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硫酸锌(ZnSO4)胁迫对黄独带芽茎段生长发育的影响,为黄独的大田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MS+KT 2 mg/L+NAA 0.1 mg/L为液体培养基,ZnSO4设0.0、0.1、0.5、1.0和2.0 mg/L5个浓度,然后切取黄独带芽茎段进行接种并放入培养室进行培养.每7d观察一次黄独带芽茎段的生长发育情况,分别记录芽数、芽长、根数、根长、叶数等5个指标.[结果]随着ZnSO4度的增加,黄独带芽茎段的芽数、芽长、根数、根长、叶数均减少;当ZnSO4浓度达1.0~2.0mg/L对,黄独带芽茎段的生长发育完全被抑制,芽数、芽长、根数、根长、叶数均为0.[结论]在ZnSO4胁迫下,黄独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但是在黄独幼苗培养前期,在培养液中适当加入锌元素可促进生根,而在后期则应降低锌浓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壳聚糖胁迫对黄独带芽茎段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为黄独的大田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黄独带芽茎段(带1个腋芽)接种至MS+KT 2 mg/L+NAA 0.5 mg/L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单因素4水平分组试验,壳聚糖浓度设0(CK)、0.5、1.0和2.0 g/L 4水平,定期进行观察并统计黄独试管苗的各种形态指标.[结果]低浓度的壳聚糖对黄独带芽茎段根长和芽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浓度为0.5 g/L时促进作用最明显;高浓度的壳聚糖抑制黄独带芽茎段根和芽的生长,浓度为1.0和2.0 g/L时抑制作用最明显.壳聚糖也抑制黄独带芽茎段叶片的生长,且浓度为1.0g/L时的抑制作用最明显.[结论]壳聚糖胁迫对黄独带芽茎段生长发育的影响从总体上来说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以黄独试管苗带芽茎段为材料,研究了KCI对黄独带芽茎段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KC1对叶片数增加的最佳浓度为0.1~o.5g/L,芽数和根数增加的最佳浓度是0.5 g/L,对芽长和根长的最佳浓度是0.1g/L.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浓度(0~2.0g/L)硫酸镁对黄独带芽茎段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镁对黄独芽数和芽长增加的最佳浓度为0.5或2.0g/L,对叶片数增加的最佳浓度为0.1g/L,对芽长和根长增加的最佳浓度为0.5g/L.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6-BA和2,4-D对黄独带芽茎段生长发育的影响,为黄独的产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将黄独带芽茎段(0.5~1.5 cm)接种至液体培养基进行单因子试验。【结果】黄独带芽茎段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黄独带芽茎段芽增长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 mg/L+2,4-D 0.5 mg/L;黄独带芽茎段芽增粗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 mg/L+2,4-D 0.1 mg/L;黄独带芽茎段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MS;黄独带芽茎段茎长增加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 mg/L+2,4-D 0.1 mg/L;黄独带芽茎段茎粗增加的最佳培养基为MS。【结论】黄独带芽茎段的芽增殖和生根最好不要使用6-BA与2,4-D组合,但黄独带芽茎段如在其他培养基诱导出新芽后,则可利用6-BA与2,4-D组合来促进芽的增长、增粗以及茎长的增加。  相似文献   

6.
洪森荣  胡文韬  邓小艳  聂凤琴 《山西农业科学》2011,39(10):1058-1059,1082
采用植物组织培养和单因子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环境胁迫对黄独带芽茎段生长发育和离体保存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盐和重金属(铜)等环境胁迫均可抑制黄独带芽茎段的生长发育,提高其成活率;其中,黄独种质离体保存最佳的PEG,Na2SO4和CuCl2浓度分别为25%,2.0 g/L,0.8 g/L。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6-BA和2,4-D对黄独带芽茎段生长发育的影响,为黄独的产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将黄独带芽茎段(0.5-1.5 cm)接种至液体培养基进行单因子试验.[结果]黄独带芽茎段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黄独带芽茎段芽增长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1 mg/L+2,4-D 0.5 mg/L;黄独带芽茎段芽增粗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 mg/L+2,4-D 0.1 mg/L;黄独带芽茎段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MS;黄独带芽茎段茎长增加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 mg/L+2,4-D 0.1 mg/L;黄独带芽茎段茎粗增加的最佳培养基为MS.[结论]黄独带芽茎段的芽增殖和生根最好不要使用6-BA与2,4-D组合,但黄独带芽茎段如在其他培养基诱导出新芽后,则可利用6-BA与2,4-D组合来促进芽的增长、增粗以及茎长的增加.  相似文献   

8.
以黄独3年组培苗带芽茎段为材料,采用植物组织培养和单因子试验的方法,探讨不同浓度的KT、2,4-D组合对黄独带芽茎段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独带芽茎段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黄独带芽茎段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MS;黄独带芽茎段茎增粗的最佳培养基为MS+4.0 mg/L KT+0.5 mg/L 2,4-D;黄独带芽茎段茎增长的最佳培基为MS。  相似文献   

9.
以黄独试管苗为材料,采用植物组织培养和单因子试验的方法,对黄独带芽茎段生长发育和离体保存的影响因子(KT)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mg/L的KT可以促进黄独带芽茎段的生长发育,而4mg/L的KT可以提高黄独带芽茎段离体保存后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研究乙酸钠胁迫对药用植物黄独带芽茎段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酸钠对黄独带芽茎段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其抑制作用与浓度无关.  相似文献   

11.
采用添加不同浓度醋酸铅的培养基(MS+KT2mg/L+NAA0.1mg/L)培养黄独带芽茎段,并定期观察各培养基中黄独试管苗的各种形态指标。结果表明:醋酸铅对黄独的生根具有抑制作用,当醋酸铅浓度达到1g/L时,黄独试管苗无生根现象;醋酸铅对丛生芽及新叶的再生也具有抑制作用,醋酸铅浓度越大,丛生芽及新叶数也显著下降,当醋酸铅浓度达到1g/L时,黄独试管苗均无新芽和新叶的再生现象。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人参的快繁体系。[方法]应用MS培养基添加激素培养法,对人参的茎尖、根尖和幼芽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并进行芽分化、芽的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结果]结果表明,对诱导芽分化较好的培养基是BA与NAA的组合,最佳培养基激素浓度是MS+BA2.0 mg/L+NAA0.5 mg/L。愈伤组织诱导仅出现在MS+BA1.0 mg/L+2,4-D2.0 mg/L和MS+KT0.2 mg/L+2,4-D1.0 mg/L的培养基中,但这两种培养基对芽没有诱导。以MS+BA2.0 mg/L+NAA0.5 mg/L的培养基,其继代培养效果较好。[结论]采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人参,可有效去除病毒,增加繁殖数,确保遗传性状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硫酸锌乳胶漆制剂对银荆容器播种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硫酸锌乳胶漆制剂处理容器内壁,研究对银荆(Acacia dealbata Link)播种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硫酸锌乳胶漆制剂能显著抑制银荆容器播种苗主根长度的增加,无硫酸锌(对照)处理最长(11.90 cm),硫酸锌350 g/L处理最短(1.80 cm);然而,不同浓度硫酸锌乳胶漆制剂对容器播种苗的侧根数量、复叶数量、小叶数量、叶面积、茎重、根重及苗高的增加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综合分析结果认为,硫酸锌乳胶漆制剂250 g/L处理能显著抑制银荆容器播种苗主根的生长,可提高苗木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陈亮  丁枫  蔡丽萍  周彬  石妍  占怡玉  范智权  王淑琼  饶梦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100-15102,15110
[目的]为了探究不同硅浓度对粳稻形态和光合生理机制的影响。[方法]用不同硅浓度(0、30、80、130、180 mg/L硅酸钠溶液)处理粳稻幼苗。采用钼蓝比色法测定不同硅浓度处理组水稻根、茎、叶的硅含量,使用测量工具测量不同硅浓度处理组水稻株高、根长、根系数目,采用丙酮提取法测定不同硅浓度处理组水稻叶、茎的叶绿素a、b的含量以及叶绿素a/b值。[结果]粳稻营养器官中硅含量从高到低依次是茎叶根;当硅浓度为80 mg/L时,粳稻株高最矮;当硅浓度为30 mg/L时,粳稻根长最短,根系数最少;当硅浓度为30mg/L时,叶绿素a、b的含量均最高,且叶绿素a/b值在硅浓度为80 mg/L时达到最大值。[结论]适当的硅浓度可提高粳稻的抗倒伏性以及粳稻的光合作用效率,进而提高粳稻产量。  相似文献   

15.
秦丽凤 《南方农业学报》2018,49(6):1183-1188
[目的]建立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优良无性系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为杉木规模化育苗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桂林市全州县15年生优良杉木单株基部或根部萌芽条的茎尖为外植体,筛选最佳HgCl2浸泡灭菌时间;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激素组合进行芽的诱导和增殖,以1/4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生长素或生长素组合进行生根培养,筛选适宜杉木组织培养和快繁的培养基.[结果]在改良培养基1/2MS+0.8 mg/L 6-苄氨基嘌呤(6-BA)+0.3 mg/L吲哚丁酸(IBA)中,杉木茎尖芽的诱导率达74.3%,平均芽长达2.3 cm;在改良培养基1/2MS+0.6 mg/L 6-BA+0.3 mg/L IBA中,杉木茎尖诱导芽的继代培养增殖倍数适中,增殖芽生长较快,有效苗数较多;在改良培养基1/4MS+0.5 mg/L IBA+1.0 mg/L ABT 6号生根粉中,杉木继代苗的生根率达90.7%.[结论]6-BA质量浓度是影响杉木外植体诱导率的主要因素,同时影响新芽的萌发数量;IBA则主要影响新芽的生长速度.适宜质量浓度的生长素可促进杉木组培苗生根,但质量浓度过高会抑制苗木生根.在实际生产中,以1/2MS+0.8 mg/L 6-BA+0.3 mg/L IBA为杉木茎尖芽诱导和生长的培养基、1/2MS+0.6 mg/L 6-BA+0.3 mg/L IBA为杉木茎尖诱导芽的继代增殖培养基、1/4MS+0.5 mg/L IBA+1.0 mg/L ABT 6号生根粉为杉木组培苗的生根培养基,可实现杉木优良无性系规模化育苗.  相似文献   

16.
陈亮  蔡丽萍  周彬  石妍  饶梦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2,(9):1877-1880,1907
[目的]为了探究不同硅浓度对粳稻形态和光合生理机制的影响。[方法]用不同硅浓度(0、30、80、130、180mg/L硅酸钠溶液)处理粳稻幼苗。采用钼蓝比色法测定不同硅浓度处理组水稻根、茎、叶的硅含量,使用测量工具测量不同硅浓度处理组水稻的株高、根长、根系数目,采用丙酮提取法测定不同硅浓度处理组水稻叶、茎的叶绿素a、b的含量以及叶绿素a/b值。[结果]粳稻营养器官中硅含量从高到低依次是:茎>叶>根;当硅浓度为80mg/L时,粳稻株高最矮;当硅浓度为30mg/L时,粳稻的根长最短,跟系数最少;当硅浓度为30mg/L时,叶绿色a、b的含量均最高,且叶绿素a/b值在80mg/L时达到最大值。[结论]适当的硅浓度可提高粳稻的抗倒伏性以及粳稻的光合作用效率,进而提高粳稻的产量。  相似文献   

17.
锌对汞胁迫下豌豆幼苗生长发育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锌对汞胁迫下豌豆幼苗的解毒效应。[方法]以豌豆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HgNO3和ZnSO4的混合溶液对豌豆种子发芽率、幼苗根长与茎长的影响。[结果]随着汞浓度的增加,豌豆幼苗生长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趋势。汞浓度为150 mg/L时,萌发率、根长和芽长均降为最低,分别比对照降低了31.70%、2.23和0.18 cm。当加入锌浓度≤50 mg/L时,各处理组豌豆的生长均好于未加锌;但当锌浓度≥100 mg/L时,各处理组豌豆种子的生长均低于未加锌。锌浓度≤100 mg/L时,各处理组的分裂期细胞数均大于对照。当锌浓度为20 mg/L时,细胞畸变率最低(0.57%);锌浓度为10 mg/L、汞浓度为10 mg/L时,叶绿素含量最多。汞浓度为10mg/L时,POD灰度值最大,是对照的207.86%。[结论]锌的最佳解毒浓度为10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