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Guenée)]是中国玉米生产上最重要的害虫,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由于不同类型玉米对亚洲玉米螟的抗性程度不同,影响玉米螟的存活和生长发育,同一品种的不同组织器官对玉米螟的存活和发育影响也不相同。笔者在室内研究了高油玉米、糯玉米、甜玉米和普通玉米等的不同组织对亚洲玉米螟幼虫存活、生长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玉米在不同生育期的组织器官对亚洲玉米螟幼虫的存活、生长和发育的影响不同。高油玉米298的心叶组织最适合玉米螟幼虫的存活和生长发育,而心叶期抗螟品种邢抗2号和的心叶不利于玉米螟幼虫的存活、生长和发育。玉米螟幼虫在高油玉米、甜单8号和白糯4号的雄穗上存活率高,幼虫体重较重,而在邢抗2号雄穗上的存活率和幼虫体重最低。甜单8号玉米苞叶总体上比较适合亚洲玉米螟幼虫生长和发育,而白糯4号和邢抗2号的苞叶对亚洲玉米螟幼虫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不利影响。甜单8号、农大108和高油298的花丝适宜玉米螟幼虫生长和发育。而超甜2号和邢抗2号2个品种的花丝对玉米螟幼虫生长和发育有不利影响。超甜2号玉米的穗轴适宜玉米螟生长和发育,玉米螟幼虫在甜单8号和白糯4号穗轴上取食存活率和化蛹率高,但蛹重较轻。邢抗2号穗轴对玉米螟生长发育有不利影  相似文献   

2.
丁布胁迫对亚洲玉米螟危害程度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异羟肟酸及其衍生物是广泛存在于玉米等禾本科作物中的一种广谱抗性物质,丁布(DIM-BOA)是玉米植株中含量最大的异羟肟酸。为了明确不同丁布含量的玉米品种对亚洲玉米螟危害和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11个玉米品种五叶期的丁布含量;室内条件下在玉米叶片上人工接虫,调查亚洲玉米螟在11个玉米品种上的危害程度;用丁布含量依次降低的登海662、浚单20、隆玉602品种(P<0.05)叶片饲喂亚洲玉米螟初孵幼虫,探讨不同含量丁布胁迫下亚洲玉米螟生长发育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间丁布含量差异显著,登海662含量最高,德单5号含量最低。接种亚洲玉米螟后,丁布含量较低的德单5号、隆玉602、新单36、金骆驼335品种的花叶指数均大于40%,随着玉米品种丁布含量的增加,玉米螟的危害程度逐渐减轻。亚洲玉米螟幼虫发育历期和幼虫+蛹总历期在取食3个玉米品种处理之间具有差异,其中取食隆玉602的幼虫发育历期和总发育历期最短,取食浚单20的处理最长。取食3个玉米品种的亚洲玉米螟均不能正常交配产卵和完成世代周期,其化蛹率、蛹质量和羽化率均随玉米品种丁布含量的降低而升高。  相似文献   

3.
以加杨(Populus canadensis)、旱柳(Salix matsudana)、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和家榆(Ulmus pumi-酶活性及寄主的蛋白质量分数无相关性,取食加杨的舞毒蛾幼虫发育最快,虫体最重,旱柳次之;取食兴安落叶松和家榆的幼虫在3龄以后发育历期延长,虫体质量较轻。幼虫中肠总蛋白酶活性在3龄期因取食不同寄主存在明显差异,4龄后酶活性显著降低,不同寄主间的差异减少。la)饲养舞毒蛾幼虫,研究了不同寄主植物的蛋白营养差异性对幼虫生长发育和中肠总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寄主植物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由高到低为旱柳、兴安落叶松、加杨和家榆。幼虫生长发育与中肠总蛋白  相似文献   

4.
选用云南省保山市3种类型4个常见的玉米品种:甜质型玉米“正甜99”、糯质型玉米“花糯168”及饲用型玉米“恩白玉3号”和“富玉6号”,采用自由选择法测定草地贪夜蛾在不同玉米品种上的产卵量、幼虫生长发育历期和取食选择率。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在4个玉米品种上的产卵量具有显著差异(P<0.05),以在正甜99上的卵块数和卵粒数最多,分别为12.67块和1 001.67粒,而在其他3个玉米品种间无显著差异(P>0.05);取食不同玉米品种的草地贪夜蛾幼虫总历期、蛹历期和成虫寿命也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以取食富玉6号的幼虫总历期、蛹历期最长,分别为17.09、10.93 d,成虫寿命则以取食正甜99的最长,为13.89 d;草地贪夜蛾3~6龄各龄期幼虫对4个玉米品种的取食选择具有明显趋向性,均以对正甜99的取食选择率最高,显著高于对其他3种玉米品种的取食选择率(P<0.05)。研究结果可为不同类型玉米上草地贪夜蛾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玉米螟又称钻心虫,是玉米病虫害中发生面积最大、危害损失最重的有害生物,其可危害玉米植株地上的各个部位,玉米心叶期幼虫取食叶肉或蛀食未展开的心叶,造成"花叶",抽穗后钻蛀茎秆,导致雌穗发育受阻。近年来,玉米螟有加重发生态势,严重威胁山区玉米发展。①选用抗虫品种。可选用福单2号、正大999等品种。②减少虫源。在越冬幼虫化蛹前,处理寄主作物的茎秆,  相似文献   

6.
不同玉米品种的抗螟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凯  缪勇  邵正飞 《农学学报》2014,4(12):33-37
为有效地实施玉米害虫的综合治理,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安徽淮北玉米产区33 个常用玉米品种对玉米螟的抗虫性。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的抗螟性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同一品种在心叶期和穗期的抗螟性强弱亦不相同。在玉米心叶期,‘中农大311’、‘中科11’、‘登海3 号’、‘东单80’、‘蠡玉16’、‘郑单23’、‘济单8号’、‘滑玉13’等8个品种的抗螟性较强。在玉米穗期,‘浚单20’、‘齐单1号’、‘中科4号’、‘农大108’、‘鲁单6018’等5 个品种的抗螟性较强。心叶期和穗期的综合抗螟性较强的10 个玉米品种排序为‘中农大311’、‘中科4号’、‘济单8号’、‘郑单23’、‘郑单958’、‘齐单1号’、‘中迪985’、‘农大108’、‘蠡玉16’、‘登海3号’。  相似文献   

7.
<正>为了筛选出适宜廊坊地区种植的农艺性状好、抗病、抗倒、高产、稳产的玉米品种,进一步提高廊坊地区玉米产量水平,我们将在廊坊市主要种植的玉米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1供试品种郑单958、浚单20、沈单16、沈玉21、三北6、三北17、三北21、蠡玉13、蠡玉16、蠡玉18、蠡玉35、蠡玉68、农大84、屯玉42、屯玉99、东单13及东单60等63  相似文献   

8.
利用生命表技术评价甜玉米品种对亚洲玉米螟的抗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亚洲玉米螟实验种群生命表和自然种群生命表方法评价甜玉米品种对亚洲玉米螟的抗虫性 ,结果得出亚洲玉米螟对不同甜玉米品种的抗性大小依次为 :穗甜 2号 >奥甜 2号 >华 1>奥甜 1号 >超甜 2 0。从抗虫性的角度考虑 ,在生产上栽培穗甜 2号将有利于对亚洲玉米螟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一、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 1、玉米螟 (1)农业技术防治:①处理越冬寄主、压低虫口基数,我国北方地区赏常因地制宜利用烧、沤、轧、封、剥、铲等方法,把越冬幼虫数量压低到很少的程度.②选用抗螟品种如沈单1号玉米对一代玉米螟高抗,丹玉13号玉米对一代玉米螟具有中等抗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幼虫体内消化酶、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究草地贪夜蛾的寄主选择及适应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室内用玉米、小麦、马铃薯和烟草4种寄主植物叶片饲喂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至5龄,测定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后草地贪夜蛾体内消化酶(脂肪酶、胃蛋白酶和α-淀粉酶)、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和解毒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羧酸酯酶(CarE)、多功能氧化酶(MFO)和细胞色素P450(CYP450)]的活性变化,并比较4种寄主植物叶片次生代谢物(总酚、单宁和类黄酮)及营养物质(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析草地贪夜蛾幼虫体内酶活变化与寄主植物次生代谢物及营养物质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取食马铃薯叶片的草地贪夜蛾幼虫体内脂肪酶和胃蛋白酶活性均高于或显著高于取食其余3种寄主植物叶片的草地贪夜蛾幼虫(P<0.05,下同),而取食烟草叶片的草地贪夜蛾幼虫体内α-淀粉酶活性(0.48±0.08 U/mg)最高,显著高于取食其他3种寄主植物叶片的草地贪夜蛾幼虫.取食马铃薯叶片的草地贪夜蛾幼虫体内SOD和POD活性均显著高于取食其他3种寄主植物叶片的草地贪夜蛾幼虫,而取食烟草叶片的草地贪夜蛾幼虫体内CAT活性最高(225.54±51.56 U/mg),是取食玉米叶片草地贪夜蛾幼虫的2.71倍.取食马铃薯和烟草叶片的草地贪夜蛾幼虫体内GST、CYP450和MFO活性均高于取食玉米和小麦叶片的草地贪夜蛾幼虫,其中取食马铃薯和烟草叶片的草地贪夜蛾幼虫体内GST活性(100.50±4.71和98.69±6.21 U/mg)显著高于取食玉米和小麦叶片的草地贪夜蛾幼虫GST活性(54.85±1.94和70.62±4.04 U/mg);而CarE活性在取食烟草叶片的草地贪夜蛾幼虫体内最高,为184.79±9.05 U/g.4种寄主植物叶片中总酚、单宁和类黄酮含量均表现为马铃薯>玉米>小麦>烟草,而可溶性糖含量在小麦叶片最高(18.65±1.08 mg/g),可溶性蛋白含量以马铃薯叶片最高(306.30±29.07 mg/g),烟草叶片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最低.皮尔森线性相关系数分析结果表明,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叶片的草地贪夜蛾幼虫体内部分消化酶和保护酶活性与寄主植物营养物质和次生代谢物含量显著相关.[结论]草地贪夜蛾在不同寄主植物上表现出较强的生理可塑性,其幼虫可通过调节体内消化酶活性,最大限度地利用营养物质含量不同的寄主植物,并通过调节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增强对寄主植物次生代谢物或有毒物质的适应性,从而实现其寄主谱的扩张.  相似文献   

11.
<正>玉米螟又叫玉米钻心虫,螟蛾科,是我国粮食作物的重要害虫,也是世界性害虫,玉米螟食性杂,危害寄主种类多,其中以玉米受害最重,在玉米产区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一般年份可使玉米减产10%左右,发生严重年份的局部地块可使玉米减产20—30%,因此玉米螟防治工作是农业生产中一项重要任务。1、玉米螟的危害玉米螟以幼虫危害。初孵幼虫先在嫩叶上爬行,取食叶片表皮及叶片,后即潜入心叶取食,使心叶呈现不规则半透  相似文献   

12.
刘玲 《农技服务》2001,(4):34-34
<正> 适合速冻青嫩玉米穗加工的品种类型很多,如①甜玉米类型有普通甜玉米含糖量为正常淀粉型玉米的2.0~2.5倍;超甜玉米含糖量为普通玉米的2倍;加强型甜玉米具有特高的蔗糖含量。具体品种有:加强型甜8、kt110、甜单8号、中甜6号等。②糯质玉米类型主要品种有黑糯型陕鲜玉1号,白糯型中糯1号,黄糯型万粘1、2号,鲁糯1号等。③高营养玉米包括优质蛋白玉米,高油玉米等。品种有中单9490、陕单204、陕单9405(特早熟)、中单3850、鲁玉13、高油115等。④特色香型玉米包括游离氮基酸含量高、富硒、富含维生素A、B、E及微量元素(Zn、Fe)等的红香型玉米、紫香糯玉米、五花白玉米、黑甜玉米等。品种主要有:陕鲜玉2、3、4号、意大  相似文献   

13.
<正> 1 鲜食型玉米的类型 1.1 甜玉米类型 根据遗传基因型的不同又可分为普通甜玉米、超甜玉米、加强型甜玉米,目前栽植较多的甜玉米品种有加强型甜8、kt110、甜单8号、中甜6号等。 1.2 糯质玉米类型 糯玉米又称粘玉米,籽粒全部为支链淀粉,籽粒成熟时,胚乳呈蜡质状。主要品种黑糯型陕鲜玉1号,白糯型中糯1号,黄糯型万粘1、2号,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对广东省广泛种植的22个玉米品种果穗的为害情况。方法 采用“Z”字形五点取样法调查玉米果穗被害情况。记录每株玉米上部和下部果穗被害情况,包括玉米果穗中的1~3龄、4~6龄幼虫、活虫和蛹的数量,以及玉米果穗上被幼虫钻蛀的位置。结果 草地贪夜蛾在不同品种玉米上的为害均较为严重,所有品种的植株被害率均大于25%,但不同品种的被害程度存在明显差异。甜玉米受害最严重,其中,‘粤甜16号’的被害率高达99.67%。除‘粤农19号’、‘广彩糯19号’外,其他品种的玉米上、下部果穗的被害情况差异不显著(P>0.05)。绝大部分玉米果穗中存在草地贪夜蛾幼虫,含有1~2头幼虫的果穗比例为26%~85%,含有3头幼虫的果穗比例仅为2%~17%,未在同一果穗内发现3头以上的幼虫。除‘广糯9号’和‘广糯2005’外,其他品种的玉米中发现的4~6龄幼虫数量均要多于1~3龄幼虫。38%~71%草地贪夜蛾幼虫都是从玉米丝钻入玉米果穗内为害并在果穗内化蛹,平均每百株果穗的蛹为9~32个。结论 草地贪夜蛾偏爱取食甜玉米和糯玉米并在其果穗内化蛹,对饲料玉米的为害较轻。1~3龄和4~6龄幼虫在玉米乳熟期的取食行为相同,都喜爱从玉米丝钻入果穗内为害。研究结果可为选育玉米抗性品种和草地贪夜蛾的精准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两个转Bt抗虫基因玉米品系G03-2396、G03-2739和1个常规对照品种苏玉16为材料,研究其对亚洲玉米螟幼虫生长发育和实验种群消长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两个转基因玉米材料的心叶组织对玉米螟低龄幼虫的毒性很强,1龄幼虫取食这两个转基因玉米心叶组织后8 d死亡率超过97%;2龄幼虫取食心叶组织8 d后死亡率超过80%;1~4龄幼虫或全部死亡不能化蛹,或平均蛹重与对照品种相比显著降低,仅5龄幼虫各测定指标与对照品种相比差异不显著;两个转基因玉米材料的雌穗组织对玉米螟幼虫的毒性较低,即使低龄幼虫取食8 d后的死亡率与对照苏玉16相比差异也不显著.②玉米螟高龄幼虫取食两个转基因抗虫玉米心叶后,存活的部分幼虫化蛹羽化后的成虫寿命明显缩短,单雌产卵量显著下降,甚至卵的孵化率也有所降低.表明所选的两个转Bt基因玉米品系对玉米螟的毒性具一定的后续效应.  相似文献   

16.
转基因抗虫棉对亚洲玉米螟抗性的时空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寄主棉株的不同器官,饲喂一、二、三代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的初孵幼虫,测定中棉所41、鲁棉研15、科棉1号3个转基因棉品种对幼虫存活综合指数的影响,并与对照品种泗棉3号进行比较,以明确转基因抗虫棉对亚洲玉米螟抗性的时空动态。结果表明:中棉所41、鲁棉研15、科棉1号饲喂亚洲玉米螟初孵幼虫与泗棉3号相比均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高的抗性,但在不同品种、不同代次、不同寄主器官和不同饲喂天数间存在着时空动态差异。经幼虫死亡率方差分析、幼虫校正死亡率比较和幼虫存活综合指数测定,其抗性时空动态的总体趋势:3个转基因棉品种的抗性由大到小依次为一代、二代、三代,中棉所41二代与一代抗性相近,三代抗性下降幅度大;鲁棉研15和科棉1号二代抗性递减速度较快,三代与二代抗性相近;中棉所41抗性略高于鲁棉研15,两者抗性明显高于科棉1号。  相似文献   

17.
<正>玉米螟又叫玉米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我国粮食作物的重要害虫,也是世界性大害虫,玉米螟食性杂,危害寄主种类多,其中以玉米受害最重,在玉米产区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一般年份可使玉米减产10%左右,发生严重年分的局部地块可使玉米减产20—30%,因此其防治工作是农业生产中一项重要艰巨的任务。1、玉米螟的危害玉米螟以幼虫危害。初孵幼虫先在嫩叶上爬行,取食叶片表皮及叶片,后即潜入心叶取食,使心叶呈现不规则半透  相似文献   

18.
<正>玉米螟俗称箭杆虫,又叫玉米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我国粮食作物的重要害虫,也是世界性大害虫,玉米螟食性杂,危害寄主种类多,其中以玉米受害最重,在我县玉米产区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一般年份可使玉米减产10%左右,发生严重年分的局部地块可使玉米减产20—30%,因此玉米螟防治工作是我县农业生产中一项重要艰巨的任务。1、玉米螟的危害玉米螟以幼虫危害。初孵幼虫先在嫩叶上爬行,取食叶片表皮及叶片,后即潜入心叶取食,使心叶呈现不规则半透  相似文献   

19.
42份鲜食玉米品种对丝黑穗病和瘤黑粉病的抗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鲜食玉米品种对由丝孢堆黑粉菌(Sporisorium reilianum)引起的玉米丝黑穗病和玉蜀黍黑粉菌(Ustilago maydis)引起的玉米瘤黑粉病的抗性差异,于2019年通过人工接种对42份鲜食玉米进行田间抗性鉴定。对丝黑穗病的鉴定结果表明,在42份鲜食玉米品种中,未发现高抗材料;‘盛甜糯9号’和‘三禾甜加糯6号’表现抗病;‘盛彩甜3号’‘福王9号’和‘脆甜1号’3份材料表现中抗;16份材料表现感病;21份材料表现高感。对瘤黑粉病的鉴定结果表明,3份材料表现高抗,分别为‘脆甜168’‘金陇12’和‘原玉黄糯1168’;‘盛甜糯10号’和‘陇糯2号’表现中抗;9份材料表现感病;28份材料表现高感。参试材料中未发现同时兼抗丝黑穗病和瘤黑粉病的品种,由此说明,在鲜食玉米上,对黑粉类病害的抗性品种较为匮乏,需进一步加强抗性材料的筛选利用,并加快多抗组合的选育。  相似文献   

20.
对取食十字花科不同寄主作物的小菜蛾进行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其对15%安打悬浮剂和5%抑太保乳油的敏感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同时,小菜蛾幼虫对不同类型寄主植物的敏感性是不稳定的,会随着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种类的变化而变化,再次证实了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昆虫对药剂敏感性有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