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由根癌农杆菌(Agrobaterium tumefaciens)的Ti质粒携带柞蚕抗菌肽D基因(122bp)感染红江橙外植体,经卡那霉素敏感性筛选及报告基因胭脂碱合成酶的电泳检测,获得若干转化苗;再经同位素标记的抗菌肽D基因为探针做点印迹杂交及Southern印迹杂交,均为阳性,证明抗菌肽D基因转化于红江橙幼苗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2.
农杆菌携带柞蚕抗菌肽基因转入桑树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18  
人工合成柞蚕抗菌肽D基因通过根癌农杆菌Ti质粒载体转入桑树叶盘,获得基因转化工程苗。柞蚕抗菌肽对桑树青枯病假单孢菌有明显杀菌作用。人工合成柞蚕抗菌肽基因导入农杆菌感染桑树叶盘并诱导成苗。经卡那霉素筛选,胭脂碱电泳检测及抗菌肽基因探针进行印迹点杂交,确认抗菌肽基因转化桑苗成功,为培育抗青枯病品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转柞蚕抗菌肽D基因辣椒的目的基因及表达产物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现代生物技术,从核酸和蛋白质水平对转柞蚕抗菌肽D基因辣椒第4代的目的基因进行了检测。发现所分离的柞蚕抗菌肽D基因与原设计的序列一样;辣椒组织中也含有抑菌物质,经与天然抗菌肽D对比,表明抗菌肽D基因得到了表达。  相似文献   

4.
1981年国内研究者首次从中国柞蚕(Antheraea pernyi)蛹血淋巴中分离出抗菌肽,测定其序列约37个氨基酸残基。之后又设计合成了柞蚕抗菌肽D、AD及CAD,并且在酿酒酵母、毕赤酵母及芽孢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通过优化培养基配方及建立先进的发酵工艺流程后生产的蚕抗菌肽产品质量稳定。目前国内已有广东、河南、山东及湖北等省的多家生产蚕抗菌肽的企业,产品已应用于农业、养殖业、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例如:蚕抗菌肽代替抗生素作为安全、无药物残留、不污染环境的绿色饲料添加剂用于饲养肉鸡、肉猪及对虾等,能有效预防疾病,提高成活率,增加体质量,降低料肉比;将蚕抗菌肽基因转化作物培育抗病品种,其中转入抗菌肽基因的抗青枯病辣椒品种已在广东、广西2个省(区)推广应用。今后需要进一步通过建立先进、高效的蛋白质重组技术和发酵工程技术,完善蚕抗菌肽产业化开发应用过程的相关标准、法规,努力推进蚕抗菌肽这一绿色生物制品发挥其潜在的巨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人工合成柞蚕抗菌肽D基因转入根癌农杆菌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相似文献   

6.
抗菌肽生物工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柞蚕抗菌肽具有广谱杀菌功能。根据其氨基酸序列设计、合成抗菌肽D及CAD基因,转化于作物,包括烟草、辣椒、马铃薯、水稻、桑树及柑桔等,已培育出抗病株系及品种。抗菌肽基因转化于酵母中表达,通过发酵生产重组抗菌肽,代替抗生素用作饲料添加剂饲喂肉鸡、仔猪及对虾,对预防疾病、提高存活率、增加体重及降低料肉比有较好效果,已经在生产中应用。用抗菌肽配制成口腔及阴道消毒洗涤剂,能预防呼吸道疾病及阴道炎症。用抗菌肽制剂与生长因子配制成多种化妆品,已投放市场,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正> 1992年12月20—23日,在广州由华南农业大学遗传工程研究室召开《外源基因导入植物技术及其检测方法》学术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农科院、第一军医大学等10个单位30位代表,大会宣读和交流的论文28篇。清华大学生物技术系及山东蚕研所送来论文并印成论文摘要集。 会议报告了柞蚕抗菌肽基因工程的进展,交流了抗菌肽基因导入烟草、水稻、桑树及酵母的经验;总结了激光微束、基因枪、电激、农杆菌及花粉管导入技术及其检测方法;探讨抗菌肽的杀菌、抑制病毒及  相似文献   

8.
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进展,人们正努力通过基因导入育出带有新性状的作物,已有好几个性状转化的作物在实施隔离栽培试验。但在桑等木本作物方面,除一部分树种外,外源基因导入尚未成功,基因导入技术迫在眉睫。因此,为开发桑树性状转化技术,用园叶片法,试验向桑树导入外源基因,证实了这个外源基因在桑植株中表达了。外源基因用具有来自大肠杆菌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与β-葡糖醛酸苷酶(GUS)基因的双标记载体—PBI121。将这些外源基因导  相似文献   

9.
闭立辉 《广西蚕业》2005,42(1):18-24
桑细菌性青枯病是桑树的主要病害。严重威胁蚕业生产。而目前尚未培育出高产的抗病性强的桑树品种。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转基因植物品种育成并投入生产,为桑树抗病品种的培育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体外实验表明。抗菌肽对细菌性青枯病菌具有较强的抗性。应用抗菌肽基因培育马铃薯和番茄抗病品种上也已取得明显进展。因此,将抗菌肽基因导入桑树。培育抗青枯病的桑树品种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一旦获得表达稳定的抗病植株,即可通过无性繁殖如组培的方式,批量生产出抗青枯病桑苗投入生产。满足生产中对抗青枯病桑苗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柞蚕抗菌肽D基因在酵母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柞蚕抗菌肽具有广谱杀菌功能,人工合成抗菌肽D基因(122bp)与含α-因子及前导肽序列的穿梭质粒pCLWA2重组,克隆于酵母AB103。在缺亮氨酸的YE培养基中筛选Leu+阳性的转化子。转化子菌株培养扩增后提取重组质粒与抗菌肽基因片段探针作点杂交为阳性,电泳后插入含抗菌肽D基因128bp的区带。在转基因酵母的发酵液中分离上清液,浓缩,对抗菌肽敏感的指示菌E.coliK12D31有明显抑菌效应。证实人工合成柞蚕抗菌肽D基因在酵母中表达。  相似文献   

11.
(一) 选种經过及方法广东是我国重点蚕区之一,由于气候溫和,桑树生长期长,一年內可採叶8次,所以桑品种有其獨特的性状,但过去由于长期存在着“重蚕輕桑”的片面观点和认为广东無好桑种的右傾保守思想影响,对桑树的研究工作做得不多,从当地桑树中选种工作,根本沒有做过,对广东荆桑的性状缺乏資料,自从1954年全国蚕桑工作会議批判了过去重蚕輕桑的片面观点后,对桑的研究工作,才开始引起重視,56年开始由广东农科所,華南农学院,广东蚕改所合作进行。广东桑树地方品种的井理与选拔工作。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是在全国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领全下,全国桑树品种鉴定珠江流域鉴定点的任务。主要是鉴定各单位选育的一部份优良品种在珠江流域的适应性,为加速桑树良种化,促进蚕桑生产的发展,提供参考。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桑品种 1.育2号:由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利用湖桑39x广东桑育成的。 2.试11.由华南农业大学蚕桑系利用中桑5801x四209育成的。中桑5801是由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利用湖桑38x广东桑育成。四209是由  相似文献   

13.
翻译调控肿瘤蛋白(TCTP)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且具有多种重要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家族。利用RT-PCR和RACE技术从广东桑(Morus atropurpurea)品种中桑5801号植株的根部克隆了一种TCTP蛋白的编码基因,命名为Ma-TCTP(Gen Bank登录号:KP228013)。Ma-TCTP基因c DNA全长841 bp,包括507 bp的ORF以及101 bp的5'-UTR和233 bp的3'-UTR,ORF编码168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质量为18.736 2 k D,等电点为4.53。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a-TCTP基因在桑树的根部、茎部和叶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根部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茎中次之,叶片中最低。在低温(4℃)和高温(35℃)胁迫下,Ma-TCTP基因在桑树根部、茎部和叶片组织的表达量均大幅上升,其中在叶片中的表达量升高最为明显,推测Ma-TCTP基因可能参与桑树对温度逆境胁迫的生理应激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4.
由环氧鲨烯环化酶(OCS)催化的环化反应是氧化鲨烯合成三萜类化合物的第一步反应。通过对野生桑种川桑(Morus notabilis)、栽培桑种广东桑(Morus atropurpurea)桑叶中不同OCS基因的表达分析及桑叶中三萜类化合物组成和含量检测,探究桑树中三萜类化合物合成的关键酶。通过与拟南芥(Arabidopis thaliana)的OCS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在川桑基因组中共鉴定得到12个OCS基因。半定量RT-PCR检测发现有9个OCS基因在川桑与广东桑的叶片中均有表达,其中MnPEN1、MnPEN2、MnPEN4基因的表达水平在2个桑种的叶片中差异较明显。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发现川桑与广东桑叶片中的三萜类化合物组成有着较大差异,川桑的叶片中含有较多的α-香树素,广东桑叶片中的羊毛甾醇含量明显较高;而与这2种化合物合成相关的MnLAS、MnPEN1、MnPEN2、MnPEN4基因的表达水平在2个桑种之间也存在差异。推测在2个供试桑种的桑叶中,由于OCS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使相关三萜类化合物合成酶的活性不同,这是造成2个桑种桑叶中三萜类化合物组成和含量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微小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的单链小RNA,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调控作用。建立高效的桑树瞬时表达体系是研究桑树miRNA及其靶基因功能的有效手段。将川桑(Morus notabilis)基因组中克隆的miRn51前体序列连接到PLGNL载体上,构建了PLGNL-35S-miRn51重组质粒,通过农杆菌介导其在桑树叶片中瞬时表达。采用GUS组织化学染色、多酚氧化酶活性检测以及荧光定量PCR等方法,分析不同缓冲液、重组农杆菌注射菌液浓度、转化时间、桑树品种等试验条件对农杆菌介导的桑树叶片瞬时表达体系转化效率、miRn51及靶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当采用1号缓冲液和菌液D(600 nm)=0.6的重组农杆菌进行瞬时转化时,转化桑树叶片3 d后miRn51的表达量最高,其靶基因Mn PPO2的表达水平受到明显抑制,不同桑树品种对瞬时表达体系的瞬时表达效率有一定影响。以上结果表明,建立的农杆菌介导的桑树瞬时表达体系能简便、有效、快捷地验证桑树miRNA对其靶基因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6.
转抗菌肽基因的柑桔遗传转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柑桔是我国最重要的果树树种之一,绝大部分产区流行的柑桔溃疡病给柑桔业带来巨大的损失。柞蚕抗菌肽具有广谱杀菌能力,我们的预备试验表明,它对柑桔溃疡病病原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itri有很强的抑菌效应,本文报道以柞蚕抗菌肽基因转化柑桔的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为了开展桑树多倍体育种工作,1986—1987年用秋水仙素处理桑树杂种实生苗诱导获得四倍体植株104份,其中属于广东桑系统102份,属于印度桑系统2份。这些材料栽植(株行距40×130厘米)于本所桑树资源内,现将多年来的观察结果整理如下: 一、发芽 (一)发芽期。桑树发芽与气候有密切关系,冬春期间当气温下降到12℃以下,桑树即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期,经过一  相似文献   

18.
为广泛收集珠江流域的桑树资源以发展两广地区的蚕桑生产,广西蚕业指导所和广东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共同组成考察组,于1987年5—7月;10—12月对广西18个县的桑树资源进行了考察.除过去考察到的蒙桑、鸡桑、湖桑、广东桑、白桑外,还发现了长果桑,长穗桑、鬼桑等3个桑种和变种.  相似文献   

19.
鉴定了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的桑树品种239个的染色体,发现六倍体桑4个;四倍体桑一个;三倍体桑16个;二倍体桑218个。这些品种的染色体数,均属首次鉴定。我们已于广东蚕丝通讥(1988)报导了广东地区的五个桑种121个品种的染色体数,现又鉴定了广东的151个品种,广西的67个品种和海南的13个品种以及其他地区的8个品种共239个品种的染色体数,为桑树育种以及桑树资源的整理,研究其起源、进化、分类等提供细胞学的依据。材料和方法一、供试材料:取自本所桑树种质资源圃,其中广西的材料是由广西蚕业指导所与我所合作考察搜集的,海南的材料是过去搜集保存在我所的。  相似文献   

20.
《蚕桑通报》2006,37(4):66-67
桑树湖南省桑树害虫种类及其种群演变....................................1(6)桑树新品种—丰田2号通过认定..........................................1(9)辐射诱变新桑品种川799的育成........................................1(10)在桑花叶型萎缩病的组织内检测到类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