵安装铜制翅片形水冷却器,降低了润滑油温度,抑制了轴瓦温度的上升,解决了宾汉姆泵滑动轴承温度超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输油泵总体结构、水力设计方法、铸造加工工艺、高压机械密封、可靠性检测等方面的设计研究,解决了国产化输油泵效率低、可靠性差等问题,研制完成的管道输油泵经现场运行验证,取得了预期的使用效果,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黄龙  喻斌  张世彬  西之华  陈莎莎 《油气储运》2012,31(10):790-794
输油泵进出口管道安装的合理性对输油泵的正常运行起着重要作用,设计不当可能引发泵的变形、振动、噪声和负压气蚀等一系列问题。为此,基于某工程实例,综合考虑管道应力和泵的水力特性,对输油泵进出口管道的安装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输油泵进出口管道的任何一种安装方式,都必须同时满足管道应力和泵的吸入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当泵站进站压力较高时,宜选用地上安装方式,即以管道应力分析为选择原则;当泵站进站压力较低时,宜选用埋地安装方式,即以泵吸入分析为选择原则。  相似文献   

10.
吴宏斌  顾翔  张建虎 《油气储运》2012,31(10):798-799
输油泵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径向力和轴向力是其噪音、振动、轴承温升,以及传动部件损坏的根源。分析了DZY型输油泵轴承在系统工作中的受力状态,系统论述了作用在输油泵叶轮上的径向力、轴向力的产生原因和平衡方法。国内某输油处在投产试运行过程中,发生输油泵损坏事故,其推力轴承的损坏主要由轴向力引起,特别是在泵启动的瞬间,电机磁力中心窜动引起的轴向力;轴瓦的损坏则主要由径向力引起。同时指出,本次输油泵损坏的根本原因在于制造、安装精度不够。通过对转子进行维修和开展平衡试验,检查并调整电机的磁力中心,解决了导致输油泵推力轴承和轴瓦损坏的问题。最后针对转子轴承如何在使用过程中减少损坏提出了相关建议,可为确保输油泵的安全运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西部管道乌鲁木齐输油首站成品油主泵启输及运行中多次出现机械密封泄漏油气油烟的过热失效现象。针对该问题,通过对机械密封失效现象的观察、气阻机理的探讨以及对气阻和杂质堵塞致机械密封失效的现象和原因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了气阻是导致机械密封过热失效泄漏油气油烟的主因。同时,提出了机械密封过热失效的解决方法,包括:启泵前需要反复多次对泵腔灌泵以充分排气;运行过程中若发现机械密封压盖及冲洗冷却循环管路快速升温发烫,则应立即在不停泵的状态下缓开泵腔排气阀排气。相关经验可为输油站现场避免发生此类问题提供实践依据。(图2,参6)  相似文献   

12.
针对KDY型输油泵运行中存在的润滑油泄漏、轴窜动量大、泵腰部拆卸不便、易损坏轴承和轴瓦等缺陷进行了原因分析,对泵的原设计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应用效果表明,改进后的KDY型输油泵的泵效已由原来的65%上升至80%,月润滑油泄漏量降至4kg,延长了止推轴承和轴瓦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离心泵填料密封结构失效原因的分析,提出利用工程塑料螺纹改进离心泵的单一填料密封结构。从设计原理、CAD仿真系统分析、密封结构的改进等方面,说明双吸式离心泵螺旋密封应用是可行的,给出了这种螺旋密封在某油库多台离心泵上应用的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这种螺旋密封防漏性好,更换简单,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4.
大型双盘浮顶原油储罐密封泄漏损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产化大型原油储罐双盘浮顶密封结构,研究了一、二次密封的泄漏机理,对静止储存、原油收、发的损耗进行了定量计算。分析了原油泄漏对环境的危害,提出了具体措施以减少原油储运过程中的泄漏量。  相似文献   

15.
以临邑泵站10号罐两次单盘积油为例,分析了单盘油原因,给出了积油原因关系图。根据此关系图检查分析了10罐积油诱因,是由于罐壁板变形使浮顶与罐壁间隙过小,浮船附件与罐壁接触,泡沫密封强行压缩,加大浮船运动阻力;而人孔螺丝未上紧,人孔盖处于自由状态,加之浮顶积水过深,荷载加大,并呈不均匀分布,铪顶偏斜并卡阻,是造成积油的直接原因。提出了预防单盘积油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王福众  曲江  范传宝  孙民 《油气储运》2004,23(2):56-57,60
介绍了充液式双重密封的结构和特点,并与运用较为广泛的泡沫软密封加挡雨板密封结构进行了油气损失对比.对比结果表明,此种密封结构的油气蒸发损失是泡沫软密封加挡雨板密封结构的1/4倍.  相似文献   

17.
朱先锋 《油气储运》1997,16(5):20-21
指出了以离心泵为主的真空系统在油库轻油装卸工艺中存在的问题,用具体的参数及工艺流程说明了YQ型液化石油泵在油库轻油装卸系统中,取代真空系统的推广使用价值。YQ型游化石油气泵具有安全可靠、密封良好、适用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填料密封渗漏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毅平 《油气储运》2004,23(8):53-55
通过理论计算,从爆炸危险性、油品毒性和经济性方面论述了填料密封渗漏造成的危害,并对密封失效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密封部位存在间隙,以及流经密封部位的介质压力过高,是造成填料密封装置渗漏的主要原因.提供了解决填料密封泄漏问题的方法,为实际安全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