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取80头9日龄临床诊断为球虫病的仔猪,随机分成4组,研究百球清、强效氨丙啉、莫能菌素等西药对仔猪球虫病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百球清、莫能霉素等药物治疗效果较好,治愈率可达92.8%以上,可以有效提高存活数,降低病仔猪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由常山、旱莲草、青蒿等不同中草药与西药百球清或拉沙利搭配组成的中西药结合制剂治疗文昌鸡混合球虫感染的效果,试验设阴性对照组(Ⅰ组)、阳性对照组(Ⅱ组)、中草药复方制剂Ⅰ+百球清组(Ⅲ组)、中草药复方制剂Ⅱ+拉沙利组(Ⅳ组)、百球清组(Ⅴ组)、拉沙利组(Ⅵ组)6个组。结果显示,6个组的相对增重率依次为100%、18.62%、88.20%、79.00%、86.00%、48.90%,攻虫后除阴性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有鸡死亡,依次为18、1、10、1、14羽;肠道病变记分6个组依次为0、3.16、1.635、1.985、1.222、2.130;抗球虫指数(ACI)6个组依次为200、7.02、162.60、131.65、164.53、76.60。结果表明,百球清组(Ⅴ组)和中草药复方I+百球清组(Ⅲ组)治疗球虫病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出对鸡球虫病具有良好治疗效果的中兽药处方,以确保养鸡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方法]将84羽患有球虫病且每克粪便球虫卵囊数(OPG)超过105个的病鸡随机分为7组(处方①~处方⑥及感染对照组),每组12羽,另取12羽同日龄的健康仔鸡作为空白对照组.各处方处理组均按2.4 mL/kg的剂量给药,每天1次,连用7 d,感染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不投喂任何药物.试验期间观察球虫病鸡的临床表现,测定其生长性能、存活率、血便和盲肠病变计分、卵囊值及抗球虫指数(ACI),并采集盲肠组织制作病理切片,综合评价中兽药处方对鸡球虫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给药后,各处方处理组球虫病鸡精神状态明显好转,采食量增加,血便减少,尤其以处方①和处方③的恢复效果较好;在6个抗球虫中兽药处方中以处方③的平均日增重最高、料重比最低,除处方③外,其他处方处理组均有病鸡死亡;处方③的ACI为170.41,依据药物效果判定标准可知,处方③对球虫病鸡的治疗效果良好;病鸡盲肠组织病理切片观察结果显示,处方①和处方③的盲肠组织结构正常,上皮细胞排列有序,未见有明显的组织病理损伤,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处方③(青蒿:常山:仙鹤草:地榆=5:2:2:1)对鸡球虫病的治疗效果良好,其ACI为170.41,且能有效改善球虫病鸡受损的盲肠组织,加快其肠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中草药复方制剂抗鸡球虫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临床人工感染和对比试验的研究方法,探讨中草药制剂对鸡球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抗球虫药+中草药组抗球虫指数(ACI)值为185.1.抗球虫效果优;中草药组ACI(161.33)低于西药组(170.1),抗球虫效果均为良好.证明中草药具有良好的抗鸡球虫效果,可显著改善鸡红细胞压积值,提高相对增重率,明显减轻球虫病的各种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仔猪水肿病的中西医治疗办法。方法:将40头水肿病仔猪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头,观察组给予中药消肿汤和西药恩诺沙星、亚硒酸钠维生素等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16头,有效1头,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痊愈11头,有效3头,总有效率为70.0%,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仔猪水肿病明显好于单用西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复方中药制剂防治仔猪腹泻效果及其对母猪繁殖性能和年生产力的影响.【方法】选取40头腹泻仔猪,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注射复方中药制剂,对照组不作处理,分析腹泻治疗效果;选取60头健康仔猪,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仔猪分别于出生2 h内、4日龄、10日龄注射复方中药制剂,对照组不作处理,分析腹泻预防效果;选取16头品种、胎次均相同的产后母猪(产仔数无差异)及其对应的哺乳仔猪(初生质量差异不显著),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母猪产后注射复方中药制剂,对照组不作处理,测定其断奶仔猪数、21日龄个体质量、21日龄窝质量及断奶母猪再发情时间等指标,比较两者之间的繁殖性能、年生产力及每头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带来的经济效益.【结果】在治疗腹泻仔猪试验中,试验组的腹泻率和腹泻指数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在预防仔猪腹泻试验中,试验组的腹泻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腹泻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母猪繁殖性能方面,试验组母猪21日龄窝质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断奶仔猪存活头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仔猪腹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断奶至再发情时间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每头试验组母猪和对照组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分别为17.60头和14.17头,根据当前市场价格纯盈利分别为5 249.32元和3 130.3元.【结论】说明中药制剂对哺乳仔猪腹泻的防治具有明显效果,可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和年生产力,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发酵复方党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本试验选取225头4周龄的杜长大(DLY)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A组添加0.5%发酵党参-黄芪,试验B组添加1.0%的发酵党参-黄芪,试验C组添加0.5%的发酵党参-红芪,试验D组添加1.0%的发酵党参-红芪,试验期为28 d。试验B组和试验D组仔猪头均末重和头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耗料增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头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B组和试验D组仔猪血清中IgA含量分别提高了47.06%(P0.05)和52.94%(P0.05)。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1.0%发酵复方党参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和血清IgA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将128头25日龄、平均初始体重为(8.59±0.40) kg的杜×长×大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试验Ⅰ~Ⅲ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公母各半,分别饲喂基础日粮+110 mg·kg~(-1)抗生素(吉他霉素)+2 000 mg·kg~(-1) ZnO(对照组)、基础日粮+55 mg·kg~(-1)抗生素(吉他霉素)+1 000 mg·kg~(-1) ZnO+2 000 mg·kg~(-1)载锌凹凸棒石(Zn-Pal)(试验Ⅰ组)、基础日粮+2 000 mg·kg~(-1) Zn-Pal(试验Ⅱ组)、基础日粮+4 000 mg·kg~(-1) Zn-Pal(试验Ⅲ组)4种日粮.整个试验包含预试期7 d,正试期28 d,研究Zn-Pal替代抗生素和ZnO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器官指数、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Zn-Pal替代日粮中的抗生素和ZnO后对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及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Ⅲ组的腹泻率、腹泻指数与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组的腹泻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2)试验Ⅱ、Ⅲ组仔猪心脏、脾脏和肾脏的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胰脏指数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3)试验Ⅲ组仔猪血清的总抗氧化能力和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但与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Ⅲ组的丙二醛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4)试验Ⅲ组仔猪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的含量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而白蛋白含量和白球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Ⅲ组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的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尿素氮浓度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试验Ⅲ组的高密度脂蛋白浓度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低密度脂蛋白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中添加4 000 mg·kg~(-1) Zn-Pal能够替代饲料中的抗生素和ZnO用于仔猪饲料生产.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混合膨化与二次制粒工艺的好处及产品饲料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探讨了混合膨化与二次制粒工艺的原理及优点,用产品饲料进行了饲养试验。结果表明,饲养30 d后的头均累计增重和头均日增重,膨化制粒组极显著高于膨化组、空白组(P0.01),膨化组极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膨化制粒组肉料比最低,其他2组依次增高。这表明混合膨化与二次制粒工艺提高了仔猪对饲料的利用率,增加了仔猪的生产性能,节约了饲料能源。  相似文献   

10.
试验选取大约克仔猪24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精胺剂量0、0.1、0.3、0.5 mmol.kg-1 BW(活体重),精胺每天口服1次,持续3 d,研究哺乳仔猪口服精胺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哺乳第21天,口服精胺0.3和0.5 mmol.kg-1 BW·d-1的处理组仔猪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然而这种体重优势在哺乳第28天消失。哺乳期第14~21天,口服精胺0.3和0.5 mmol.kg-1 BW.d-1的仔猪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阶段各处理组仔猪日增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口服精胺具有短期改善仔猪生长性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掌握微生态制剂对提高哺乳仔猪增重和腹泻防治效果的影响,本研究将初生体重基本大致的60头健康仔猪随机分成微生态制剂口服组和对照组,微生态制剂口服组在仔猪出生后连续3天灌服微生态制剂口服液,对照组正常饲养,仔猪于28日龄断奶,比较分析试验期内仔猪的增重和腹泻率。结果显示,微生态制剂口服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将仔猪的平均日增重提高了23.53%(P0.05),将仔猪腹泻率降低了23.34个百分点(P0.05)。表明仔猪出生后灌服微生态制剂可显著增加仔猪增重和降低腹泻率。  相似文献   

12.
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复合胃肠道调节剂,研究观察其对生长性能的影响。选用80头30日龄体重约 8.7 kg的杜洛克×长白×大约克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个组,每个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仔猪。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4个处理分别为:空白组(无抗生素和胃肠道调节剂)、抗生素组(抗生素为杆菌肽锌150 mg/kg+硫酸抗敌素30 mg/kg)、试验组1(在空白组基础上添加复合胃肠道调节剂0.3%)、试验组2(添加复合胃肠道调节剂 0.5%)。结果表明:(1)试验组1、试验组2和抗生素组仔猪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2)各处理组仔猪间血清中白蛋白、尿素氮、总胆固醇、谷丙转氨酶等指标没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和抗生素组仔猪的血清总蛋白含量较空白组仔猪有升高趋势。(3)试验组1仔猪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试验组2仔猪的回肠绒毛高度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试验组1和试验组2仔猪十二指肠的隐窝深度极显著低于空白组和抗生素组仔猪(P<0.01)。试验组1仔猪的空肠隐窝深度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  相似文献   

13.
探讨猪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总结其危害特性。选择本地某家生猪养殖场为观察对象,分别从两家养猪场中挑选出100头仔猪进行集中养殖,标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仔猪进行养殖场常规养殖,观察组仔猪在给予常规养殖基础上,给予寄生虫防治措施,然后对比分析两组猪仔的生长发育情况。观察组中有2头出现寄生虫病,发病率为2%,远低于对照组中的18%(18头),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猪的平均体重比对照组多14.3kg,其他疾病发病率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表明通过在生猪养殖场开展寄生虫病防治管理,可有效地降低寄生虫病的发生概率,同时也有助于减少其他疾病发病的概率,加快生猪快速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试验选取27日龄断奶仔猪(长白×大白)72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不含抗生素的基础饲粮),抗生素组(基础饲粮+抗生素),微生物制剂组(基础饲粮+微生物制剂),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饲养至出栏。试验结果表明,(1)仔猪阶段,微生物制剂组仔猪腹泻率极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1),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与料肉比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肥育猪阶段,抗生素组猪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微生物制剂组与其他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抗生素组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高于微生物制剂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微生物制剂组和抗生素组体重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3组之间料肉比差异不显著(P0.05)。整个试验阶段,抗生素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微生物制剂组与其他两组差异不显著。微生物制剂组和抗生素组平均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3组料肉比差异不显著(P0.05)。(2)仔猪阶段微生物制剂组仔猪血液中碱性磷酸酶含量显著高于抗生素组(P0.05),其余血液生化指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肥育猪阶段,各组间血液生化指标差异不显著。(3)微生物制剂组仔猪空肠黏膜中SIgA含量极显著高于抗生素组(P0.01),与空白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微生物制剂组空肠黏膜中IgG含量极显著高于抗生素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微生物制剂组空肠黏膜中IL-1含量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4)微生物制剂组和抗生素组胴体重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微生物制剂和抗生素组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3组肉质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添加复合微生物制剂可降低仔猪腹泻率,提高仔猪免疫能力,对猪肉品质无显著影响。研究为复合微生物制剂替代抗生素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精氨酸对断奶腹泻仔猪生长性能与腹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精氨酸及其与谷氨酰胺协同对断奶腹泻仔猪生长性能与腹泻的影响,选(28±2)日龄断奶(38±2)d的体重相近的腹泻(中度或轻度)仔猪24头,设日粮精氨酸含量分别为1.1%、1.4%、1.7%和精氨酸1.4%+谷氨酰胺0.8%的处理进行试验.结果表明,1.4%精氨酸组仔猪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料重比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1.1%组显著低于1.7%组(P<0.05),其他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腹泻指数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腹泻率极显著低于1.1%组和1.7%组(P<0.01),显著低于1.4%+0.8%组(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腹泻频率极显著低于1.1%组(P<0.01),显著低于1.7%组和1.4%+0.8%组(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断奶(54±2)d以内的腹泻仔猪日粮精氨酸含量以1.4%为宜,能提高腹泻仔猪的生长性能;精氨酸1.4%+谷氨酰胺0.8%的协同作用不能改善仔猪的生长性能和腹泻程度,但可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试验选用健康的21日龄杜×大×长三元杂交断奶仔猪144头,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在断奶后3周分别在日粮中添加氧化锌0.3%(对照组)、康乐锌0.26%和0.3%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康乐锌0.26%和0.3%组全期仔猪日增重分别提高10.17%和17.2%(P0.05),采食量增加4.6%和5%,料肉比改善4.66%和11.1%。断奶后整个试验期内,康乐锌0.26%组的腹泻率和腹泻指数高于氧化锌组(P0.05),康乐锌0.3%组则没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7.
选择生产性能与胎次接近的临产母猪60头,随机分为试验组30头、对照组30头;选择出生日期、断奶重、体型相近的断奶仔猪60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头,进行保育试验30d;选择体型、体重相近和出生日期一致的育成猪60头,随机分试验组、对照组,每组30头,进行育成试验80d。母猪产前30d到哺乳期阶段饲料添加自配中草药制剂(益母健)3kg/t,试验期58d;保育仔猪在断奶后保育期的饲料添加仔猪保健散3kg/t、试验期50d;仔猪保育后的育成期的饲料添加育成宝3kg/t、试验期80d。结果表明:产活仔数试验组比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出生窝重差异极显著(P0.01),哺乳期窝增重差异极显著(P0.01);哺乳期母猪发病数差异显著(P0.05);保育增重、日增重差异极显著(P0.01);保育期50d料肉比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0.44;育成增重、日增重差异极显著(P0.01),80d育成期的料肉比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0.29;哺乳期母猪治疗药费,对照组35.8元比试验组14.5元高21.3元,哺乳期仔猪治疗药费对照组63.1元比试验组21.1元高42元;保育50d药费减少103.8元;80d育成期的药费试验组比对照组减少17.3元。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纯植物制剂爱菌琦对哺乳期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将28日龄仔猪12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添加爱菌琦0.15、0.25、0.35 g·kg~(-1)饲料,测定平均日增重、腹泻指数、死亡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的仔猪饲喂不同剂量爱菌琦28 d后,平均体重增加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爱菌琦0.25、0.35 g·kg~(-1)组组间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试验结束时体重均显著高于爱菌琦0.15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的腹泻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但对死淘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血清总蛋白水平和球蛋白水平均显著提高(P0.05),血清白蛋白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中AST、ALT、ALP的含量差异显著(P0.05)。说明爱菌琦具有提高生产性能、降低腹泻指数、维持机体健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68头50日龄大白猪仔猪,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采用相同饲料,试验组另加1%的“益福”生物饲料,对照组不加,试验期为60d。结果:①两组猪增重没有明显差异(P>0.05);②试验组每增重1kg比对照组少耗料0.24kg,即饲料转化率提高4.5个百分点;③益福生物饲料可使断奶猪的发病率降低26.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研究益生菌对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和血清生化指标、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1 000头健康状况良好、平均始重(8.31±0.33)kg、(35±2)日龄的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2组,对照组不添加任何益生菌和抗生素,试验组每1 000 kg饮水中添加1 L的益生菌。结果表明:饮水中添加复合益生菌能够较好地改善仔猪的生长性能,提高仔猪的日增重,降低料重比(P0.05),降低仔猪腹泻率(P0.05),提高仔猪的免疫力(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