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系JX和父系WL配套组合的绿牧草鸡WJX是新选育的优质肉用三黄鸡,2006年通过浙江省品种评审委员会评审。绿牧草鸡母系母本来源于国内优质黄鸡地方良种XH系;父本选择了3个品种,根据与母本的配合力测定,最后确定为JH系。绿牧草鸡母系第4世代84日龄平均体重公鸡1 297 g,母鸡1 082 g;饲料转化比3.18∶1;种鸡开产日龄146 d,66周龄产蛋167个,平均蛋重46 g。  相似文献   

2.
正阳三黄鸡早期肉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阳三黄鸡是河南省著名的地方品种,以肉味鲜美,肉质细嫩而驰名中外。目前,三黄鸡在我区推广利用已列入省农科系统重点课题。我们于1987年在信阳地区农科所对正阳三黄鸡的早期生长和产肉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一、材料和方法1、试验鸡的来源:1986年从正阳三黄鸡的原产地正阳县三黄鸡原种场引进种鸡,封闭繁育于第二年孵化,出孵时选取健康雏鸡200只为试验鸡。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河南省地方良种鸡的蛋品质量,通过对固始鸡、淅川乌骨鸡、正阳三黄鸡、卢氏鸡的蛋重、蛋形指数、蛋的比重和蛋壳厚度等物理性状进行测定,探讨各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4个河南省地方良种鸡中,固始鸡的蛋黄最重,淅川乌骨鸡的蛋黄颜色最深,哈氏单位最大,正阳三黄鸡蛋壳最厚,卢氏鸡的蛋重最大.  相似文献   

4.
皖南三黄鸡是安徽省优良的地方品种。研究测定并分析皖南三黄鸡生长发育规律和产蛋性能结果表明,皖南三黄鸡早期生长速度较慢,成年体重1.5~2.0kg。个体生长速度变异较大,需进一步选育;该鸡种性成熟早,高峰期平均产蛋率为72%~73%,60周总产蛋量150枚左右,产蛋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5.
皖南三黄鸡生长规律与产蛋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皖南三黄鸡是安徽省优良的地方品种.研究测定并分析皖南三黄鸡生长发育规律和产蛋性能结果表明,皖南三黄鸡早期生长速度较慢,成年体重1.5~2.0kg.个体生长速度变异较大,需进一步选育;该鸡种性成熟早,高峰期平均产蛋率为72%~73%,60周总产蛋量150枚左右,产蛋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6.
皖南三黄鸡若干种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皖南三黄鸡的外貌、体型、生长发育规律、产蛋性能和蛋的质量等若干种质特性进行了初步测定和研究。结果表明:皖南三黄鸡外观呈现三黄特征(黄羽、黄肤、黄胫)、体态结构匀称;皖南三黄鸡早期生长速度较慢,生长速度高峰在6周龄前后,12周龄后公母鸡相对生长速度均显著较低;公、母鸡增重速度差异显著,40周龄成年皖南三黄鸡公、母鸡平均体重分别为1 657.8 g和1 498.5 g。公鸡5-6月龄达到性成熟,母鸡180日龄左右开产,年产蛋130-160枚,高峰期平均产蛋率为73.5%,年平均产蛋率为48.4%;平均蛋重为53 g,蛋壳黄褐色、较厚,蛋黄色泽较深;种蛋平均受精率为94.8%,受精蛋的平均孵化率为87.5%。  相似文献   

7.
以清远麻鸡、白耳鸡、鹿苑鸡、藏鸡和S2系为试验素材,利用PCR-SSCP技术对核受体辅激活蛋白1(NCAO1)基因编码区进行SNP检测和基因型的判别,探讨NCAO1基因作为影响鸡产蛋性状候选基因的可能性。结果显示:在NCOA1基因的第3和第12外显子上分别发现一个SNP位点,其中第3外显子10155007处发生了T→A突变,检测到AA、AB、BB3种基因型;第12外显子108273423处发生了C→T突变,检测到CC、CD、DD3种基因型。χ2检验表明突变产生的基因型和基因频率在各品种(系)间差异极显著(P<0.01),A、C基因在蛋用型的地方品种白耳鸡中频率较高,B、D基因在肉用型的地方品种清远麻鸡、藏鸡和肉用型培育品系S2系鸡中频率较高。不同基因型与S2系鸡的开产日龄(AFE)、开产蛋重(WFE)、连产天数(CL)及300日龄产蛋数(EN)之间的最小二乘均数分析显示:AA基因型个体的连产天数比BB型个体多0.59 d,开产蛋重重0.6 g,300日龄产蛋量高7.76%,且差异显著(P<0.05);CC基因型个体比DD型个体的连产天数多0.51 d,开产蛋重重1.04 g,300日龄产蛋量高9.07%,且差异显著(P<0.05);组合基因型发现,基因型AACC个体的开产日龄、连产天数和300日龄产蛋量均高于BB、DD基因型组合。因而,初步推断NCOA1基因是影响鸡产蛋性状的主效基因或与主效基因连锁。  相似文献   

8.
右玉边鸡不同品系产蛋性状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测定右玉边鸡5个品系在同一饲养周期内的产蛋性能及蛋品质性状,研究并掌握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右玉边鸡5个品系中白羽单冠品系的产蛋性能最佳。蛋品质性状4项指标的测定数值与产蛋率无必然联系,而是随日龄的增加而逐步增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蛋肉兼用系HS2黄胫与青胫对生产性能的影响。【方法】试验分别测定了两群体的开产日龄、开产体重、开产蛋重、300日龄体重、300日龄蛋重和300日龄产蛋量,并对两群体21到43周龄的产蛋曲线进行了分析。【结果】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胫色对开产日龄、开产体重、开产蛋重、300日龄产蛋量、300日龄鸡重、300日龄蛋重的影响不显著(P0.05);两种胫色的产蛋曲线接近。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开产日龄与开产体重、开产蛋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300日龄产蛋量、300日龄蛋重呈显著负相关(P0.05);开产体重与开产蛋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开产蛋重与300日龄蛋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蛋肉兼用系HS2青胫和黄胫群体生产性能差异不显著,可保留两群体,分别培育青胫系和黄胫系。  相似文献   

10.
《吉林农业科学》2014,(4):54-57
为进一步掌握宁都黄鸡的种质特性和综合评定宁都黄鸡的杂交效果,测定了宁都黄鸡从开产至210日龄的蛋重,统计分析了杂交、开产日龄和开产前体重对宁都黄鸡蛋重的影响。结果显示:虽然杂交试验鸡含有外来品种伊莎鸡的血缘已非常少,但仍然会增加蛋重;开产日龄对蛋重的影响非常大,且这种影响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过早开产的鸡只所产的鸡蛋会长期偏小。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宁夏固原市彭阳县朝那鸡良种繁育中心所饲养的固原鸡种鸡群5232个母鸡151日龄到365日龄间的群体产蛋数据为依据,对固原鸡种鸡群产蛋规律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固原鸡开产日龄在22周龄,到27周龄时产蛋率仍在50%左右浮动,到32周龄时产蛋率才达到61.89%,仅到35周龄时产蛋率下降到52.9%,到365日龄时产蛋率到了44.7%,说明固原鸡的群体产蛋水平比较低,而对其产蛋等生产性状等没有进行选育可能是产蛋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另外营养水平和低温因素也是产蛋率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冀贞阳 《新农业》2010,(12):23-23
蛋鸡开始产第一个蛋称为开产,此时的日龄称为开产日龄。对于不作个体记录的商品蛋鸡群,一般以群体产蛋率达到50%时作为开产日龄。不同品种的蛋鸡开产日龄不同,迪卡鸡119日龄、罗曼鸡126日龄、海蓝鸡140日龄、来航鸡150日龄、海赛克斯白140日龄。适时开产好处多,即鸡群初产蛋蛋重大,产蛋高峰持续期长,产蛋期饲料报酬高;种蛋合格率高,受精率高,孵化率高;死淘汰率低。  相似文献   

13.
对3个世代边鸡产蛋性能与体质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开产日龄和开产蛋质量与开产体质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300日龄产蛋数与300日龄体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300日龄蛋质量与300日龄体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旨在探索引进绿壳蛋鸡群体生产性能。【方法】将1 200只绿壳蛋鸡饲养至261日龄,统计开产日龄、开产体重、开产蛋重、261日龄体重、蛋重、绿壳蛋率、个体总产蛋量、周产蛋率等生产指标。【结果】该群体的开产日龄为148日龄;开产体重为1 328.7g;开产蛋重为35.9g;261日龄体重为1 490.2g;蛋重为35.9g,产蛋量为35.98枚,单只鸡最大产蛋量为84枚;绿壳蛋率为90.39%;总产蛋量在40~49枚的个体最多;周产蛋率在前期一直保持稳定上升,27周龄以后呈现出不规律的起伏,主要范围在30.82%~50.23%,30周龄达到产蛋高峰。【结论】该群体个体间产蛋性能存在较大差异,可以通过加强选择强度,达到提高群体产蛋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正>肉用三黄鸡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皮薄、脂肪适当,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必备佳品。在养禽生产中,由于养殖户饲养质量差,营养水平跟不上和管理粗放,促使肉用三黄鸡的疾病不断发生,以致出现饲养户积极性大大降低。近年来,我们经过不断探索,总结了提高肉用三黄鸡的几项措施,供参考。1.营养要求饲养肉用三黄鸡要维持高而稳定的生产性能,饲料营养的保证是关键。饲养肉用三黄鸡的饲料要求质量高,必须为全价日粮,确保营养充足,以提高鸡  相似文献   

16.
无产蛋高峰是指鸡产蛋性能低下。主要表现为到达产蛋高峰期的鸡没有出现产蛋高峰.饲养到200日龄左右时日产蛋率还在60%~80%徘徊,或者说虽然达到了产蛋高峰,但维持的时间太短,产蛋率异常下降,其主要表现为蛋鸡在产蛋期间产蛋率的急剧下降和缓慢下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光照对蛋鸡不同组织和不同产蛋时期ONECUT1基因的差异表达,探讨该基因对鸡产蛋性能的影响,为深入开展光照对鸡繁殖性能分子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选取贵州黄鸡体重相近的10周龄母鸡216只,在半舍饲养殖条件下(舍饲+运动场)随机分为自然光照组和早晚各增光1 h组,140日龄、200日龄、480日龄屠宰各4只,采集垂体、下丘脑、视网膜、输卵管和卵巢等组织,利用qRT-PCR技术检测ONECUT1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ONECUT1基因在肌肉组织中表达量最高,输卵管、卵巢次之,肝脏最低。在垂体、下丘脑和卵巢组织中,ONECUT 1基因在产蛋高峰期(200日龄)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开产日期(140日龄)和产蛋后期(480日龄)。垂体组织中200日龄的增光组显著高于自然光照组,输卵管中140日龄的自然光照组显著低于增光组。【结论】ONECUT1基因的表达具有时空特性,并受光照调节,与鸡产蛋性能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未经系统选育的地方鸡,常常表现出较低的繁殖性能。本研究通过评估地方鸡皖南三黄鸡产蛋相关性状的遗传力,为皖南三黄鸡繁殖性状选育提供依据。【方法】试验以皖南三黄鸡S3品系为对象,记录连续3个世代23~42周龄产蛋鸡的产蛋量、连产长度、连产间隔等产蛋信息,进行遗传力估测及表型相关分析。【结果】皖南三黄鸡S3品系连产性状遗传力较低,产蛋数遗传力0.189,平均连产长度遗传力0.091,最大连产长度遗传力0.098,平均连产间隔遗传力0.035,最大连产间隔0.035。产蛋数与平均连产长度和最大连产长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连产间隔和最大连产间隔呈显著负相关(P<0.05)。不同周龄段连产长度主要分布在1~6 d,随着世代选育和产蛋周龄增加,连产长度延长,产蛋率增加显著(P<0.05)。28~32周龄产蛋数与连产长度和连产间隔的遗传力和表型相关均较高。【结论】皖南三黄鸡S3品系连产性状的遗传力较低,可将28~32周龄作为皖南三黄鸡产蛋量早选周龄,其最大连产长度可作为产蛋性状的间接选育指标。  相似文献   

19.
试验材料采用海兰W36商品代杂慢羽公鸡与来航型慢羽纯系母鸡杂交。对它们的F_1代快、慢羽母鸡性能进行比较,进一步探讨遗传背景一致的伴性羽速基因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资料以公鸡家系为单位用最小二乘分析法处理(Harcy 1975),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是,快慢羽鸡在育成期和产蛋期死亡率、18周龄体重、开产蛋重、300日龄蛋重、67周龄蛋重均差异不显著(P>0.05),6周龄体重慢羽鸡大于快羽鸡差异显著(P<0.05),开产日龄慢羽鸡比快羽鸡早3.4天,差异显著(P<0.05)。300日龄和467日龄产蛋数(H.H.)快、慢羽鸡有差异,但未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水平。说明慢羽基因(K)对蛋鸡的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不大,羽速自别雌雄蛋鸡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实验选用28周龄的产蛋三黄鸡在相同环境条件下随机分为3组处理,分别添加0、0.5、0.8g/kg活性酵母,计算产蛋鸡产蛋率、平均蛋重、死淘率、料蛋比及测定相关蛋品质,研究活性酵母对三黄鸡产蛋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0.8g/kg活性酵母可以显著提高产蛋率;0.5g/kg水平可显著提高平均蛋重,0.8g/kg水平达到极显著;2个酵母水平组都极显著减低料蛋比。在蛋品质方面,平均蛋壳强度、蛋壳蛋白高度、蛋白重、蛋壳厚度有显著或极显著提高。说明活性酵母对三黄鸡产蛋性能和蛋品质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