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香味是稻米重要的商品品质和食味品质指标,2-乙酰-1-吡咯啉(2-AP)是构成稻米香味的主要物质。养分和水分管理除了对水稻产量有影响外,对稻米香味也有重要影响。本文综述了稻米香味物质2-AP的形成机理、相关研究方法及养分和水分等主要管理措施对稻米香味的影响,并从节水灌溉与养分管理互作对稻米香味的影响等方面提出了加强米香的研究方向,为水稻的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
不同成熟度烟叶中香味成分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探索烟叶成熟度对香味成分的影响,研究了烟叶成熟度与香气质量关系。利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提取不同成熟度烟叶样品的挥发性香味成分,经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烟叶中主要香味成分变化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烟叶中主要香气成分的总量、醇类和酮类香味成分随烟叶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2)糠醇、5-甲基糠醛、6-甲基-5-庚烯-2-酮、苯甲醇、芳樟醇、β-苯乙醇、异佛尔酮、茄酮、大马酮、二氢猕猴桃内酯、金合欢基丙酮等香味成分等香气成分含量则随着成熟度的提高而持续增加,最大值出现在完熟阶段;(3)糠醛、苯乙酮、二氢大马酮、巨豆三烯酮、香叶基丙酮等香味成分在烟叶成熟时含量最高,之后其含量缓慢下降。  相似文献   

3.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5):5017-5029
稻米香味性状是稻米品质的重要评价指标,香稻的培育是提高稻米附加值进而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有效手段,而香稻育种面临遗传背景来源单一的瓶颈大大制约了香稻的育种进程。发掘和利用香稻种质资源,扩大香稻遗传多样性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本研究利用已知水稻香味基因Badh2的分子标记,分析了来自世界各地的817份水稻种质资源及25份野生稻祖先的Badh2基因型。通过品尝法对具有突变型Badh2的稻米进行了香味性状鉴定,研究结果表明,83份水稻种质资源材料具有突变型Badh2基因,其中包括籼稻52份、粳稻30份、中间型1份;而普通野生稻和尼瓦拉野生稻均为野生型Badh2,表明香味性状是在栽培稻驯化过程中由香味基因Badh2自然突变产生。通过人工咀嚼法对83份具有突变型Badh2的稻米进行了香味性状鉴定,结果表明有28份稻米具有明显的香味,其中籼稻为20份,粳稻7份,中间型1份,并且籼稻香味浓郁程度普遍高于粳稻,推测Badh2受遗传背景影响而导致2-乙酰-1-吡咯啉在籽粒中积累量不同。本研究鉴定的香稻种质资源将为开展稻米香味性状遗传改良提供重要材料支撑。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不同烟叶类型中碱性香味成分的差异,利用同时蒸馏萃取的前处理方法和配备氮—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对碱性香味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采用内标法对烟叶中的吡啶、2-甲基吡嗪、2,6-二甲基吡嗪、2-乙酰基吡啶等14种重要的碱性香味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分析方法的重复性好,前处理过程的回收率高,适用于烟叶中碱性香味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5.
水稻香味基因的精细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报道证明,香稻的香味物质为2-乙酰-1-吡咯啉,水稻的香味性状受位于水稻第8染色体上的1对隐性基因控制。本研究以11个香稻品种和4个非香稻品种为材料,分析了香味基因的遗传;以茉莉花香型的粳稻品种粳香米和非香品种MR63的F2群体为材料,对控制香味性状的基因进行了精细定位。结果表明,水稻香味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并将香味基因定位在水稻第8染色体上,位于InDeL标记AP05537—17和AP004463—13之间,与标记AP004463—13间的距离为0.4cM,与标记AP05537-17间的距离为1.6cM,在物理图谱上的物理距离大约252kb。分析发现BAC克隆AP004463最有可能包含该基因。最终在该区域内预测有15个基因可能与该香味基因相关。  相似文献   

6.
香稻以其清香可口的特色深受消费者喜爱和世界稻米市场的青睐。经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证实这种香气物质主要是2-乙酰-1-吡咯啉(简称2-AP)。前人研究发现,水稻香味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其主要香味组分2AP是通过多胺途径合成。但时至今日,对水稻香位基因2AP代谢途径的了解仍不十分清楚。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采用KOH浸泡法和香味功能标记对144份水稻品种进行香稻种质资源的筛选,同时以2个杂交组合平粳11/黑香稻、吉林日落/黑香稻的F:群体为试验材料,对黑香稻香味基因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用KOH浸泡法筛选时,有20个水稻品种产生香味;用香味基因功能标记GRFM04筛选时,仅有17个含有香味基因。黑香稻,SY-香-7、清香糯用KOH法筛选产生香味,但用功能标记GRFM04检测为不含有香味基因。黑香稻的香味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在纯合基因型中水稻叶片的香味与米粒的香味呈高度一致性,但在杂合的基因型中,叶片无香的单株,其米粒有无香与有香的分离。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香稻育种,明确水稻重要种质资源中香味基因的存在情况,本研究将传统香味鉴定方法(KOH浸泡法)与分子标记技术相结合,对48份水稻骨干材料的香味及香味基因Badh2变异类型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在48份供试材料中,利用KOH浸泡法检测到具有香味的材料有44份;利用香味基因Badh2的7种等位基因变异类型功能标记检测到含有香味的材料有43份,其中,有41份为纯合香型,2份为杂合型,等位基因Badh2-E2的变异类型有37份,等位基因Badh2-E7的变异类型有6份,未检测到等位基因Badh2-E4-5、Badh2-E12、Badh2-E13、Badh2-UTR和Badh2-Pro的变异类型。通过比较KOH浸泡法与分子标记技术,发现仅有1份材料检测结果不同,明水香稻(X23)用KOH浸泡法检测出具有香味,但本研究所用的Badh2的7种等位基因变异类型功能标记却未检测出含有香味,说明该材料可能属于Badh2其他已报道的或新的等位基因变异类型,也可能是含有新的香味基因。  相似文献   

9.
韩国大棵芫荽,又名长梗芫荽,以其棵大、产量高、香味浓而著称。大棵芜荽具有特殊的香味,叶和嫩茎均可食用,可凉拌生食、炒食、腌渍或做汤时调味用,是药食两用的保健蔬菜。每666.7m2产6000-8000kg,经济收入是常规品种的3-5倍。植株半直立,株高40-50cm, 生长势强,单株约30片叶,适应性广,冬性强,  相似文献   

10.
为提升罗汉果浸膏香气品质和作用特征,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确定了罗汉果浸膏香味成分,并以其含量为考查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得到罗汉果浸膏的最优工艺水平。结果表明,(1)罗汉果浸膏的香味成分主要有糠醛、糠醇、5-甲基糠醛、2,4-二羟基-2,5-二甲基-3(2H)-呋喃-3-酮、5-羟甲基糠醛和反式角鲨烯等;(2)罗汉果浸膏最优工艺条件为:提取方式为索氏提取法,提取时间2.5 h,提取次数3次,乙醇体积分数100%,料液比1∶10 (g∶mL),罗汉果浸膏中香味成分总含量为12.81 mg/g。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浓香型烟草提取物在裂解过程中的变化规律,采用微波裂解技术对浓香型烟叶浸膏分子蒸馏轻组分进行裂解,并对其裂解产物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表明,①微波裂解时间为120 s时,裂解产物中香味物质的数量及含量均较高;②微波裂解功率为900 W时,裂解产物中香味物质的数量及含量均较高;③5次重复试验的组分峰面积RSD为2.76%,方法重复性良好;④轻组分裂解产物中,甲基麦芽酚、DDMP、2-甲基苯乙酮、二氢猕猴桃内酯、4,7,9-巨豆三烯-3-酮等均为烟草中重要香味物质。  相似文献   

12.
烟草的香味物质是烟草研究的热点。综述了烟草香味物质及香味物质的提取、分离和分析方法。展望烟草香味化学的研究是未来烟草加工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新型香稻渝恢2103香味分子遗传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味是优良稻米品质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2-乙酰-1-吡咯啉(2AP)是最主要的香味物质,然而2AP生物合成机理至今仍未确凿。本研究筛选了与2AP生物合成密切相关的甜菜碱脱氢酶2基因(Badh2)在30份水稻材料中的3种突变类型,从中发现1份新的香稻材料渝恢2103,该材料Badh2基因序列编码区无突变,遗传分析显示渝恢2103与badh2-E7突变型香稻宜香1B香味基因不等位,与非香稻杂交F2香与非香分离比接近9∶7,与香稻杂交F2香与非香分离比接近7∶9,表明渝恢2103的香味受多基因控制。进一步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比较了与2AP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在日本晴、渝恢2103和宜香1B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Badh2基因在日本晴和渝恢2103中表达差异不大,但在宜香1B中表达量异常高;多数脯氨酸与谷氨酸代谢途径相关基因在宜香1B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日本晴和渝恢2103;推测宜香1B的2AP合成同时受Badh2基因以及脯氨酸与谷氨酸代谢途径相关基因的影响;渝恢2103香味形成可能与这些基因无必然联系。渝恢2103特殊的遗传特性可能为水稻香味形成机理研究提供新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浓香型烟草提取物在裂解过程中的变化规律,采用微波裂解技术对浓香型烟叶浸膏分子蒸馏轻组分进行裂解,并对其裂解产物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表明:①微波裂解时间为120 s时,裂解产物中香味物质的数量及含量均较高;②微波裂解功率为900 W时,裂解产物中香味物质的数量及含量均较高;③5次重复试验的组分峰面积RSD为2.76%,方法重复性良好;④轻组分裂解产物中,甲基麦芽酚、DDMP、2-甲基苯乙酮、二氢猕猴桃内酯、4,7,9-巨豆三烯-3-酮等均为烟草中重要香味物质。  相似文献   

15.
稻米的香味除了受遗传基因影响外,栽培环境对香稻的香味物质成分及含量也有重要的影响。为探究贵州省从江县不同种植点的土壤环境对‘苟当1号’稻米香味物质成分的影响,本研究在贵州省从江县200~900 m的海拔范围内选取5个不同海拔高度的地点分别种植‘苟当1号’,并对5个地点的土壤进行速效氮、速效钾、速效磷、有机质含量以及pH值测定,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各个种植点的‘苟当1号’稻米中挥发性物质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苟当1号’在不同种植点检测出的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存在差异,其中影响水稻香味的重要物质2-乙酰-1-吡咯啉(2-AP)在土壤中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最高的高大种植点相对含量最高,因此‘苟当1号’在该种植点的香味最浓郁。‘苟当1号’香稻稻米中含有许多挥发性成分,探究该香稻品种种植于不同种植点的土壤特性与主要的香味挥发性物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可为该香稻品种选择适宜的种植点提供理论依据,为香稻生产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香稻育种已成为当前杂交水稻育种的一个重要方向,选择和利用株型好、米质优、抗性强等综合性状优良且具有香味的水稻亲本,尤其是香型水稻恢复系亲本的利用,对进一步促进杂交水稻香稻的选育具有重要意义。‘泰国小香占’是目前国内水稻香稻育种中应用较广且综合性状优良的恢复系亲本,其米质优、抗性强、香味浓。为了探究‘泰国小香占’香味产生的原因,本研究鉴定了‘泰国小香占’的香味基因及其突变类型,发现其香味来源于编码甜菜碱脱氢酶基因Badh2的功能缺失突变,且通过对该基因完整基因组序列扩增和测序分析发现其等位突变类型为badh2-E7类型,即在第7外显子处存在8 bp缺失和3个单核苷酸位点多态性突变(SNPs)。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测定其籽粒中香味物质2-乙酰-1-吡咯啉(2-AP)的含量为0.108 mg/kg,明显高于非香味品种‘日本晴’和‘9311’的含量(0.01 mg/kg)。实验还证明了特异性分子标记FMbadh2-E7、InDel-E7以及自主开发设计的特异性功能标记FMbadh2-E7A和FMbadh2-E7B均可高效、准确鉴别出非香纯合(Badh2/Badh2)、非香杂合(Badh2/badh2)和香味纯合(badh2/badh2) 3种基因型。同时本研究还进一步通过对‘泰国小香占’和非香味水稻品种杂交F2代单株进行了基因型和遗传规律分析,发现其基因型Badh2/Badh2:Badh2/badh2:badh2/badh2的比例为1∶2∶1,符合孟德尔细胞核单基因控制分离比。本研究通过对‘泰国小香占’香味基因的鉴定、遗传特性分析以及特异性功能分子标记的开发和验证,为进一步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应用‘泰国小香占’香味基因培育优质、高产且抗性强的杂交水稻香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香水椰子因其具有独特的芋香气味而备受消费者青睐,市场供不应求,经济价值潜力巨大。研究香水椰子香味物质合成与调控机理有助于加快香水椰子新品种培育进程,提升育种质量,优化栽培技术,满足市场需求。香水椰子的芋香气味已被证实由编码甜菜碱醛脱氢酶的CnAMADH2控制,该基因的突变使其功能发生改变并导致了香味物质2-乙酰-1-吡咯啉(2AP)的积累。本研究综述了2AP的研究发展历程,描述了2AP代谢通路的研究现状,总结了2AP合成的影响因素,展望了2AP未来的研究方向,为香水椰子香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87-1葡萄易成花,结果早,生长旺,抗性强,成熟时果粒紫红色,具有浓郁的玫瑰香味,是适宜促成栽培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9.
《新疆农垦科技》2005,(5):57-57
目前。在养殖业中普遍反映出的一个问题是:用配合饲料喂饲的禽、畜,其肉质的香味越来越淡,这令消费者越来越不乐意接受。究其原因是能够促成禽畜肉香味的氨基酸形成的主要成分在一般配合饲料中较为缺乏,因而以配合饲料为主饲养的禽畜,肉的香味较低。日本大阪山丹养禽场的研究表明,大蒜粉可以有效地调整和刺激肉中各种香味的氨基酸的形成,因而在禽畜的饲料中添加0.2%-0.8%的大蒜粉,7天1次。生产出来的肉品格外鲜关,且对禽畜的生长发育和增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丝束加香卷烟滤棒中的香味成分,以丝束加香滤棒为研究对象,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检测分析了6个不同品牌丝束加香卷烟滤棒中的主要香味成分。结果表明,(1)6种品牌香气成分在数量及相应的含量上均存在明显的差异。(2)品牌A共有26种香味成分,主要以醇类、酯类为主;品牌B共有10种香味成分,主要以醇类香味成分为主;品牌C共有20种香味成分,主要以酸类、酯类香味成分为主;品牌D共有9种香味成分,主要以酯类、醇类化合物为主;品牌E中共有5种香味成分,主要以酸类香味成分为主;品牌F共有5种香味成分,主要以醇类、酯类香味成分为主。(3)醇类是这6种品牌丝束加香滤棒的共有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