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以未经分离及经3 500r/min和7 500r/min离心机分离后含有不同体细胞数(SCC)的生鲜牛乳为主要原料,选用发酵酸奶常用发酵剂(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按1∶1比例配合),采取相同的试验条件生产酸奶,测定成品酸奶的黏度、色泽、组织状态及pH值的变化情况,从而得出不同体细胞数的生鲜牛乳对酸奶成品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对湖南地区不同奶山羊牧场奶成分进行调研,比较不同牧场间的山羊奶成分差异,同时探讨山羊奶中体细胞数的变化及其对乳成分的影响,为山羊原料奶质量安全评估及制定山羊奶体细胞正常值范围提供一定的参考。采集湖南地区5 个不同奶山羊牧场共75 份奶样,采用Foss Mickro-FT120 乳成分分析仪测定山羊奶中乳脂肪率、乳蛋白率、非脂乳固体、总固体、冰点、密度,同时采用DeLaval Cell Count(DCC)体细胞仪进行体细胞计数。菌落总数和酸度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生乳》(GB19301—2010)进行测定。结果表明,5 个牧场山羊奶中乳脂肪率、乳蛋白率、非脂乳固体、冰点、密度、菌落总数均达到国家《生乳》标准,酸度稍高于国家《生乳》标准;其中体细胞数、乳蛋白、非乳脂固体、总固体存在显著差异(P<0.05);乳脂率、冰点、酸度、菌落总数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山羊奶体细胞数与乳蛋白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338;与乳脂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11;与乳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57,与非乳脂固体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21;与总固体无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高星  吕行  苏燊 《中国奶牛》2023,(5):48-52
本文对自行制备的用于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的生乳质控样中的乳成分(主要包括脂肪、蛋白质、乳糖)和体细胞数在冷藏放置过程中的试验数据变化进行了测定和统计分析。分析表明,在制备后两周之内质控样中的脂肪、蛋白质、乳糖和体细胞数测定数据的变异系数均达到仪器的精密度要求;相对误差均达到仪器的准确度要求。添加防腐剂后的生乳经制备可以同时作为脂肪、蛋白质、乳糖和体细胞数测定的质控样;当质控样中体细胞数在50万个/mL以上时,质控样在制备后两周之内能够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马晋  刘晶  宋子凰 《中国乳业》2011,(12):32-33
许多发达国家已将体细胞数(SCC)作为衡量生鲜乳质量标准的重要指标之一。体细胞数越低,生鲜乳质量越高;体细胞数越高,对生鲜乳的质量影响越大,并会对鲜奶的保质期和下游乳制品,如酸奶、奶酪等的产量、质量、风味等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本文从体细胞数对生鲜乳质量控制方面的监督作用进行了分析,说明体细胞数对乳品企业质量安全风险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生乳中体细胞超标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生乳中体细胞超标的原因,以及体细胞超标的生乳给相关生产、生活带来的危害,同时提出了控制生乳体细胞超标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宁夏地区生乳质量现状及与奶业发达国家的差异,试验对采自宁夏地区的242批生乳样品中的蛋白质、脂肪、体细胞数和菌落总数分别进行测定,并按季度对检测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同时与国外生乳限量标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季度变化对宁夏地区生乳质量有一定的影响,生乳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一、四季度明显高于二、三季度;菌落总数第三季度明显高于其他季度;体细胞数总体表现平稳,均集中在10万~30万个/mL之间,但第三季度略高于其他三个季度;总体上一、四季度生乳质量优于二、三季度;与其他国家生乳限量标准比较,宁夏地区80%以上生乳的主要质量指标能达到欧美等发达国家标准,但蛋白质含量与奶业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2021年从安徽、浙江、福建牧场收集生乳为研究对象,探究季节等因素对生乳体细胞数(SCC)、蛋白质含量、脂质含量及菌落总数影响,及SCC与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及菌落总数的相关关系。[方法]通过乳成分分析,获得生乳SCC、蛋白质含量、脂质含量及菌落总数。用相关分析法探究乳成分变化趋势及相关性。[结果]SCC、蛋白质含量、脂质含量及菌落总数变化趋势受气候影响较大,生乳SCC与产奶量显著负相关、与蛋白质含量显著负相关、与脂肪含量显著负相关、与菌落总数显著正相关。[结论]温度、湿度是影响生乳SCC及乳成分含量的重要因素,应控制生乳SCC,进一步优化牛奶品质。  相似文献   

8.
1体细胞数概念、影响及检测方法 生鲜乳中体细胞数(SCC),是指每毫升奶中的细胞总数,多数是白细胞(即巨噬细胞、嗜中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其中约占牛体细胞数的98%~99%,其他1%~2%的体细胞是乳腺组织脱落的上皮细胞,其数量反映了牛乳产量、质量及牛体的健康状况。当乳腺被感染或受机械损伤后,体细胞会上升。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麦洼牦牛不同月份下生乳理化指标和体细胞数的特征和变化规律,于阿坝州红原县选取了92头泌乳期的健康牦牛,收集乳样检测了体细胞数及脂肪、非乳脂固体、密度、蛋白质、乳糖、灰分和冰点7个理化指标,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7、8和9月份牦牛乳脂肪和冰点无显著差异,而8月和9月份测定的非脂乳固体、密度、蛋白质、乳糖和灰分含量均与7月份测定值差异显著(P0.05);体细胞数由20万~50万个/m L上升至50万~100万个/m L时,非脂乳固体、密度、蛋白质、乳糖和灰分几个指标显著减少(P0.01),冰点显著上升(P0.05);测定的生乳各项理化指标含量均符合"GB19370-2010"生乳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10.
将150 头患乳房炎奶牛随机平均分为5 组,包括1 个对照组(D)和4 个试验组(S1、S2、S3、S4),每组30 头奶牛,试验时间为90 天。对照组的日粮是基础日粮,不添加抗菌肽;试验组除了基础日粮外,添加不同剂量的抗菌肽,最后进行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和CMT检测,以得到预防奶牛乳房炎抗菌肽的最佳剂量。结果显示,在10~90 天,随抗菌肽浓度的增加,患牛所产牛奶体细胞数降低,抗菌肽每天的添加量为300 g/吨、400 g/吨时,体细胞数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各浓度体细胞数变化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开展奶牛群体高乳房炎抗性功能基因的筛选与验证,通过分析SNP位点多态性及其与体细胞数和产奶性状的相关性,探讨其对乳房炎的抗病情况。本研究对北京地区568头中国荷斯坦牛DCK、HIST1H2BK基因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并对3个多态位点不同基因型与体细胞数、产奶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DCK基因的SNP位点6:g.86337334 A>G与体细胞数极显著相关(P<0.01),SNP位点6:g.86322040 C>T [rs43472176]与体细胞数也呈现极显著相关(P<0.01);HIST1H2BK基因的SNP位点23:g.31354269 T>G[rs41654340],与体细胞数呈显著关联(P<0.05),与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呈极显著关联(P<0.01)。本研究结果表明DCK、HIST1H2BK基因位点与体细胞数性状显著相关,其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影响奶牛的乳脂率或乳蛋白率性状。本研究为荷斯坦牛后续的标记辅助选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选取江阴地区有代表性的奶牛场,通过实地调查牛群结构,统计分析成母牛群体中不同胎次泌乳牛日产奶量,并抽取原料乳样品测定体细胞数,以期研究该地区牛群结构情况及其泌乳牛群体生产性能水平。结果表明:江阴地区部分集约化奶牛场牛群结构除成母牛比例失衡显著外(P0.05),其余群体失衡不显著(P0.05);成母牛群体中以2胎泌乳牛的日产奶量最高,1胎、2胎、3胎的日产奶量显著高于4胎、5胎及6胎上(P0.05),且2胎与3胎间日产奶量差异显著(P0.05)。随奶牛胎次增加,生乳中体细胞数也在逐渐增加,且6胎以上的体细胞数显著高于前几胎(P0.05)。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以新疆乌鲁木齐市地区一大中型奶牛场的新疆褐牛、荷斯坦牛奶样为研究对象,对奶样进行了病原菌分离培养,同时对不同品种牛体细胞数与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 CFU)、体细胞数与不同年龄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个品种牛感染病原菌种类稍有差别且新疆褐牛感染葡萄球菌的机率明显高于荷斯坦牛;荷斯坦牛比新疆褐牛更容易患乳房炎;新疆褐牛、荷斯坦牛体细胞在小于20万/mL时均与体细胞大于50万/mL时的CFU值呈显著差异(P<0.05),而这2个品种牛的体细胞在20~50万/mL时分别与体细胞小于20万/mL、大于50万/mL时的CFU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初步推测体细胞数和细菌总数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还受其它因素影响;此外,随着年龄增长,褐牛和荷斯坦牛的体细胞评分(somatic cell score,SCS)都呈上升趋势,且不同品种间的SCS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探讨了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与体细胞数的关系,确定其变化是否由乳房炎引起,为今后乳房炎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依据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体细胞数的检测结果,将82头泌乳奶牛分为低体细胞组(体细胞评分≤2分)、中体细胞组(29〈体细胞评分≤6分)和高体细胞组(体细胞评分〉6分),分别检测各组奶牛血清和乳清中细胞因子TNF-a、IL-6的含量,对结果采用SPSS分析。结果显示,随着体细胞数的增加,血清和乳清中TNF—a的含量呈上升趋势;乳清样本各组间TNF-a含量差异显著,高体细胞组显著高于低体细胞组(P〈0.05),中体细胞组TNF—a的含量极显著高于低体细胞组(P〈0.01)。血清样本中IL-6的含量差异显著,中体细胞组血清中IL-6的含量显著高于低体细胞组(P〈0.05),高体细胞组与低体细胞组血清中IL-6的含量差异接近显著(P值为0.059)。  相似文献   

15.
牛奶中的体细胞(SCC),是指每毫升奶中的细胞总数,多数是白细胞(即巨噬细胞、多叶核白细胞、噬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约占牛体细胞数的93%~99%,其它1%~7%是乳腺组织死去脱落的上皮细胞。体细胞数反映了牛奶产量、质量及牛只的健康状况。目前,体细胞计数已经成为牧场管理和监控牛奶质量的重要手段,是衡量牛奶质量的“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6.
以大豆和牛奶为原料制备新型发酵制品——豆腐脑酸奶。利用保加利亚乳杆菌(L.bulgaricus)和嗜热乳酸链球菌(Str.thermophilus)混合作为发酵剂进行乳酸发酵,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同时对成品进行了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的检验和感官评定,研制出具有浓郁风味,营养丰富的乳酸菌发酵的豆腐脑酸奶。  相似文献   

17.
乳房及肢蹄洁净度对荷斯坦奶牛体细胞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乳房炎是影响奶牛生产经济效益最重要的疾病之一,而体细胞数(SCC)是反映奶牛乳房健康及牛奶品质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对规模化牧场670头荷斯坦奶牛后腿上部及侧面、乳房、后腿下部进行洁净度评分,探讨乳房及肢蹄洁净度对荷斯坦奶牛乳中体细胞数的影响。试验运用SAS 8.1统计软件进行最小二乘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除了将洁净度评分作为固定效应外,其他固定效应还包括组别效应、泌乳阶段效应及胎次效应。结果表明:①组别与胎次对体细胞评分有显著影响(P<0.05)。②泌乳阶段、后腿下部洁净度评分与乳房洁净度评分对体细胞评分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后腿下部洁净度评分为4分的体细胞评分极显著高于1分和2分的(P<0.01),后腿下部洁净度评分为3分的体细胞评分显著高于1分和2分的(P<0.05);乳房洁净度评分为3分的体细胞评分极显著高于1分和2分的(P<0.01);后腿上部及侧面洁净度评分对体细胞评分影响不显著(P>0.05)。③奶牛乳中体细胞数随着奶牛后腿下部洁净度评分与乳房洁净度评分的增加有上升的趋势。试验结果显示,通过对牛群身体洁净度评分,可以有效了解牛群乳房的健康状况,可为规模化牧场奶牛日常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奶牛生产性能(dairy herd improvement,DHI)测定体细胞数,探究奶牛的胎次及其不同泌乳阶段对其乳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SCC)和乳损失量的影响。通过对某养殖场泌乳期奶牛DHI的测定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体细胞评分(somatic cell score,SCS)随奶牛胎次的增加而增加,但SCS在不同胎次的不同泌乳阶段表现有所不同。一胎牛SCS随着泌乳期的延长而增加,前期、中期与后期的SCS呈显著性差异(P<0.05);二胎牛与三胎牛SCS呈现相同变化规律,泌乳前期的SCS较泌乳中期高,而泌乳后期SCS显著高于前2个泌乳阶段(P<0.05)。乳损失量随胎次的增加整体呈现增加趋势,且泌乳早期和泌乳后期乳损失量高于泌乳中期。  相似文献   

19.
王慧 《中国乳业》2012,(1):64-66
牛奶酸奶、豆奶酸奶均是采用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作为发酵剂而制成的。将这2种酸奶的样品用商业标准进行微生物的和感官性质的评价。牛奶酸奶的含水率为83.3%左右,豆奶酸奶的含水率为9119%左右。豆奶酸奶的蛋白质含量为6.6%,大大高出了牛奶酸奶(3.0%)。牛奶酸奶中的脂肪和灰分含量比较高,分别为6,5%和0.6%,但两者的镁盐成分含量变化不大(P〈0.05)。牛奶酸奶的pH值为4.1,豆奶酸奶的pH值为5.4。牛奶酸奶中所含的活细菌数比较大,为11×10^5CFU/mL。通过以上分析和出于商业成本考虑,豆奶酸奶可以成为牛奶酸奶的一个很好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不同配比的奶粉还原乳进行了制作酸奶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配比为6:1的奶粉还原乳,加入4%的蔗糖,制作酸奶的效果好,对乳酸菌的发酵能较好的适应,成品凝块硬度适中,质地均匀,具有酸甜可口的风味,成品酸度为92.8°T。虽然原料成本比用鲜奶生产酸奶高0.08元/瓶,但制作不受鲜奶供应的限制,适于家庭制作和小规模的专业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