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arco Quiroz 《中国家禽》2008,30(12):49-50
虽然鸡群中推荐使用水冲洗去除污染物质,但是冲洗不能去除黏液层或者细菌生物膜或者藻类.因此,更多的家禽养殖者添加一些有机酸到饮水和冲洗程序中.这除了抑制饮水系中生物膜形成,还会减少有害细菌,改善动物生长性能和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的培养时间、培养温度、生物膜引导材料和葡萄糖浓度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发现培养时间为36h,培养温度为37℃,生物膜引导材料为乳胶时生物膜内活菌数最多。在不影响细菌活力的条件下,糖浓度越高,生物膜内活菌数越多;刚果红-阿利新兰对不同培养时间的生物膜染色后,用高倍镜对其形成过程进行动态观察,发现8h时出现少量的细菌黏附;24h时开始形成一些微菌落;36h时开始大量黏附形成明显的微菌落;72h时膜细胞脱落,微菌落开始减少;通过光密度测定法测定生物膜形成过程中胞外多糖的含量,证实其分泌量与生物膜内细菌增长周期时间一致。研究探讨了细菌粘附和细菌生物膜的形成机理,为阻断细菌生物膜形成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细菌生物膜是一种包裹于细胞外多聚物基质中的黏附于非生物或生物表面的微生物菌落。作为一种生存策略,绝大多数细菌在合适的条件下都会产生生物膜,生物膜状态下的细菌相对其游离状态有着更强的耐药性,是导致临床上出现难治性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综述了生物膜的形成、耐药机制及抗生物膜的策略,以便寻找有效控制生物膜相关感染的手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新药开发。  相似文献   

4.
在自然界,绝大多数细菌是附着在有生命或无生命的物体表面,以生物膜的形式存在,医学上估计超过80%的人类感染性疾病是由生物膜介导。由于生物膜特定的生长方式,其生物学特征明显不同于游离状态的细菌。本文将结合生物膜的研究进展着重对细菌生物膜的成分、结构、形成及主要特点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印度农业大学水产学院的科研人员在 12个土底水泥池中投放植物进行了 133d的试验 ,以测定甘蔗渣、稻草和凤眼蓝草通过细菌生物膜促进鱼类生长的潜力。三种植物分别悬浮于水中 ,池中投施牛粪和尿素 ,不投放植物的水泥池作对照。水泥池中放养鲤鱼种和露斯塔鲮鱼种 10 0 0 0尾 /hm2 。测产结果表明 :设置植物的水泥池 ,鱼的生长显著快于无植物池中的鱼 ,其中尤以投放甘蔗渣的水泥池鱼生长最好。其次是投放稻草和凤眼蓝草的水泥池。促进鱼类生长的原因乃初级细菌生物膜的形成 ,细菌生物膜提高了依附的微生物数量 ,为鱼类和饵料生物提供了营养…  相似文献   

6.
《中国兽医学报》2014,(8):1253-1256
采用微孔板半定量法,探讨新疆特色植物甘草、盐穗木、醉马草、苦豆子的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菌株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盐穗木和甘草水煎液通过2种方式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低浓度时不影响细菌生长但抑制生物膜形成;高浓度时通过抑制细菌生长削弱生物膜形成能力。而苦豆子与醉马草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则不依赖于其对细菌生长的抑制。  相似文献   

7.
五味中草药对大肠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膜是细菌分泌的多糖、纤维蛋白、核酸、磷脂、脂质蛋白等含水聚合性基质构成,膜内细菌有很强的耐药性,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本试验利用96孔微板法研究苦豆子、金银花、黄连、连翘、夏枯草5味中草药对大肠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为临床上治疗大肠杆菌引起犊牛腹泻病提供新的理论依据。结果显示:随药物浓度的升高,黄连、苦豆子、金银花和连翘在抑制细菌生长的同时,也抑制细菌生物膜的形成;而夏枯草在抑制细菌生长的同时,细菌生物膜的生长呈现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养猪》2016,(3)
正美国科学家发现,大蒜中含有的一种关键成分在抗食物中毒方面,效力比抗生素高100倍。研究称,检验发现大蒜中的烯丙基硫成分可以轻易破坏细菌的黏稠且具保护性的生物膜,这层生物膜可保护细菌不被毁灭。此外,烯丙基硫不仅比红霉素和环丙沙星这两种抗生素的效力更强大,且见效更快。这项发现可能为处理生肉、加工肉找到新方法,从而降低感染弯曲杆菌导致的食物中毒危险。  相似文献   

9.
<正>蜂蜜是一种天然保健食品,并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用于各种创面的治疗具有悠久的历史。研究发现,蜂蜜不仅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自溶清创、除臭作用,对慢性伤口细菌生物膜也有抑制作用。蜂蜜能提供清除结痂所需要的湿润环境,营养丰富,促进创面愈合,在许多国外医院蜂蜜已经作为创面治疗的常规用药。慢性伤口是指在各种内在或外界因素影响下,无法通过正常、有序、及时的修复过程,达到解剖和功能上的完整状态的伤口。临床上多指接受超过1个月的治疗未愈合且无愈合倾向的伤口,临床上主要包括动静脉溃疡、糖尿病足溃疡、压疮等。研究发现90%的慢性伤口都存在细菌生物膜,特别是慢性伤口癌变后易继发多重感染,更易形成生物膜。细菌生物膜是由细  相似文献   

10.
在实际生产中,种鸡管理者很容易忽略饮水系统里面的生物膜(Biofilm)所带来的威胁。当水中的细菌接触、黏附到固体表面时,他们就会制造出一种粘性且富于营养的生物薄膜,虽然尚不清楚其主  相似文献   

11.
条件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PA)是一种能形成生物膜的革兰氏阴性菌,作者综述了PA生物膜形成的生物学机制,包括菌体黏附、胞外多糖Psl和Pel、藻朊酸盐等参与细菌生物膜成熟的过程及群体感应系统调节相关因子表达,从而调控细菌形成生物膜应对不良环境。此外还概括了将生物膜作为靶点开发的药物等生物膜相关的研究进展。生物膜是菌体逃避有害刺激的护盾,研究其结构、形成及致病机理,了解PA产生耐药性的分子机制,对于通过调节生物膜形成或调控生物膜相关因子的表达进而优化PA的抗感染治疗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临床上犊牛腹泻的高发病率,致使犊牛死亡严重,给养牛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实验采用细菌常规分离鉴定方法和96孔板微量滴定法。筛选出肠球菌及其生物膜;研究生物膜的生长特性。共筛得细菌214株,其中,肠球菌24株;肠球菌所占的比例为11.21%。利用96孔微量板测定,得到生物膜阳性菌1株。生物膜阳性率为4.17%。为临床上犊牛腹泻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96孔板,分别对细菌单独培养和细菌与中药提取物共同培养,通过酶标仪测定其OD值来考察中药提取物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发现,苦参、柴胡、大青叶、白头翁、板蓝根、蒲公英6味中药的水提液和醇提液在高浓度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白头翁醇提液、板蓝根醇提液、蒲公英醇提液在1倍MIC浓度下对细菌生物膜(BF)的抑制率均高于80%。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空肠弯曲菌生物膜耐药机理,采用硫酸-蒽酮法测定了浮游菌和生物膜菌胞外多糖的产量。结果表明,两种状态细菌合成的水溶性胞外多糖量,随着时间的延长,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在同一时间点,生物膜菌黏附状态均显著低于浮游状态(P <0.05);水不溶性胞外多糖除了黏附状态合成量高于浮游状态外,不具有明显的规律。不同状态细菌合成胞外多糖差异显著,生物膜所处的酸性环境、营养物质的耗尽等可能是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对松嫩平原羊草不同生育时期根际解磷细菌的数量和解磷强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羊草不同生育时期根际和非根际解磷细菌数量均呈现单峰曲线的变化趋势,并在果后营养期达最高峰;无论是无机磷细菌还是有机磷细菌,均呈现明显的根际效应;有机磷细菌数量都比无机磷细菌要多;羊草不同生育时期解磷细菌的解磷强度也呈现单峰曲线的变化趋势,除果后营养期之外,其他各时期无机磷细菌的解磷强度都高于有机磷细菌。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种鸡场饮水卫生受到生产管理人员的关注与重视,因通过饮水系统长期使用水溶性添加剂(维生素、矿物质、电解质、抗生素和微生态制剂等),在水管内壁形成一层厚厚的生物膜。对于有害微生物来说,生物膜是一个好的培养基,可以快速生长繁殖,易造成饮用水二次污染,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方法去除,水中的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就会在水中大量繁殖,造成消化道与呼吸道疾病的传播,严重影响种鸡的生产性能。因此为了杜绝  相似文献   

17.
主要介绍了细菌生物膜的概念及其形成过程、细菌群体感应(QS)的概念以及革兰阴性菌的AHL-LuxI/LuxR型QS系统、革兰阳性菌的QS系统、LuxS/AI-2介导的种间QS系统、AI-3/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信息系统4种QS系统的调节机制。就QS系统在细菌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对生物膜的调控进行初步阐述,以期为乳酸菌的开发利用和致病菌耐药性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动物保健》2008,(11):121-121
葡萄牙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由于可以形成生物膜,乳的存在可能保护细菌在低水平的抗生素下存活。这对防治泌乳动物的乳房炎有很大的影响。细菌有时会形成生物膜以保护其免受抗生素和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葡萄牙里斯本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可以引起奶牛和绵羊乳房炎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形成这种保护性生物膜,  相似文献   

19.
探讨小花棘豆生物碱对表皮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及其对细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以表皮葡萄球菌为研究对象,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微量板半定量法测定其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以去离子水和氯化钠检测小花棘豆生物碱对细菌细胞壁的渗透能力影响。结果表明,小花棘豆生物碱对表皮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较强,其MIC和MBC分别为1.6mg/mL和3.2mg/mL,1~1/4MIC的小花棘豆生物碱可明显抑制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的形成,而且1~1/8MIC的小花棘豆生物碱对表皮葡萄球菌细胞壁的渗透能力有一定的影响。说明小花棘豆生物碱对表皮葡萄球菌具有抗菌作用,对其生物膜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一个鸡蛋消费大国。随着超市消费理念的成功推广,对鸡蛋进行分级、包装的理念也在逐步深入人心。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性的要求是鸡蛋分级、包装的主要原因鸡蛋在蛋壳外表面包裹着一层生物膜(“角质层”),它能保护蛋壳及其组织,有效地阻挡外界细菌和病毒的渗入。另外,在蛋壳内部还生长有两层隔膜,用来保护鸡蛋的内部组织。隔膜是一层非常薄的组织,但是它能够有效地保护鸡蛋内部组织,避免其遭受有害物质的侵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