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溶氧量的高低对鱼的影响 溶解水中的氧气叫溶氧。水中溶氧的含量叫溶氧量,通常用“毫克/升”表示。鱼类是靠鳃吸收水中的溶氧而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因此溶氧多少直接影响养鱼效果.鱼类对溶氧的需要量随鱼的种类、不同发育阶段、年龄大小而不同。在大多数养殖鱼类的主要生长期内,要求池水保持5~8毫克/升的溶氧,不能低于3毫克/升。  相似文献   

2.
3.通过理化指标鉴别(1)溶氧溶解氧是水产养殖动物的生命要素,虾类水产养殖动物的养殖水域溶解氧应保持在5~8毫克/升,至少要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缺氧调控措施:①定期开动增氧机。一般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连续阴雨天午夜开,增加水中溶氧。②根据轻度浮头、严重浮头等不同缺氧程度将氧动力按500克/亩直接  相似文献   

3.
丁磊  吴康 《科学养鱼》2001,(12):36-36
目前青虾养殖成活率很低,通常为30%左右,所以产量不高。根据实践经验,我们认为提高青虾养殖成活率的主要技术措施是:一、提高溶氧青虾对溶氧的要求较高,其窒息点为1.1毫克/升,而且青虾在溶氧相对较低的夜晚活动更为频繁,极易缺氧死亡。因此要提高青虾养殖成活率,关键是提高水体溶氧量。1.配备增氧机的功率应达到0.5千瓦/亩,使水体溶氧量不低于5毫克/升。2.底泥以10厘米厚为宜,清除池塘中过多的淤泥。施放的有机肥应充分发酵腐熟,以减少高温季节的有机耗氧量。3.主养青虾混养鱼类的池塘应控制鱼种放养量,以…  相似文献   

4.
养殖池塘中,水质管理是健康、高产养殖的重要环节,而在养殖中,水质好坏主要涉及到以下几项水质指标:溶氧、水色和透明度、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pH值等。溶氧是水中的动物赖以生存的根本。溶氧:5毫克/升以上鱼摄食正常,2毫克/升时鱼停食、暗浮头,1毫克/升时鱼开始泛池。溶氧  相似文献   

5.
甲鱼又名鳖,俗称水鱼、王八。目前在我国大量养殖,养殖方式主要有工厂化养殖及池塘养殖。每年10月至第:年3月为甲鱼的冬眠期,而4~8月为繁殖期。甲鱼的适宜生长条件为:温度在28~32℃,溶氧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氨氮低于0.3毫克/升,pH值7.2~8.6,有机物耗氧量在12~16毫克/升,超出这些范围则会影响甲鱼的摄食与生长。  相似文献   

6.
正6.日常管理(1)保持箱内的高溶氧水体环境。水化学和鱼类学知识告诉我们,溶氧水平是提高鱼产量的重要条件。低溶解氧水体易使鱼类正常的呼吸、生理代谢发生紊乱,导致鱼类摄食量下降、食物转化率降低、生长缓慢。当水中的溶氧量充足时,鱼摄食旺盛,消化率高,生长快,饵料系数低。当水中的溶氧量过少时,鱼的正常活动就会受到影响,严重缺氧时可引起鱼的死亡。草鱼、鲢、鳙、鲤等鲤科鱼类,要求水中溶氧量不应低于4毫克/升,低于2毫克/升就会产生轻度浮头。当降至0.6~0.8毫克/升时,就会产生严  相似文献   

7.
浅谈水中溶解氧的变化规律及增氧机的正确使用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绝大多数生物都要靠氧进行呼吸,缺氧可以引起鱼类和其它水生生物的大量甚至全部死亡。仅在极少数情况下,出现氧的过多对水生生物有害。因此,水中溶解氧是保证养殖鱼类健康生长并获得高产的关键因素。在养殖密度和养殖产量逐渐增大的今天,水中的自然溶氧已无法满足养殖鱼类正常生长的需要,因此要采取增氧机强制增气,以达到高产高效之目的。下面对水中溶解氧的变化规律及增氧机的使用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一、虾对水质的要求 养虾要求水体中理想的溶氧4毫克/升以上,最好保持5~6毫克/升,透明度30~40厘米,pH值8.0~9.2,氨氮0.5毫克/升,亚硝酸盐0.01毫克/升、硫化氢0.001毫克/升,最好未见有硫化氢。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水质检测,检测水中的溶氧、氨氮、业硝酸氮、pH、硫化氢等的含量,然后采取有效的改善措施,如每亩全池泼洒降氨宁1.0~1.5千克或EM原粉100~150克或底质改良剂2.0~2.5千克。  相似文献   

9.
黄颡鱼网箱养殖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养殖方式,它具有产量高、起捕方便、经济效益好等特点。笔者2001年养殖试验,单产达到20千克~30千克/米3,成活率平均达到93.6%。现将其主要养殖技术总结如下。1水域的选择网箱饲养黄颡鱼的水域,最好选择水库、湖泊上游河流入口处,透明度1米以上,溶氧5毫克/升以上,pH值7~8,有机物耗氧量小于10毫克/升,氨氮低于0.02毫克/升,总氮不超过0.5毫克/升,亚硝酸盐在0.01毫克/升以下。网箱宜设置在湖泊、水库的东南面或东北面,这样可避开养殖期间东南风…  相似文献   

10.
第二篇罗非鱼无公害养殖基本的关键控制技术 一、利用生物增氧结合增氧机满足罗非鱼对溶解氧的需求 1、溶氧对罗非鱼的影响 罗非鱼对水中缺氧具有较强的敏感性:通常水中溶氧下降至2mg/L,鱼类则开始出现浮头现象,但它对低氧的适应能力强,其窒息点为0.07~0.28mg/L;当DO〈I.6mg/1时,罗非鱼摄取食量减少,饲料系数比在2.2mg/1时约高一倍。因此,池塘中的溶解氧对罗非鱼非常重要,不能因为罗非鱼不浮头死亡就不开增氧机,开增氧机不光是救命,更重要的是能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鱼类生长。  相似文献   

11.
朱洁民 《科学养鱼》1987,(6):11-11,31
小外荡精养,是我市近年来改革湖泊、河沟传统养鱼生产中出现的一项新技术。它的优点是水体能不断得到更新。鱼的排泄物和食物残渣在水动力作用下能够得到稀释和扩散。不致过份积累败坏水质,水中溶氧常保持在6毫克/升左右,在混养密放情况下,不会发生缺氧浮头。  相似文献   

12.
白马水库是一个以灌溉为主,结合发电、养鱼、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常年水面5500亩,积雨面积205平方公里,春夏两季雨量充足,地处丘陵,山林复盖较好,水质良好,据测定溶氧7.2毫克/升,氨氮0.02毫克/升,有机耗氧7.2毫克/升,浮游植物每升水中98.2万个,浮游动物每升水4392.6个,属一般营养型水库。  相似文献   

13.
水中的溶氧是鱼类及其他饵料生物生存和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当水中的溶氧量低于鱼类呼吸需求时,即低于临界氧深度时,呼吸作用受阻,呼吸运动加强,呼吸频率加快,并往往出现浮头现象。溶氧低于鱼类所能耐受的范围时,则引起窒息死亡。我国渔业水质标准规定,一昼夜16小时以上的溶氧必须大于5毫克/升,其余任何时候的溶解氧不得低于3毫克/升。一般温水性鱼类的养  相似文献   

14.
增氧设备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宏斌 《中国水产》2011,(11):49-50
养殖水体中的溶氧水平关系到养殖水生动物的生存、生活和生长,进而关系到养殖成败和养殖效益的高低。根据对我国传统池塘养殖水体中溶氧水平的监测和数据分析,在水体总溶氧量中,70%左右的溶解氧来自于水体中的植物尤其是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30%左右来自于大气的溶入。通常情况下,水体上层的溶氧量较高,池塘底层水体的溶氧量较低,往往低于lmg/L。溶氧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养殖鱼、虾的摄食量、饲料转化率以及生长速度。据有关资料显示,养殖鱼类在溶氧Nc3mg/L时的饲料系数要l:t4mg/L时增大1倍;在溶氧量7mg/L时,  相似文献   

15.
为了使虾农在养殖南美白对虾过程中获得高产,现将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的技术要点概括如下:一、养殖环境1.虾池切断病源是对虾健康养殖的第一因素。虾池底质应彻底清塘消毒,并设有贮水池。经筛网过滤后的水首先进入贮水池消毒、沉淀,再进入放养池。清塘可采用塘克宁(水深15厘米,6~8亩,用1千克);底质的消毒可采用二溴海因、溴氯海因或生石灰。2.水体优良的水体是对虾健康养殖的根本保证。优良的水体应具备如下四大指标:酸碱度pH7.8~9.0;溶氧:不低于5毫克/升;氨氮小于0.5毫克/升、亚硝酸盐0.01毫克/…  相似文献   

16.
在高密度养鱼中,鱼类养殖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鱼类克服低溶解氧的能力。氧在纯水中的溶解率,在0℃时最高,并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减少。氧在水中的溶解率随着盐度增加而下降。在1升纯水中,盐度每增加9000毫克,则氧的溶解率大约下降5%,故在淡水中可以忽略不计。含氧水中的溶氧量应与大气均衡。水中的含氧量少于大气中的含氧量时,  相似文献   

17.
养殖业中最重要的条件是拥有适宜饲养鱼类的水域,其次就是供氧。向鱼供氧的问题非常重要,养殖的任何鱼类都应提供足够的氧。德国饲养的斑鳟对溶氧要求高,在最佳生长温度时,每一公斤鱼需氧500~1500克,而流水鱼池中排出的废水中含氧量一般为5~6毫克/升。显然,注入鱼池的水在饱和溶氧时,被斑鳟利用的氧为4~5毫克/升。因此,在较好的水质条件下,每一公斤斑鳟要求每小时的注水量在100~300升之间。如水质较差,PH值较高,水的溶氧量未达到饱和时,则注入鱼池的水量还要相应地增加。  相似文献   

18.
在一般情况下,要维持水中鱼虾的正常生长,溶氧量需在3.5毫克/升以上,低于2毫克/升时,不是窒息致死,就是生长受阻,成活率下降,生物质量降低和互相残杀增多。当然,需氧的范围,取决于水生动物的品种,如斑节对虾,正常生活的含氧量在3.7ppmPA.L,致死含氧量为0.5—1.2ppm。鱼体的生长,每增加0.45公斤,需氧量0.14公斤。  相似文献   

19.
序言在鱼虾高密度养殖过程中,溶氧浓度也许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鱼塘中浮游生物的密度对溶氧浓度具有较大的影响,溶氧浓度成了控制鱼类饲料投喂量的基本依据之一。增氧通常是通过机械的方式增加鱼塘的溶氧,有几种类型的增氧机:(1)紧急增氧用来在缺氧期间防止鱼类死亡。在正常情况下,谨慎地控制放养密度和饲料投喂量,就不会发生缺氧。然而在阴天,缺氧的情况就常会发  相似文献   

20.
正1.病因当池水的亚硝酸盐浓度过高时,亚硝酸盐可通过渗透与吸收作用进入鱼虾血液,从而使血液丧失载氧能力,导致鱼虾缺氧死亡。亚硝酸盐的毒性随着水的硬度、盐度和溶氧的升高而降低。当池水中的亚硝酸盐超过0.1毫克/升时,鱼虾会慢性中毒,0.3毫克/升以上时,会逐渐中毒死亡,特别是斑点叉尾鮰、红尾鸭嘴、长吻鮠等对溶氧要求高的种类。2.流行季节全年均有,缺氧时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