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5 毫秒
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奶牛养殖业中的广泛应用导致了生鲜乳中抗生素的大量残留.不法人员将“解抗剂”β-内酰胺酶非法掺入生鲜乳,以掩盖残留的抗生素.而β-内酰胺酶属于违禁食品添加物,是管理机构及有关检测部门关注和打击的重点.笔者等就β-内酰胺酶的危害、现状及检测等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应对非法添加β-内酰胺酶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生鲜牛乳中违禁添加物及抗生素残留的来源、危害、现状以及残留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贯彻落实《食品质量安全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开展了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工作。检测样品包括肉、奶、蛋等食用畜产品及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抽样对象主要是养殖场户、屠宰场、生鲜乳收购站、运输车、市场散奶、农贸批发市场等,检测指标主要是国家明令禁止的兽药残留、农药残留、污染物、违禁添加物及常规营养成分等。  相似文献   

4.
动物卫生监督是杜绝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蔓延传播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措施,兽药饲料监察是从畜产品生产源头上阻止违禁药品、非法添加物和残留兽药等危害人体健康的关键执法环节。动物卫生监督和兽药饲料监察,早已超越了兽医行业工  相似文献   

5.
硫氰酸盐在国内外曾被广泛用作生鲜乳的保鲜剂,但是过量摄入硫氰酸盐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甚至引发急性中毒,因此硫氰酸盐已经被我国列为乳及乳制品中的违禁添加物质。对生鲜乳中硫氰酸盐的来源及相应的控制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控制生鲜乳中硫氰酸盐的含量提供参考,保障生鲜乳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6.
《中国动物保健》2011,(2):80-80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乳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0]42号)精神,依法加强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农业部组织实施了2010年下半年全国生鲜乳中违禁添加物专项监测,共抽检生鲜乳样品3307批次,其中生鲜乳收购站2159站次,生鲜乳运输车辆1148台次。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动物疫病也随之不断增多,为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大量的兽药被广泛用于养殖业中,滥用兽药和非法使用违禁药物导致兽药残留的发生严重影响着畜产品质量安全,给人体健康和环境污染带来严重的危害,影响到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出口贸易.兽药残留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和减少兽药残留危害的发生.本文将对兽药残留的危害做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各地     
正河北建立问题奶48小时追溯和调查机制从河北省农业厅了解到,2017年起,河北省将建立生鲜乳数量波动和质量不合格48小时追溯与调查机制,一旦发现问题奶源,将立即进行处理。目前,该网络已延伸到企业、养殖场、奶站等关键场所。为保障奶源安全,河北省规定,检测过程中发现原奶质量不合格的,必须在48小时内查明原因,并逐级上报。如果是添加违禁物质,立即移交公安部门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如果是养殖环节出现问题,要查明原因并帮助奶农解决。此外,河北省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加大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对确认生鲜乳收购站在生鲜乳中故意添加非法添加物的,或1年内3次以上生鲜乳抗生素检测超标的,支持乳企解除合同,并依法处置。定期向乳企通报生鲜乳质量安全信息,加强生鲜乳质量安全预警。  相似文献   

9.
运用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原理,本文分析了养殖过程中影响无公害鸡肉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和主要风险因子,包括养殖环境、投入品、生产过程、产品检测、无害化处理等,以及致病微生物、重金属、药物残留、生物毒素、违禁添加物、应激等,并提出了质量控制技术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动物性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但由于滥用兽药和非法使用违禁药品的问题,导致畜产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甚至使消费者对畜产品消费产生了恐惧心理,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畜产品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兽药残留问题,兽药残留是指动物产品的任何可食部分所含兽药的母体化合物及(或)其代谢物,以及与兽药有关的杂质。1兽药残留的危害1.1对人体的危害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性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11.
正在畜牧业生产中,兽药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已经被大量地应用于动物疾病的防控,为保障畜禽产品稳定生产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由于兽药使用不规范,动物产品中兽药残留量可能会超标,严重影响到畜产品的质量安全,也会危害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本文就动物性产品中兽药残留的原因及控制对策进行探讨。1动物性产品中兽药残留的原因1.1非法使用违禁药物有相当一部分动物饲养业主、饲料  相似文献   

12.
正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农业部近日表示,在连续七年的全国生鲜乳专项检测中,三聚氰胺等违禁添加物检出率为零。农业部奶及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主任王加启介绍,自2008年婴幼儿奶粉事件使我国奶业遭受重创以来,农业部已连续七年实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  相似文献   

13.
正农业部表示,2017年,我国生鲜乳乳蛋白率抽检平均值3.2%,乳脂肪抽检平均值3.8%,分别高出生乳国家标准0.4和0.7个百分点,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三聚氰胺等违禁添加物抽检合格率连续9年保持100%,生鲜乳抽检合格率99.8%,质量水平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相似文献   

14.
为加强兽药质量监管,保障养殖环节用药安全,根据全国兽药质量监督抽检计划,我部组织对全国兽药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进行了兽药质量监督抽检。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一、总体情况2019年第四季度完成兽用生物制品监督抽检78批,不合格3批(见附件1)。2019年第四季度完成化学药品等兽药产品省级监督抽检3422批,不合格59批,其中1批检出非法添加物(见附件2);完成化学药品等兽药产品部级跟踪检验905批,不合格39批,其中1批检出非法添加物(见附件3)。2019年第四季度监督抽检中发现不符合兽药追溯监管要求的兽药产品14批(见附件4)。  相似文献   

15.
确证1批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中的非法添加物。在对该批样品进行非法添加物常规筛查时发现其含有未知色谱峰,且紫外光谱具有特征性,但与现有的紫外光谱库进行比对,无法确定该未知物的结构。结合UPLC-Q-TOF法给出的未知物的分子量信息推导出疑似添加物,再用HPLC-PDA和UPLC-Q/TOF两种方法进行验证,最终确证非法添加物。结果显示该批样品中的非法添加物为尼可刹米。通过检查该批样品中的非法添加物,总结出确证非法添加物的一般模式,从而为兽药处方外非法添加物的筛查与确证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前,市售的宠物饲料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一些生产商为追求经济利益,在宠物饲料生产过程中加入具有预防和治疗宠物疾病的兽药、违禁药物甚至人用药物等,以降低使用劣质产品原料以及不规范的生产加工过程中所引入的致病微生物等有害因子可能给宠物健康可能带来的风险,此外,还可能存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动物源性原料存在药物残留的风险。研究利用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LC-QTOF/MS)联用技术,建立了宠物饲料中227种药物及违禁添加物的筛查数据库,对市面上宠物饲料产品进行了筛查分析,并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对筛查到的药物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筛查的宠物饲料产品中有2批次存在药物,确定其种类和含量分别为恩诺沙星10μg/kg、土霉素10μg/kg。研究表明,目前宠物饲料存在一定的药物及违禁添加物非法使用风险。  相似文献   

17.
造成动物性食品兽药残留超标的主要原因是非法使用违禁药物,滥用抗菌药物和药物添加剂,不遵守休药期的规定。兽药残留严重影响了我国动物源性食品的出口,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给人民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必须加强兽药残留监测工作,开展兽药安全性评价,建立完善的兽药残  相似文献   

18.
生鲜乳质量安全关系人身健康,我国农业部将β-内酰胺酶等6种物质列入生鲜乳中的非法添加物,明令禁止并通告全国。为了探讨影响生鲜乳中β-内酰胺酶检测结果的因素,我们在省内奶畜养殖较为密集的泾阳、富平、临潼、大荔等地开展了生鲜乳中β-内酰胺酶特别监督抽检。结果表明:在奶价持续走低,高密度监测、严管、严查、严打的情况下,生鲜乳中人为添加β-内酰胺酶的可能性不大,生鲜乳中β-内酰胺酶的来源主要与奶畜个体健康状况、饲养管理水平、养殖环境卫生与饮水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对恩诺沙星注射液中非法添加加替沙星的确证。通过HPLC-PDA法初筛发现1批恩诺沙星注射液中含有非法添加物,利用高分辨质谱对未知物进行筛查,推测出非法添加物为加替沙星,并用进行确证。结果显示,该批样品中的非法添加物为加替沙星。本研究为兽药中非法添加物筛查及定性确证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一、加强兽药管理,降低兽药残留超标率 随着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为了提高动物性产品的产量,兽药的使用范围、用量不断增加.但由于不遵守休药期规定、超量使用或非法使用违禁药品,常导致动物源性食品兽药残留超标.兽药残留不仅影响人类的健康,引起细菌耐药性的增加,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而且影响养殖业的发展,并成为制约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出口的瓶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