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外源硒对甜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东方蜜和红肉莎白甜瓜最佳的亚硒酸钠溶液浸种浓度,开展了0、1.0、2.5、5.0、10.0 mg/L亚硒酸钠溶液浸种处理对东方蜜和红肉莎白2个甜瓜品种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亚硒酸钠溶液由低到高浓度分别处理2个品种甜瓜后,甜瓜种子发芽率、出苗率及幼苗株高、茎粗、根长、鲜重、干重、抗氧化酶(POD、SOD、CAT)活性基本都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且东方蜜甜瓜的最佳浸种浓度为1.0~2.5 mg/L,红肉莎白甜瓜的最佳浸种浓度为2.5~5.0 mg/L。  相似文献   

2.
试验采用沙基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硝酸镧浸种与土施亚硒酸钠处理对高浓度铜盐胁迫下济麦22、山农28幼苗叶片SOD、POD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0 mg/L硫酸铜处理降低了小麦叶片SOD和POD活性、使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对小麦幼苗造成了毒害。镧浸种缓解济麦22和山农28铜胁迫条件下幼苗抗氧化酶活性抑制的最适浓度范围分别为30~50 mg/L和30~100 mg/L;土施亚硒酸钠缓解二者抗氧化酶活性的最适浓度范围分别为15~25 mg/L和5~25 mg/L;镧浸种和亚硒酸钠复合处理缓解二者抗氧化酶活性的适宜浓度分别为100 mg/L镧浸种+5~25 mg/L亚硒酸钠和50 mg/L镧浸种+5~25 mg/L亚硒酸钠。两品种小麦对镧浸种及土施亚硒酸钠溶液浓度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山农28抗氧化酶系统抵抗高浓度铜盐胁迫的能力强于济麦22。镧浸种和亚硒酸钠处理对于高浓度铜盐胁迫幼苗的单独效应及二者的复合效应,均对两品种小麦的SOD、POD活性产生了"低促高抑"的影响,镧浸种处理提高了小麦幼苗对亚硒酸钠的耐受能力,并且二者的复合作用对增强SOD及POD活性具有互补性。试验统计结果表明,镧和硒可能并不通过促进SOD酶合成基因表达,而是通过改变构象或以进行化学修饰的方式提高活性,剂量的影响遵循Hormesis效应的变化规律。适当浓度的镧浸种和土施亚硒酸钠的复合处理能有效缓解铜胁迫对小麦幼苗的氧化伤害。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硒肥浸种对高粱的效应,以高粱品种晋杂18号为材料,采用室内发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亚硒酸钠浸种对高粱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同时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亚硒酸钠溶液浸种对高粱产量和籽粒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用0.1~0.5 mg Se·L-1的亚硒酸钠溶液对晋杂18号浸种,能够显著提高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活力指数,能够促进幼根、幼芽的生长;亚硒酸钠浸种对产量无明显影响,对提高高粱籽粒硒含量有促进作用,但差异不显著。亚硒酸钠浸种能够作为提高高粱籽粒硒含量的一项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4.
富硒对荞麦苗抗氧化物质含量及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亚硒酸钠溶液作为富硒原料,对甜、苦2种荞麦苗进行富硒处理。荞麦苗中的主要抗氧化物质包括黄酮类化合物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富硒后能有效提高甜荞麦、苦荞麦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及GSH-Px活性,其中苦荞苗富硒后的效果优于甜荞苗;正交设计优化结果显示,最佳富硒方案为生长16 d、亚硒酸钠溶液培养浓度为40 mg/L、荞麦品种为苦荞、亚硒酸钠溶液20 mg/L浸种处理。  相似文献   

5.
抗坏血酸和亚硒酸钠浸种对黄瓜幼苗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和抗坏血酸对黄瓜种子进行浸种处理,测定了子叶期幼苗中SOD、CAT、POD活性和MDA含量,以探讨硒与抗坏血酸对黄瓜幼苗抗氧化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硒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抗坏血酸与亚硒酸钠的适当配合能提高黄瓜幼苗的抗氧化功能,其中以8mg·L-1的抗坏血酸与0.4或0.8mg·L-1亚硒酸钠的配合效果较佳,硒浓度过高,将对黄瓜抗氧化能力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硒对烤烟云烟87和红花大金元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不同浓度亚硒酸钠(0、0.5、2.0、4.0、8.0mg/L)浸种处理,对发芽率、根系和光合色素含量进行探讨。[结果]低浓度处理(0~2.0 mg/L)对2个品种的萌发有促进作用,在硒浓度为2.0 mg/L时发芽率达最大值;当硒浓度为2.0和4.0 mg/L时,云烟87和红花大金元幼苗根系活力分别达最大值,其后随处理浓度的增大幼苗根系活力有所下降;2个品种各处理的光合色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且在处理浓度为4.0 mg/L时达最大值。[结论]该研究为后期富硒烟叶的生产、卷烟安全性的提高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硒酸钠溶液(0、20、40、60、80、100、200、300 mg/L)来进行壶瓶碎米荠(Cardamine hupingshanensis)种子萌发培养,测定种子萌发率、幼苗成活率、黄化率、植株高度、根长、鲜重和干重、POD活性及CAT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以探讨壶瓶碎米荠对硒酸钠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1)低浓度的硒酸钠溶液促进壶瓶碎米荠植株生长量和生物量的增加,反之则抑制;(2)在40 mg/L硒酸钠溶液处理下,壶瓶碎米荠的发芽率和成苗率最高,且幼苗的根长、株高、鲜重和干重均达到最大值;(3)壶瓶碎米荠幼苗的黄化率随着硒酸钠溶液浓度的升高而升高;(4)壶瓶碎米荠的POD活性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在40 mg/L硒酸钠溶液处理时达到最低值;(5)壶瓶碎米荠的CAT活性总体上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100 mg/L硒酸钠溶液处理时达到最高值。  相似文献   

8.
研究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壶瓶碎米荠(Cardamine hupingshanensis)生长的影响,以探讨壶瓶碎米荠对亚硒酸钠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0~30 mg/L亚硒酸钠范围内,壶瓶碎米荠的发芽率、成苗率及根长明显提高,并在30 mg/L时达最大值.亚硒酸钠浓度大于50 mg/L时,壶瓶碎米荠幼苗黄化率随亚硒酸钠浓度...  相似文献   

9.
为获得营养及保健功能更优秀的特色食品,将荞麦芽与富硒相结合,采用亚硒酸钠溶液作为富硒原料,以甜、苦2种荞麦苗为研究对象,采用水培富硒法对荞麦进行富硒处理,对富硒后荞麦苗中可溶性多糖含量及其抗氧化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富硒后对甜、苦荞麦苗中可溶性多糖含量影响较小。在生长16d时,甜荞麦苗的可溶性多糖达到最大,提取率为3.3%;苦荞麦苗可溶性多糖提取率为2.69%,在40mg/L亚硒酸钠溶液中进行富硒处理后,甜、苦荞麦苗中可溶性多糖含量增长至3.32%和2.95%。富硒处理对甜、苦荞麦苗中可溶性多糖的·OH抑制率、DPPH·清除率影响较大。其中,甜荞麦苗对亚硒酸钠溶液浓度的耐受性优于苦荞麦苗;其最佳的富硒方案为生长天数18d、亚硒酸钠溶液浓度为40mg/L、荞麦品种为苦荞、20mg/L亚硒酸钠溶液浸种处理。经试验验证,在此最佳组合条件下,可溶性多糖含量为3.92%,·OH抑制率为44.87%,DPPH·清除率65.47%。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硒对水稻生理机制的影响。[方法]对幼苗叶片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测定幼苗的株高、鲜重、倒数第3叶干重、SOD和POD的活性,判断不同浓度硒对水稻幼苗形态及其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硒能增强幼苗叶片SOD和POD的活性,但高浓度和低浓度的硒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水稻幼苗增高和增重。喷施0.50、1.00 mg/L亚硒酸钠的幼苗泛黄、出现白斑。[结论]生产中对幼苗喷施亚硒酸钠以0.25 mg/L为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叶面喷硒对茶树叶片硒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为硒肥的合理利用及富硒茶的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亚硒酸钠(Na2SeO3)(四价硒)和硒酸钠(Na2SeO4)(六价硒)为硒源,在田间对桂绿1号茶树进行叶面喷施试验,其中,亚硒酸钠设0、5.0、25.0、50.0、100.0和150.0 mg/L 6个处理,硒酸钠设25.0 mg/L处理.分别于施肥后第6、12、18、24、30和36 d采集茶树嫩叶,分析其总硒、有机硒及Zn、K、Fe、Ca和Mg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喷施5.0~150.0 mg/L亚硒酸钠和25.0 mg/L硒酸钠均可提高茶树叶片的总硒和有机硒含量,尤其以喷施25.0~150.0 mg/L亚硒酸钠和25.0 mg/L硒酸钠效果显著(P<0.05,下同);随喷施亚硒酸钠浓度的增加,茶树叶片的总硒和有机硒含量迅速升高;随采样时间的延长,总硒和有机硒含量在施肥后第6~18 d迅速降低,第24 d后趋于稳定;25.0 mg/L六价硒(硒酸钠)处理茶树叶片的总硒含量在施肥后18 d内与25.0 mg/L四价硒(亚硒酸钠)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但在施肥24 d后显著高于25.0 mg/L四价硒(亚硒酸钠)处理.各处理茶树叶片有机硒含量占总硒含量的比例保持在93.3%~96.6%,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亚硒酸钠喷施浓度为50.0 mg/L时可显著提高茶树叶片的Fe含量,浓度大于100.0 mg/L时会显著降低叶片的Zn和K含量,浓度为150.0 mg/L时显著降低叶片的Fe含量.5.0~150.0 mg/L亚硒酸钠处理和25.0 mg/L硒酸钠处理对茶树叶片的Ca和Mg含量影响不显著.[结论]叶面喷硒可明显提高茶树叶片的总硒和有机硒含量;茶树叶片吸收无机硒后大部分可转化为有机硒形态.富硒茶生产推荐使用25.0~50.0 mg/L亚硒酸钠或25.0 mg/L硒酸钠,推荐采摘时间分别在施肥后12~36 d和施肥后6~36 d.  相似文献   

12.
稀土浸种对玉米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质量浓度为50,200,500,1000,2000,4000mg/L的稀土水溶液对玉米种子进行浸种处理,采用营养钵盆栽试验,研究了稀土浸种处理对玉米种子膜透性、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稀土溶液浸种处理,促进了种子细胞膜的修复,种子膜透性降低;不同质量浓度稀土溶液浸种处理促进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效应不同。500,1000mg/L浸种处理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效应较明显,表现为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明显提高,幼苗干质量、鲜质量增加,根冠比增大。低质量浓度和高质量浓度浸种处理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促进效应不明显,高质量浓度处理甚至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还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硒对花生芽菜产量、品质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花生(Arachis hypogaea)种子为试验材料,分别用0、2、4、6、8 mg/L的Na2SeO3溶液浸种20 h,研究硒对花生芽菜产量、品质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 mg/L Na2SeO3溶液浸种可显著提高花生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促进花生芽菜生长,提高芽菜产量。适量的硒浸种可提高花生芽菜的品质,4 mg/L Na2SeO3溶液处理时,芽菜的VC、可溶性糖含量最高;8 mg/L Na2SeO3溶液处理时,硝酸盐含量最低。一定浓度的硒浸种可以显著提高花生芽菜保护酶活性,6 mg/L Na2SeO3溶液处理时,芽菜的POD、CAT活性最高;8 mg/L Na2SeO3溶液处理时,芽菜的SOD活性最高。适量的硒对花生芽菜具有明显的增产和改善品质与提高保护酶活性的作用,最适宜花生芽菜生长的Na2SeO3浓度为4~6 mg/L。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镉胁迫下添加不同浓度亚硒酸钠(1、3、6、12 mg/L)对玉米幼苗AsA-GSH循环代谢酶活性、谷胱甘肽代谢酶活性、AsA和GSH含量、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氧化还原状态、叶绿素含量以及单株鲜重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镉胁迫显著降低了玉米幼苗AsA-GSH循环代谢酶DHAR和APX活性、谷胱甘肽代谢酶γ-GCS和GST活性、AsA和GSH含量、GSH/GSSG、AsA/DHA、叶绿素含量和单株鲜重,显著增加了AsA-GSH循环代谢酶GR和MDHAR活性以及MDA和H2O2含量。与镉单独处理相比,添加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均显著提高了AsA-GSH循环代谢酶DHAR、MDHAR和APX活性、谷胱甘肽代谢酶GPX和GST活性、AsA和GSH含量、GSH/GSSG、AsA/DHA、叶绿素含量和单株鲜重,显著降低了MDA和H2O2含量。除12 mg/L亚硒酸钠对GR和γ-GCS活性无显著影响外,其他浓度亚硒酸钠均显著增加了GR和γ-GCS活性。在所有亚硒酸钠处理浓度中,3 mg/L亚硒酸钠的处理效果最好。上述结果表明,亚硒酸钠可以增强玉米幼苗的抗氧化能力,从而增强玉米幼苗对镉胁迫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5.
富硒芽苗菜的培育及几种大众蔬菜硒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微波消解系统和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南京市场12种常见蔬菜硒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种常见大众蔬菜中平均硒干重含量为0.295 μg/g,其中菜豆硒含量最高,为1.142 μg/g.比较研究了不同浓度亚硒酸钠溶液浸种处理对绿豆芽伸长生长和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37.5 μmol/L亚硒酸钠溶液对绿豆浸种12 h,对绿豆芽的伸长生长有促进作用,收获的绿豆芽硒干重含量为4.43 μg/g,达到了富硒效果.人体每天在摄入其余膳食结构食品足量的情况下,食用该浓度亚硒酸钠处理的绿豆芽120 g即可满足人体每天硒要求量.  相似文献   

16.
硒硫配施对大蒜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金蒜3号为试材,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和硫酸钠对大蒜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硫浓度200 mg/L、硒浓度20~30 mg/L的溶液,能显著提高大蒜叶片中光合色素的含量、提高光合参数值、改善光合性能;同时,对大蒜鳞茎和蒜薹积累营养物质、提高品质的效果最佳。喷施硫浓度100 mg/L、硒浓度20 mg/L的溶液,大蒜鳞茎和蒜薹的产量及外观品质达到最大值,单蒜头鲜质量、蒜头横径、单蒜薹鲜质量及蒜薹长度比对照分别提高37.3%、30.3%、47.0%和45.7%。  相似文献   

17.
不同浓度硒对水果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果黄瓜的3个品种为研究对象,设置亚硒酸钠(Na2SeO3)溶液(0.0、0.5、1.0、2.0、4.0、8.0、16.0mg/L)7个浓度,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硒对水果黄瓜3个品种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硒处理(0~4mg/L)对黄瓜种子的萌发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且品种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津美2号>京研迷你2号>中农1号;当硒浓度>8.0mg/L时,对黄瓜种子的萌发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但品种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不同外源激素浸种对甜椒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用5 mg/L S3307和10 mg/L IBA 10 mg/L NAA对甜椒种子进行浸种试验的结果表明:无论从形态指标还是生理指标来看,均以5 mg/L S3307溶液浸种效果优于10 mg/L IBA 10 mg/L NAA,以5 mg/LS3307溶液浸种可明显降低甜椒幼苗株高,增加茎粗和植株干重、增大根冠比,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增强幼苗根系吸收能力,但对叶面积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以永州本地黑豆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了不同浓度的铝浸种后黑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0~5000mg/L的铝浸种对黑豆的发芽率无明显影响,5000mg/L铝处理降低了黑豆种子的发芽势;较高浓度(1000mg/L以上)的铝浸种处理抑制了黑豆幼苗根和茎的生长。铝浸种提高了黑豆幼苗叶片中MDA的含量,中高浓度的铝浸种处理对黑豆幼苗造成了伤害。而过氧化氢酶(POD)活性在铝浓度为10mg/L、100mg/L、1000mg/L时受铝胁迫的影响较小,但在铝浓度为2000mg/L、5000mg/L时显著增加了POD活性。POD活性的升高有助于提高黑豆幼苗对铝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亚硒酸钠对蛹虫草菌落形态、子座产量及子座硒含量的影响,旨在为富硒蛹虫草产业化开发提供依据。【方法】以蛹虫草菌株CM003为试材,采用平板培养基探讨不同质量浓度(0,50,100,150,200,250,300,350,400和450 mg/L)亚硒酸钠对蛹虫草菌落形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常规瓶栽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0,50,100,150,200和250 mg/L)亚硒酸钠对蛹虫草长势、子座产量及子座硒含量的影响,并拟合了栽培营养液中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与蛹虫草长势评分、子座产量、子座硒含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结果】在平板培养基上,当亚硒酸钠质量浓度≤100 mg/L 时,蛹虫草的菌落形态基本正常,菌落直径的变化幅度较小;当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为450 mg/L 时,蛹虫草菌丝仍能缓慢生长。采用常规瓶栽法栽培蛹虫草时,随着亚硒酸钠质量浓度的增加,蛹虫草的长势评分和子座产量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子座硒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拟合方程显示,营养液中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为28.2 mg/L时,蛹虫草的长势最好;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为58.17 mg/L时,蛹虫草子座产量最高;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为200 mg/L时,子座硒含量最高达92.68 mg/kg。【结论】蛹虫草对亚硒酸钠不仅具有较强的耐受性,且具有较强的富硒能力,是人工生产富硒产品的优良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