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1983年人工合成了桑毛虫性信息素,1984年~1985年在江苏、浙江、广东等重点蚕区的六个测报站进行了桑毛虫性诱(性信息素)测报试验,1986~1987年在部分桑病虫测报站及有关单位应用性诱测报法进行了桑毛虫发生期的常规测报,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措施,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1986~1987年在各地的应用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桑毛虫性诱激素迷向法防治桑毛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我们利用合成桑毛虫性诱激素管,进行了迷向法防治桑毛虫试验。第一次于1988年7月15日在一代桑毛虫发生前,在一块面积为8亩、距其它桑园1000公尺的桑园中,将性诱管剪成一厘米长,用棉线穿孔,绑扎在桑树枝条的三分之一处,每隔10株一个。于8月24日和10月14日,采用随机五点取样法  相似文献   

3.
桑毛虫性信息素研究 Ⅲ.性诱测报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我们自行研究合成的桑毛虫性信息素(顺—7—十八碳烯醇异戊酸酯)聚乙烯塑料诱芯进行桑毛虫发生期的测报,巳获得成功。试验结果表明,性诱发蛾进度与田间产卵进度具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性诱蛾量能比较真实地反映田间成虫的实际发生情况.用性诱蛾量高峰日预测成虫的产卵高峰和次代幼虫的孵化高峰期,解决了性诱测报中预先无法估计50%发蛾高峰期的难题,这对指导测报和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传统的黑光灯诱蛾测报法比较,性诱测报具有准确性高,方法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新的测报方法。  相似文献   

4.
采用色—质谱分析等方法,从桑毛虫性信息素腺体漂洗液中测定出顺-7-十八碳烯醇异戊酸酯,具有最强的触角电位的响应,在大田生测试验中,100—200微克合成样品的诱蛾量可与雌蛾相当。因此,可用于桑毛虫的测报和防治试验。桑毛虫性信息素的主要成分顺-7-十八碳烯醇异戊酸酯,在迄今所鉴定的鳞翅目昆虫的性信息素中,不但是一种新的性信息素结构,而且作为异戊酸酯在毒蛾科中还是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5.
试验比较了桑螟性信息素、桑螟食诱剂和杀虫灯3种方法对桑螟成虫的诱杀效果,都有一定的诱杀作用,杀虫灯和桑螟性信息素对桑螟成虫的诱捕效果接近,约比桑螟食诱剂高1倍。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性诱剂对象山县柑橘园中的柑橘潜叶蛾Phyllocnistis citrella Stainton进行了种群动态监测,同时研究了诱捕器不同悬挂高度、位置及离橘园不同距离对性诱剂诱集柑橘潜叶蛾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柑橘潜叶蛾虫量在8月开始迅速上升,8月12日达到最高峰,9月到10月间断出现4个小高峰,11月之后虫量很低;性诱捕装置所诱柑橘潜叶蛾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诱捕器的悬挂高度对性诱剂诱捕柑橘潜叶蛾的诱集量无显著影响;在树冠边缘和树冠中心悬挂诱捕器对性诱剂诱捕柑橘潜叶蛾也无显著影响;柑橘潜叶蛾性诱剂的有效诱捕距离应在20m范围之内,超过20m则诱虫效果显著下降。上述结果表明,科学使用性诱剂可以有效控制象山县柑橘潜叶蛾的危害,为当地带来重要的经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将我站近两年来,应用斜纹夜蛾性诱剂在桂林地区桑园治虫,预防昆虫与家蚕交叉感染微粒子病的试验工作进行总结。野外昆虫中感染微粒子病最严重的是斜纹夜蛾,这与其低龄幼虫群集为害有关,成虫带毒率可达65%以上。通过本试验,发现斜纹夜蛾性诱剂对本地区桑园治虫有一定的效果,当斜纹夜蛾发生微粒子孢子较严重时,可有效控制微粒子病的扩散,在蚕业生产防“微”上有明显的效果。同时,该性诱剂也有缺点,不宜单一使用,应该以斜纹夜蛾性诱剂为辅,再结合农药防治来对桑园虫害进行综合防治,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 桑毛虫是桑树和其它多种林果的食叶害虫,其毒毛还能引起家蚕螫伤症及人体皮炎,对农林生产和人体健康影响很大。为探索新的防治途径,我们于1979年开始,对桑毛虫性信息素作了一些试验,现简报如下: 桑毛虫雌成虫第8~9腹节间有一囊状性腺体,至清晨大量释放性信息素,引诱雄虫前来交配。利用桑毛虫此一特性,每天早晨摘取羽化后尚未交配的雌蛾性腺体,在乙  相似文献   

9.
为了减少防控柑橘小实蝇的化学农药使用量,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引进实蝇生物诱捕剂、“黏王”昆虫物理诱黏剂、“新致高”信息素杀灭剂、实蝇粘胶板进行田间诱集效果试验,结果:“黏王”昆虫物理诱黏剂和实蝇粘胶板诱集小实蝇效果较好,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实蝇生物诱捕剂和“新致高”信息素杀灭剂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王金文 《中国蚕业》2001,22(2):65-66
桑毛虫(Porthesia xanthocamapa Dyar)又名桑毒蛾,属鳞翅目,毒蛾科,是桑园主要害虫之一.桑毛虫毒毛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因桑毛虫毒毛刺入或接触人体而引起的皮炎称为桑毛虫皮炎,在蚕业生产及研究机构、养蚕农户的桑园附近居民往往会引起局域性流行,严重影响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1972年7~8月,上海市郊县部分地区曾发生过桑毛虫皮炎的大流行,患者数以万计;本所及附近居民桑毛虫皮炎发病率较高.现将桑毛虫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防治方法试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桑毛虫是桑树主要害虫之一,它不仅危害桑叶,毒毛触伤蚕体,刺入人体皮肤后引起皮炎,是采桑养蚕最讨厌的害虫。我们设想能否从桑毛虫性信息素的应用上寻找新的测报方法和防治途径。为此,于1979年对1978年度第三代和1979年度第一代桑毛虫进行了性引诱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为比较不同性诱剂诱芯对湖南茶区茶毛虫和灰茶尺蠖的引诱效果,在湖南茶区田间分别进行不同厂家的茶毛虫诱芯(A、B、C)和灰茶尺蠖诱芯(D、E、F、G)诱捕效果的测定.结果表明,试验期3种茶毛虫诱芯在18 d平均每个诱捕器累计诱蛾数分别平均达到66.33头、85.33头、99.00头.4种灰茶尺蠖诱芯26 d平均每个诱捕器累...  相似文献   

13.
茶尺蠖是危害茶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做好茶尺蠖害虫预测预报工作是对其实施有效防治的先决条件.使用频振式杀虫灯和茶尺蠖性信息素作为茶尺蠖诱虫器械,进行诱捕茶尺蠖成虫试验,初步探讨了两种诱虫器械在茶尺蠖预测预报上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一种对桔小实蝇具有较好引诱效果的昆虫信息素引诱剂产品,在福建对比了3种不同配方实蝇双性引诱剂对桔小实蝇的引诱效果,并在广东、广西和云南对比了6种实蝇引诱剂产品对桔小实蝇的引诱效果。田间结果显示,实蝇双性引诱剂SYSXYYJ02对桔小实蝇的引诱效果最佳;柑桔小实蝇引诱剂对桔小实蝇诱捕量最高;柑桔小实蝇引诱剂、果蝇颗粒剂和聪绿?果实蝇饵剂对桔小实蝇雌成虫基本无引诱效果;实蝇双性引诱剂对桔小实蝇具有雌雄双诱效果,且诱捕雌虫占比达58.84%以上。柑桔小实蝇引诱剂在桔小实蝇监测上极具推广价值,实蝇双性引诱剂对桔小实蝇引诱效果稳定,雌雄双诱,在防治上极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应用性诱剂测报与防治桑蛀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浦冠勤  缪桂芳 《蚕业科学》1997,23(4):193-196
性诱剂防治桑蛀虫试验结果表明,诱杀防治区的株受害率下降60.90%,枝受害率下降66.83%;迷向防治区的株受害率下降54.67%,枝受害率下降62.15%。性诱剂引诱蛾量高峰日可以代表发蛾高峰日,作出虫情预报。  相似文献   

16.
Ge-132诱导鸡体产生外源性IFN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Ge-132为诱生剂诱生鸡体产生外源性干扰素。将鸡胚成纤维细胞-水泡性口炎病毒作为鸡干扰素(IFN)的检测系统,对不同种细胞、不同的细胞浓度、不同的IFN诱生剂等诸因素对IFN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在Ge-132、鸡新城疫病毒(NDV-F)、植物血凝素(PHA)、聚肌胞(ply I:C)四种诱生剂中,诱生能力差异极显著(P〈0.01),且以Ge-132诱生IFN的能力为最强,  相似文献   

17.
桑毛虫螫伤是蚕农和蚕桑工作者经常发生的事,可是没有特殊的防治方法.笔者经常在桑园工作.也经常被桑毛虫螫伤.螫伤后,为了解痒,常用手去搔,越搔越痒,受害范围越扩大,造成很大的痛苦.在偶然的机会发现用粘土团防桑毛虫有效果.方法是;螫伤后不要立即用手去搔.而是去桑园沟边或其他地方抓一把较  相似文献   

18.
使用适当的免疫性剂是提高疫苗免疫效果的有力措施之一。由于中药成功的用于治疗感染、各类慢性病及免疫障碍等疾病,再加上多项试验表明中药或其提取物免疫增强或免疫调节作用,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中药性剂的研究,希望从中找到高效低毒的免疫佐剂。1单味中药或有效部位的研究1.1单味中药的研究戴远威等以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法氏囊指数、外周血液中T淋巴细胞百分率、血清中NDV抗体滴度、T3含量等指标,通过试验提示我们,补骨脂粗提物只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淫羊藿粗提物和淫羊藿粗提物+补骨脂粗提物均能增强粤黄鸡细胞免…  相似文献   

19.
桑毛虫是桑树重要害虫之一,以春期幼虫剥食桑芽为害最重。笔者对春期桑毛虫的生活习性在原有资料记载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观察和调查,并提出综合防治桑毛虫的几点建议。一、调查方法 1.大田观察:从3月中旬开始,定期观察大田桑毛虫幼虫的取食部位,取食时间,行为习性,对外界条件的反应,结茧时期和地点以及成虫的羽化时刻和行为等等。观察地点在农大校内桑园。  相似文献   

20.
通过本研究,得出桑毛虫食叶量5龄虫全龄为1049.65mg/条,6龄虫全龄为2406.5mg/条,明确了桑毛虫食叶量与发育时间的关系式,为确定桑毛虫的防治适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