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毕节地区主栽杂交玉米对丝黑穗病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续2年对毕节地区主栽杂交玉米品种,在人工接种条件下进行丝黑穗病的抗性试验。结果表明,品种间抗性存在明显差异。10个参试品种中,毕单10号、临奥4号、海禾1号为高抗品种,毕玉2号、毕单4号、毕玉4号、贵毕302、黔西4号为中抗品种,贵毕301、安单136为高感品种。  相似文献   

2.
应用适定性参数法、变异系数法和回归系数法,分析了毕单系列主栽玉米品种碳酸酐酶(CA)活性的光照生态适应性。应用适定性参数法分析的结果表明,毕单18号的CA稳定性较差,毕单17号的CA对所有光照条件的适应性良好,毕单10号的CA在光照变化的响应中显得过于稳定,毕单15号的CA则显得活性较低,而且稳定性很差;毕单13号在所有光照环境中CA的反应较稳定,适应性较好;应用变异系数法分析的结果表明,毕单18号、毕单17号为高CA活性高稳定性品种,毕单10号为低CA活性高稳定性品种,毕单13号为低CA活性低稳定性品种,毕单15号为低CA活性高不稳定性品种;应用回归系数法分析的结果表明,毕单17号、毕单18号、毕单13号为低适应性品种,而毕单10号、毕单15号为高适应性品种。  相似文献   

3.
毕节市七星关区杂交玉米新品种引进观察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毕节市七星关区杂交玉米新品种引进观察试验结果表明,产量水平居前3位的是毕试2041(11 460.3 kg/hm2)、SW424(11 445.1kg/hm2)、毕单13号11 100.2 kg/hm2,综合抗性较好的是毕单13号、毕单10号、SW424、毕试2041。株叶型较好的首推SW424,其次是筑黄1号、毕试2041和毕单10号,毕单13号植株稍显高大,均达到活秆成熟水平。生育期最长是毕单10号,为146 d,上述几个品种分别比对照毕节10号短6~9 d。总之,SW424、毕试2041、筑黄1号、毕单13号等4个组合在七星关区中海拔地区示范推广是基本可行的,其中黄粒型在丝黑穗病易发区最好包衣或慎用。  相似文献   

4.
毕节地区农科所引进的墨白玉米种质是墨西哥的一个高配合力基础群体,品质好、抗病性强,通过对其改良创新利用,育成了4054、49、W2602、16等高配合力的优良自交系,组配成的杂交种毕单3号、毕单4号、毕单10号、毕单13号等非常适应毕节地区特殊的农业生态环境,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为黔西北山区农民的增产增收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紧凑型玉米新组合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6个紧凑型玉米组合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以临奥4号和登海3638最好,产量分别为545.68kg/667m^2和542.47kg/667m^2,比对照毕单10号分别增产46.6%和45.7%;且两品种各种性状表现较好,抗逆性较强,适宜在毕节地区进行示范种植;成单30、奥玉3102、云杂一号比对照分别增产44.2%、43.8%、43.8%、38.9%,与临奥4号和登海3638间差异不显著,抗逆性强,可续试一年,奥玉17各方面表现的较差,抗逆性较弱,可淘汰。  相似文献   

6.
黔西北山区杂交玉米新品种及配套技术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黔西北山区地形地势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选择对路的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0号、毕单13号、毕单14号、毕单15号进行大面积推广,2007年-2008年在毕节地区8县(市)162个乡(镇)共计推广杂交玉米新品种有效面积216.77万亩,取得新增粮食总产量14005.51万公斤,新增副产品16806.612万公斤,新增总产值18487.27万元,于2009年2月13日荣获贵州省农业丰收一等奖。  相似文献   

7.
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3号大面积试验示范及推广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业春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6923-6924
[目的]为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3号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2006~2007年连续2年在毕节地区进行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3号试验示范。[结果]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3号在毕节地区累计示范应用面积11.90万雠,有效保收面积10.71万hm^2,比当地主栽杂交种新增玉米总产量7.50万t,新增副产品9.00万t,新增总产值12153.01万元,新增纯经济收入为8803.32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结论]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3号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及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播期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8年在湖南省桃源县木塘垸乡,以临奥1号、湘农玉27号和郑单958为材料,设置5个播期处理,T1(5月8日)、T2(5月16日)、T3(5月24日)、T4(6月4日)、T5(6月14日),研究不同播期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延后,玉米的生育期缩短,湘农玉27号、郑单958和临奥1号全生育期分别缩短5、5、4d;从吐丝期至成熟期,早播处理(T1、T2)的干物质积累量大于晚播处理(T3、T4、T5)的,各品种均以T1处理的最大;至成熟期,湘农玉27号、临奥1号、郑单958的干物质积累量分别为24576.2、25087.7、26367kg/hm~2;3个品种的叶面积指数在吐丝期最大,播期推迟,叶面积指数逐渐下降;3个品种T3、T4、T5处理的倒伏倒折率均高于T1、T2处理的,倒伏倒折率从高至低依次为湘农玉27号、临奥1号、郑单958;空秆率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品种间差异也较小,空秆率从高至低依次为临奥1号、郑单958、湘农玉27号;3个品种的产量均以T1处理的最高,播期推迟,3个品种的产量均下降,且播种日期越晚,产量降低幅度越大;在本试验区域宜在5月上旬或中旬播种玉米。  相似文献   

9.
地处乌蒙之巅的威宁县由于受海拔高、气候冷凉、耕地细碎分散和土地石漠化严重等因素的制约,导致玉米种植产量长期较低。通过实地试验,以寻求适合威宁县种植和推广的玉米良种。结果表明:同时施用农家肥与复合肥,临奥4号的生育期最短,为148 d;产量最高,为8 720.0 kg/hm2;经济效益最佳,为11 178.0元/hm2。因此,可在威宁地区推广种植临奥4号,同时施用农家肥与复合肥,可获得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10.
对20个(含对照)白粒型杂交玉米新品种进行品比试验,鉴定各品种的增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结果表明:黔兴7号、凉单三号、毕单13号、盛农3号、丰源205、扎单201、荷玉一号、黔单14、赫单4号9个品种推广潜力大。  相似文献   

11.
慈利县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慈利县按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安排平展型玉米(临奥1号、正大999、三北89以及对照品种)和紧凑型玉米(洛玉1号)等5个常规玉米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对各品种进行苗情观察和考种。结果表明:洛玉1号的生育期最短,为125 d,正大999生育期为137 d,三北89生育期为136 d,临奥1号生育期为135 d,对照品种的生育期为131 d;平均产量的排序为洛玉1号三北89临奥1号正大999对照品种,洛玉1号的平均产量最大,为597.3 kg/667m~2;光合势排序为正大999洛玉1号三北89临奥1号对照品种;各品种的成熟天数基本为50 d;三北89抗性综合最好,其他品种抗性较好。由此可知紧凑型玉米洛玉1号适宜在慈利县推广,平展型玉米的发展趋势应为抗性好、品质好的硬粒性品种。  相似文献   

12.
为充分发挥良种对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桃江县农业农村局对湖南省近年来选育、引进的11个审定的玉米品种进行了展示试验。结果表明,潞玉13、中单808、临奥1号、科航6号等4个品种表现丰产性好、抗病和适应性强,可在全县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毕单18号是毕节地区农科所育成的杂交玉米新品种。于2007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高产稳产,品质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是贵州山区目前较理想的杂交玉米新品种。为充分发挥该品种的增产潜力,研究提出相应的高产制种配套技术。近两年来,通过对毕单13号高产制种技术的试验研究,总结提出以下高产制种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14.
玉米品种毕单13号是我所于1999年用自选自交系216作母本,自选系86作父本,配制出的高产、高淀粉(粗淀粉含量75.22%)、优质、白粒、大穗中晚熟的杂交玉米品种,自2002年进入生产试验以来,就受到广大农民朋友和销售商欢迎,种子供不应求。现将毕单13号的高产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品种选择可选用高产、抗病、抗倒伏的杂交种鲁单981号、鲁单984、登海9号、奥玉3009、登海11号以及正大12号、豫奥1号、临奥1号和奥玉19号等优良品种。播种前,将玉米种摊匀翻晒2天,再通过浸种与催芽,进行种子处理。但要注意,选择种子质量要求色泽光  相似文献   

16.
为充分发挥良种对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桃江县农业农村局对湖南省近年选育、引进的玉米新品种 11 个审定的玉米品种进行展示试验,试验表明潞玉13、中单808、临奥1号、科航6号等4个品种丰产性好、抗病和适应性强的玉米品种,可在全县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杂交玉米组合品比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杂交玉米组合品比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参试组合都抗倒伏、黑粉病、丝黑穗病、茎腐病,无早衰现象,耐肥性好;且黔兴4号、贵福1号、登海3号、贵毕302、临奥1号等5个组合产量较高,经济性状好,适宜高海拔地区种植,建议扩大示范面积加速推广。  相似文献   

18.
<正> “临奥1号”是奥瑞金种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繁育的杂交玉米新品种,我县1999年引进示范和小区试验,亩产量达500公斤左右。为了进一步探索该组合的高产栽培技术模式,2000年度我们进行了50亩连片丰产示范,现将示范效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9.
毕单16号系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99年用自选的玉米自交系BS37作母本、自选玉米自交系毕331作父本杂交选育成的优质高产玉米杂交种。本文全面介绍了毕单16号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品种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以便在进行毕单16号大面积推广应用过程中,使用者对毕单16号有清楚的认识和了解,并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实现高产。  相似文献   

20.
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5号不同种植方式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强兴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8830-8831
[目的]探讨适应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5号的最佳种植方式。[方法]通过对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5号进行5种不同种植方式的对比试验。[结果]结果表明:种植方式不同,玉米的产量、果穗性状、植株性状、根系分布范围和数量、叶面积大小和保绿期等不同;玉米实行宽窄行双行单株错位定向移植,保证了玉米沿着最佳的生物学轨道生长发育,比其他几种移栽方式和直播增产显著。[结论]该研究为确定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5号的最佳种植方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