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种植魔芋时施用不同的基肥,对魔芋的发病率和产量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腐熟农家肥+复合肥+苕子的发病率最高,6月份为14.0%,9月份为10.11%;施用苕子的发病率最低,6月份为8.67%,9月份为5.33%;施用农家肥+复合肥的产量最高为29.00t/hm2;只施用复合肥的产量最低为17.00t/hm2。  相似文献   

2.
晚番茄施不同基肥的肥效比较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岑萍  薛朝秀 《农技服务》2007,24(3):50-50
在晚番茄种植中,施用等量粮油复合肥、撒可富复合肥、生物菌肥、自配肥作基肥,其晚番茄产量分别为62763kg/hm2、66733.5kg/hm2、65383.5kg/hm2、70260kg/hm2,其中施用自配肥和撒可富复合肥的产量较高,在晚番茄种植中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不同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张应龙 《农技服务》2010,27(8):986-986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密度条件下对不同玉米品种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玉米种植密度的增加产量逐渐增加,但农艺性状表现逐渐变差,其中临奥1号受密度影响最大。中单808号在参试品种中产量表现最好,当密度为60 000株/hm2时产量达11 358.45 kg/hm2,分别比益玉6号和临奥1号增产1 522.05 kg/hm2和2 343.45 kg/hm2,增产率15.5%和26%,增产明显。  相似文献   

4.
高海拔地区菜用玉米品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威宁县高海拔地区菜用玉米品比试验结果表明:田蜜2号鲜穗产量最高,达36.958 t/hm2,其次为萃糯三号23.208 t/hm2,再次是五彩甜玉米23.000 t/hm2,生育期相对较短,该3个品种可大面积推广种植;香紫糯23号、花糯四号、凤彩香甜糯、金彩糯1号、金卡糯、紫糯3号、香糯999、京科2000、普朗珍珠、燕禾金2009、福禧201等11个品种,鲜穗产量均在15.000 t/hm2以上,生育期也相对较短,可适当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镇安县玉米单产,笔者进行了施用不同基肥对玉米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商玉2号以N∶P∶K=10∶7∶8的复合肥1 000 kg/hm2作基肥,玉米产量最高,为10 936.70 kg/hm2。  相似文献   

6.
刘理 《现代农业科技》2010,(18):259-260
研究施用含木质素复合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该复合肥后的玉米生长性状优良,产量及效益增加明显,较常规复肥、专用复肥、空白对照处理增产190.5、773.8、4083.3kg/hm2,增幅2.62%、11.57%、120.77%;效益分别增加315.2、1646.2、6306.0元/hm2,增幅2.54%、14.85%、98.16%,在玉米种植中可推广施用含木质素复合肥。  相似文献   

7.
稀植、大穗型玉米新品种临奥1号由河北省蠡县玉米研究所育成,甘肃省徽县、成县种子公司于2000年引入陇南后,由徽县泥阳镇农技站在徽成盆地中部泥阳川高效农业示范园进行菜、粮间作套种立体栽培试验示范13.34 hm2,经对其中的10.51hm2示范田进行调查,临奥1号与马铃薯套种的平均产量为12 069.0kg/hm2,与甘蓝套种的平均产量为12 700.5 kg/hm2,与西葫芦套种的平均产量为12 577.5kg/hm2,与大蒜套种的平均产量为9 204.0kg/hm2,与洋葱套种的平均产量为12 414.0 kg/hm2;在山腰地单种产量为9 375.0 kg/hm2,比对照品种郑单14增产24.8%.临奥1号是很有发展前景的玉米新品种,现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不同施肥方式对独山皱椒经济性状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5种不同施肥方式对独山皱椒经济性状及产量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单施农家肥或复混肥,产量与坐果数都较低;农家肥与复混肥混施效果较好。在施用30t/hm2农家肥的基础上,施用西洋复合肥1 125kg/hm2、过磷酸钙600kg/hm2、硫酸钾600kg/hm2,独山皱椒产量和效果最佳,低于或高于此数量,在单株结果数、单株产量及单位面积产量上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
选用海拔1 800~2 600 m驯化繁殖1年以上的红果参优质组培苗,探讨海拔、覆膜、遮阴和肥料对红果参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果参最适宜海拔为2 450 m;覆黑色地膜的种植方式可促进红果参生长发育进程;在种植初期用75%遮阳网遮阴可使红果参的成活率达95%以上;种植密度采用80 cm 100 cm,施用30 000 kg/hm2腐熟农家肥和1 500 kg/hm2复合肥;采用追肥、底肥各施1/2;11月采收的处理方式产量为4 825.20 kg/hm2,与其他处理方式的产量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0.
肖国晏  陈万贤 《农技服务》2007,24(3):12-12,15
对引进的临奥4号、毕单13号等临奥等5个杂交玉米品种的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产量顺序为临奥4号>毕单13号>毕玉4号>盛农2号>方玉>奥玉,应大力推广种植临奥4号和毕单13号。  相似文献   

11.
威宁县玉米种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威宁县由于地势高、气候冷凉、无霜期短、耕地细碎分散和土地石漠化严重等因素的制约,玉米种植产量长期较低。通过实地试验,探索适合当地种植和推广的玉米良种,以期提高全县的玉米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2.
进一步加快退耕还林步伐,不仅对改善生态环境,建设"两江"生态屏障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对优化威宁县土地资源配置,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贵州不同海拔示范园三个苹果品种的光合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贵州省遵义市、长顺县及威宁县3个不同海拔示范园,对新嘎啦、富士2001及红王将3个苹果品种的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3个品种的光合能力呈现出增强的趋势,相同光强下,威宁的净光合速率(Pn)最高.3个品种在不同海拔示范园的光合能力差异较大,其Pn-PAR响应曲线,除富士2001、红王将在长顺为抛物线外,均为对数函数;Pn-T响应曲线均为抛物线,最适温度在不同海拔存在一定差异,为25.4℃~30.7℃;Pn与气孔导度均呈显著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呈显著负相关,与蒸腾强度在威宁达到显著相关,与相对湿度相关性不显著.高海拔的威宁对3个品种的栽培具有生态优势,而新嘎啦在3个海拔高度的光合能力强于其余二品种.  相似文献   

14.
威宁属于全国西南冷凉高地苹果适宜区,也是贵州省唯一的优质苹果生态适宜区,威宁苹果在长期的发展中由于缺乏技术力量的支撑和果园配套设施相对滞后、果园综合管理差、资金有限、信息不畅、销售渠道和产业链不相配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威宁苹果综合发展缓慢。为使威宁苹果产业能够稳步快速的发展,对威宁苹果产业发展现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确保威宁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威宁草海湿地区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世江  任金铜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263-8264,8267
应用ArcGIS软件采集草海湿地区域的空间数据,利用2011年威宁县统计数据、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实调数据,采用生态服务功能相关研究方法,估算威宁草海湿地区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同时分析生态服务价值构成差异。结果表明,草海湿地区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43 910.23元/hm2,在我国西南地区属高值区;各类生态服务功能构成中,生态多样性保护、废物处理、水源涵养服务价值所占比例较高,说明湿地生物多样性保育和湿地净化、水源涵养功能,是草海湿地区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GIS支持下的莆田县耕地基础地力评价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利用莆田县耕地地力实测资料,借助GIS和数学模型集成技术,分别对莆田县水田和旱地的地力状况及限制因素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莆田县耕地以中、低产田为主,总体基础地力不高,二、三等耕地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67.31%.耕地限制类型主要是旱限制型、酸限制型和缺K限制型,分别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69.78%、60.26%和52.00%.在耕地地力及限制因素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莆田县耕地的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寻甸县农用地分等成果的耕地产能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耕地资源的管护正处在由产量安全向能力安全转换的初级阶段,耕地生产能力的监测评价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完善。以农用地质量动态监测寻甸县试点为例,通过构建农用地分等单元标准粮实际单产与经济等指数的函数关系、标准粮可实现单产与利用等指数的函数关系、标准粮理论单产与自然等指数的函数关系,得到各乡镇监测样点的实际单产、可实现单产、理论单产,并对各乡镇的监测样点进行系统评价,得出监测样点代表的寻甸县耕地产能状况,能够为农用地质量动态监测体系的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a disorder which is known locally as “wool-eating ailment” in Guizhou semi-fine wool sheep in the Weining County of Guizhou Province,China,are poor weight gain,lost appetite,pica,emaciation,and wool-eating.The mineral composition of forage,and samples of blood,liver and wool from Guizhou semi-fine wool sheep in affected ranche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from the unaffected areas.The mean concentration of iron in forage from affected pastur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from the unaffected pasture.The mean concentration of sulfur in forage from the affected and unaffected pasture was similar and within normal ranges.The mean concentration of sulfur in blood,liver and wool from the affected Guizhou semi-fine wool shee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from the unaffected sheep while the content of iron in blood,liver and wool from the affected shee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from the unaffected sheep.Oral administration of calcium sulfate prevented and cured the disease.We concluded that the disease of Guizhou semi-fine wool sheep in the Weining County is due to S deficiency caused by the high Fe in forages.  相似文献   

19.
郭佳君  李茜 《农学学报》2021,11(11):118-124
为持续开展耕地内在质量建设,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深层次挖掘农作物生产及增产潜力,引导种植业结构调整,本文以山西省武乡县为例,优化种植业产业布局。首先分析武乡县耕地质量分布状况,包括耕地资源总体概况以及各乡镇耕地地形部位和质量等级分布状况;然后分析2015—2019年武乡县主要农作物单产的同比增长变化情况,并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计算谷子、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蔬菜、油料、药材、枣、西瓜、核桃、杏相对于全国同类作物的生产规模优势指数、生产效率优势指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进行比较优势分析;最后充分利用武乡县不同区域的耕地质量生产条件,以及谷子、玉米、高粱、马铃薯、药材、杏、核桃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比较优势的计算结果,进行布局战略调控。规划武乡县“高效综合集群区、特色增质示范区、开发保护并重区”三大种植业产业布局,创建优质高效的种植业产业基地、集群。通过将耕地质量优势与农作物比较优势结合转化为经济优势,构建“拓展规模优势、确保产量优势、强化质量优势”的良性种植格局,从而提升粮食产量,突出特色品种,促农增收。  相似文献   

20.
黄晓  丁忠义  陶育琼  连惠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050-19051,19054
在介绍研究区域概况的基础上,依据《丰县统计年鉴》中人口、耕地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单产等数据,采用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分析了耕地压力指数各相关因素随时间的变化过程以及耕地资源的紧张程度。研究表明,19992005年丰县耕地压力较大,县域范围内粮食供需一直处于不安全状态,今后丰县耕地供需矛盾将会更加突出,粮食安全将面临更大压力。为缓解耕地压力,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确保丰县耕地和粮食供需平衡,稳定和提高县域范围内的粮食生生产能力,提出了合理保护耕地的对策与建议:一是采用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护现有耕地资源;二是加大土地开发整理与复垦力度,增加耕地面积;三是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粮食单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