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超滤澄清南瓜汁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膜分离装置对南瓜汁进行了超滤澄清处理,分析了超滤过程中膜孔径、操作压力和操作温度对膜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南瓜汁经过微滤后,选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5万的聚砜卷式超滤膜,在操作压力0.3 MPa,最适温度35℃时进行全回流超滤试验,膜通量至少可达到30.23 L.m-2.h-1,且得到澄清透明的南瓜汁饮料。  相似文献   

2.
孙国富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495+6526
[目的]研究超滤法加工胡柚果汁的可行性,为超滤法加工果汁的工业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3种不同截留分子量的超滤膜进行澄清胡柚果汁的研究,对膜透过液的透光率和色度进行比较。[结果]截留分子量50 kD的超滤膜透光率可达91%,并且色度下降较小,基本能够保持胡柚汁原有色度。[结论]采用平板膜超滤法处理胡柚汁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王红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347-5348
[目的]研究采用超滤工艺浓缩麦芽糖液的效果。[方法]采用分子量为6 000 Da的超滤膜,分别浓缩40%、15%的麦芽糖液,考察麦芽糖液的超滤浓缩效果及反洗对膜性能的恢复效果。[结果]超滤膜浓缩40%的麦芽糖液时,超滤通量衰减迅速,堵塞明显;但采用同样的超滤膜浓缩15%的麦芽糖液时,超滤通量较大,且衰减较慢,效果理想。麦芽糖葡萄糖值(DE值)由滤前的43%达到滤后的50%;透光率由滤前的91%T达到滤后的98%T。[结论]该研究为提高麦芽糖产品的透明度、延长产品保质期等,提供了一种较为实用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利用平板膜超滤设备.选择PEK—100,PEK一200.PEK—700三种不同截留分子量的聚醚酮材料膜,处理经一定条件提取的乌龙茶汁.结果表明,超滤可以有效地澄清茶汁,而不带入任何化学物质.选择截留分子量为7万的PEK—700膜最为理想,能够去除茶汁中76.l%的蛋白质,85.l%的果胶,67.4%的可溶性淀粉,澄清度提高到88.3%,而茶汁中的有效风味物质茶多酚、咖啡碱只减少10%以内.从减少小膜阻力、凝胶层阻力和浓差极化现象方面考虑,PEK—700膜也明显优于PEK—100、PEK—200膜.  相似文献   

5.
研究结果表明,在用聚砜中空纤维膜超滤澄清猕猴桃汁过程中,操作压力、果汁温度、果汁浓度(料液中固形物含量)、超滤时间和料液流速对膜通量有综合性的影响;而且各因素与膜通量的简单相关之间也有一定的相互影响作用。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出了超滤澄清猕猴桃汁工艺参数的较优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6.
超滤技术在乌龙茶饮料澄清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平板膜超滤设备,选择PEK-100,PEK-200,PEK-700三种不同截留分子量的聚醚酮材料膜,处理经一定条件提取的乌龙茶汁,结果表明,超滤可以有效地澄清茶叶,而不带入任何化学物质。选择截留分子量为7万的PEK-700膜最为理想,能够去除叶中76.1%的蛋白质,85.1%的果胶,67.4%的可溶性淀粉,澄清度提高到88.3%,而茶汁中有效风味物质茶多酚,咖啡碱只减少10%以内,从减少小膜阻  相似文献   

7.
酶法离心处理对甜橙汁及其超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酶法处理对甜橙汁粘度、果胶等成分的影响,考查了酶法离心处理对提高甜橙汁超滤透液通量和减轻膜污染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甜橙汁中果胶含量及其粘度随果胶酶浓度的增加而减小,但酶浓度达到0.06%以上时则变化较小。经酶法离心处理的甜橙汁,其营养成分变化较小,但在超滤澄清过程中,可大幅度提高透液通量,明显减轻膜的污染,便于膜的清洗。  相似文献   

8.
猕猴桃汁超滤操作参数对膜通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结果表明,在用聚砚中空纤维膜超滤澄清狒猴桃汁过程中,操作压力、果汁温度、果汁浓度(料液中固形物含量)、超滤时间和料液流速对膜通量有综合性影响;而且各素与膜能量的简单相关之间也有一定的相互影响作用。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出了超滤澄清猕猴桃汁工艺参数的较优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获得制备牡蛎多糖的最佳分离工艺。[方法]利用超滤膜对牡蛎多糖进行分离,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考察牡蛎多糖通过不同截留分子量超滤膜的分子量分布并优化超滤膜分离工艺。[结果]试验表明,选择截留分子量10 kD的超滤膜分离牡蛎多糖,膜通量较好,截留液中牡蛎多糖的分子量为1.2×10~3kD,透过液中的分子量为4.4 kD。正交试验表明,影响膜通量的主要因素是料液温度,其次是膜分离操作压力,pH影响较弱。综合考虑生产成本及膜的使用寿命等多方因素,超滤膜分离最佳工艺为料液温度30℃、压力0.04 MPa、pH 7.0。[结论]研究可为工业化生产牡蛎多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PAN管式超滤膜进行牛乳的浓缩试验,探讨了膜孔径、压力对透液通量和截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滤膜孔径对牛乳透液通量和截留率有较大的影响,压力仅显著影响透液通量。选用聚丙烯腈(PAN)3万膜,在0.20MPa,45℃条件下超滤,浓缩倍数可达2.40,平均透液通量为9.34kg/m2h,蛋白质截留率在91.10%以上,钙、磷等矿质元素也有较高的截留率,乳糖截留率在13.30%以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柠檬汁用量对绿茶茶汤感官品质及速溶柠檬茶粉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绿茶和柠檬为主要原料,分别经喷雾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方式制得速溶柠檬茶粉,考察柠檬汁添加量对绿茶茶汤及速溶绿茶粉品质的影响。[结果]柠檬汁与茶汤比为1∶19时的口感最佳;柠檬汁的添加可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茶汤色泽加深和茶多酚含量降低;经喷雾干燥(进口温度为170℃,出口温度为80℃,流速为3 m L/min)和真空冷冻干燥(升华干燥参数:冷阱温度-45℃、真空度60 Pa)制得的速溶柠檬果茶粉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分散性。[结论]柠檬汁用于速溶绿茶加工在一定程度上可提升产品的综合品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化绿茶中茶多酚的提取工艺并测定其含量。[方法]以浙江绿茶为原料,对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茶多酚的条件进行了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最佳条件下茶多酚含量并与酒石酸亚铁吸光光度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超声波提取绿茶中茶多酚的最佳工艺为:以70%的乙醇为提取溶剂,超声提取温度为70℃,超声处理25 min,功率为60%(150 W),提取率为20.87%。浸提物经过纯化后采用HPLC法测定,其茶多酚含量为18.17%。[结论]研究可为绿茶在提取工艺的改进和茶多酚在天然解酒药物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卓莉  阮尚全  罗海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228-1228,1244
[目的]研究川产绿茶中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超声提取和分光光度法,研究黄酮的提取方法和测定方法。[结果]芦丁浓度在8-48 μg/ml范围内,吸光度值与浓度的回归方程为A=0.012 23C-0.004 05,相关系数r=0.999 9,加标平均回收率为100.07%,RSD为2.64%。在50 ℃下,用浓度76%乙醇在超声功率为699.3 W的条件下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效果最佳。[结论]与贵州产绿茶相比,川产绿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介绍淡水鱼加工茶鱼产品的生产工艺。[方法]以巢湖湖鲚为原料鱼,用优质茶叶制成茶汁去腥增香,采用水油一体混炸技术加工茶鱼,还讨论了淡水鱼加工茶鱼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市场前景。[结果]生产出来的茶鱼产品卫生检测的各项指标都合格,风味独特,既保持了湖鲚鱼的原有风味及营养成分,又渗透了茶汁的清香,属纯天然绿色食品,含蛋白质15.5%,脂肪5.1%,碳水化合物4.1%,富含钙、磷及微量元素硒,是很好的功能食品。[结论]茶鱼产品是人类较为理想的健康食品,具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5.
祁琪  冯瑾  李雅轩 《安徽农业科学》2013,(21):8845-8846
[目的]研究绿茶对蚕豆根尖微核率的影响,以及对由亚硝酸钠引起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形成的拮抗作用。[方法]以蚕豆根尖为材料.利用微核检测技术研究不同浓度绿茶溶液对蚕豆根尖细胞的影响作用。[结果]低浓度的绿茶可显著降低蚕豆根尖细胞微核以及由于亚硝酸钠所引起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形成;而高浓度的绿茶对微核的形成有促进作用。[结论]饮茶以低浓度为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波工艺对鸭血豆腐的品质的影响。[方法]利用超声波对血细胞进行破壁处理,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超声波工艺条件,并研究破壁和未破壁处理的鸭血豆腐在感官品质和营养价值方面的差异。[结果]最佳超声波破壁工艺为功率400W。超声时间6min,此时破壁率达到100%,鸭血中血红蛋白含量提高了43.46%,铁含量增加了10.85%,破壁处理后制成的鸭血豆腐a*明显增加。其内部微观结构和质构参数共同证明超声波处理有利于鸭血凝胶结构的形成。经过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处理后游离氨基酸含量比未经超声波处理的鸭血豆腐9,25%。[结论]超声波破壁工艺可以提高鸭血豆腐的感官品质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滤膜、卷式超滤膜、卷式反渗透膜处理过程中儿茶素和咖啡碱含量变化情况。[方法]采用0.2μm微滤膜和0.045μm、100 KD、13500D、5000D卷式超滤膜及100D卷式反渗透膜处理茶叶浸提液,HPLC分析膜滤过液和膜截留液中各儿茶素组分和咖啡碱含量,以及膜滤过液和膜截留液真空冷冻干燥样中各儿茶素组分和咖啡碱含量。[结果]EGCG、EGC、ECG、GC、GCG、CG等儿茶素组分和咖啡碱主要集中在膜滤过液中,膜处理后分子量均小于500 D的EGCG、EGC、ECG、GC、GCG、CG等儿茶素组分和咖啡碱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失。[结论]膜对EGCG、EGC、ECG、GC、GCG、CG等儿茶素组分和咖啡碱的截留效果较差,推测膜处理后儿茶素和咖啡碱损失的主要原因为膜对儿茶素组分和咖啡碱可能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而这种吸附作用可能与所用的膜材质有关。  相似文献   

18.
欧李果汁澄清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周家华  常虹  姚砚武  兰彦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2161-12162
[目的]为欧李果汁澄清工艺的改进与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采用果胶酶酶解法、壳聚糖沉淀法以及超滤法3种方法澄清欧李果汁,进而研究欧李果汁的澄清工艺。[结果]板差分析结果表明,果胶酶的酶解条件对果汁澄清度的影响为:酶解温度〉果胶酶浓度〉酶解时间;壳聚糖的沉淀条件对果汁澄清度的影响为:壳聚糖用量〉沉淀温度〉沉淀时间;超滤条件对果汁澄清度的影响为:出口压力〉温度〉进口压力。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用果胶酶澄清果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添加0.04%果胶酶在50℃下酶解1h;用壳聚糖澄清果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添加0.03%壳聚糖在50℃下沉淀1h;用超滤法澄清果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滤温度为40℃,进口压力为0.4MPa。出口压力为0.3MPa。[结论]该研究为欧李果汁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