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1 毫秒
1.
选用初始体质量为(7.46±0.29)g的欧亚鲈幼鱼为试验对象,投喂6种不同水平的维生素C(0、50、100、200、400和800 mg/kg)的试验饲料,饲养8周,探讨欧亚鲈幼鱼饲料维生素C的适宜含量。结果表明,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量从0.0升高到100 mg/kg时,鱼体增重率呈上升趋势,添加量为100 mg/k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添加量继续增大,对鱼体增重率无显著变化(P>0.05);经折线模型分析表明,欧亚鲈鱼种达到最大生长时,饲料中的维生素C的最低添加量为93.58 mg/kg。欧亚鲈肝脏中维生素C含量随着饲料中维生素C(0~200 mg/kg)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但添加量继续升高,则肝脏中维生素C达到饱和状态,经折线分析表明,肝脏中维生素C达到饱和时,饲料中的维生素C的最低添加量为149.27 mg/kg。急性胁迫前,各组血糖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急性胁迫后,血糖升高峰值最低和恢复最快的是饲料中维生素C为400~800 mg/kg。在本试验条件下,欧亚鲈幼鱼达到最大生长、肝脏维生素C饱和及抗拥挤胁迫的维生素C适宜添加量分别为93.58、149.27 mg/kg和400 mg/kg。  相似文献   

2.
选用初始体重为(78.58±1.93)g的吉富罗非鱼27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鱼),分别饲喂维生素D水平为0(对照组)、200、400、800、1 600、3 200 IU/kg的6种饲料(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分别为30%和7.6%),饲养12周后,通过对其生长性能、体组成、血清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确定养成中期吉富罗非鱼饲料中维生素D的适宜添加水平。结果表明:各维生素D添加组吉富罗非鱼的增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200、400、800、1 600 IU/kg组饲料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全鱼水分和粗蛋白质含量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饲料维生素D添加水平的升高,全鱼粗脂肪含量先升高后下降,在200 IU/kg组达到最高,显著高于其余5组(P0.05);各维生素D添加组全鱼粗灰分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各维生素D添加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随饲料维生素D添加水平的升高,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先增加后下降,200、400、800 IU/kg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总胆固醇、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均在200 IU/kg组达到最大值,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得出,饲料中适量添加维生素D可促进养成中期吉富罗非鱼的生长,维生素D添加过量可能会造成肝脏损伤,影响脂肪代谢。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回归分析确定养成中期吉富罗非鱼饲料中维生素D的适宜添加水平为259.8 IU/kg。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青鱼幼鱼为试验对象,探讨6种不同维生素A含量(290、1 033、1 734、3 835、7 662和14 943 IU/kg)的等氮等能饲料对青鱼幼鱼生长、代谢、抗氧化能力和免疫能力的影响。选取540尾初始体重为(5.35±0.16)g的青鱼幼鱼,随机分为6组,每组饲喂1种饲粮,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随着饲料中维生素A含量的增加,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都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并在维生素A含量在3 835 IU/kg时达到最高。折线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饲料中维生素A含量在2 246.64 IU/kg时,能够获得最大增重率。2)饲料中维生素A含量从290 IU/kg增加到7 662 IU/kg,肝脏中的α淀粉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和弹性蛋白酶活性显著增加(P0.05),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和总抗氧化力(T-AOC)也呈现显著上调(P0.05);肝脏中谷胱苷肽转移酶(GS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随着维生素A含量的增加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并均在3 835 IU/kg组达到最低值。3)与290 IU/kg组相比,3 835和7 662 IU/kg组血清中溶菌酶(LYZ)活性、补体3(C3)和补体4(C4)含量显著提高(P0.05);饲料中适量的维生素A(1 734、3 835和7 662 IU/kg)能够显著提高血细胞中LYZ、干扰素α(INFα)、铁调素(HEPC)、天然抗性相关巨噬蛋白(NRA MP)、C3和补体9(C9)基因表达量(P0.05)。因此,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维生素A不仅能够促进青鱼幼鱼的生长和代谢,还能增强其抗氧化和非特异性免疫能力;以增重率为判据,青鱼幼鱼饲料中维生素A适宜含量为2 246.64 IU/kg。  相似文献   

4.
以磷酸二氢钙为磷源,配制6组不同磷水平(0.61%,0.76%,0.91%,1.11%,1.31%和1.51%)的实验饲料,投喂军曹鱼幼鱼8周,评价饲料磷水平对军曹鱼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和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饲料磷水平的升高,增重率不断增加,在饲料总磷含量为0.91%时达到最大值,而后逐渐降低(P0.05);特定生长率变化趋势与增重率相同,各处理成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鱼体水分、蛋白和脂肪无显著差异(P0.05)。随饲料磷的增加,鱼体和脊椎骨的钙、磷含量升高后稳定。血浆钙、磷含量在0.91%组最高;血浆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随着饲料磷水平升高呈下降趋势;碱性磷酸酶、肌酸激酶活力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0.91%组达到最高。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折线模型得到军曹鱼饲料中最适磷水平为0.93%;以脊椎骨磷含量为评价指标,军曹鱼饲料中最适磷水平为0.95%。  相似文献   

5.
文章旨在研究饲料中硒水平对鲈鱼幼鱼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用(12.30±0.04)g的鲈鱼幼鱼72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幼鱼,分别投喂硒含量为0.06、0.37、0.65、0.97、1.28、1.60 mg/kg的6种等氮等脂饲料60 d。结果显示:鲈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随着饲料硒含量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饲料硒含量为0.97mg/kg时达到最高,显著高于除0.65 mg/kg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存活率各组均为100%。全鱼粗蛋白质含量在饲料硒含量为0.97 mg/kg时最高,显著高于饲料硒含量为0.06 mg/kg和0.65 mg/kg的组(P0.05)。0.06 mg/kg组鲈鱼幼鱼的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0.37、1.28 mg/kg和1.60mg/kg组(P0.05),而鲈鱼幼鱼的全鱼水分在0.06 mg/kg组高于其他各组,且与0.37、0.97、1.28 mg/kg和1.60mg/kg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鱼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随饲料硒含量增加而升高,与饲料硒含量呈正协同关系。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表现为先升高再降低,而后在饲料硒含量为1.60mg/kg时又出现升高。以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为评价指标,通过二次回归分析得出,鲈鱼幼鱼饲料中硒的适宜含量为0.81 mg/kg。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当日粮钙磷比一定时,维生素D和钙水平对冬毛期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钙、磷代谢的影响。随机选取(135±5)日龄、健康雄性水貂117只,分成9组,每组13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采用3×3双因素随机试验设计,设3个维生素D水平,分别为2 300、4 300、6 300IU/kg;设3个钙水平,分别为2.0%、2.4%、2.8%,钙磷比固定为1.7∶1,配制9组试验日粮,分别为:Ⅰ组(2 300IU/kg维生素D+2.0%钙)、Ⅱ组(4 300IU/kg维生素D+2.0%钙)、Ⅲ组(6 300IU/kg维生素D+2.0%钙)、Ⅳ组(2 300IU/kg维生素D+2.4%钙)、Ⅴ组(4 300IU/kg维生素D+2.4%钙)、Ⅵ组(6 300IU/kg维生素D+2.4%钙)、Ⅶ组(2 300IU/kg维生素D+2.8%钙)、Ⅷ组(4 300IU/kg维生素D+2.8%钙)、Ⅸ组(6 300IU/kg维生素D+2.8%钙)。预试期13d,正试期60d。结果表明:(1)各组水貂料重比差异极显著(P0.01),Ⅱ组最低。钙水平对料重比有显著影响(P0.05),维生素D水平对料重比有极显著影响(P0.01)。(2)钙水平可极显著影响粗脂肪消化率(P0.01),其中2.8%水平极显著低于2.0%和2.4%水平(P0.01)。(3)日粮维生素D和钙水平对水貂氮代谢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4)各组水貂粪钙、粪磷、钙消化率、磷消化率均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Ⅱ组钙消化率、磷消化率最高,Ⅲ组次之。钙水平可极显著影响粪钙、粪磷、钙消化率、磷消化率(P0.01),2.0%水平可极显著降低粪钙、粪磷含量(P0.01),极显著提高钙消化率及磷消化率(P0.01)。维生素D水平对钙消化率影响显著(P0.05),对粪磷、磷消化率影响极显著(P0.01),2 300~4 300IU/kg维生素D水平有利于提高钙消化率、磷消化率,降低粪磷含量。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中钙磷比为1.7∶1,维生素D水平为2 300~4 300IU/kg、钙水平为2.0%时,冬毛期水貂料重比及钙、磷排放量较低,而粗脂肪、钙、磷消化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25-羟基维生素D3对京粉2号商品代蛋雏鸡生长性能和骨骼发育的影响,本试验选择健康1日龄京粉2号商品代蛋雏鸡972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1只,分别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80μg/kg 25-羟基维生素D3组、80μg/kg 25-羟基维生素D3+0.3%甲酸钙组。结果表明:(1)基础日粮中添加25-羟基维生素D3组京粉2号蛋雏鸡42日龄胫骨磷含量极显著提高(P 0.01),体增重提高1.1%~3.9%(P 0.05),对胫长、胫骨鲜重、胫骨粗灰分、胫骨钙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 0.05),但从趋势上看,胫骨粗灰分、钙含量增加。(2)与对照组相比,80μg/kg25-羟基维生素D3+甲酸钙组,京粉2号蛋雏鸡42日龄胫骨磷含量极显著提高(P 0.01),体增重提高3.1%~3.7%(P0.05),对胫骨长度、胫骨鲜重、胫骨粗灰分、胫骨钙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 0.05),但从趋势上看,胫骨粗灰分、钙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研究了在不同磷酸二氢钙含量饲料中添加中性植酸酶对异育银鲫生长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沉积率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配制磷酸二氢钙含量为1.5%的正对照饲料和磷酸二氢钙含量分别为1.0%、0.5%的负对照饲料,在含1.0%磷酸二氢钙饲料中分别添加400、800 IU/kg中性植酸酶,在含0.5%磷酸二氢钙饲料中添加400 IU/kg中性植酸酶,共配制成6种试验饲料,饲喂初始体重为(39.0±3.0)g的异育银鲫10周。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15尾鱼。结果显示:在不添加中性植酸酶的情况下,随磷酸二氢钙添加量增加,鱼体增重率,干物质、磷表观消化率,蛋白质、灰分沉积率,全鱼磷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血浆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降低(P0.05);在含1.0%磷酸二氢钙饲料中添加800 IU/kg中性植酸酶显著提高了增重率(P0.05),同时显著提高了蛋白质、灰分和磷沉积率,干物质和磷表观消化率,全鱼磷含量,椎骨钙含量及血浆甘油三酯(TG)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血浆ALP活性(P0.05);在含0.5%、1.0%磷酸二氢钙饲料中添加400 IU/kg中性植酸酶均显著提高了磷表观消化率和磷沉积率(P0.05);在不同磷酸二氢钙含量饲料中添加中性植酸酶对血浆总蛋白(TP)、白蛋白(ALB)、钙、磷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磷酸二氢钙含量为1.0%的饲料中添加800 IU/kg中性植酸酶可促进异育银鲫的生长,提高干物质和磷的表观消化率,800 IU/kg中性植酸酶在底物充足条件下可代替0.5%磷酸二氢钙的添加。  相似文献   

9.
大口黑鲈维生素A需求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定大口黑鲈饲料中维生素A的需求量,本研究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量(0、1 000、2 000、3 000和4 000 IU/kg)的维生素A醋酸酯,配制5种不同维生素A含量(实测维生素A含量分别为415、1 406、2 755、3 501和4 646 IU/kg)的等氮等能饲料(粗蛋白质含量48.47%;总能18.15 M J/kg)。用上述饲料饲喂初始体重为(52.75±0.12)g的大口黑鲈49 d,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重复30尾鱼。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维生素A水平从415 IU/kg升高到2 755 IU/kg,试验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均显著升高(P0.05);而随饲料维生素A水平的进一步增高,上述指标则呈平稳的趋势。随着饲料中维生素A水平从415 IU/kg升高到3 501 IU/kg,鱼的肝脏中维生素A含量、肝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头肾白细胞呼吸爆发活性、血清补体活性及血红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肝脏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随饲料维生素A水平的进一步增高,上述指标变化幅度较小。饲料中不同维生素A水平对鱼的血清总蛋白含量和红细胞压积的影响不显著(P0.05)。分别以增重率和肝脏维生素A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折线模型求得,大口黑鲈对饲料中维生素A的最适需求量分别为2 600和3 550 IU/kg;而以非特异性免疫为评价指标,通过方差分析得出的最适需求量与以肝脏维生素A含量为评价指标所得出的需求量相近。本研究得出,大口黑鲈对饲料中维生素A水平的最适需求量为2 600~3 550 IU/kg。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饲料中不同镁含量对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的影响,试验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00、1250、3750、5250、8750 mg/kg MgSO4,配制镁含量分别为167、284、491、959、1327、1759 mg/kg的6种试验饲料,饲养初始体重为(12.31±0.02)g的鲈鱼56 d。结果显示:日粮中适当添加镁显著影响鲈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P <0.05),其中D4组(镁含量959 mg/kg)鲈鱼的增长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大于其他各组(P <0.05)。饲料镁含量显著影响鲈鱼全鱼水分(P <0.05)。随着饲料镁含量增加,肝脏中天冬氨酸转氨酶(GOT)和丙氨酸转氨酶(GPT)呈下降趋势,GOT与GPT比值和肝脏谷氨酸脱氢酶(GDH)也出现显著变化(P <0.05)。通过回归分析增重率得出,本试验中鲈鱼生长的最适饲料镁含量为846 mg/kg。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当日粮钙磷比一定时,维生素D和钙水平对冬毛期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钙、磷代谢的影响。随机选取(135±5)日龄、健康雄性水貂117只,分成9组,每组13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采用3×3双因素随机试验设计,设3个维生素D水平,分别为2 300、4 300、6 300 IU/kg;设3个钙水平,分别为2.0%、2.4%、2.8%,钙磷比固定为1.7∶1,配制9组试验日粮,分别为:Ⅰ组(2 300 IU/kg维生素D+2.0%钙)、Ⅱ组(4 300 IU/kg维生素D+2.0%钙)、Ⅲ组(6 300 IU/kg维生素D+2.0%钙)、Ⅳ组(2 300 IU/kg维生素D+2.4%钙)、Ⅴ组(4 300 IU/kg维生素D+2.4%钙)、Ⅵ组(6 300 IU/kg维生素D+2.4%钙)、Ⅶ组(2 300 IU/kg维生素D+2.8%钙)、Ⅷ组(4 300 IU/kg维生素D+2.8%钙)、Ⅸ组(6 300 IU/kg维生素D+2.8%钙)。预试期13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①各组水貂料重比差异极显著(P<0.01),Ⅱ组最低。钙水平对料重比有显著影响(P<0.05),维生素D水平对料重比有极显著影响(P<0.01)。②钙水平可极显著影响粗脂肪消化率(P<0.01),其中2.8%水平极显著低于2.0%和2.4%水平(P<0.01)。③日粮维生素D和钙水平对水貂氮代谢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④各组水貂粪钙、粪磷、钙消化率、磷消化率均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Ⅱ组钙消化率、磷消化率最高,Ⅲ组次之。钙水平可极显著影响粪钙、粪磷、钙消化率、磷消化率(P<0.01),2.0%水平可极显著降低粪钙、粪磷含量(P<0.01),极显著提高钙消化率及磷消化率(P<0.01)。维生素D水平对钙消化率影响显著(P<0.05),对粪磷、磷消化率影响极显著(P<0.01),2 300~4 300 IU/kg维生素D水平有利于提高钙消化率、磷消化率,降低粪磷含量。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中钙磷比为1.7∶1,维生素D水平为2 300~4 300 IU/kg、钙水平为2.0%时,冬毛期水貂料重比及钙、磷排放量较低,而粗脂肪、钙、磷消化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以蛋氨酸锌为锌源,在等氮等能的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锌,配制实际锌含量分别为9.3、31.7、49.9、90.1、168.6和326.5 mg/kg的6种试验饲料,饲喂平均体重为(14.54±0.10)mg的方格星虫稚虫8周,用以研究饲料锌含量对方格星虫稚虫生长、体成分、体腔液中锌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每种试验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饲喂400尾方格星虫稚虫。结果表明:饲料锌含量对方格星虫的成活率、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在饲料锌含量为49.9 mg/kg时达到最高值,并显著高于饲料锌含量最低(9.3 mg/kg)和最高(326.5 mg/kg)的组(P0.05)。饲料锌含量对虫体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虫体粗脂肪含量随着饲料锌含量的提高呈先增后降的趋势,而粗灰分含量的趋势则相反。饲料锌含量对虫体水分和粗蛋白质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饲料锌含量对虫体体腔液锌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有显著影响(P0.05)。虫体体腔液锌含量随着饲料锌含量的提高而不断上升,在饲料锌含量为326.5 mg/kg时达到最高值;而虫体体腔液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则随着饲料锌含量的提高先上升后趋于稳定,当饲料锌含量为49.9 mg/kg时达到最高值。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回归分析得出方格星虫稚虫饲料中适宜锌含量为41.93 mg/kg。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钙磷比固定的条件下,饲粮维生素D和钙水平对育成期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选取(60±5)日龄健康短毛黑公水貂117只,随机分成9组,每组13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试验采用3×3双因素随机试验设计,饲粮钙磷比固定为2,设3个维生素D水平,分别为2 100、4 100、6 100 IU/kg,3个钙水平,分别为2.3%、2.7%、3.1%,共配制9种试验饲粮,9种饲粮的钙与维生素D水平分别为2.3%与2 100 IU/kg(Ⅰ组)、2.3%与4 100 IU/kg(Ⅱ组)、2.3%与6 100 IU/kg(Ⅲ组)、2.7%与2 100 IU/kg(Ⅳ组)、2.7%与4 100 IU/kg(Ⅴ组)、2.7%与6 100 IU/kg(Ⅵ组)、3.1%与2 100 IU/kg(Ⅶ组)、3.1%与4 100 IU/kg(Ⅷ组)、3.1%与6 100 IU/kg(Ⅸ组)。预试期13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饲粮维生素D和钙水平对育成期水貂的末重、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末重、平均日增重均以Ⅷ组最高,Ⅰ组最低,料重比以Ⅷ组最低,Ⅰ组最高。2)育成期水貂脂肪消化率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Ⅱ、Ⅳ、Ⅴ组极显著高于Ⅶ、Ⅷ组(P0.01)。饲粮钙水平对育成期水貂干物质排出量有显著影响(P0.05),以钙水平为3.1%时最高;饲粮钙水平对育成期水貂脂肪消化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钙水平为3.1%时极显著低于钙水平为2.3%和2.7%时(P0.01)。饲粮维生素D水平极显著影响育成期水貂的干物质排出量(P0.01),以维生素D水平为4 100 IU/kg时最低;饲粮维生素D水平显著影响育成期水貂的干物质消化率、脂肪消化率(P0.05),二者均以维生素D水平为4 100 IU/kg时最高。3)饲粮钙水平对育成期水貂的氮沉积有显著影响(P0.05),且氮沉积呈现随饲粮钙水平的升高而增加的趋势,以钙水平为3.1%时最高。饲粮维生素D水平对育成期水貂的净蛋白质利用率、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有显著影响(P0.05),且均以维生素D水平为4 100 IU/kg时最高。饲粮维生素D和钙水平对育成期水貂的净蛋白质利用率、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均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二者以Ⅷ组最高。综合各项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钙磷比为2、维生素D水平为4 100 IU/kg、钙水平为3.1%时,育成期水貂可以获得较好的生长性能、较高的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军曹鱼幼鱼维生素C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初体均重为25.85 g的军曹鱼幼鱼225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分别投喂添加5种不同剂量维生素C(添加量分别为0、37.5、75、150和300 mg/kg)的试验饲料,试验期为56 d,观察维生素c对军曹鱼幼鱼生长、组织维生素C积累量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量增加,军曹鱼幼鱼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呈现出上升后下降趋势,在75 mg/kg时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0和300 mg/kg组(P<0.05).全鱼粗蛋白质含量随着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量的升高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75 mg/kg时达到最高值,全鱼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灰分含量在各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维生素C积累量随着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量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150 mg/kg时达到最高值且显著高于0 mg/kg组(P<0.05);脑和肝脏中维生素C含量在300 mg/kg时达到最高值.300 mg/kg组脑中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0,37.5和75 mg/kg组(P<0.05),肝脏中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0,37.5和150 mg/kg组(P<0.05).随着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量的增加,溶菌酶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75 mg/kg达到最高,显著高于0,37.5和300 mg/kg组(P<0.05);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呈现上升趋势,75、150和300 mg/kg组显著高于0 mg/kg组(P<0.05);肾抗氧离子自由基在150 mg/kg组达到最高,但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以鱼体增重率和血清溶菌酶含量为指标,经折线模型回归分析求得军曹鱼幼鱼饲料中维生素C的适宜添加量分别为70和80.72 mg/kg.  相似文献   

15.
氨氮污染是水产养殖中重要的污染物,因此提高鱼体抗污染应激能力至关重要。本试验采用不同维生素C含量的饲料饲喂圆斑星鲽幼鱼,探究饲料维生素C含量对圆斑星鲽幼鱼抗氨氮胁迫能力的影响。试验在(12.5±1.5)℃的水温下进行,选择体重为(38.0±0.8)g的健康圆斑星鲽幼鱼,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投喂维生素C含量为10.2(对照)、249.1、402.8、616.2、769.5、909.4和1 177.8 mg/kg的试验饲料8周。投喂试验结束后,从每个重复取10尾鱼,用20 mg/L的氨氮胁迫24 h。结果表明:无论是氨氮胁迫前还是氨氮胁迫后,在饲料维生素C含量达到769.5 mg/kg时,肝脏和肌肉中维生素C积累达到饱和,再继续升高饲料维生素C含量,肝脏、肌肉中维生素C含量不再显著升高(P0.05)。除1 177.8 mg/kg维生素C组外,无论是氨氮胁迫前还是氨氮胁迫后,各维生素C添加组圆斑星鲽幼鱼血清中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除616.2 mg/kg维生素C组血清中CAT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外,氨氮胁迫使各组血清中CAT和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但添加维生素C可以减少降低的幅度。无论是氨氮胁迫前还是氨氮胁迫后,各维生素C添加组鳃丝Na+/K+-ATP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氨氮胁迫使对照组及909.4和1 177.8 mg/kg维生素C组鳃丝Na+/K+-ATP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其他组则无显著变化(P0.05)。氨氮胁迫使各组血清中葡萄糖和乳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血清中皮质醇含量显著升高(P0.05)。此外,氨氮胁迫使各组血清中总铁结合力显著降低(P0.05)。综合各项测定指标,圆斑星鲽幼鱼饲料中维生素C含量在402.8~616.2 mg/kg时可有效提高机体抗氨氮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试验基于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维生素D3对种鹅生产繁殖性能、血清激素等的研究,进一步探索其对种鹅蛋品质、血液生化指标、二者相关性及蛋壳超微结构的影响。选择体况相近的34周龄五龙鹅种鹅18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1只公鹅和4只母鹅。6组的维生素D3添加量分别为0、100、200、300、400、500 IU/kg。预试期1周,正试期10周。结果表明:0 IU/kg组蛋壳强度低于其他各组(P<0.01);400、500IU/kg组蛋壳厚度厚于0、100IU/kg组(P<0.01);300、400IU/kg组血清钙含量高于0IU/kg组(P<0.05);200、300、400 IU/kg组血清磷含量高于0、500 IU/kg组(P<0.01);血清钙含量与蛋重和蛋壳强度、血清磷含量与蛋壳强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300、400、500 IU/kg组蛋壳乳突层厚度大于0、100 IU/kg组(P<0.01)。可见,适宜维生素D3水平可显著改善蛋壳乳突层厚度;血清钙磷含量与种蛋的蛋重、蛋壳强度...  相似文献   

17.
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饲粮维生素D水平对120日龄雌性龙岩麻鸭产蛋性能,血液生化及胫骨指标的影响,进而探讨产蛋初期蛋鸭维生素D需要量。选取1 260只120日龄健康的福建龙岩麻鸭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35只。各处理组蛋鸭随机饲喂维生素D水平分别为0、800、1 600、2 400、3 200、4 000 IU/kg的试验饲粮。饲养期为21 d。结果表明:维生素D水平对产蛋初期龙岩麻鸭产蛋性能、蛋品质以及血浆钙、磷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基础饲料上添加维生素D显著降低血浆中甲状旁腺激素的含量(P<0.05),但各添加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饲粮维生素D含量显著影响胫骨钙、磷及灰分含量(P<0.05),维生素D水平为800 IU/kg时,获得较好的骨骼质量,维生素D水平对胫骨长度、胫骨管围、折断力、骨密度、骨矿物盐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因此,龙岩麻鸭产蛋初期饲粮维生素D适宜添加量为800 IU/kg。  相似文献   

18.
为确定北方须鳅幼鱼对饲料蛋白质的需求量,进行了为期60 d的生长试验。以鱼粉、发酵豆粕和酪蛋白作为蛋白质源,设计了蛋白质水平分别为22.85%、31.09%、40.72%、47.21%和54.08%的5种等脂等能试验饲料。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平均体重为(0.77±0.02)g的北方须鳅幼鱼40尾,以重复为单位养殖于水体为80 cm×50 cm×20 cm的水槽中。结果表明:饲料蛋白质水平为22.85%~40.72%时,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升高(P0.05);再继续升高饲料蛋白质水平,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反而显著降低(P0.05)。在饲料蛋白质水平为22.85%~40.72%时,饲料转化效率和存活率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呈升高趋势;当饲料蛋白质水平为40.72%~54.08%时,饲料转化率和存活率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呈下降趋势。在饲料蛋白质水平为40.72%时,试验鱼获得最高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效率和存活率。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北方须鳅幼鱼的肥满度、脏体比、肝体比以及全鱼粗蛋白质和水分含量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饲料蛋白质水平高于40.72%后,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并且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1.09%~54.08%时全鱼粗脂肪含量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下降。由增重率与饲料蛋白质水平建立二次回归方程,得出北方须鳅幼鱼达到最大生长速度时的饲料蛋白质需求量为41.57%。  相似文献   

19.
肉仔鸡对25-羟基维生素D_3的需要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1~21日龄和1~42日龄罗斯308肉仔鸡对饲粮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的适宜需要量。选取500只1日龄罗斯308肉仔鸡公雏,随机分成10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10组肉仔鸡分别饲喂25-OH-D_3水平为50、100、200、400、600、800、1 600、2 400、3 200和4 000 IU/kg的饲粮。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饲粮25-OH-D_3水平由50 IU/kg提高到600 IU/kg时,1~21日龄和1~42日龄肉仔鸡的体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和死亡率显著降低(P0.05);进一步提高饲粮25-OH-D_3水平到4 000 IU/kg对生长性能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25-OH-D_3水平由50 IU/kg提高到600 IU/kg时,21日龄和42日龄肉仔鸡的骨骼(股骨、胫骨和跖骨)强度、重量、长度、灰分重量以及灰分、钙和磷含量显著提高(P0.05);进一步提高饲粮25-OH-D_3水平到4 000 IU/kg对骨骼参数无显著影响(P0.05)。3)饲粮25-OH-D_3水平由50 IU/kg提高到600 IU/kg时,21日龄和42日龄肉仔鸡的血浆钙含量显著提高(P0.05);进一步提高饲粮25-OH-D_3水平到4 000 IU/kg对血浆钙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25-OH-D_3水平对肉仔鸡的血浆无机磷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4)饲粮25-OH-D_3水平由50 IU/kg提高到800 IU/kg时,11~14日龄和31~34日龄肉仔鸡的钙和总磷沉积率显著提高(P0.05);进一步提高饲粮25-OH-D_3水平到4 000 IU/kg对钙和总磷沉积率无显著影响(P0.05)。综合本试验结果,以生长性能指标和骨骼参数为评价指标,采用折线回归模型分析得出,1~21日龄肉仔鸡饲粮25-OH-D_3的需要量为476 IU/kg,1~42日龄肉仔鸡饲粮25-OH-D_3的需要量为448 IU/kg。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比较不同蛋白质源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及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as)体成分、肌肉游离氨基酸组成及鱼片质构特性的影响。设计草鱼和花鲈饲料各3种,分别等氮等能。3种草鱼试验饲料分别为以鱼粉为唯一蛋白质源的CI-FM组(对照组),以混合植物蛋白质(豆粕和大豆浓缩蛋白)替代80%鱼粉的CI-PPB80组及以混合植物蛋白质替代100%鱼粉的CI-PPB100组。3种花鲈试验饲料分别为以鱼粉为唯一蛋白质源的LJ-FM组(对照组),以混合植物蛋白质(棉籽浓缩蛋白和大豆浓缩蛋白)替代50%鱼粉的LJ-PPB50组和以混合植物蛋白质替代100%鱼粉的LJ-PPB100组。草鱼初始体重为(153.40±0.30)g,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花鲈初始体重为(12.97±0.03)g,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鱼。饲喂8周后,检测2种试验鱼的体成分、肌肉游离氨基酸含量及鱼片质构特性、剪切力、滴水损失及胶原蛋白含量。结果表明:与CI-FM组相比,CI-PPB100组草鱼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粗灰分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花鲈肌肉粗脂肪含量则随替代水平的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表现为LJ-PPB50组显著高于LJ-PPB100组(P0.05)。草鱼肌肉总游离氨基酸及生物胺前体含量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替代水平的升高,花鲈肌肉总游离氨基酸及呈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生物胺前体含量显著升高(P0.05)。2种试验鱼肌肉中存在各自的特异性成分。2种试验鱼生、熟鱼片的质构特性差异较大。草鱼的CI-FM组和花鲈的LJ-FM组生鱼片的硬度、黏性、咀嚼力、回弹力及剪切力均分别显著高于同鱼种的其他2组(P0.05)。对于熟鱼片,草鱼的CI-PPB80组内聚力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其他各项指标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花鲈的LJ-PPB100组硬度及黏附性显著高于LJ-FM组(P0.05),其他各项指标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根据结果,混合植物蛋白质替代鱼粉后降低了草鱼和花鲈鱼体脂肪的蓄积,对草鱼肌肉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不造成影响,使花鲈肌肉呈味氨基酸含量下降,必需氨基酸含量减少,生物胺前体含量升高,货架期缩短;高植物蛋白质源饲料使得草鱼和花鲈的肉质均出现明显下降,而高鱼粉饲料可以保证2种试验鱼有较高的肉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