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1978—2018年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数据整理,分析归纳了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化的阶段性特征和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运用近似理想需求系统(AIDS)模型对现阶段消费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价格和支出(收入)变化已经不再是影响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主要因素,粮食、食用油消费份额趋于减少,鲜奶和水产品消费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农村居民食物消费升级落后于城市居民一个阶段,但总体表现为不断趋近的趋势。城乡居民当前食物消费结构均存在消费目标和营养目标不协调的问题,由消费观念的转变带来的消费质量提升以及个性化消费比例的增长将成为食物消费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2.
选取可能对居民食物消费结构产生影响的11个因素,通过LASSO方法分别筛选了对农村和城镇居民粮食、蔬菜、肉类、蛋、奶、水产品及鲜瓜果消费量产生影响的因素,并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食物之间消费量的影响因素并不相同,不同人群即农村和城镇居民之间食物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也不尽相同;宏观经济因素人均GDP对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影响非常微弱;人均可支配收入只对收入较低的农村居民产生影响,对城镇居民的食物消费没有影响;影响城乡居民蔬菜消费的主要因素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且两者之间存在负向关系;人口老龄化率是城镇居民肉类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率的提高,肉类消费量增加,而该因素并不对农村居民肉类消费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氮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元素。人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消费者,以食物氮的形式消费后大部分以废弃物的形式排泄到环境中。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收入的增加,食物消费逐渐丰富,对其氮足迹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对遵义市近16年氮消费足迹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遵义市氮消费足迹中城镇居民人均食物氮消费量在2119.68-3132.67 g间波动,平均值2629.37 g;农村居民食物氮消费足迹在4654.12-2962.12 g间波动,平均值3847.20 g。(2)在近16年粮食、猪肉、家禽、蔬菜、蛋及蛋制品、水产品、奶制品、水果和牛羊肉对城镇居民食物氮的平均贡献分别为36.96%、28.90%、10.62%、6.69%、4.73%、4.46%、3.09%、2.31%和2.26%。农村居民食物氮消费足迹中粮食的贡献65.81%、猪肉的贡献为24.21%、蔬菜的平均贡献为6.70%;水果、水产品、家禽和蛋及蛋制品0.28%-1.32%间波动。(3)遵义市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与推荐的我国膳食结构有较大的差距。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消费食物氮可能呈现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4.
从辽宁省城乡居民动物性食物消费量、消费结构、城乡居民收入与动物性食物消费量的关系三个方面分析辽宁省城乡居民动物性食物消费的特征,发现随着辽宁省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辽宁省城乡居民的动物性食物消费总量也增加;猪肉和蛋类是辽宁省城乡居民动物性食物消费的重要品种;辽宁省城乡居民在动物性食物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方面都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食物消费占用了包括耕地在内的各种农用地资源,本文从包括耕地在内的全部农用地资源角度,动态分析农村居民食物消费,以便更全面合理地评估食物消费结构变化对农用地资源需求的影响。【方法】首次对中国主要食物消费项目的用地类型和折算因子进行探讨,运用改进因子的生态足迹模型对中国近30年来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生态压力进行了宏观估算和动态分析。【结果】中国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化对各类用地的总体占用从1980年的1.465标准亩增加到2006年的1.782标准亩,2000年后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化使直接耕地资源占用显著下降。中国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支出和食物足迹近30年来保持强相关性,人均肉类水产足迹的支出弹性为0.43。【结论】近30年来中国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总生态压力非稳定性增加,主要是食物消费模式的变化(耗粮型动物产品和水产消费增加)导致的农用地资源压力。通过固定单产和可变单产的人均食物足迹差异分析表明,中国耕地生产力的提高大大缓解了中国农村居民在食物消费结构升级过程中的资源压力。  相似文献   

6.
近30年来中国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生态足迹分析#br#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食物消费占用了包括耕地在内的各种农用地资源,本文从包括耕地在内的全部农用地资源角度,动态分析农村居民食物消费,以便更全面合理地评估食物消费结构变化对农用地资源需求的影响。【方法】首次对中国主要食物消费项目的用地类型和折算因子进行探讨,运用改进因子的生态足迹模型对中国近30年来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生态压力进行了宏观估算和动态分析。【结果】中国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化对各类用地的总体占用从1980年的1.465标准亩增加到2006年的1.782标准亩,2000年后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化使直接耕地资源占用显著下降。中国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支出和食物足迹近30年来保持强相关性,人均肉类水产足迹的支出弹性为0.43。【结论】近30年来中国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总生态压力非稳定性增加,主要是食物消费模式的变化(耗粮型动物产品和水产消费增加)导致的农用地资源压力。通过固定单产和可变单产的人均食物足迹差异分析表明,中国耕地生产力的提高大大缓解了中国农村居民在食物消费结构升级过程中的资源压力。  相似文献   

7.
为在耕地资源短缺与食物消费结构改变的大背景下合理分析用地需求,保障食物安全,以河南省居民的食物消费情况为研究对象,采用构建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的方法,基于经济发展和食物结构对河南省未来15~30年的食物需求进行分析,并结合推算结果对不同食物类型所需土地分别计算,得出基于食物安全的耕地需求量。结果表明:1)2000—2019年河南省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化显著,植物类食物始终占据较大比重,动物类消费的所占比例呈增长趋势;2)河南省城乡居民耕地需求变化存在一定差异,农村居民的人均耕地需求由城镇居民的1.2倍下降至占城镇居民人均耕地需求的82%。耕地总需求变化趋势为缓慢减少后逐步上升且保持上升趋势,最高约508万hm2;3)河南省人口规模、作物单产水平和食物消费结构均对河南省耕地需求产生着重大影响。其中,主要影响因素是食物消费结构的改变,单产水平提高对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耕地需求压力有重要作用;4)预测发现河南省现有耕地虽能够满足2035—2050年该省人民食物需求,但是河南省作为食物输出大省,无法在满足本省人民食物需求的同时,保持现有的食物供应比例。最后,根据预测结果与河南省耕地保护现状,基于食物安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氮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元素。人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消费者,以食物氮的形式消费后大部分以废弃物的形式排泄到环境中。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收入的增加,食物消费逐渐丰富,对其氮足迹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2000—2015年遵义市氮消费足迹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遵义市氮消费足迹中城镇居民人均食物氮消费量在2.12~3.13 kg(N)/a间波动,平均值2.63 kg(N)/a;农村居民食物氮消费足迹在2.96~4.65 kg(N)/a间波动,平均值3.85 kg(N)/a。近16年,粮食、猪肉、家禽、蔬菜、蛋及蛋制品、水产品、奶制品、水果和牛羊肉对城镇居民食物氮的平均贡献分别为36.96%、28.90%、10.62%、6.69%、4.73%、4.46%、3.09%、2.31%和2.26%。农村居民食物氮消费足迹中粮食的贡献为65.81%、猪肉的贡献为24.21%、蔬菜的平均贡献为6.70%;水果、水产品、家禽和蛋及蛋制品的贡献在0.28%~1.32%间波动。遵义市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与我国膳食结构有较大的差距。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消费食物氮可能呈现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9.
2012年中国农村居民食物消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闻  许世卫 《农业展望》2012,8(10):52-55
随着收入水平和价格的变化,中国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应用1995~2010年统计数据,描述性分析了农村居民食物消费变动的基本趋势;利用食物需求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以2009年为基期,对2012年农村居民食物消费量进行预测,结果发现中国农村居民人均肉蛋奶的消费量将较2009年增长,粮食消费量将下降;在粮食产品中,除水稻和小麦的消费量没有下降外,其他粮食品种消费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玉米下降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10.
羊肉是城乡居民消费中日益重要的畜产品,在城镇化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城镇和农村居民对于羊肉的消费也呈现出不同特征。从消费数量、变动趋势、消费结构以及户内外消费等方面对中国城乡羊肉消费差异进行分析,并对未来城乡居民羊肉消费趋势进行判断及展望。结果表明,城乡居民羊肉消费存在较大差异,但是差异逐渐减少,未来城乡羊肉消费将持续增多、差异继续减少。  相似文献   

11.
目前,北京农民生活已达到富裕水平,处于全国前列、分析发现,随着收入的增长,农民对粮食、蔬菜的消费需求呈下降趋势,而植物油、猪牛羊肉、禽肉、蛋类和水产品的需求大大增加.与城镇居民相比,北京农村居民人均食物消费支出远低于城镇居民,在外饮食消费少,动力不足.通过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城镇化进可将大大提高农村居民...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不同的食物消费模式对虚拟水消费的影响,对全国1990—2014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食物虚拟水消费量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显示:全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虚拟水消费量都呈现出缓慢增长的趋势,城镇居民人均虚拟水消费量增长速度快于农村,是农村居民的1.12倍左右;城镇居民的虚拟水消费多样性指数高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是引起城乡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未来随着食物消费量的不断增加,食物虚拟水消费量也将持续增长,势必对水资源造成更大的压力,这就需要倡导城乡居民均衡膳食和健康的消费习惯,改善食物消费模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3.
在近20年的时间里,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发生了很大改变,居民口粮消费逐渐下降,饲料粮占粮食总量的比重逐年增加,同时居民对肉类消费稳定增长,特别是牛羊肉、禽肉和奶制品消费增长较快。居民膳食结构的改变要求传统的粮食种植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紫花苜蓿作为优良的豆科牧草,不仅是畜牧业的发展保障,还可以起到肥土丰田的作用,在种植结构调整的背景下,从我国目前粮食安全现状与问题、食物安全面临的困境,阐述了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将紫花苜蓿纳入到现行的轮作系统的优势和存在问题,预见了可能存在的风险并给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张莲莲  孙滨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3089-13092
研究新兴城市居民食物碳消费对于研究城市化进程中碳消费机理,实现国家碳减排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采用官方宏观统计数据,研究了2002~2010年东营市城乡居民食物碳消费变化动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食品消费结构、人均食物碳消费量及变化趋势、食物碳消费总量方面,城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但在人均食物碳消费量影响因素方面相同,城市人均食物碳消费上升,农村人均食物消费数量呈下降趋势。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影响城市和农村居民食品碳消费的主要因素是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城乡居民食品碳消费量远低于北京、上海和安徽居民的消费水平。研究结果对应对城市化所产生的环境压力、实现碳减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郴州市农产品虚拟水的量化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提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区域水资源管理的有效措施,以虚拟水计算方法为基础,对2000年湖南郴州市的农产品虚拟水进行了量化分析,并对区域农产品的战略性调整和区域水资源有效配置决策思路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每生产1kg大米,需要耗费至少773.8kg的水资源;生产1kg植物油耗费的水量为8286.3kg;生产1kg蔬菜的水量最少,但至少也需要149.9kg的水量.郴州市的农村居民年农产品虚拟水数量远高于城镇居民的,其中大米所消费的虚拟水量就分别达到147.166m^3和41.744m^3.在不降低人均水资源消费需求和不降低人类生活质量的情况下,水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可通过农产品虚拟水贸易方式,更好地发挥区域性优势,主动开发和生产有效益的水资源密集型农产品;通过农产品虚拟水战略,在更大区域范围内,可以很好地缓解水资源紧缺地区的压力,并引导人们改变其消费结构和消费模式,创新水资源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邻水县人口增长和居民食物结构改善对农畜产品需求增长的影响,得出了食物结构改善、质量提高是造成目前食物需求猛增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该县城乡居民食物结构的指导性方案。指出了食物消费宏观控制的基本着眼点是粮食的需求平衡,从农业生产的发展中增加食物的供给量,从对居民食物消费的调节中控制食物需求的总量增长,使二者达到协调。而控制居民食物消费膨胀的主要途径是校正消费行为的偏差,引导居民将一部分收入用于长期储蓄与生产性投资.  相似文献   

17.
采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和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对上海市城镇家庭的蔬菜消费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了1995年以来上海市城镇居民蔬菜消费的特点,估计了ELES模型的参数,计算了主要食品的消费弹性系数。研究发现:蔬菜和粮食收入弹性接近,都是上海城镇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其边际消费倾向远低于肉类;蔬菜、粮食和肉禽蛋水产品三者之间是互补品的关系;蔬菜等食品的消费受收入和自身价格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水平和结构的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状况。以天津市为例,根据2002—2012年天津市农村居民消费统计数据,从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两个角度对农村居民的消费变化特点和趋势进行了分析。从消费水平上看,近10年天津市农村居民总体消费水平呈现快速增长态势,10年间增长了2.85倍,平均年增长率达到14%以上;从消费结构上看,人均食品、衣着、居住的生存型消费支出都趋于下降或持平的状态,但三者之和所占支出比例超过了60%,而人均家庭设备及用品、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和医疗保健等享受型消费支出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  相似文献   

19.
为明晰食物消费类别,发现其演化特征规律,基于联合国粮农组织食物平衡表中1991—1995年和2015—2017年两个时期13种食物消费等数据,运用因子和聚类分析方法,得到5项因子,划分出7类食物消费类别,分析各类别食物消费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食物消费表现出典型地域特点,体现了各国经济发展差异。20年来各类别稻米、禽肉、糖人均消费普遍增长。处于温饱或小康阶段的类别,食物消费变化以谷物、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物消费增长为主;处于最富裕阶段的类别,居民薯类、油脂、红肉、水果消费普遍减少。期初消费对各种食物人均消费增长普遍具有负向影响,经济增长、本国生产则普遍表现出正向影响。经济增长对奶类、糖、蔬果消费带动较强,本国产量对蔬果、肉类、水产品等鲜活产品消费影响较大。城镇化、老龄化以及关税变化对不同食物消费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城镇化或带动油脂等高热量食物消费,降低蛋、奶、肉类等高蛋白食物以及蔬菜消费。而老龄化或引起糖、油脂消费减少,带动蛋类、红肉等食物的消费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