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喷施氯化钾对油菜体内氮素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土培试验,研究了叶茎喷施1%的氯化钾溶液对油菜开花期氮素分配及其体内硝酸盐累积再利用的影响.以喷施1.17%的硫酸钾溶液(要求氯化钾和硫酸钾溶液中的钾离子的浓度相同)和清水相比较,在开花后期开始喷施,每2 d喷洒一次,连续喷洒15 d,喷洒部位主要在叶和茎,重点喷洒叶的背面,尽量不喷洒至叶柄,于角果初期采样.结果表明,喷施氯化钾溶液能有效降低油菜茎叶硝酸盐含量,与喷施硫酸钾溶液和清水相比达到了显著水平;有效促进了氮素向角果分配;喷施氯化钾还可以增强叶片硝酸还原酶的活性,但不影响喷洒后采样时油菜总的鲜质量;而且品种之间处理后的差异比较明显,同一品种不同处理之间的差异也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采用土培试验,研究了茎叶喷施质量分数为1%的氯化钾溶液对油菜角果初期和收获期植株硝酸盐含量及植株氮素分配的影响。以喷施质量分数为1.17%的硫酸钾溶液(要求氯化钾和硫酸钾溶液中钾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和清水作相比较,在开花后期开始喷施,每两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15天,喷洒部位在茎和叶,重点喷洒叶的背面,尽量不喷洒至叶柄,于角果初期和收获期采样。结果表明,喷施氯化钾溶液能有效降低开花期和收获期油菜茎叶硝酸盐含量,与喷施硫酸钾溶液和清水相比达到了显著水平;有效促进了氮素向角果和籽粒分配,显著增强了油菜角果初期叶片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同一品种不同处理之间的差异比较显著,品种之间处理后的差异也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3.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当前蔬菜的主要施肥模式(有机肥无机肥配施)下配合喷施锌、硼、铜、钼、锰及农用稀土对小白菜的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合喷施微肥或稀土对小白菜的产量影响无明显规律,但均能不同程度降低小白菜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与对照相比,春季、秋季小白菜的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了3.1%~28.2%、6.4%~43.0%,亚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3.0%~54.5%、0.0%~20.0%;春季小白菜的维生素C和秋季小白菜的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18.6%~82.4%和3.6%~67.9%;耕层土壤中硝态氮含量降低8.5%~69.9%,铵态氮含量提高88.2%~157.4%。综合分析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以有机肥无机肥配施及配合喷施锌肥效果较好,既降低小白菜的硝酸盐含量,又能提高维生素C及可溶性糖含量。  相似文献   

4.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于2002年和2003年在湖南长沙地区研究了红菜园土和冲积菜园土条件下喷施稀土肥、铜肥、钼肥、锌肥、锰肥和硼肥对小白菜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及其他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钼肥和锰肥能显著降低小白菜硝酸盐含量,也显著增强了硝酸盐还原酶的活性;各处理小白菜亚硝酸盐含量均没有超标;在小白菜生长旺期后喷施稀土和微肥没有明显影响蔬菜产量;红菜园土上蔬菜产量明显高于冲积菜园土上蔬菜产量。  相似文献   

5.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于2002年和2003年在湖南长沙地区研究了红菜园土和冲积菜园土条件下喷施稀土肥、铜肥、钼肥、锌肥、锰肥和硼肥对小白菜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及其他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钼肥和锰肥能显著降低小白菜硝酸盐含量,也显著增强了硝酸盐还原酶的活性;各处理小白菜亚硝酸盐含量均没有超标;在小白菜生长旺期后喷施稀土和微肥没有明显影响蔬菜产量;红菜园土上蔬菜产量明显高于冲积菜园土上蔬菜产量。  相似文献   

6.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当前蔬菜的主要施肥模式(有机肥无机肥配施)下配合喷施锌、硼、铜、钼、锰及农用稀土对小白菜的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合喷施微肥或稀土对小白菜的产量影响无明显规律,但均能不同程度降低小白菜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与对照相比,春季、秋季小白菜的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了3.1%~28.2%、6.4%~43.0%,亚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3.0%~54.5%、0.0%~20.0%;春季小白菜的维生素C和秋季小白菜的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18.6%~82.4%和3.6%~67.9%;耕层土壤中硝态氮含量降低8.5%~  相似文献   

7.
大量元素水溶肥对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大量元素水溶肥对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比较,在生育期内叶面喷施大量水溶肥显著提高了小白菜产量,产量提高了9.30%。通过对小白菜品质指标进行测定,表明叶面喷施大量元素水溶肥并没有显著增加硝酸盐含量,小白菜体内Vc含量则提高了10.19%,说明叶面喷施大量水溶肥是提高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叶面喷施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对小白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叶面喷施不同微量元素及氨基酸对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Met(蛋氨酸)、Zn、Mo、B、Gly(甘氨酸)的处理能提高小白菜的产量,其中喷施Met、Zn、Mo的处理与对照相比达到了显著性差异;而各喷施处理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小白菜硝酸盐的含量,最高降幅达35.0%,其中喷施Mo、B、Zn、M...  相似文献   

9.
采用营养液培养试验研究不同硝铵比下钼对硝酸盐高、低积累小白菜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铵比、品种和钼处理均对各指标有极显著的影响;除可溶性蛋白含量外,硝铵比和钼互作对其他各指标也均有显著的影响。随着营养液中硝铵比的降低,小白菜产量和硝酸盐含量呈显著降低趋势,钼含量也有所降低,而Vc、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增加的趋势。各硝铵比处理下,施钼均能够促进小白菜生长,提高其产量,且在硝铵比100/0(全NO3--N,无NH4+-N)和50/50(NO3--N和NH4+-N含量比例为1∶1)处理达显著水平;各硝铵比处理下,施钼均可显著提高钼含量;硝铵比100/0和50/50处理中,施钼均提高了小白菜Vc、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尤其在硝铵比100/0处理中除L18可溶性蛋白含量外均达显著水平;施钼显著降低硝铵比100/0处理中硝酸盐含量,而在10/90(NO3--N和NH4+-N含量比例为1∶9)处理中则无显著影响。施钼能够一定程度地协调不同硝铵比下小白菜高产和优质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钼、硒互作对小白菜产量、钼硒含量累积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钼、硒互作能提高小白菜的产量、钼硒含量累积量、Vc和可溶性糖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降低小白菜硝酸盐含量。试验结果说明钼、硒互作对促进小白菜钼硒养分吸收以及提高蔬菜营养品质均表现出显著的交互效应,在大田生产中可以通过钼、硒配施的方式来提高小白菜的钼、硒含量及品质。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蔬菜品质,并有效控制蔬菜中硝酸盐的积累,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红菜园上和冲积菜园土条件下喷施稀土、铜肥、钼肥、锌肥、锰肥、硼肥后小白菜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及对其他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钼肥和锰肥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效果最佳,也显著增强了硝酸盐还原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方差分析和多元相关分析法,选用3个不结球白菜品种研究了光照度、施肥量和品种3因素互作对叶片和叶柄硝酸盐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度、施肥量及品种对不结球白菜硝酸盐含量和产量都存在显著影响.随着光照度的增加,叶片和叶柄的硝酸盐含量显著下降,而产量明显增加,相关系数分别达-0.574、-0.314和0.508;同时,还发现若适当增加施肥量,能明显提高产量,但叶片和叶柄中硝酸盐积累也增多.施肥量与产量的相关系数达0.433.硝酸盐积累和产量增加的多少因品种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13.
外源氨基酸对不结球白菜和生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收获前叶面喷施氨基酸对不结球白菜和生菜的生长及品质的研究结果表明,不结球白菜的生长基本不受氨基酸的影响;而生菜对氨基酸反应敏感,混合氨基酸(甘氨酸、异亮氨酸、脯氨酸)明显促进生菜的生长。叶面喷施氨基酸明显增加2种蔬菜叶片及叶柄硝酸盐含量;外源氨基酸降低2种蔬菜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叶片全氮含量。不结球白菜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各处理之间差异不大,叶片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达65.82%-84.8l%,可溶性糖含量明显减少;生菜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显著减少,可溶性糖含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在常温见光、常温避光和低温避光3种不同贮藏条件下白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白菜帮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明显高于白菜叶;贮藏后白菜帮和白菜叶中亚硝酸盐含量低于贮藏前,而硝酸盐含量则高于贮藏前.总的看来,常温见光条件较适于白菜的贮藏.  相似文献   

15.
不结球白菜体内硝酸盐积累与其液泡膜上质子泵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了水培不结球白菜品种上海青叶柄与叶片液泡膜,并测定了与硝酸盐运输相关的质子泵的水解活性.结果表明,液泡膜纯度达到35%~40%;在离体条件下,叶片和叶柄中H -ATPase和H -PPase的最佳pH值均为8.0左右;叶柄细胞液泡膜H -ATPase和H -PPase的水解活性显著高于叶片,且叶柄液泡膜上H -ATPase和H -PPase有较高的Vmax值.试验表明,硝酸盐在叶柄与叶片中的积累差异与其液泡膜上的质子泵活性大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以抗生素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IP)为目标化合物,以我国南方地区重要蔬菜作物菜心(Brassica parachinensis L.)为供试作物,采用盆栽实验研究4种形态氮肥(酰胺态氮、硝态氮、铵态氮和氰氨态氮)处理下菜心组织中CIP含量及菜心生理生化特征,并从菜心生理生化角度探讨了不同形态氮肥对菜心CIP吸收和转运能力的差异机制。结果表明,4种氮肥均显著降低了菜心组织中CIP含量,且不同形态氮肥对菜心CIP富集产生显著差异,其菜心地上部和根系中CIP含量依次为酰胺态氮<铵态氮<硝态氮<氰氨态氮,其含量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20.7% ~ 62.0%,且不同形态氮肥均降低了菜心根部富集系数(BCF)和茎叶转运系数(TF),其中酰胺态氮和铵态氮肥对BCF和TF抑制作用最为显著。同时,施用氮肥均显著提高了菜心生物量、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叶绿素(a和b)的含量,结合分析荧光动力曲线和叶片光系统II(PS II)叶绿素荧光参数,发现氮肥能有效缓解CIP对菜心叶片PSⅡ中电子传递链的干扰和破坏,且能促进光合作用电子传递过程进而提高叶片光合作用性能,特别是酰胺态氮肥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综上所述,可通过施用不同形态氮肥来调控作物生长和作物体内污染物富集水平,结果可为农田作物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studied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mixtures of glyeine (Gly), isoleucine (Iso), proline (Pro), and urea solutions used as a partial (20%) replacment of nitrate in the nitrate content and quality of non-heading Chinese cabbage and lettuce in hydroponice. Five treatments were done 12 d before harvest.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Gly had the best effect in reducing the nitrate content of both vegetable leaves and petioles; the mixture of Giy, Iso and Pro ranked second and urea the least. Treatments with amino acid could also increase soluble sugar and protein contents and enhance total-N in leaves significantly.In contrast, amino acid enhanced NRA in non-heading Chinese cabbage, while they decreased it slightly in lettu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mino acids and urea could reduce the nitrate content of both vegetables, but they had almost the same effect on non-heading Chinese cabbage. Moreover, amino acids were more effective than urea in lettuce. As a result, it was concluded that partial replacement of nitrate with amino acids not only reduced the nitrate content but also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vegetables.  相似文献   

18.
康云艳  黄爱政  杨暹  刘晓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765-13767,13792
[目的]以菜心品种油青四九(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var.utilis Tsen et Lee cv.Youqing 49)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脱落酸和烯效唑,分别在2~3、4~5、6~8叶期3个时期,单一和混合施用对菜心菜薹品质特性的影响。[方法]对菜薹VC、可溶性蛋白、硝酸盐、可溶性糖、还原糖及游离氨基酸总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所有处理中,以6~8叶期脱落酸15 mg/L+烯效唑300 mg/L处理菜薹VC含量最高,以4~5叶期烯效唑400 mg/L处理菜薹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除3个时期的脱落酸20 mg/L处理、6~8叶期烯效唑400mg/L以及脱落酸20 mg/L+烯效唑400 mg/L外,其余处理均不同程度地降低了菜薹的硝酸盐含量。脱落酸和烯效唑处理对菜薹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增加作用在2~3叶期效果较好。菜薹可溶性糖和还原性糖含量以2~3叶期的脱落酸20 mg/L+烯效唑300 mg/L处理和4~5叶期脱落酸15 mg/L+烯效唑300 mg/L处理较高。[结论]综合而言,以2~3叶期脱落酸20 mg/L+烯效唑300 mg/L处理菜薹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9.
梁宏玲  任然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5774-5775
[目的]研究施氮量与小油菜叶片硝酸盐含量的关系,控制小油菜叶片硝酸盐含量。[方法]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小油菜叶片中硝酸盐含量的影响,采用比色法测定小油菜叶片中的硝酸盐含量。[结果]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小油菜叶片中硝酸盐含量增加。[结论]为减少硝酸盐含量的积累,应适当控制氮肥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