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根际优势细菌对甜樱桃幼树光合及根系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接种7种甜樱桃根际优势促生细菌,检测植株光合及荧光参数、根系活力和根系呼吸等指标变化,探讨根际优势促生菌对植株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绿针假单胞菌(Pse1)、申氏不动杆菌(Aci1)、争论贪噬菌(Var)、假单胞菌(Pse2)及边缘假单胞菌(Pse3)菌株均显著提高净光合速率(Pn)和水分利用率(WUE);鲁氏不动杆菌(Aci2)和雷氏普罗威登斯菌(Pro)处理的叶片胞间CO2浓度(Ci)显著低于对照;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PSⅡ的潜在活性(Fv/Fo)均无显著变化;Pse1、Var、Pse2及Pse3显著提高根系活力,其中Pse3菌株接种后根系活力最高,达对照的2.0倍;Aci1处理根系总呼吸速率上升,Pse1、Pse2、Pse3和Pro处理影响了根系电子传递途径的分配比例,但各菌株处理对根系呼吸基础生化途径比例无显著影响。接种根际优势促生细菌整体上提高了樱桃植株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根系活力,不同菌属菌株处理效应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从皖南地区200多个土壤样品中分离、筛选出4株能降解无机磷的优势菌株GY22-3-2、GY7-3-7、GY13-2-5、GY2-4-2,并通过实验室培养测定其解磷能力,分别为11.92%、8.25%、7.48%、3.49%。将其接种于烤烟幼苗,考察其对烤烟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充分供应烤烟幼苗氮、钾等其他营养元素的情况下,解磷菌株能够不同程度地发挥解磷效果,在其影响下,烟株各部位鲜重、干重及叶绿素含量较不接菌的对照显著增加,根系活力较对照明显增强,其中,GY22-3-2菌株较其他菌株表现出更强的解磷能力,解磷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种衣剂对水稻秧苗根际土壤酶活性和秧苗素质的影响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6种种衣剂处理水稻种子的结果表明,参试种衣剂均能提高秧苗根际土壤磷酸酶、纤维素酶和蔗糖酶的活性,以及秧苗根系活力和秧苗素质。其中,经科农16号、华农3号和ZSB种衣剂处理的土壤纤维素酶、蔗糖酶的活性与未用种衣剂处理的对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优富8号处理的土壤纤维素酶活性与对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ZSB、优富3号和ZSA处理的土壤磷酸酶活性与对照差异达显著水平;ZSB处理的秧苗根系活力与对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优富8号和华农3号处理的根系活力与对照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
小菜蛾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与耐药性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毒力测定结果表明 ,小菜蛾幼虫对抑太保的耐药力 3龄是 2龄的 2 .65倍 ,4龄是 2龄的 4.0 7倍 .抑太保处理后 5 h,2、3、4龄幼虫过氧化氢酶 (CAT)活力均降至最低 ,分别为对照的 71 .9%、80 .9%和 90 .2 % ;处理后 1 0 -1 5 h,与对照相比 ,4龄幼虫 CAT活力上升程度最大 ,2龄最小 .H2 O2 由 0增加至 1 .1 7m L,CAT活力呈线性关系上升 .抑太保处理后 ,过氧化物酶 (POD)活力除 2龄幼虫在处理后 5 h下降 ,仅为对照的 65 .0 % ,3龄幼虫在处理后 1 h为对照的 99.2 %外 ,3个虫龄幼虫的 POD活力均高于对照 .H2 O2 由 0增加至 0 .1 m L,POD活力呈线性关系上升 .小菜蛾 2、3和 4龄幼虫的 CAT和 POD活力与耐药性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碳化谷壳和苔藓在烟草漂浮育苗基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部分替代草炭的材料,减少烤烟漂浮育苗草炭的使用,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以商用基质为对照,分别研究了碳化谷壳和苔藓与珍珠岩、蛭石和草炭不同配比的基质对烟草幼苗农艺性状、光合作用和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碳化谷壳和苔藓的基质出苗率和整齐度均强于对照,农艺性状和净光合速率均弱于对照,但C2处理(30%珍珠岩+5%蛭石+30%苔藓+35%草炭)和C1(30%珍珠岩+5%蛭石+10%苔藓+55%草炭)与对照无显著差异,A3处理(30%珍珠岩+5%蛭石+50%碳化谷壳+15%草炭)和C3处理(30%珍珠岩+5%蛭石+50%苔藓+15%草炭)的根系活力和根系形态均强于对照。整体上苔藓替代草炭的潜力更大,但碳化谷壳对烟苗根系的发育更好,替代草炭的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3株联合固氮菌单株或组合接种对甘蔗组培苗的促生效应。【方法】采用室内盆栽试验,分别设单菌株(11-31, 07-98和08-200)及其4个不同菌株组合共7个接菌处理接种新台糖22号(ROC22)组培苗,设1个不接菌处理为对照,接种86 d后比较不同处理对甘蔗生物量、株高、氮磷含量和根系活力等生理生化性状的影响。【结果】7个接菌处理对甘蔗植株的生物量、株高、氮磷含量和根系活力等生理生化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处理Ⅶ的促生效应最为显著,该处理的植株株高和生物量分别比对照增长25.23%和60.79%;植株总氮含量最高的是处理Ⅳ,比对照增长45.79%;含磷量增长最显著的是处理Ⅶ,比对照增长76.29%。【结论】联合固氮菌单株或组合接种对甘蔗生长、氮磷元素的累积和生理生化性状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但不同处理对甘蔗的促生效应有显著差异;多菌株混合接种的促生效应不一定会比单菌株接种高,具体效果因固氮菌种类和组合而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3株联合固氮菌单株或组合接种对甘蔗组培苗的促生效应。【方法】采用室内盆栽试验,分别设单菌株(11-31, 07-98和08-200)及其4个不同菌株组合共7个接菌处理接种新台糖22号(ROC22)组培苗,设1个不接菌处理为对照,接种86 d后比较不同处理对甘蔗生物量、株高、氮磷含量和根系活力等生理生化性状的影响。【结果】7个接菌处理对甘蔗植株的生物量、株高、氮磷含量和根系活力等生理生化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处理Ⅶ的促生效应最为显著,该处理的植株株高和生物量分别比对照增长25.23%和60.79%;植株总氮含量最高的是处理Ⅳ,比对照增长45.79%;含磷量增长最显著的是处理Ⅶ,比对照增长76.29%。【结论】联合固氮菌单株或组合接种对甘蔗生长、氮磷元素的累积和生理生化性状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但不同处理对甘蔗的促生效应有显著差异;多菌株混合接种的促生效应不一定会比单菌株接种高,具体效果因固氮菌种类和组合而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3株联合固氮菌单株或组合接种对甘蔗组培苗的促生效应.[方法]采用室内盆栽试验,分别设单菌株(11-31,07-98和08-200)及其4个不同菌株组合共7个接菌处理接种新台糖22号(ROC22)组培苗,设1个不接菌处理为对照,接种86 d后比较不同处理对甘蔗生物量、株高、氮磷含量和根系活力等生理生化性状的影响.[结果]7个接菌处理对甘蔗植株的生物量、株高、氮磷含量和根系活力等生理生化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处理Ⅶ的促生效应最为显著,该处理的植株株高和生物量分别比对照增长25.23%和60.79%;植株总氮含量最高的是处理Ⅳ,比对照增长45.79%;含磷量增长最显著的是处理Ⅶ,比对照增长76.29%.[结论]联合固氮菌单株或组合接种对甘蔗生长、氮磷元素的累积和生理生化性状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但不同处理对甘蔗的促生效应有显著差异;多菌株混合接种的促生效应不一定会比单菌株接种高,具体效果因固氮菌种类和组合而异.  相似文献   

9.
水杨酸对油松苗木根系活力及根系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0、2、5、10 mg.L-1),浸根处理1 a生油松苗木。结果表明,随着处理后时间的推移,根系活力有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其中5 mg.L-1的水杨酸提高活力效果最明显,比对照根系活力可提高1~4倍;根长度、根表面积、根数量均是各处理间差异明显,达极显著水平,其中5 mg.L-1的水杨酸作用最为明显,3项指标分别较对照提高了10.8%~32.9%、23.3%~31.8%和18.3%~39.9%。  相似文献   

10.
硒对盐胁迫下油豆角幼苗生长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硒对植物抗盐性。[方法]以油豆角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Na2SeO3对盐胁迫下油豆角幼苗生长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Na2SeO3溶液浓度为5~30mg/L时,各处理茎粗没有显著变化,但25和30mg/L处理的茎粗显著小于5mg/L处理。Na2SeO3溶液浓度为5~25mg/L的各处理株高没有显著变化,但30mg/L Na2SeO3处理的株高显著小于其他处理。Na2SeO3处理(10—25mg/L)能够显著提高100mg/L NaCl胁迫下幼苗的根系活力。5和30mg/L Na2SeO3处理的根系活力较对照都有显著降低,20和25mg/L Na2SeO3处理的根系活力有极显著增加。硒处理后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都要高于对照,其中25mg/L Na2SeO3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结论]10~25mg/L Na2SeO3处理可以缓解NaCl对油豆角幼苗的伤害。关  相似文献   

11.
AquaCrop模型对旱区冬小麦抗旱灌溉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根据干旱情况及时采取灌溉措施,对旱区抗旱以及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从大田农业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AquaCrop模型在旱区的适用性及干旱年份抗旱灌溉模拟,为实现抗旱保产提供依据。【方法】于2012-2014年,在旱区陕西杨凌及杨凌周边区域进行冬小麦大田试验,采用2013-2014年揉谷试验区的冬小麦观测数据进行模型的参数调试,采用2012-2013年揉谷试验区和2013-2014年武功试验区的冬小麦观测数据进行模型的验证,从而获得AquaCrop模型在陕西杨凌及周边地区的模型参数。模型参数包括影响冠层生长的冠层增长系数、冠层衰老系数和最大冠层覆盖度,影响生物量积累的水分生产力,影响产量形成的参考收获指数等。然后根据调查的干旱年份2012-2013年的灌溉情况制定出4种灌溉情景,并利用参数本地化后的AquaCrop模型模拟2012-2013年4种灌溉情景对冬小麦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通过模拟结果得出最优灌溉策略。最后比较2012-2013年揉谷试验区、2013-2014年揉谷试验区和武功试验区冬小麦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结果】在冬小麦冠层覆盖度方面,AquaCrop模型模拟的冠层覆盖度和实测值之间的决定系数(R2)与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464和8.0%。在冬小麦生物量模拟方面,AquaCrop模型模拟的生物量和实测值之间的R2和RMSE分别为0.889和1.622 t·hm-2。在冬小麦产量模拟方面,AquaCrop模型模拟的产量与实测产量之间的RMSE为0.377 t·hm-2。2013年为干旱年份,在播种后第77天进行冬灌并且在播种后第172天的拔节期再进行灌溉的两种情景获得最大的生物量;在播种后第77天进行冬灌、播种后第172天拔节期和播种后第200天抽穗期再分别灌溉,小麦产量最高,达到6.451 t·hm-2。2012-2013年揉谷试验区、2013-2014年揉谷试验区和武功试验区冬小麦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1.84、1.69和1.82 kg·m-3。【结论】AquaCrop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旱区冬小麦的生物量和产量,并且AquaCrop模型模拟的干旱年份下不同灌溉策略的生物量和产量,基本可以说明不同灌溉时间和灌溉次数对冬小麦最终产量的影响。同时说明2012-2013年增加的2次灌溉使干旱年份冬小麦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超过正常年份。以上研究符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情况,说明AquaCrop模型可以为旱区抗旱保产提供依据。AquaCrop模型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正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田间决策工具。  相似文献   

12.
大穗结缕草对盐胁迫的生理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化广  张振铭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413-6415
[目的] 探讨盐胁迫对大穗结缕草生长和生理的影响。[方法] 用NaCl处理大穗结缕草,观测盐胁迫下不同时期其叶片形态特征、叶片相对含水量、可溶性总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POD活性的变化。[结果] 卷曲叶片在盐胁迫0~9 d中由1/3增加至1/2。叶片相对含水量在盐胁迫3~6 d中一直下降,9~12 d基本保持平稳,12~15 d上升。可溶性总糖含量在盐胁迫3~9 d中平稳增加,9~12 d迅速增加,在第12天出现一个峰值,12~15 d下降。脯氨酸含量在盐胁迫3~9 d中缓慢增加,9~12 d迅速增加,在第12天出现一个峰值,12~15 d下降。POD活性在盐胁迫初期缓慢增加,6 d后大幅度增加,12 d后缓慢增加。[结论] 该研究为盐碱地区大穗结缕草的开发、种植与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利用实验生态学方法,模拟浙江省南部自然海区生态环境条件,研究了温度、盐度、培育密度、投饵量、底质对刺参幼体(6.42±0.84 g)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海水温度为(12.5±0.5)℃,盐度为27±0.3时,温度向上突变至30℃时,幼参在第2天和第6天的存活率分别为50%和20%;温度向下突变至0℃时,幼参在第4天和第6天的存活率分别为90%和50%;盐度向下突变至15时,幼参在第4 d和第6 d的存活率分别为80%和0%,向上突变至39时,幼参在第2天和第4天的存活率分别为70%和0%。实验周期30 d,温度10~15℃时,幼参第30 d的相对增重率显著高于其它各温度组(P﹤0.01),温度20℃时,幼参不夏眠;幼参分别在盐度24~30,培育密度20~40 ind/m2,日投饵量为刺参体质量6%~9%时,第30d的相对增重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盐度组、培育密度组和日投饵量组;以水泥、轮胎、轮胎+瓦片、泥为底质,幼参第30 d的相对增重率和存活率均较好。在浙江省南部沿海海区环境条件下,幼参生长适宜温度为10~15℃,适宜盐度为24~30,最适培育密度为40 ind/m2,最适日投饵量为幼参体重的6%,室内水泥池养殖和潮间带网箱养殖是适宜的养殖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确定黄鳝(Monopterus albus)的初次摄食期和不可逆点(PNR),为提高人工繁育黄鳝苗成活率和饵料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刚出膜黄鳝仔鱼分别进行饥饿试验和正常投喂试验,观察卵黄囊吸收、仔鱼生长及初次摄食率的变化,分析饥饿对仔鱼生长、形态和行为的影响,确定其不可逆点。【结果】在25~28℃的水温条件下,黄鳝仔鱼于5日龄(出膜后第6d)开始向外界摄食,8日龄卵黄囊吸收殆尽,5~8日龄为混合营养阶段,9日龄摄食率达到峰值(96%),16日龄进入饥饿期;在饥饿状态下,8日龄仔鱼体长达最大值(3.20±0.0760cm),此后略有下降但基本保持稳定,仔鱼体重于7日龄达最大值(0.0205±0.0533g),此后不断下降;饥饿仔鱼的肥满度一直呈下降趋势,进入不可逆期后体色逐渐发黑,身体呈非正常扭曲,摄食能力极大降低,外界干扰时出现颤抖、打转现象直至死亡。【结论】在25~28℃的水温条件下,黄鳝仔鱼的最佳投喂时机在8日龄,16日龄抵达不可逆点。  相似文献   

15.
聂凌鸿  樊璐  季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757-21759
[目的]了解大曲中微生物的数量以及在发酵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方法]通过跟踪单粮型大曲制作流程,测定大曲各指标研究了制曲过程中微生物的相互消长关系。[结果]发酵开始约5 d后,细菌的数量为最多,是大曲发酵阶段中的高峰值5,~20 d后,细菌的数量急速下降,在20 d左右出现低谷,20~31 d内细菌数量又有所上升,但是未达到前期出现的高峰值。原料中的酵母数量比细菌数量相对较少,但发酵开始后,酵母菌数量有所增加9,d左右出现高峰,9~25 d内酵母菌数量迅速降低,在培养后的25 d左右出现低谷,25~31 d内,酵母菌的数量有所增加。霉菌数在前9 d左右呈上升趋势,在9~13 d内达到高峰,15~25 d内,霉菌的数量持续下降,25~31d内,霉菌的数量有所回升。[结论]该试验为研究微生物区系对酒品质的影响和提高酒的品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陈书明  吉仙枝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473-17475
[目的]研究欧李对碳酸盐胁迫的光合响应。[方法]以浓度为100、200、300mmol/L的NaHCO3溶液浇灌3年生欧李苗,在盆栽条件下,于第7、11、15、21、30、36天测定苗木光合作角各项指标。[结果]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处理植株的气孔导度(岱)、蒸腾速率(开)、净光合速率(n)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前期高于对照,后期低于对照。胞间CO2浓度(a)前期升高,中期下降,后期变化不大。叶绿素a含量在前期变化不大,中期呈上升趋势,后期有所下降;叶绿素a/叶绿素b在整个处理时期变化平稳。[结论]整个处理期间,欧李显示出较强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确定黄鳝(Monopterus albus)的初次摄食期和不可逆点(PNR),为提高人工繁育黄鳝苗成活率和饵料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刚出膜黄鳝仔鱼分别进行饥饿试验和正常投喂试验,观察卵黄囊吸收、仔鱼生长及初次摄食率的变化,分析饥饿对仔鱼生长、形态和行为的影响,确定其不可逆点。【结果】在25~28℃的水温条件下,黄鳝仔鱼于5日龄(出膜后第6 d)开始向外界摄食,8日龄卵黄囊吸收殆尽,5~8日龄为混合营养阶段,9日龄摄食率达到峰值(96%),16日龄进入饥饿期;在饥饿状态下,8日龄仔鱼体长达最大值(3.20±0.0760 cm),此后略有下降但基本保持稳定,仔鱼体重于7日龄达最大值(0.0205±0.0533 g),此后不断下降;饥饿仔鱼的肥满度一直呈下降趋势,进入不可逆期后体色逐渐发黑,身体呈非正常扭曲,摄食能力极大降低,外界干扰时出现颤抖、打转现象直至死亡。【结论】在25~28℃的水温条件下,黄鳝仔鱼的最佳投喂时机在8日龄,16日龄抵达不可逆点。  相似文献   

18.
徐燕  杨颖  王永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102-11103,11164
[目的]为菜心气孔的分布和发育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油青60天和四九-19这2个菜心品种为材料,研究菜心下胚轴气孔长度和宽度在2年内随不同发育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油青60天下胚轴气孔长度在下胚轴整个发育时期均不断上升下降,说明在幼苗生长发育过程中,随着下胚轴的生长,仍不断有新的气孔形成。四九-19下胚轴2年的平均气孔长度在生长的第3~9天持续上升;在第9~18天急剧下降后又迅速上升;第21~27天,气孔长度虽有变化,但变化不显著。2种菜心在下胚轴生长初期(第3~9天),气孔宽度变化幅度很大;随着幼苗的生长,下胚轴生长中期(第9~18天),气孔宽度减小;下胚轴生长后期(第21~27天)仍有气孔生成。[结论]菜心下胚轴整个发育时期不断有气孔形成。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福清山羊和戴云山羊发情周期内生殖激素的分泌变化规律,采用Elisa方法检测了2个品种经产母羊整个发情周期内外周血中4种生殖激素(雌二醇、孕酮、促卵泡激素、促黄体激素)的浓度。结果表明,2个品种发情周期内血浆FSH、LH均呈现周期性波动式分泌,福清山羊在发情周期中出现了4次波峰而戴云山羊为5次。2个品种血浆E_2的分泌水平呈现明显的高、低2个分泌时期,2个分泌时期血浆E_2浓度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戴云山羊高分泌期的E_2浓度显著高于福清山羊(P0.05)。2个品种血浆P浓度在发情期、发情前后2~3d较低,到发情周期的第6d开始分泌量迅速增加,在发情周期第8~9d达到整个发情周期的最大峰值,极显著高于发情期血浆P浓度(P0.01),随后在较高浓度范围内呈波动分泌至发情周期第16d,之后迅速下降至发情期的低分泌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不同品种大麦营养生长与营养成分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双啤、西南86911、2000/2-6-23个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生长时期大麦叶片中蛋白质、叶绿素、维生素C、SOD酶活性等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大麦品种在幼苗生长期,生长至第15d时,蛋白质、维生素C、叶绿素含量均达到最高。在第15d,西南86911比双啤、2000/2-6-2两个品种的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含量高,而双啤在前期(10-15d)SOD活性均比西南86911和2000/2-6-2都显著提高;收获大麦幼苗以20d左右为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