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种抗氧化剂对荔枝果实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正> 荔枝果实采后的衰老褐变,与多酚氧化酶的作用和膜脂的过氧化作用增强有关,而膜脂的过氧化是由活性氧如羟基自由基和单线态氧所启动的。本文试图以具有清除活性氧毒害作用的几种抗氧化剂对荔枝果实作预处理,观察其贮藏效果并分析生理特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据《园艺学报))2012年第11期《草酸处理减轻丰亡果采后果实冷害的机理研究》(作者薛锡佳等)报道,以桩果“Zill”果实为试材,采后经5mmol-L-1草酸溶液浸泡10分钟后,在低温(10±0.5)℃下贮藏27天,再移至常温25℃贮藏4天,冷害系数和质膜相对透性显著低于对照;草酸处理降低了果实在贮藏后期的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抑制了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维持了较高果肉亮度值(r),可溶性固形物、游离脯氨酸和柠檬酸含量。  相似文献   

3.
桃果实在贮藏期发绵的机理和防治措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桃果实在贮藏期发绵的机理和防治措施冯晓元(北京市林业果树研究所100093)桃果在常温下极不耐贮藏,目前,国内外商业上均采用冷藏来延长桃果实的保鲜期,但冷藏易使桃果实产生某些生理病害,其中有两种主要的生理病害,一种是褐变(Browning),另一种是...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壳聚糖复合涂膜处理对室温贮藏下鲜切库尔勒梨生理生化品质的影响,将鲜切库尔勒梨浸泡在蒸馏水、0.3%、0.6%、1.0%的壳聚糖复合溶液中5min,在常温下贮藏,每日测定鲜切库尔勒的总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多酚含量、PPO(多酚氧化酶)活性、POD(过氧化物酶)活性、MDA(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复合涂膜处理可以不同程度地延缓果实的衰老,在常温贮藏下保持鲜切库尔勒梨的生理生化品质,可以维持鲜切库尔勒梨的总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多酚含量在较高水平,延缓果实营养物质的流失,有效抑制PPO、POD活性,降低了果实酶促褐变的趋势,延缓MDA含量增加的速度,提高果实的抗逆性。尤其是0.6%的壳聚糖复合涂膜处理保鲜效果最佳,保持了鲜切库尔勒梨较好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5.
二苯胺处理对鸭梨果实冷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贮前二苯胺(DPA)处理对在低温条件下(0℃)贮藏鸭梨果实的果心褐变及生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急骤降温(0℃)可产生严重的早期果心褐变,贮前二苯胺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可减轻鸭梨果实的早期褐变,贮藏60 d时DPA处理果实的褐变指数为0.233,而对照为0.417;同时DPA处理可降低果实的乙烯释放量、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保持果实酚类物质含量,对丙二醛(MDA)含量和果实相对电导率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荔枝果皮色素、酚类物质与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两个荔枝品种妃子笑(Litchi chinensis Sonn.cv.Feizixiao)和糯米糍(L.chinensis Sonncv.Nuomici)果实发育过程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类黄酮、可溶性酚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果实成熟期,糯米糍果皮叶绿素含量明显低于妃子笑,是糯米糍着色好于妃子笑的直接原因之一;果皮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含量的变化,对两品种的着色差异的影响不显著;商业采收时,妃子笑果皮的可溶性酚含量较低,可能不是影响其采后贮藏的主因,而果皮PPO活性高将不利于妃子笑的采后贮藏。  相似文献   

7.
荔枝采后果皮变色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不同采后处理的荔枝在贮藏过程中果皮的渗透率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果皮细胞膜渗透率大于30%时。荔枝果皮就发生大面积褐变;果皮细胞膜渗透率的变化是荔枝采后果皮变色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高低并不是荔枝果皮颜色变化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8.
热水结合酸浸处理对荔枝果皮色素含量与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了98℃热水3s结合酸浸处理的荔枝果皮的色素含量与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在(2±0.5)℃贮藏条件下,98℃热水3s结合酸浸处理降低果皮叶绿素、花色素苷与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也降低类黄酮、总酚的含量与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改变上述指标在贮藏期间的动态变化曲线。讨论了热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GA3对三华李采后色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刘淑娴  蒋跃明 《园艺学报》1994,21(4):320-322
三华李采后用200mg/kg GA3处理能延缓果实色泽转化和贮藏后期果心褐变,其效应与抑制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推迟多酚氧化酶高峰出现时间,保持花色素苷和总酚较低水平有关。讨论了酚类、花色素苷、类黄酮和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在果实贮藏过程中对色泽影响的可能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揭示荔枝果实采后能量调控规律及其与衰老的关系,以‘南岛无核’荔枝果实为材料,研究自然能荷水平(清水浸泡30 min,25 ℃贮藏,对照);低能荷水平(2,4–二硝基苯酚,即DNP浸泡30 min,25 ℃贮藏);较高能荷水平(5 ℃低温贮藏)等3种能荷水平状态下果皮衰老变化与能量、能量相关(生成、转运、耗散)基因表达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DNP处理(低能荷水平)明显促进了荔枝果实衰老,5 ℃低温贮藏(高能荷水平)果实衰老缓慢。DNP处理,LcAOX1在6 h表达量上调,果实在24 h开始大量褐变,LcUCP1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LcSnRK2的表达水平上调时间提前,表达水平提高。在荔枝果实贮藏后期,对照和DNP处理,果实能荷水平较低,果实衰老严重时,LcAAC1、LcAOX1、LcUCP1表达水平也出现下降。5 ℃低温贮藏,LcAAC1、LcAOX1、LcUCP1和LcSnRK2的表达量均保持在较低水平。荔枝果实采后能荷水平下降是导致果实快速衰老的重要因素之一,LcSnRK2和LcAAC1是荔枝果皮能量变化的敏感基因,对能量匮乏反应快,能荷水平下降可诱导LcSnRK2和LcAAC1表达上调。LcAOX1和LcUCP1表达量上调与荔枝果实衰老同步,它们的表达水平提高可以作为荔枝果实采后开始走向衰老的参考标志。  相似文献   

11.
《果树学报》2011,(4):630-634
为优化荔枝果皮多酚提取条件并确定其在果实成熟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以淮枝品种荔枝果实为试材,通过正交试验法确定果皮多酚化合物优化的提取工艺,同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析荔枝果皮中主要多酚的化学组成及果实成熟前后其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在本试验条件下,固液比3∶10、提取剂甲醇/丙酮(1/1,v/v)、提取剂浓度6...  相似文献   

12.
荔枝采后褐变原因及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荔枝采后褐变的研究 荔枝成熟于高温高湿季节,果实含水量高,含糖量 高,呼吸作用特别旺盛,贮藏的营养物质消耗快,水分蒸发快,造成代谢失凋,加速果实的褐变进程,缩短贮藏寿命。另外,高温高湿的条件,很利于荔枝果实表面病原菌生长,果实容易腐烂变质,故荔枝极不耐贮运。一般情况下,荔枝果实采收后在常温下放置,如果没有适当包装,果皮在2-3d内失去诱人鲜红色并表现褐色症状。梁汉华等研究表明,在不采取任何包装情况下,贮藏3天,果皮全部褐变,商品率为0,失重率为18.21%。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果皮褐变与果实失…  相似文献   

13.
不同耐贮性柑桔常温贮藏下汁胞PPO活性比较研究*黄向红徐文荣叶茂宗(温州大学325027)(浙江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多酚氧化酶(PPO)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铜酶,它能催化多酚物质氧化生成醌,醌类物质在PPO等催化下迅速聚合,生成黑素。我们于199...  相似文献   

14.
草酸处理减轻杧果采后果实冷害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锡佳  李佩艳  宋夏钦  沈玫  郑小林 《园艺学报》2012,39(11):2251-2257
 杧果(Mangifera indica L.)‘Zill’果实采后经5 mmol · L-1草酸溶液浸泡10 min后,在低温(10± 0.5)℃下贮藏27 d,再移至常温25℃贮藏4 d,冷害系数和质膜相对透性显著低于对照;草酸处理降低了果实在贮藏后期的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抑制了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维持了较高果肉亮度值(L*),可溶性固形物(SSC)、游离脯氨酸和柠檬酸含量。说明草酸处理可提高质膜稳定性,抑制褐变相关酶活性以及维持一些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增加采后果实的抗冷性,缓解果实冷害症状。  相似文献   

15.
据《农业工程学报》2013年第5期《生长期喷钙提高锦橙果实品质及延长贮藏期》(温明霞等)报道,为探讨钙对柑桔果实贮藏品质及衰老的影响,为合理调控柑桔钙素营养、延长果实的贮藏保鲜期提供理论。以北碚447锦橙为试验材料,在生长的不同时期进行树体补钙,研究钙对果实贮藏品质及酶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果实发育期喷施赤霉素对‘苹果梨’常温贮藏期间黑皮病的防控效果,在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和果实成熟期连续3次用50 mg/L赤霉素喷施果实及周边叶片,测定采收时和贮藏期间果实细胞膜完整性、总酚含量以及主要抗氧化酶和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采前喷施赤霉素有效降低了‘苹果梨’常温贮藏期间的黑皮指数,果实贮藏40 d后发病率仅为同期对照的一半;采前喷施赤霉素处理还降低了果实贮藏期间总酚含量以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说明于梨果实发育期喷施赤霉素可通过维持果实细胞膜完整性、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以及抑制总酚积累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来减轻‘苹果梨’常温贮藏期间的黑皮病。  相似文献   

17.
荔枝果皮色素,酚类物质与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测定了两个荔枝品种妃子笑(Litchi chinensis Sonn.cv.Feizixiao)和糯米糍(L.chinesesis Sonn.cv.Numici)果实发过程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类黄酮、可溶性酚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果实成熟期,糯米糍果皮叶绿素含量明显低于妃子笑,是糯米糍着色好于妃子笑的直接原因之一,果皮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含量的变化,对两品种的着色差异的影响的  相似文献   

18.
王志华  贾朝爽  王文辉  佟伟  姜云斌 《园艺学报》2020,47(12):2277-2289
为探究不同贮藏温度对‘金红’苹果果实能量代谢和生理品质的影响,将‘金红’苹果分别放置在–2、0、2、4 ℃条件下贮藏,定期测定果实能量相关物质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磷酸腺苷(AMP)含量和能荷(EC)变化以及H+-ATPase、Ca2+-ATPase、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色素氧化酶(CC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相关酶活性,同时测定果实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果实硬度、维生素C、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生理品质指标,并调查果实组织褐变情况。结果表明:整个贮藏及货架期,–2 ℃下的果实ATP、ADP和AXP(AXP = ATP + ADP + AMP)含量、EC以及能量相关代谢酶活性(H+-ATPase、SDH、CCO)、SOD、乙烯释放速率始终保持最低,维生素C含量后期下降迅速;4 ℃下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降幅较大;–2 ℃下的果实褐变指数最高(果皮和果肉均出现了严重褐变),0 ℃下的果实果皮和果肉也有轻微褐变,2 ℃和4 ℃果实无褐变。贮藏30、45、90 d以及贮藏90 d + 货架3 d和90 d + 货架5 d期间,2 ℃贮藏的果实保持较高的能量水平,果实品质和风味保持较好,0 ℃果实次之。研究结果表明,‘金红’苹果组织褐变与能量亏缺有密切关系,能量亏缺越多,褐变越严重,适宜的低温能维持果实较高的能量水平,同时抑制果实褐变,维持果实较好的贮藏品质,延缓果实衰老。  相似文献   

19.
测试并分析与冬枣果实贮藏后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乙醇脱氢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适合的气调贮藏(O2体积分数12%~15%,CO2体积分数为0)可以明显抑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有效地延缓了多酚氧化酶活性高峰的到来,阻止了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升高,可以达到较好的贮藏保鲜效果,延长冬枣的贮藏时间.气调贮藏可提高乙醇脱氢酶的活性,尤其是在贮藏后期这种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0.
自制壳聚糖保鲜纸对鲜杏贮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赛买提杏为原料,冷藏条件为对照,研究普通纸+保鲜袋+冷藏和1.0%、1.5%、2.0%的3种壳聚糖浓度自制保鲜纸结合保鲜袋和冷藏条件贮藏鲜杏的效果。结果表明:当贮藏温度为(0±0.5)℃,相对湿度为90%~95%时,可使八九成熟的鲜杏有效贮藏14 d,经过保鲜纸及保鲜袋处理,相同温湿度条件下保鲜期至少可延长21 d。壳聚糖溶液的浓度不同,其保鲜纸的保鲜效果也不同。其中,1.5%壳聚糖保鲜纸贮藏鲜杏的效果最好,它可保持果实的VC含量和果实的硬度,抑制果实中多酚氧化酶的活性,防止果实褐变,同时使果实含有较高的固/酸比,使果实具有良好的风味和饱满、光鲜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