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1978—2018年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数据整理,分析归纳了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化的阶段性特征和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运用近似理想需求系统(AIDS)模型对现阶段消费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价格和支出(收入)变化已经不再是影响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主要因素,粮食、食用油消费份额趋于减少,鲜奶和水产品消费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农村居民食物消费升级落后于城市居民一个阶段,但总体表现为不断趋近的趋势。城乡居民当前食物消费结构均存在消费目标和营养目标不协调的问题,由消费观念的转变带来的消费质量提升以及个性化消费比例的增长将成为食物消费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居民消费结构与用地结构的相互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会引领土地需求结构的变化,并促使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发生改变.本文引入结构变化率及信息熵,对1996-2005年江西省居民消费结构与用地结构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表明:①居民消费结构变化速度较快,用地结构变化相对消费结构变化要缓慢一些;②消费结构熵与土地利用结构熵具有同步增减性,随着消费结构多元化趋势的发展,用地结构在逐渐趋于均衡,消费结构的变化导致用地结构的变化;③不同消费比重的变化导致对应土地利用类型随之发生变化.全省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比例平均每降低1%,耕地面积减少0.94×104hm2;全省城乡居民交通通讯消费比重每提高1%,交通用地面积增加0.365×104hm2;全省城乡居民其他消费(除食品和交通通讯以外的消费)比重每提高1%,居民及工矿用地面积则增加了0.569×104hm2.  相似文献   

3.
孟劲  侯炬凯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520-12523
消费需求不足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结构性瓶颈。从计量经济模型出发,检验了中国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差异,并提出中国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大于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但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有下降的趋势,而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有上升的趋势。造成城镇居民、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变化的原因是:城乡收入结构、消费结构、耐用消费品消费三方面因素存在差异。总之,刺激中国消费需求增长的重心在于提高农村居民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详实的数据分析了1996-2003年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并利用双对数模型.分别拟合出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数学模型,给出了各项消费支出收入弹性系数,对消费结构的趋势进行了分析,然后综合现状、未来分析,再结合国情,本文将提出一些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广泛收集历史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居民调查和专家咨询,采用GM(1,1)模型,对长江三角洲区域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城乡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显变化,城市居民的畜禽产品消费将趋于稳定,而农村居民的畜禽产品消费将显增加,城乡居民对水产品的消费均将显增加,在动物性食物消费的结构比例上,城乡居民均在向1/3猪牛羊肉,1/3家禽产品和1/3水产品的比例趋势比较,植物性食物消费中,粮食的直接消费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农村居民,因此,在中长期内,拉动长江三角洲食物消费总量增长的关键因素是城乡居民人口的增加和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异及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元经济结构一直都是我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二元消费结构也是我国消费经济的最重要的特点。本文对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进行分析,发现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自改革开放以来呈增大趋势。消费是拉动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这一差距的存在和增大将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因此我国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并缩小这一差距,促进居民消费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年以来.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不断增长,城乡居民的消费性支出也不断增长。城镇人均消费性支出从1978年的405无增长到2004年的7812元: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1978年的138元增长到2004年的2185元.城乡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也都呈下降的趋势。这说明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城乡居民的消费差距有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通过预测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设立城乡收入差距预警机制,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均衡发展.[方法]利用“灰色系统”,用时间序列观测值建立灰色模型GM(1,1)对新疆城乡居民收入进行预测.[结果]从新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时间序列看,新疆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呈下降趋势,而收入绝对差距却仍在不断增长.[结论]通过多元回归的方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预警值进行计算,设立了城乡差距的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9.
羊肉是城乡居民消费中日益重要的畜产品,在城镇化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城镇和农村居民对于羊肉的消费也呈现出不同特征。从消费数量、变动趋势、消费结构以及户内外消费等方面对中国城乡羊肉消费差异进行分析,并对未来城乡居民羊肉消费趋势进行判断及展望。结果表明,城乡居民羊肉消费存在较大差异,但是差异逐渐减少,未来城乡羊肉消费将持续增多、差异继续减少。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基于Shannon信息熵理论,分析研究了甘肃省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的动态变化,并对影响信息熵值大小的土地利用类型做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1997~2004年,甘肃省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较全国水平低,熵值呈现单调递增趋势,说明该区土地利用系统朝相对无序状态演变.在8个土地利用一级类型中,面积总体呈上升趋势的有园地、林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和未利用地,它们与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呈正相关;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的有耕地、牧草地和水域,它们与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呈负相关.其中,林地和耕地的面积与该区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的变化显著相关,是信息熵值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然后依次为园地、交通用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未利用地和水域.  相似文献   

11.
近30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和持续高速增长,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呈显著扩大趋势,并构成城乡经济和谐发展的重大约束瓶颈。对城乡收入失衡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剖析,并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以广东为例,从统计描述和实证分析两方面就城市化进程对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城市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呈同向增长趋势,城市化进程对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均有正向拉动效应,且后者大于前者.  相似文献   

13.
天津市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化与收入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1990 - 2 0 0 0年天津市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增长、消费结构进行分析,并采用对数———倒数———对数模型,对消费需求的收入弹性、边际收入的消费倾向进行模拟和分析,为消费结构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变量选择的基础上,构建基于Lasso方法和BP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并对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基于Lasso方法和BP神经网络的组合预测精度要明显高于BP神经网络、Lasso方法的预测精度;在2014~2020年,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率有所提升,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率减缓,城乡居民消费增长率之间的差距呈下降趋势,但短期内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依然难以缓和。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比分析中美玉米消费的内部结构,研究得出,中国玉米消费的4种用途总量均逐年增加,美国食用、种用、工业用增加但饲用消费量却呈下降趋势。从消费占比指标看,中美两国均表现为食用、种用、饲用消费量占比下降,工业深加工消费量占比上升。中美玉米工业深加工内部消费结构变动方向基本一致,均有向燃料乙醇和淀粉糖集中的趋势。因此,在对中国玉米消费状况进行分析时,美国玉米消费结构的变动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大陆和台湾地区居民食物消费变迁的比较分析,总结得到大陆和台湾地区食物消费变迁特征,主要结论:一是大陆和台湾地区居民食物消费随经济发展呈现阶段性变化,以富裕水平为分水岭,人均食物消费总量随经济发展呈先增后降趋势;参考台湾地区发展趋势,在跨越小康生活阶段后,大陆人均食物消费总量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二是达到温饱水平后,口粮消费量随经济发展呈下降趋势。参考台湾地区趋势,未来大陆居民口粮消费量仍呈下降趋势。三是动物性食物消费量随经济增长呈递增趋势。但台湾地区数据显示,达到富裕水平后,动物性食物消费量随经济增长呈现下降趋势。四是大陆和台湾地区居民植物性食物消费占比较大,但呈逐年递减趋势,动物性食物占比呈递增趋势。五是大陆和台湾地区居民动物性食物消费差距日益缩小。从肉类消费结构来看,大陆和台湾地区居民猪肉消费占比较大,牛羊肉及禽肉占比较小,但猪肉消费占比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方法对1999-2008年陕西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明显升级,但总体消费水平仍然较低,居民消费倾向普遍较低,交通通讯和文教娱乐需求成为陕西省城乡居民的消费热点.并对扩大陕西省居民消费需求、优化居民消费结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为分析手段,利用90年代以来中国城乡人均收入及食用植物油消费数据,阐释了城乡居民食用植物油的消费状况及消费结构,分品种计算了中国城乡居民年人均植物油消费量。进而在分析城乡居民食用植物油三种需求弹性的基础上。揭示了各品种植物油的消费特征与趋势,并着重对城乡消费做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9.
我国粮食消费的现状和趋势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居民粮食消费经历了不得温饱、基本温饱、总体小康以及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过渡4个阶段.本文在对现阶段我国粮食在不同用途、品种结构和城乡消费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粮食消费的趋势进行了研究.中长期内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渐趋多元化;粮食消费需求总量呈刚性增长趋势;口粮、种子用粮稳中趋减,饲料粮、工业用粮快速增长;稻谷、小麦消费需求呈下降趋势,玉米、大豆消费需求将快速增长.最后从耕地资源和水资源利用、农业科技推广、粮食生产结构调整、农业补贴制度实施、生物能源开发及海外农业资源利用等6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信息熵的长株潭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信息熵的基本原理,利用1996-2008年长株潭区域各县(市、区)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相关社会经济资料,对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时间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耕地、园地、未利用地面积所占比例呈递减趋势,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所占比例呈递增趋势。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在1996-2008年期间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波浪式趋势变化。通过对土地利用结构和农业用地内部结构的分析可知:林地、果园、桑园、交通用地所占比例的高低是影响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的主要因素。各县(市、区)土地利用结构的信息熵呈现出较大的时空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