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血管肉瘤也称为血管内皮瘤,是一种起源于血管内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于老年动物[1]。犬血管肉瘤最常见的原发部位是脾脏,约占血管肉瘤的50%[2]。2017年1月份,杭州派希德动物医院收治了一例呈急性贫血、精神萎靡症状的金毛猎犬,经过临  相似文献   

2.
血管肉瘤即血管内皮肉瘤,是由血管内皮细胞的恶变而引起的。最常见于皮肤及脾脏,也可发生于肌肉及其他脏器。当其恶性程度很高时,常易转移到周围的淋巴结及肺脏、肠、肝脏、腹膜、网膜等其他器官组织。该瘤可见于各种成年动物,而尤以犬多发。在国外动物中该瘤的报道较多,而在国内还未见报道。现将我室剖检一例患有全  相似文献   

3.
牛膀胱肿瘤中血管内皮肉瘤较少见,在贵州省发现的323例膀胱肿瘤中,仅有6例为单纯的血管内皮肉瘤,占1.85%,但膀胱  相似文献   

4.
<正> 血管肉瘤亦称血管内皮瘤,系来源于血管内皮的恶性肿瘤。江西省安义县鼎湖乡枫树二队社员刘德政饲养的一头五岁大公水牛,在右侧鼻腔生长一个血管肉瘤,发展迅速,堵塞鼻腔,影响呼吸,损害健康。今年六月下旬外科手术摘除后,呼吸通畅,恢复健康,显著增膘。现将手术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在对1例患有脾脏血管肉瘤的松狮犬进行临床检查、超声诊断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的基础上,对患犬施行了脾脏切除术,结合化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诱导蛋鸡群多种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8月,山东泰安某海兰褐商品蛋鸡场,开产后产蛋率只有60%~70%,31周龄时,死亡率突然增加,最高达20%.患病鸡经大体剖检、病理组织学、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确诊为J亚群禽白血病.病理组织学检测发现送检鸡除了髓细胞瘤外,还存在明显的纤维肉瘤、组织肉瘤、腺癌和血管内皮瘤等肿瘤.纤维肉瘤单独存在,组织肉瘤、腺癌和血管内皮瘤分别和髓细胞瘤混合存在,本文详细描述了各肿瘤的组织学特点.ALV-J从肉种鸡传向商品蛋鸡后引起肿瘤谱扩展的原因和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9.5岁银狐公犬影像检查发现腹腔有一巨大占位阴影.经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初步诊断为腹腔肿瘤.经腹腔探查,手术切除脾及附带肿瘤.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脾脏血管肉瘤.术后治疗15d,犬预后良好,体征稳定.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临床一例疑似犬脾脏肿瘤病例进行确诊,本文通过临床检查、血液常规检查、血液生化检查、C-反应蛋白(CRP)、影像学以及组织病理学等方面的检查。结果表明,碱性磷酸酶(ALP)异常升高,CRP升高,影像学发现脾脏肿大且脾头处有异常增生物,术后结合脾脏的病理组织学检查,综合诊断为犬的脾脏纤维肉瘤,患犬脾脏肿瘤摘除手术后1 d死亡。通过对本病例的分析,旨在为宠物临床脾脏纤维肉瘤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海绵状血管瘤是从血管内皮衍生而来,最常见于犬,常呈单个生长,有的呈多个生长,能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通常发生在犬的腿、腹侧、颈、脸和眼睑的皮肤或皮下[1],发生在内脏器官中少见,特别是发生在脾脏中的未见报道,2014年10月笔者遇到1例犬脾脏海绵状血管瘤伴自发性破  相似文献   

10.
选取健康成年雌雄猕猴各3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了雌激素受体(ER)在脾脏中的分布,观察猕猴脾脏中ER的表达及性别差异.结果显示,ER免疫阳性反应物主要分布于脾脏红髓区,脾小结相对较少,而动脉周围淋巴鞘、血管内皮、脾小粱等组织结构内仅有少量分布.ER阳性产物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中.部分存在于胞浆和胞膜上.雌性猕猴脾脏中的阳性细胞数量显著高于雄性,表达强度也较雄性强.这表明,ER参与雌激素对脾脏的免疫功能调控.ER阳性产物分布特点表明雌激素发挥作用主要是通过经典基因组机制,同时也通过非基因组机制途径.而ER表达的明显性别差异提示体内雌激素水平可能对脾脏中B淋巴细胞的功能有正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柞蚕雄蛾浓缩液2号不但可以增加大鼠Walker256癌肉瘤放疗后脾脏和胸腺指数,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功能,而且可以逆转Walker256癌肉瘤大鼠放疗后Th1/Th2漂移状态,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状态,增强抗肿瘤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感染锥虫病的动物,单核吞噬系统吞噬红细胞,甚至吞噬白细胞的现象,从七十年代以来有不少研究。这些研究着重于脾脏和肝脏,间或涉及心、肾、睾丸等脏器的血管网状内皮系统对红细胞的吞噬。研究认为,吞噬红细胞是锥虫病免疫溶血性贫血的主要原因。对于吞噬细胞在体外吞噬锥虫的研究也有不少报道,尤以鼠腹腔巨噬细胞  相似文献   

13.
犬淋巴肉瘤(LymphomainDog)是犬肿瘤中最常发生的肿瘤之一,每十万只犬中有6~30只可能会发生淋巴肉瘤。淋巴肉瘤是一种淋巴样恶性肿瘤,主要影响淋巴结和其他脏器如脾脏、肠道、肝脏等。很多品种的犬,从中年到老年犬都可以患本病,多数好发于5-11岁的犬。犬淋巴肉瘤病因难以确定,主要病因包括:病毒感染、某些致癌物质、遗传倾向等。  相似文献   

14.
脾脏是机体内网状内皮系统的重要器官,具有较强的防卫机能,如果去掉脾脏,机体抵抗力就会明显降低。实验结果证明,如果把锥虫或焦虫接种于去脾马的血液中,  相似文献   

15.
正在禽病临床诊治过程中,时常遇到肝脏不太肿大,但肝脏上有大小不一的灰白色肿瘤结节。病理解剖病变特点是肝脏、心脏、脾脏、卵巢、肾脏、肠道等内脏器官有淋巴瘤,胸腺和法氏囊萎缩,腺胃有时异常肿大。这种病称之为网状内皮增生症。鸡网状内皮增生症是由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引起的一种肿瘤性传染病,1966年有专家证实本病毒与白血病毒为同属病毒,但有若干的差异,而命名为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感染后病鸡表现为  相似文献   

16.
肺组织中的NOS在肉鸡腹水症发生发展中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利用β-NADPH-d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在正常肉鸡、亚临床腹水鸡和腹水鸡肺组织中的分布和活性变化,结果显示,在正常肉鸡肺组织中,气道上皮和肺大,中血管内皮出血NOS阳性染色,而外径小于100μm的小血管却很少见阳性染色;腹水鸡肺内大,中血管内皮着色较正常肉鸡深,血管平滑肌也有阳性反应,在正常肉鸡不出现阳性染色的肺小血管出现了强阳性染色的肺小血管出现了强阳性染色,肺小血管壁增厚,无肌性血管肌化,染色很深;亚临床腹水鸡有部分肺小血管内皮或平滑肌着色,研究结果表明正常肉鸡肺血管内皮有NOS活性,说明由NOS催化生成的NO对正常肉鸡肺血管张力有一定调节作用;腹水鸡肺水血管平滑肌层和内皮NOS表达增强,这可能与肺血管中膜增厚有关。  相似文献   

17.
犬淋巴肉瘤虽然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但是在临床实践中得到确诊的却不多。犬的淋巴肉瘤最常见的类型为中心型、消化道型、纵膈型和淋巴结外型淋巴肉瘤。本院曾收治一例,根据其肿瘤发生的解剖位置确定为多中心型淋巴肉瘤。1发病情况黑背犬,5岁,夜间突然死亡,主诉:近1年平均十几天喂1次避孕药,死前2个月停喂。最近一段时间消瘦,食欲下降。2尸体剖检动物下颌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乳房淋巴结肿大,可视黏膜苍白。腹腔内大量血水,肝脏肿大2倍以上,切面外翻、质度软、脾脏肿大2倍,胸腺肿大3倍以上,多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5倍以上,乳白色或灰褐色、…  相似文献   

18.
秦爱建 《兽医导刊》2011,(12):37-38
禽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病毒(AL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病变包括各种良性和恶性肿瘤。如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成红细胞性白血病、成髓细胞性白血病、骨髓细胞瘤、禽肉瘤、内皮瘤、肾真性瘤、纤维肉瘤和骨石化病等。  相似文献   

19.
秦爱建 《动物保健》2011,(12):37-38
禽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病毒(AL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病变包括各种良性和恶性肿瘤。如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成红细胞性白血病、成髓细胞性白血病、骨髓细胞瘤、禽肉瘤、内皮瘤、肾真性瘤、纤维肉瘤和骨石化病等。  相似文献   

20.
禽呼肠孤病毒病是由呼肠孤病毒引起的多种疾病类型的疾病。20世纪60年代,研究者首先从人和动物的呼吸道或肠道中分离出该病毒,因对其致病机理不明确,故称为呼肠孤病毒,即指呼吸道(R)-肠道(E)-孤儿(O)病毒。雏鹅感染此病毒后可引起出血性、坏死性肝炎;番鸭感染后引起肝脏、脾脏等内脏器官有白色坏死点,也称为白点病;樱桃谷肉鸭感染后引起脾脏坏死,也称为脾坏死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