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采用传统法、半胚法和全胚法制备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单层。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均以成纤维细胞为主,并伴有少量的上皮细胞,仅有全胚法含有极少量的肝细胞;培养时细胞贴壁和生长状况无明显差异,其产量稍有差异(全胚法>半胚法>传统法)。  相似文献   

2.
不同制备方法对鸡胚成纤维细胞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传统法、半胚法和全胚法制备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单层,在同等条件下均以成纤维细胞为主,并伴有少量的上皮细胞,仅有全胚法含有极少量的肝细胞;培养时细胞贴壁和生长状况3种方法无明显差异(P>0.05);CEF的产量,半胚法明显高于其他2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鸡全胚成纤维细胞在鸡痘细胞活疫苗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鸡胚全部组织(全胚法)制备鸡胚成纤维单层细胞和采用鸡胚部分组织(常规法)制备鸡胚成纤维单层细胞生产了鸡痘细胞活疫苗,接毒后均产生大量的感染多核细胞和典型细胞融合性病变(胡椒粒样).鸡胚效价检测表明,鸡痘细胞苗和鸡痘组织苗均可引起鸡胚绒毛尿囊膜水肿、增厚或痘斑,但鸡痘细胞苗产生痘斑数量明显高于鸡痘组织苗.鸡体刺种结果表明,鸡痘细胞苗诱发的免疫反应(发痘)好于鸡痘组织苗;与常规法相比,全胚成纤维单层细胞制备方法可提高鸡胚利用率2倍以上.全胚法也可应用于制备其他鸡成纤维细胞疫苗.  相似文献   

4.
采用传统法和全胚法制备鸡成纤维单层细胞,生产了鸡的传染性法氏囊病双价活疫苗。传统法和全胚法制备的细菌苗的效价无明显差异(TCID50/ml),配置的双价活疫苗效价也无明显差异(EID50/羽)。全胚法可简化生产工序,鸡胚利用率比传统法提高了3倍。  相似文献   

5.
采用原代鸡胚成纤维细胞和继代鸡胚成纤维细胞,生产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细胞苗,效价(TCID50/mL)无明显差异.采用继代鸡胚成纤维细胞生产鸡传染性法氏囊细胞苗,减少种蛋消耗,降低劳动强度,增加产量,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通过比较胎儿成纤维细胞、颗粒细胞、卵丘细胞和不同性别猪胎儿成纤维细胞的核移植效果,探讨供体细胞的种类及性别对猪体细胞核移植重构胚胎发育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胎儿成纤维细胞的融合率(64.74%)高于颗粒细胞的融合率(51.05%)和卵丘细胞的融合率(56.89%),但3种细胞的卵裂率及囊胚率差异不显著(P>0.05);胎儿成纤维细胞、颗粒细胞和卵丘细胞均可作为供体细胞用于构建猪体细胞核移植的重构胚。雄性胎儿成纤维细胞核移植重构胚的融合率和分裂率与雌性胎儿成纤维细胞重构胚的融合率和分裂率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雄性胎儿成纤维细胞核移植重构胚的囊胚率显著低于雌性胎儿成纤维细胞核移植重构胚的囊胚率(P<0.05)。  相似文献   

7.
优化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培养鸡痘鹌鹑化弱毒细胞苗的生产工艺中,采用同步接毒法即在制备鸡胚成纤维细胞时同时接毒和异步接毒法即鸡胚成纤维细胞形成单层以后接毒,两种方法进行对比。结果以同步接毒法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细胞培养的时间,简化工艺。  相似文献   

8.
利用屠宰场卵巢采集的卵母细胞经过去核、注核及激活等操作后,研究猪颗粒细胞和胎儿成纤维细胞,血清饥饿处理法及不同的激活时间等因素对猪核移植重构胚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猪颗粒细胞和胎儿成纤维细胞用作核供体与猪卵母细胞构建重构胚,在卵裂率上无显著性差异。作为供核细胞的猪成纤维细胞,经过血清饥饿与不经过血清饥饿培养,核移植重构胚的卵裂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进行核注射后,使供核细胞与胞质受体作用适当的时间(1~6h)再进行激活,有利于重构胚的发育。  相似文献   

9.
供体细胞培养处理方法对水牛核移植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经常规培养法 (DMEM 10 % FCS)、血清饥饿法 (DMEM 0 .5 % FCS培养 5~ 10 d)和 Apidicolin- APD结合血清饥饿法 (0 .1mg/ L APD培养 2 4 h,DMEM 0 .5 % FCS培养 1~ 18d)培养处理的水牛卵巢颗粒细胞和水牛成体耳部成纤维细胞作供核 ,分别采取带下注核法和胞质内注核法进行核移植。同一供核细胞各处理组间的核移植胚融合率 (以颗粒细胞作供核 )以及重组胚的囊胚发育率无明显差异 (P>0 .0 5 ) ,但经 APD 0 .5 % FCS培养处理供体细胞核移植后的分裂率显著高于其他组 (P<0 .0 5 )。用 7%乙醇处理的成体耳部成纤维细胞进行核移植 ,其重组胚的分裂率和囊胚发育率与对照组 (不含乙醇 )均无明显差异 (P>0 .0 5 )。结果表明 ,(1)血清饥饿处理水牛供体细胞对其核移植效果没有影响 ;(2 ) DNA合成抑制剂 APD结合血清饥饿培养处理水牛颗粒细胞和成体耳部成纤维细胞 ,可提高其核移植效果 ;(3)乙醇预激活处理水牛成体耳部成纤维细胞 ,对其核移植效果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胚胎分割技术在肉牛繁育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弗莱维赫肉牛和日本和牛作为供体,本地黄牛为受体,进行同期发情和超数排卵,共得到可用胚胎234枚,分为4个处理:新鲜全胚113枚、新鲜双半胚55枚、冷冻全胚56枚和冷冻双半胚10枚,进行移植。结果表明,新鲜双半胚的妊娠率为65.45%,略高于新鲜全胚移植的妊娠率(63.72%),差异不显著(P>0.05)。冷冻双半胚产犊率为20.00%,低于冷冻全胚移植的妊娠率(39.29%),差异不显著(P>0.05),而冷冻组的妊娠率均显著低于新鲜组(P<0.05)。新鲜双半胚的产犊率为95.56%,双犊率为35.55%,犊牛存活率为72.09%。新鲜全胚组的产犊率为63.16%,显著低于新鲜双半胚组(P<0.05),但犊牛存活率却显著高于新鲜半胚组(90.00%和72.09%)(P<0.05)。此外,全胚与双半胚移植后产生的犊牛初生重之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用半胚法制备鸡胚成纤维细胞,用胰酶对SPF鸡胚进行消化培养,并观察所得细胞的生长情况。在相同条件下设立两个对照组,观察胰酶在细胞制备过程中对试验的影响,并比较不同厂家(Gibco和Difco)生产的胰酶在相同条件下对鸡胚消化情况及所得细胞生长情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细胞表面的SAα2,3Gal和SAα2,6Gal2种糖链可以作为新城疫病毒(NDV)入侵靶细胞的受体,但这2种糖链在不同动物细胞上的分布和相对丰度存在差异,为明确不同动物细胞上NDV受体的分布和相对含量,分别对鸡胚成纤维细胞、鹅胚成纤维细胞、鸭胚成纤维细胞以及Vero细胞,使用糖链检测试剂盒进行凝集素细胞原位免疫组织化学检测,FITC/PI双染色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比较不同禽类细胞上受体分布。结果表明鸡胚成纤维细胞和Vero细胞表面同时分布有SAα2,3Gal和SAα2,6Gal2种受体,而鹅胚成纤维细胞、鸭胚成纤维细胞表面则只分布有SAα2,3Gal受体,缺乏SAα2,6Gal受体,提示NDV受体在不同禽类细胞表面的分布存在种属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在筛选猪化学辅助手工去核最佳脱羰秋水酰碱(Demecolcine,DC)浓度的基础上,探讨了各种因素对手工重构胚发育的影响,以期建立高效的猪手工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体系.观察不同成熟时间卵母细胞在不同DC浓度下的去核效率,并进一步比较了化学辅助手工去核法和荧光染色去核法、不同类型的供体细胞(颗粒细胞、新生巴马肌肉成纤维细胞和胎儿成纤维细胞)和供体细胞的不同处理方法(70%~80%汇合、血清饥饿法和100%接触抑制法)对重构胚发育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利用DC诱导去核,对体外成熟培养44 h的卵母细胞以浓度0.4 μg· mL-1作用0.5~1 h为宜.(2)用DC化学辅助手工去核与用荧光染色去核的重构胚囊胚发育率差异不显著(13.11% vs 9.25%,P>0.05).(3)以胎儿成纤维细胞、颗粒细胞和新生巴马小型猪肌肉成纤维细胞为供体构建的重构胚的融合率、卵裂率及囊胚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4)用70%~80%汇合(对照组)组、接触抑制组和血清饥饿组的细胞作供体构建的重构胚,在融合率上,接触抑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分裂率与囊胚率上,各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化学辅助手工去核法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替代荧光染色去核法,能省去去核过程中荧光染色及紫外光照射去核等步骤,从而简化了猪手工体细胞核移植程序,提高了猪手工体细胞核移植效率,能为高效的猪手工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首先获得绵羊胎儿成纤维细胞、成年耳组织成纤维细胞及前脂肪细胞,用脂质体介导法、BTX电转法及Nucleofector核转法对上述细胞系转染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并对转染效率进行比较,最后探讨3种转gfp基因细胞对绵羊转基克隆胚发育的影响。结果:核转法的转基因效率最高,3种细胞的转基因效率分别为86%,87%和90%,显著高于BTX电转法和脂质体法基因转染效率;脂质体转染效率显著低于BTX电转效率(P<0.05)。而对同一种转染方法而言,基因转染效率在3种细胞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以上述3种转基因细胞为核供体的转基因克隆试验中,胚胎融合率、卵裂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胎儿成纤维细胞组的囊胚率显著高于前脂肪细胞组(P<0.05),但耳组织成纤维细胞组与胎儿成纤维细胞、前脂肪细胞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核转法基因转染效率最高,胎儿成纤维细胞最适合于胚胎克隆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小鼠胚胎干细胞(ESCs)裂解液与鸡胚成纤维细胞共孵育,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多能性检测,旨在探讨小鼠ESCs裂解液逆转化鸡胚成纤维细胞为多能干细胞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与小鼠ESCs裂解液共孵育的鸡胚成纤维细胞均变为圆形细胞,形成了42.33个细胞集落;经AKP染色以及Oct-4和SSEA-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均呈阳性反应,表现出一定的多能干细胞特性;经核型分析表明这些细胞来源于鸡胚成纤维细胞。单独的重编程操作过程和与鸡胚成纤维细胞裂解液共孵育均无法将鸡胚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具有ESCs特征的细胞,说明参与重编程鸡胚成纤维细胞的物质来源于小鼠ESCs裂解液。因此,ESCs裂解液诱导体细胞重编程逆转化为多能干细胞的作用能够在小鼠和鸡之间发生。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比较水牛2种体细胞核移植(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SCNT)方法的效果以及激活前的时间间隔对全细胞胞质内注射法(Whole-Cell Intracytoplasmic Microinjection,WCICSI)核移植效果的影响.采用水牛胎儿成纤维细胞作为供核,比较了透明带下注核法(Perivitelline Microinjection,PM)和WCICSI核移植效果.另外,试验了不同类型的供体细胞进行全细胞胞质内注射后与激活前的受体胞质的最适宜作用时间.结果,WCICSI构建核移植重构胚的成功率显著高于PM(87.1%vs 81.1%,P<0.05),虽然其重构胚的分裂率极显著低于PM(49.5%vs 71.8%,P<0.01),但囊胚率、核移植的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卵丘细胞和胎儿成纤维细胞在注射后3 h激活,重构胚的囊胚发育率最高;颗粒细胞注射后与激活前的最佳时间间隔可在1.5~3 h,但3 h是最佳的作用时间.结果表明,(1)WCICSI可用于水牛体细胞核移植的研究;(2)水牛胞质内注射供体细胞后3 h进行激活,核移植重构胚的发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关于鸭瘟的诊断,学者们先后提出了空斑减数试验、鸭胚成纤维细胞株微量平板法同步分离和中和试验、鸭胚成纤维细胞培养荧光抗体染色试验、ELISA和反向间接血凝试验等,由于这些方法均需较高的实验条件,目前尚未在我国应用。琼脂凝胶沉淀(AGP)试验具有操作简  相似文献   

18.
试验采用脂质体转染法与电穿孔法,以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新霉抗性(neo)双标记基因的pMSCV质粒转染胎牛耳成纤维细胞为供体与体外成熟的牛卵母细胞为受体构建克隆胚.研究了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添加EGF(表皮生长因子)对转基因胚的影响,不同转染方法构建供体细胞对重构胚发育的影响和在不同体外培养系统中的发育效果.结果显示,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添加EGF 30 ng/mL组的卵母细胞成熟率最高.但对后期转基因重构胚的囊胚发育率的影响,以添加EGF 20ng/mL组的最高;以胎牛耳成纤维细胞为供体细胞,不同转染方法转染供体细胞构建重构胚,其囊胚发育率差异不显著(P>0.05);mSOFaa+颗粒细胞单层细胞共培养体系中的转基因囊胚发育率最好,该体系更适合体细胞核移植法生产转基因牛胚胎.  相似文献   

19.
鸡胚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与纯化的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进行原代培养与纯化,了解鸡胚成纤维细胞在一定生理状态下所需的各种条件,从而控制培养基的成分,选择最适合于鸡胚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各种因素。在此实验中消化液的浓度及消化的时间是关键,此外实验过程的无菌也是保证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在第87屈日本兽医学会上受奖演讲词的补充。作者为解析火鸡疱疹病毒(HVT)在感染细胞内的增殖过程而对感染HVT的鸭胚成纤维细胞(DEF)和鸡胚成纤维细胞(CEF)进行电镜观察时,在各感染细胞内除见到多数HVT粒子外,还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