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以水和50%乙醇做为溶剂,提取9种植物的活性物质,通过小麦白粉病菌孢子萌发试验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9种植物50%乙醇提取液都能抑制小麦白粉病菌孢子萌发,仅有山苍子和辣椒的水提取液对小麦白粉病菌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因此,可尝试以上述植物为原料研制植物源农药来防治小麦白粉病。9种植物提取物对白粉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与提取物成分、浓度相关,将大蒜、女贞子(烘干)、辣椒和烟皮的乙醇提取液稀释11.00倍,辣椒水提液稀释2.25倍仍然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不同提取液中抑制小麦白粉病菌孢子萌发的活性物质的种类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研究不同品种、不同部位辣椒素的抑菌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碱性乙醇法分别提取3种辣椒果皮和籽粒中的辣椒素,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酿酒酵母、黑曲霉作为供试菌对乙醇提取物进行抑菌活性的测定。[结果]3种辣椒中辣椒素含量大小依次为朝天椒野山椒长辣椒。辣椒皮中的辣椒素含量是辣椒籽中的1.5~3.9倍。在试验浓度范围(0.5~1.5 mg/ml)内,3种辣椒的乙醇提取物对3种供试菌都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其中野山椒的抑菌活性最高,朝天椒和长辣椒的抑菌活性基本相同。[结论]3种辣椒的果皮和籽粒都含有辣椒素类物质,并具有较好的广谱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研究不同品种、不同部位辣椒素的抑菌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碱性乙醇法分别提取3种辣椒果皮和籽粒中的辣椒素,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酿酒酵母、黑曲霉菌作为供试菌对其乙醇提取物进行抑菌活性的测定。[结果]3种辣椒中辣椒素含量依次为:朝天椒>野山椒>长辣椒。辣椒皮中的辣椒素含量是辣椒籽中的1.5~3.9倍。在试验浓度范围内(0.5~1.5mg/ml),3种辣椒的乙醇提取物对3种供试菌都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其中野山椒的抑菌活性最高,朝天椒和长辣椒的抑菌活性基本相同。[结论]3种辣椒的果皮和籽粒都含有辣椒素类物质,并具有较好的广谱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4.
以乙醇、石油醚、丙酮、乙酸乙酯作为溶剂对空心莲子草全草有效成分进行提取,采用抑菌圈法比较提取液对6种受试茵的抑茵作用,用稀释法测定对受试茵的最小抑茵浓度.结果表明,空心莲子草提取液有较强的抑茵活性,乙醇、石油醚提取液对黑曲霉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25%,乙醇提取液对口腔念珠茵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25%,乙醇提取液抑茵活性总体好于其他溶剂提取液,溶剂影响提取液的抑茵能力.不同温度处理后乙醇提取液的抑茵活性测试表明提取液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中药在防治4种番茄病害病原真菌中的应用价值,对供试中药的水、乙醇提取液进行室内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7种中药中,肉桂、黄芩和桑白皮的乙醇提取液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对4种病原真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肉桂乙醇提取液的抑菌效果最佳,同时乙醇提取液的抑菌活性优于水提取液。肉桂乙醇提取液对4种供试菌的抑菌毒力方程和EC_(50)分别为灰葡萄孢菌y=0.346x+0.122,EC_(50)=1.09 g/L;尖孢镰刀菌y=1.638x+0.167,EC_(50)=0.20 g/L;极细链格孢菌y=0.601x+0.177,EC_(50)=0.54 g/L;草酸青霉菌y=1.719x+0.131,EC_(50)=0.21 g/L。  相似文献   

6.
链霉菌702所产生物活性物质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9,他引:9  
用无水乙醇分别从链霉菌 70 2摇瓶发酵液的上清液和菌丝体中提取生物活性物质 ,然后分别对不同细菌、酵母菌和霉菌进行抑菌活性的测定。上清液和菌丝体的乙醇提取液对蜡质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啤酒酵母、木霉、毛霉、黑曲霉均有较强的抑菌活性 ;上清液乙醇提取液仅对大肠杆菌、棉枯萎病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 ,而菌丝体乙醇提取液对上述两菌无抑菌活性 ;上清液乙醇提取液对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作用浓度为将其提取液稀释至 6 2 5倍 ;上清液乙醇提取液在 10 0℃下加热处理6 0min对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不变 ,证明该菌所产生物活性物质对热稳定。  相似文献   

7.
测定褐黄水灰藓配子体提取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比较分析了2种提取液对受试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褐黄水灰藓无菌水、80%乙醇2种溶剂提取液对受试菌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且其醇提液抑菌活性更强。质量浓度为100g/L的乙醇提取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分别达69.98%、71.04%,乙醇提取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12.5g/L、25g/L。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抑菌圈法用绒叶泡桐叶和花的石油醚、乙醇、丙酮提取液对6种细菌进行了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泡桐叶和花的乙醇提取液及丙酮提取液对白菜软腐病菌、猕猴桃溃疡病菌、水稻白叶枯病菌和金葡萄球菌4种细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其中,泡桐叶的最佳提取溶剂为丙酮,泡桐花的最佳提取溶剂为乙醇。泡桐花和叶的提取液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杆菌均无抑菌作用;泡桐叶和花的石油醚提取液对6种细菌均无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9.
《农技服务》2016,(12):12-13
中国是柑橘最重要原产地之一,但柑橘采后贮藏时真菌引起的病害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采用乙醇浸提法和水浸提法分别对大蒜、生姜、芹菜、辣椒四种植物有效抑菌成份进行提取,并测定粗提液对柑橘致腐病菌的抑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四种植物中除辣椒的提取液对柑橘致腐菌青霉没有抑制作用外,其他3种植物的两种提取液均对青霉有抑制作用,大蒜乙醇浸提法提取液对青霉的抑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紫茎泽兰提取物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妙直  田兆丰  刘佳磊  谢响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090-6091,6105
[目的]明确紫茎泽兰提取物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方法]以棉花枯萎病原菌、辣椒疫霉病原菌、苹果腐烂病原菌和水稻稻瘟病原菌为供试菌种,利用生长速率法对紫茎泽兰6种有机试剂提取物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紫茎泽兰6种有机溶剂提取液对4种病原真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以紫茎泽兰乙醇提取液的抑菌效果最好,在浓度为100mg/ml时对4种真菌的抑制率均达到100%,其次为正丁醇提取液。其作用大小与提取液的浓度相关,药剂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不同的有机溶剂提取液对同一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有差异。[结论]紫茎泽兰乙醇和正丁醇提取物在较低作用浓度下依然能发挥较高的抑制作用,可作为良好的紫茎泽兰提取物剂型以开发新型植物源生物农药。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解淀粉芽孢杆菌Y-S-Y12拮抗菌发酵液和生物质热解液混配对辣椒炭疽病的协同防病作用及其作用机理,对不同浓度生物质热解液、拮抗细菌Y-S-Y12菌株的发酵浓缩液及其混配溶液对辣椒炭疽病的抑菌作用进行检测,计算出毒力方程,根据EC50值将两种溶液进行混配,求得最佳配比。通过活体试验检测Y-S-Y12菌株对辣椒炭疽病果实的防治效果,测定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过氧化氢酶(hydrogen peroxidase,CAT)活性,并探究各药剂对辣椒炭疽病病菌菌丝的细胞膜通透性、生理代谢和菌丝形态的影响。结果显示,Y-S-Y12菌株发酵浓缩液和生物质热解液以1∶9混配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混配的防效显著高于单剂,防效达到79.62%,进一步说明混配具有增效作用。混剂处理的辣椒炭疽病菌菌丝中的几丁质酶活性、β-1,3-葡聚糖酶活性和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和单剂处理,处理后菌体的保护屏障被打破,使培养液的电导率、外渗液中蛋白质和核酸含量上升。混剂处理的辣椒叶片中SOD、POD、CAT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和单剂处理,说明辣椒植株抗病性增强。综上,Y-S-Y12菌株发酵液和生物质热解液混配对辣椒炭疽病有协同防病作用,可能是因为Y-S-Y12菌株具有破坏辣椒炭疽病菌菌丝和诱导辣椒植株抗病性作用。研究为辣椒炭疽病无公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解淀粉芽孢杆菌Y-S-Y12拮抗菌发酵液和生物质热解液混配对辣椒炭疽病的协同防病作用及其作用机理,对不同浓度生物质热解液、拮抗细菌Y-S-Y12菌株的发酵浓缩液及其混配溶液对辣椒炭疽病的抑菌作用进行检测,计算出毒力方程,根据EC50值将两种溶液进行混配,求得最佳配比。通过活体试验检测Y-S-Y12菌株对辣椒炭疽病果实的防治效果,测定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过氧化氢酶(hydrogen peroxidase,CAT)活性,并探究各药剂对辣椒炭疽病病菌菌丝的细胞膜通透性、生理代谢和菌丝形态的影响。结果显示,Y-S-Y12菌株发酵浓缩液和生物质热解液以1∶9混配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混配的防效显著高于单剂,防效达到79.62%,进一步说明混配具有增效作用。混剂处理的辣椒炭疽病菌菌丝中的几丁质酶活性、β-1,3-葡聚糖酶活性和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和单剂处理,处理后菌体的保护屏障被打破,使培养液的电导率、外渗液中蛋白质和核酸含量上升。混剂处理的辣椒叶片中SOD、POD、CAT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和单剂处理,说明辣椒植株抗病性增强。综上,Y-S-Y12菌株发酵液和生物质热解液混配对辣椒炭疽病有协同防病作用,可能是因为Y-S-Y12菌株具有破坏辣椒炭疽病菌菌丝和诱导辣椒植株抗病性作用。研究为辣椒炭疽病无公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鉴定生防菌株TC35,评价其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方法]克隆gyr B基因序列鉴定生防菌种类,采用对峙培养法测定抑菌谱,通过田间药效试验研究其防治效果。[结果]生防菌TC35鉴定为多粘类芽孢杆菌,与辣椒疫霉的抑菌带为22 mm,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为84.3%~92.1%。[结论]多粘类芽孢杆菌TC35发酵液对辣椒疫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应用于辣椒疫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辣椒根系分泌物化感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根系分泌物是引起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了辣椒根系分泌物对自身的化感作用及根系分泌物中有机化合物种类。根系分泌物为水培获得,处理采用盆栽,有机化合物利用气质联用仪(GC-MS)测定。结果表明:根系分泌物中的化感物质,对辣椒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对生理有非常明显的伤害作用。这种作用随根系分泌物处理的含量增加、处理时间延长而加强。根系分泌物处理后,辣椒的根、茎、叶均受到影响,其中根鲜重受到的抑制作用最大,辣椒根系活力、抗氧化的保护酶(SOD,POD,CAT)活性明显下降,逆境生理指标丙二醛(MDA)生成量和相对电导率值明显增大。辣椒根系分泌物对辣椒有自毒作用。辣椒根系分泌物的化感物质共有24种。  相似文献   

15.
一株放线菌对辣椒青枯菌的拮抗作用及其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拮抗辣椒青枯菌的生防放线菌,从烟草青枯病和辣椒青枯病重病地块健康植株的根围土壤中分离筛选放线菌。结果表明,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筛选得到一株编号为M3-3①的拮抗菌,其拮抗作用表现为:对峙培养24、48、72h后,平均抑菌圈直径分别为42.73、38.80、32.60mm。经16SrDNA序列分析和形态学特征(菌落整体形态、菌丝、孢子和孢子链等特征)观察,将该菌鉴定为淡紫灰(薰衣草)链霉菌(Streptomyces lavendulae)。  相似文献   

16.
从4个不同地区土样中共分离得到20株天然无抗菌活性或抗菌活性微弱放线菌,采用链霉素(Streptomycin)、庆大霉素(Gentamycin)及利福平(Rifampicin)三重抗性法对其进行活性菌株的筛选后,17株放线菌的发酵液显示了抑菌活性,其中1号放线菌对链霉素、庆大霉素和利福平抗性分别为40、10和150 g...  相似文献   

17.
毕江涛  潘星  黄盼盼  马飞  关晓庆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651-15654,15658
[目的]研究药用植物马蔺内生真菌资源的多样性及其抑菌活性特征。[方法]通过组织块法对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并选择小麦全蚀病菌、枸杞黑果病菌、番茄灰霉病菌、黄瓜枯萎病菌和黄瓜立枯病菌5种植物病原真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4种细菌作为指示菌,采用对峙法和改进的菌块法测定抑菌活性。[结果]从马蔺不同组织器官中分离出32株内生真菌,以根部的最多,茎叶次之;经形态学初步分类鉴定其属于3个目,3个科,4个属。其中,有22株内生真菌对2种或2种以上的植物病原真菌指示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占菌株总数的68.8%;有12株内生真菌对2种或2种以上的供试细菌指示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占分离菌株总数的37.5%;有7株内生真菌对3种以上的植物病原真菌指示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占菌株总数的21.9%;有2株内生真菌对2种供试细菌指示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占分离菌株总数的6.3%。马蔺内生真菌对供试植物病原真菌指示菌和供试细菌指示菌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抑制植物病原真菌的范围较宽;2株高活性菌株来源于马蔺叶部,对5种供试真菌指示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2株高活性菌株来源于马蔺根部,对2种供试细菌指示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1株高活性菌株对4种供试真菌指示菌和1种供试细菌指示菌有明显抑制作用。这5株高活性内生真菌菌株属于束丝菌属、镰孢霉属、梭孢霉属和组丝核菌属。[结论]药用植物马蔺具有丰富的内生真菌资源,并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八角尺蠖幼虫粪便提取物的抑菌作用,为其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蒸馏水、乙醇、丙酮和正己烷4种溶剂对八角尺蠖幼虫粪便进行提取。以4种细菌和4种真菌为供试菌种,使用滤纸片法测定4种溶剂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八角尺蠖幼虫粪便的蒸馏水提取物对枯青霉、根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和产气杆菌的抑菌效果较强;乙醇提取物对枯青霉、根霉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较强;丙酮提取物对枯青霉、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较强。[结论]八角尺蠖幼虫粪便的4种溶剂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蒸馏水、乙醇和丙酮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较强,且不同提取物对不同的供试菌种的抑菌效果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防治石榴枯萎病的植物源农药。[方法]以石榴枯萎病菌为供试菌种,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洋葱、甘草、胡椒、番茄茎尖和厚朴叶的提取液对石榴枯萎病病菌的室内抑菌效果。[结果]5种植物提取液对石榴枯萎病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以不经稀释的提取液效果较好,其中,洋葱、甘草、胡椒提取液对供试菌种的抑菌率较高,分别为66.50%、69.01%、72.40%,番茄茎尖和厚朴叶提取液的抑菌作用次之,抑菌率为64.49%和61.48%。[结论]植物源农药提取液的原液对石榴枯萎病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抑菌效果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研制和开发夜来香源绿色农药、夜来香多功能产品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超声波提取获得夜来香乙醇提取液,研究提取液对果蝇的熏蒸作用、驱避作用和触杀作用。[结果]果蝇在夜来香乙醇提取液和夜来香稀溶液中经过1 h的熏蒸,全部死去,说明夜来香乙醇提取液和夜来香稀溶液对果蝇有较好的驱避作用,30 min内驱避效果达100%。夜来香稀溶液和夜来香乙醇提取液对果蝇的触杀作用都很弱,触杀效果仅为10%。在受到夜来香乙醇提取液和夜来香稀溶液的熏蒸时,果蝇有局促不安的症状,并渐渐失去活力直至死亡,30 min内熏蒸效果达100%。[结论]夜来香对果蝇有较好的熏蒸作用和驱避作用,但触杀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