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应用氨基酸分析技术识别进口鱼粉掺假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氨基酸分析技术,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不同种类鱼粉及其氨基酸组分、特征、规律与鱼粉的加工工艺,结果创立了以检测鱼粉中的特征氨基酸作为鱼粉中是否掺假的方法途径和技术步骤;系统地主有关研究鉴定进口鱼粉掺假的实验方法,分析依据、界定指标和测定验证结论为识别掺假鱼粉提供了可靠的检测手段和品质控制保证,对进口鱼粉的质量安全和检验工作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前,饲料鱼粉生产混乱,质量参差不齐,极大地影响了消费者的利益,甚至会带来一些不良的后果。因此,有必要对鱼粉的质量进行分析,对掺假物进行鉴别,以确保饲料鱼粉的质量。鱼粉中常见的掺假物有:稻壳粉、棉籽饼、菜籽饼、羽毛粉、虾、贝壳粉等等。 1感观鉴别 外观上,优质的鱼粉多为黄白色至黄褐色或红褐色。粉状或颗粒状,表面干燥,无油腻,触之较硬,闻时具较浓的烤鱼香味,而且略带鱼油腥味,无异臭。 a.若颜色深偏黑红,外观失去光泽有碳化感,闻有焦味,则为贮藏不当引起自燃的烧焦鱼粉。 b.若表面为深褐色,油腻感较重,有油…  相似文献   

3.
<正> (一)物理鉴别法 1、外观判断①色泽:优质鱼粉多为黄白色、黄褐色、红褐色,有鱼粉特有的光泽;劣质鱼粉色深,偏黑红色、灰白色或灰黄色,无光泽。②气味:优质鱼粉有其特有烤鱼香味,略有鱼腥味,无异臭;劣质鱼粉有焦味、油臭味或氨味等。③状态:优质鱼粉细度均匀,呈细小颗粒状或蓬松状,手感好,手捻无砂粒感;劣质鱼粉纤维状物较多,粉粒较细,手感有灰渣或油腻感较重。  相似文献   

4.
对引自吉林省烟筒山的野生大花铁线莲的花部形态特征、花部数量特征、花部显微结构、花粉胚珠比、杂交指数、套袋试验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花铁线莲花大,开花口径平均为10.75 cm×10.71 cm,花朵黄色、具微清香气味、有分泌物、单胚珠、花药四室,花粉为二细胞花粉,花粉表面具突起,9~12个萌发孔,表现出繁殖适应性特征,花器官在空间位置及数量特征等方面表现为具有吸引传粉者的特征,其花粉胚珠比为2 368.79,杂交指数为4,结合套袋试验结果,可以判断大花铁线莲繁育系统以异交为主,具备一定的自交能力,需要传粉媒介,其花部表现出一定的与之相适应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鉴别鱼粉(一)鉴别鱼粉可采用多指标综合检验方法。a.感观鉴别:看形状、颜色、气味,用嘴尝、手摇等鉴别。优质鱼粉可见细长肌肉束、鱼骨鱼肉块等,自然风干的黄色或青白色,烘干的鱼粉为棕色,有鱼香味,口尝好吃,不太咸,手捻松软.劣质的鱼粉色深或浅于正常的鱼粉...  相似文献   

6.
<正>读者周娜问:如何让笼养鸡有土鸡香味?答:一方面,给笼养鸡饲喂青饲料、腐叶、昆虫或沙砾等。可将林地土壤表面的腐叶土晒干后过筛,与腐叶、青饲料等混合配成鸡饲料,其中腐叶占70%~80%、青饲料占10%~20%、腐叶土占5%~10%。用这种方法饲喂的鸡,肉质、口感与农家土鸡相近。另一方面,鱼粉是笼养鸡的动物性蛋白饲料,但久喂鱼粉会使鸡肉有鱼腥味。在饲  相似文献   

7.
鱼粉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在水产、高档猪饲料中的应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产鱼粉看山东,山东鱼粉看荣成。荣成市是我国著名的鱼粉原料集散地和鱼粉加工企业聚集地,在山东省乃至全国鱼粉产业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作为一种资源型产业,鱼粉的发展得益于海洋资源,但近年来,随着环保管控力度加大,特别是鳀鱼资源的短缺,荣成的鱼粉生产经营进入了困难时期。面对发展困境,鱼粉行业应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引,以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产业集约型为目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技术进步与创新,实现鱼粉行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鱼粉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一些不法商贩乘机掺杂使假,牟取暴利。养殖场(户)应提高识别真假鱼粉的能力。标准鱼粉一般为颗粒大小均匀一致、稍显油腻的粉状物,可见大量疏松呈粉末的鱼肌纤维及少量的骨刺、鱼鳞、鱼眼等物。颜色呈浅黄、黄棕或黄褐色,手握有疏松感、不结块、不发粘、不成团,有浓郁的烤鱼味和较淡的鱼腥味。鱼粉色泽随鱼种而异,墨罕敦鱼粉呈淡黄色或淡褐色,  相似文献   

9.
中国12种绢蒿属植物种子的微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绢蒿属S eriph id ium(B ess)Po ljak.植物的系统分类学问题,应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对我国12种绢蒿属植物的种子微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12种绢蒿属植物种子形态多样,分别呈卵形、长卵形、棒状、矩圆形和肾形;表面纹饰以纵条纹为主;在系级水平上,种子微形态特征虽表现出相似性,但仍具有一定的分类学价值;种子形态、大小((0.78~2.86)mm×(0.31~1.03)mm)、千粒重(0.286~0.512 g)、表面纹饰类型等特征为绢蒿属植物系统分类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周根来  殷洁鑫  刘柱  茆羽  周明月 《安徽农业科学》2014,(21):7041-7042,7058
[目的]为鱼粉粗蛋白含量提供一种快速、低廉、准确可靠的分析方法。[方法]以国内常见鱼粉为材料,使用InfraXact Lab型近红外光谱分析仪测定鱼粉的近红外光谱值,并采用常规凯氏定氮法测定鱼粉样品中粗蛋白含量,建立鱼粉粗蛋白含量的近红外分析模型,并对模型测定结果进行预测准确性评价。[结果]鱼粉粗蛋白含量定标方程的SECV值为0.515,1-VR值为0.865,粗蛋白含量的验证参数SEC值为0.302,RSQ值为0.925,说明定标方程的预测能力较好,可用来进行鱼粉粗蛋白含量的测定。[结论]建立的鱼粉粗蛋白含量近红外分析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可用于鱼粉常规养分分析的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11.
4种禾本科小麦族植物微观形貌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小麦族4种植物花粉粒和气孔的微现特征的异同,并探讨花粉粒和气孔大小与染色体组倍数的关系。[方法]通过扫描电镜对二倍体长稳偃麦草、中阍偃麦草、普通小麦、和八倍体小偃麦的花粉粒和叶表面的微观形貌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4种植物在花粉粒形态、大小、表面突起,萌发孔和叶表面气孔大小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二倍体长穗偃麦草与其他3种植物的花粉粒和气孔的微观特征差异明显。可见,小麦族二倍体物种与六倍体物种、八倍体物种在花粉粒和气孔的微观特征方面有明显差异,但六倍体和八倍体物种之间差异不明显。[结论]用花粉粒和气孔的一些微观特征作为鉴别二倍体和六倍体、八倍体等染色体组倍数相差较大的物种有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长春市南湖公园5种针叶乔木树种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植物叶片结构特征和叶表面微观形态特征与叶片滞留大气颗粒物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5种常绿针叶乔木树种叶表面滞留大气颗粒物的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各树种单位叶面积滞留大气颗粒物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沙冷杉(Abies holophylla)、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holica)、红松(Pinus koraiensis)、黑皮油松(Pinus tabuliformis var.mukdensis)。植物叶表面的滞留大气颗粒物能力与植物种类及其微观形态结构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凸起、沟槽、气孔及各种纹理等微细结构增加了叶表面的粗糙程度,提高了植物的滞留颗粒物能力。叶片表面的气孔数量、气孔直径、沟壑宽度、沟壑数量皆与其滞留大气颗粒物量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酶电极作为生物传感器已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化学等领域.本文通过对酶电极表面特征的研究,发现有:透析膜增加酶电极的稳定性;酶电极的感应时间同真实表面三种界面能态有关;直接涂酶层电极感应时间短等特性.  相似文献   

14.
6种野牡丹属植物叶片表面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中国野牡丹属植物的分类存在较大分歧,为了弄清各个种之间的关系,对野牡丹属6种植物叶片表面形态特征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并对叶表面形态特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除地菍叶片上表面外,其余5种植物叶片上、下表面均有表皮毛;野牡丹和多花野牡丹下表面中脉上均有锥形和鳞片形2种形态的表皮毛,不同之处在于野牡丹为长锥形,多花野牡丹则为短锥形;细叶野牡丹和毛菍中脉上的表皮毛均为锥形,但细叶野牡丹表皮毛基部后延,毛菍则不后延;展毛野牡丹中脉上的表皮毛为长鳞片形。通过聚类分析发现细叶野牡丹、展毛野牡丹、多花野牡丹三者的亲缘关系较近,聚为一类;野牡丹、毛菍和地菍则与其亲缘关系都比较远,各自聚为一类。结合花期观察结果,推断野牡丹和多花野牡丹为2个不同种,该结果与《中国植物志》中文版基本一致,由此表明野牡丹属植物叶表面特征可为本属植物的分类与鉴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氧化三甲胺及相关脂肪族胺衍生物的特征与代谢变化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氧化三甲胺是鱼的鲜味成分,具有很好的诱鱼效果,但是三甲胺、二甲胺、甲胺却是鱼腐败的恶臭成分。氧化三甲胺与三甲胺及其相关脂肪族胺衍生物之间的代谢变化是受到相关酶调控的,可以通过控制相关酶的活性或减少微生物污染,来减少三甲胺、二甲胺、甲胺等脂肪族胺衍生物的产生;也可以通过投喂含有胆碱或磷脂酰胆碱的饲料,间接地提高鱼体内氧化三甲胺的含量,进一步改进提升现有鱼粉及相关饲料的质量和饲养效果。  相似文献   

16.
我国鱼粉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鱼粉中组胺含量普遍高于国际水平,过高的组胺含量易造成食品安全问题。为了降低过高的组胺含量对鱼粉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通过使用微生物降解鱼粉产品中的组胺。试验将降解时间与微生物添加比例作为变量,测试出较为适宜微生物降解组胺的条件以及该条件下的实际效果。结果表明,24 h为较适宜的降解时间,降解时间为24 h时较适宜的微生物添加比例为10∶1。此时鱼粉组胺含量为1 622 mg/kg,较未加入微生物处理的鱼粉组胺含量(5 298 mg/kg)降低69.38%。试验结果证明了用微生物降解鱼粉中的组胺具有显著的效果,为鱼粉生产、储存技术的改良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试验以6个科药用植物种子为研究对象,针对其种子颜色、大小、形状、表面微形态及解剖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豆科材料不同贮藏年限决明子种子表面光泽不同,可作为区分方法,其他材料剖面特征可作为鉴定辅助依据.其他材料麻黄(Ephedra sinica)、菘蓝(Isatis tinctoria L.)、女贞子(Fructus ...  相似文献   

18.
由于动物蛋白源在营养组成上与鱼粉相似,且具有来源广泛和价格低廉等特点,因而具有成为水产饲料中鱼粉替代物的潜力。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水生生物对动物蛋白源的应用情况、影响水生生物对动物蛋白源利用的制约因素以及提高应用效果的方法,以期为动物蛋白源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鱼粉是以鱼、虾、蟹等水产品及其加工副产品为原料,经烘干、粉碎而制成的饲用鱼粉。因其价格贵,较易掺假或以次充优,常使畜牧生产达不到预期目的而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下面介绍鱼粉的简易辨别方法。1鱼粉的质量鉴定1.1眼观一般情况下,纯鱼粉粒度不太均匀,将鱼粉放在白瓷盘内,在非直射阳光充足处,可看到鱼肉纤  相似文献   

20.
不同氮源对蛹虫草菌丝及子实体生长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蛹虫草液体菌种制备及发菌出草等人工栽培全过程中所必需的适宜氮源,比较观察了常见无机氮源硝酸钾、尿素及常见有机氮源蚕蛹粉、蛋白胨、蛋清液、鱼粉对菌种质量、菌丝生长状况、发菌及出草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氮源对蛹虫草菌丝体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机氮源显著优于无机氮源,液体菌种生长以蛋白胨为佳;发菌出草培养基最佳氮源依次为蚕蛹粉、蛋白胨、鱼粉、蛋清液等有机氮源,其中,蚕蛹粉具有较好的促进出草作用,但抗感染能力弱于其他有机氮源。蛋白胨、蛋清液、鱼粉等有机氮源氮素营养全面、丰富,营养容易被菌丝吸收,菌丝生长健壮;制备液体菌种氮源以蛋白胨为佳,发菌出草以包括蚕蛹粉的复合氮源为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